1、向中关村“借”创新熟悉的时间,熟悉的地点,还有熟悉的面孔和熟悉的主题。当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简称科博会)再次启动的时候,我们已经看到一个品牌的崛起。对于已经成功举办过十七届的科博会来说,她的影响力无需多言。但值得一提的是,伴随科博会一路走来的各大论坛活动也悄然中声名远播。像“中关村创新论坛”已经连续举办了八届,如今越来越具吸引力,已然科博会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创新精髓永不变 今年的科博会和往年稍有不同,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主办方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大大缩减了论坛活动的数量。 “中关村创新论坛”有幸成为本届科博会仅存的几大论坛之一,这说明主办方对“中关村创新论坛”的肯定和鼓励。
2、当然,更为重要的原因仍在于“中关村”在我国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的示范引领作用,包括去年国庆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率领中央政治局到中关村集体学习,就是希望中关村能在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中关村创新论坛”的主题年年变,但是“创新”的精髓永远不变,就在这“变”与“不变”之间,我们牢牢把握住了“创新”这一时代主旋律,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观念、新思维的交流和碰撞,也带动了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八年来,在主办方的倾情扶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下, “中关村创新论坛”已经打造成了一个品牌活动。提起科博会,大家就会想起“中关村创新论
3、坛” 。当然,我们更希望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未来一提起中关村,大家同样会想起“中关村创新论坛”! 本届“中关村创新论坛”的参会嘉宾在人数上比往届略有减少,但在分量上却很重。有中央、北京市、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的领导;也有河北省科技界代表团、甘肃省科技界代表团、四川省科技界代表团;还有来自中关村和全国科技界、经济界、教育界、文化界、企业界的领导、企业家、科研工作者、专家和学者等 600 多位嘉宾。尤为难能可贵的是,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今年已经是连续六年出席“中关村创新论坛” ,扮演着形象代言人的角色! 此外,中国女企业家协会会长、国资委监事会原主席朱蕤(ru)女士,
4、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理事长张景安,中关村发展集团董事长于军,中关村创新文化发展促进会理事长、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关村管委会原副主任夏颖奇博士,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赵弘,科博会组委会委员、北京市贸促会副主任张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副院长孙宝启博士,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双,海淀区政协副主席刘恪女士,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关村第一村民”纪世瀛,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陈乃醒,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主任、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联席会会长梅萌等都是“中关村创新论坛”的老朋友,更是论坛的积极推动者! 创新创业成生
5、态 当今,全球经济深度融合,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以创新驱动发展引领产业升级是大势所趋。在创新全球化的今天,如何营造一个良性循环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如今的中关村,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员成为创业者,越来越多的资本关注创业企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成为投资者,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回国创业,形成了良好的创业氛围和环境,创意、创业、创新的活动日益活跃。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中关村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创业生态系统。如今这套创业生态系统已经成为中关村的核心竞争力,成为中关村独特的环境要素。本届“中关村创新论坛”的主要议题之一就是探索“如何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 北京市海淀区副
6、区长、中关村核心区管委会主任孟景伟博士,中关村创新文化发展促进会理事长、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关村管委会原副主任夏颖奇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赵刚博士,以色列创新项目引进平台创始人什洛莫?费洛伊德,斯坦福大学教授韩诚,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协会理事长张景安等几位重量级嘉宾围绕这一议题展开了精彩的演讲。 作为中关村的核心区,海淀区的创新创业环境引起了央视新闻联播的高度关注。报道称,海淀区通过科技金融体制创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通过新型孵化器、集中办公区等创业服务机构模式降低企业初创期成本;通过中关村西区改造吸引高科技企业和创业团队入驻;通过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实现项目挖掘及风险
