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高职 PLC 课程教学的价值分析【摘要】PLC,全称为可编程序控制器,它是计算机技术与继电接触器控制技术结合的产物,是现代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支柱之一。高职 PLC课程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有利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在 PLC 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 PLC 课程 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作为现代工业自动化三大支柱之一的可编程序控制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比如状态控制、过程控制、模拟量以及数字量等等。高职院校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培养工业控制技术人才,开设了 PLC 课程。PLC 课程的内
2、容丰富,所涉及的层面非常广泛,既有编程的相关内容,又有原理内容。学生除了要掌握 PLC 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必须学会应用 PLC,要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任务驱动教学法因其独特的教学理念,马上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并成为了 PLC 课程首选的教学方法。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概述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具体来讲教师按照教学进度、课程内容以及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水平,而设计一个综合性较的学习任务,该学习任务必须要涵盖2教学要求的知识点。在这种教学情境下,学生不但可以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同时还能
3、够主动学习新的知识点,从而做到知识点的巩固、加深与迁移。除此之外,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还能够互相协作、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用于 PLC 课程的价值分析 高职院校的 PLC 课程是一门逻辑性、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如果采用传统的听讲式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学生不能很好的消化、理解课堂上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另一方面也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于一些模块、指令,学生在课堂上是无法完全理解消化的,而这些内容一旦积少成多,学生将无法跟上课程的进度,从而丧失学习的信心,这无疑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沉重打击。如果我们在 PLC
4、课程上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展开教学,教师根据 PLC 课程的具体内容设计任务,让学生依靠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完成这些任务,一方面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有一种紧迫感,另一方面学生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会翻阅书籍、查找资料,或者是向教师、其他学生请教,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被极大的激发。依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任务驱动教学法非常适合 PLC 课程教育,并且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够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学生将会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实践操作,学生对于模块、指令、程序的领悟能力大大提高,既可以降低教师的工作强度,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学生在完成任务
5、之后,能够获得成就感,自3信心也大幅度提升。 三、以实例说明任务驱动教学法在 PLC 课程中的应用 (一)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任务 任务的设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核心所在,该项任务必须要紧密围绕教学内容而展开,同时还需要兼顾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水平,难度要适中,最好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这样就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也更容易被吸收与掌握。除此之外还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任务包含着两个层次,一是教师的教学任务。二是学生的练习任务。例如笔者在讲解西门子 S7-200 移位指令时,从教学要求、学生知识储备等情况出发,制定的教学任务为:实现 9 盏灯的循环开启,先让第 1 盏灯亮,第 2 盏灯亮时,第 1盏灯熄灭,
6、第 3 盏灯亮时,第 2 盏灯熄灭,依次循环,到第 9 盏灯熄灭的时候,第 1 盏灯再亮,整个过程要保证只有一盏灯亮。制定的练习任务为:实现 14 灯的循环,先让 1、2 灯亮,3、4 灯亮时,1、2 灯熄灭,5、6 灯亮时,3、4 灯熄灭,依次循环,直到 13、14 灯熄灭之后,1、2灯再亮,整个过程要保证只有两盏灯亮。 (二)展开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设计完毕之后,下一步就要讲解任务的解决思路、方法以及操作流程,从而使学生明白其中的原理。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发挥主导地位,适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对学生讲解了移位指令功能,并利用S7-20
7、0 仿真软件进行了演示,使学生对该指令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其次,引导学生对任务展开思考,要求学生在纸上勾勒出梯形图。然后,笔者4依据设计功能的具体需求,当场对程序进行编辑,并输入到仿真软件中,进行仿真演示。最后,让学生对于自己设计的程序与教师设计的程序之间的不同,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所在。同时为了加深学生对于指令的理解,可以将学生编制的程序输入到仿真软件之中,查看效果,通过这种实践操作,学生就会马上理解指令功能的内涵,从而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 (三)练习学生任务 完成教学任务之后,下一步就是练习学生任务,这一过程中,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发挥好引导作用。教师要组织学生紧密围绕练习任务展开讨论,激
8、发他们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 PLC 技术的相关知识。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比如在练习的过程中,当完成两盏灯灭亮的任务之后,笔者又引导学生思考练习任务与教学任务之间的不同,提醒学生注意初始值与移位位数等知识点。 四、结论 综上所述,PLC 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科目,需要我们引入驱动教学法来完成教学目的。实践证明,驱动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创新意识方面有着巨大作用。教师有必要从 PLC 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全面进行任务设定,从而达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51刘海洲.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011, (04). 2邓慧君.利用任务驱动法 促进 PLC 课程的一体化教学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9, (04) . 3张晓海. 任务驱动法在 PLC 教学中的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 (11). 4夏杰.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 PLC 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