7、共担。此外,海淀图书城一条街变身“天使投资一条街” ,创业者和投资人获得了面对面的机会。 中关村核心区已聚集科技型创新企业 12000 多家,其中国家级高新企业 5000 多家,累积培育上市、挂牌公司 330 多家,去年企业总收入超过 1.2 万亿元。 伴随海淀区创业服务链条的持续完善及创新创业环境的优化提升、新型孵化器建设、海淀图书城改造等项目,为创业团队及科技型企业提供了进一步享受浓厚创业氛围及优质创业服务,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的契机。 创新创业是中关村不朽的灵魂。如果用一个载体来承载灵魂的话,那这个载体就是文化。什么是文化?对于中关村来说,是可以在代际之间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8、念。中关村为什么把创新文化放在那么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中关村有现在的局面,是一代又一代中关村人实践的结果,在实践中,创新和创业成为中关村人最核心的价值观。去年 10 月,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郭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中关村是我国科技创新的一面旗帜,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关村在持续构建一个创业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包括领军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人才、科技资本、创业服务体系和创业文化等六大要素。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中,一代又一代中关村人投入到创新创业的浪潮之中,才有了中关村的今天。 科技文化深融合 文化与科技相互促进、融合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最重要的特征。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
9、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产业具有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等新经济特征,已成为当今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国是文明古国,传统文化精华荟萃,但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手段不断发展壮大,推进传统文化资源数字化进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文化政策看作是发展政策的基本组成部分,强调“脱离人或文化背景的发展是一种没有灵魂的发展” ,并进而提出“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术语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 。 中关村要建成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就要高度开放地融入全球化,创新成果要影响全球发展。因此要把别人的东西吸引过
10、来,向世界学习。 今年是中法建交 50 周年,中法两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文化大国。两国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中法两国主张开展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和进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 雅虎公司全球副总裁、雅虎北京全球研发中心总裁张晨,金山软件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张宏江博士,法国政府投资部大中华地区首席代表、法国驻华大使馆投资参赞孔士嘉,中关村东城园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彭湘,中文在线董事长兼总裁童之磊等几位嘉宾,围绕“国际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这一议题展开了精彩的演讲。 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在中关村东城园体现得淋漓尽致。比如中关村东城园的国际版权交易中心,通过这个平台,将一批重要的上下游版
11、权类企业聚集在一起,并利用这一平台建立了版权与资本之间的连接。2009 年,该中心被国家版权局命名为国家版权贸易基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北京市金融中介服务平台,预计到 2015 年底,其交易额将达到 50亿元。 说到文化创意产业,最新的数据显示,2009 年至 2013 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由 1489.9 亿元增加到 2406.7 亿元,年均增长率近13%,占 GDP 的比重升至 12.3%,已成为第三产业中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支柱性产业,也成为全国众多高新区争相引进的产业。 全国各地的高新区发展已成蓬勃之势,竞争也异常激烈,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持续的创新能力是关键,而要保持持续的创新
12、能力,创新文化建设又是其中的关键。高新区文化是在高新区长期创新活动中形成的一种创新思想、创新作风、创新价值观和创新行为准则,是一种具有区域个性的创新信念和创新行为方式。充分认识创新文化在高新区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创造良好的创新文化环境,对于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清华科技园发展中心主任、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联席会会长梅萌,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总裁杨斌,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金元浦,易宝支付副总裁余晨,中关村股权投资协会会长王少杰等嘉宾围绕“科技园区的文化观与发展机遇”这一议题展开了精彩的演讲。 追求产业集群式发
13、展的中国产业园区,其企业多以高科技企业为主,企业之间相互竞争有利于产品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下,新建园区如何实现有效承接产业的有序转移,抓住机遇,实现错位发展、协同创新?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赵弘,北京市政府顾问、长城战略咨询创始人、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德禄,维思平建筑设计执行主设计师谭善隆,约翰?霍金斯创意生态实验室中方合伙人、创意中国产业联盟发起人苏彤等几位嘉宾围绕“高新区的发展战略与协同创新”议题展开了精彩演讲。 今天,我们看到很多企业的竞争都是在二维空间里的产品竞争,实际上在三维空间里的长远竞争,能够制胜的一定是产品背后的创新机制及背后的文化和价值观。企业有多大的视野和格局,决定最后的事业可以做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