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探析.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582183 上传时间:2019-03-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探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加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探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加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探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加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探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加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探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加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探析摘 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笔者根据自己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经验,提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 朗读; 语文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1-0102-01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

2、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特别是文言文的教学,更是离不开朗读的训练。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2次“见面” ,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

3、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小石潭记一文,柳宗元用亲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了小石潭的清幽、寂静。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所见的景物到特写的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总体上写出小石潭及周围幽深寂静的景色和气氛,在写景中传达贬居生活中孤

4、凄悲凉的心境。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其中写景抒情的妙处。初中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二、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的范文是文质兼美的。如果说范文创造了“美” ,那么教师就应当指导、帮助学生一起对“美”进行创造。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审美需要出发,用感情线牢牢地牵住学生,以情激情,有效地传情播情,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引导学生处于自由、愉快、活跃3的气氛和抒情格调中,调动情绪,饱含感情地朗读,从而让学生体

5、会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并从中受到感染,得到教育,提高审美的情趣与能力。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与朱元思书 、 岳阳楼记 、 醉翁亭记 、 满井游记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如满井游记 “高柳夹堤,土膏为润,壹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通过朗读,学生脑海出现:满井初春大地回春,空旷辽远,一片生机的景象,柳条和麦苗也跃然心中。 “泉而茗者,?而歌者,红妆儿蹇者” “凡瀑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

6、气”这些语句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教师用绘形绘色的朗读,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借景抒情”的好篇章。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在语文教材中,还有为数不多的诗歌。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感、音乐美。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

7、。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地吟诵才4能体现出来。通过朗读,品味诗句,让学生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三、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 。 “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如在教学醉翁亭记一文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想象、体会醉翁亭的美景和作者山中设宴的快乐。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对与民同乐的心情。在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的场景中,让学生体味作者快乐后的崇高的爱民情怀。学生对作者崇高情怀的赞美,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学生不断提高认识,

8、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在教学中,由于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差异,各年级的训练要求不大相同,其侧重点也不同。但从训练手段上来说,初中阶段不管哪个年级,都应当突出读的训练。其中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必不可少。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从中受感染,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 ” 读是在认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将书面语转化为准确而连贯的有声语言的活动。它是一种眼

9、、口、耳并用的语言活动,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但是,现今中学语文教学课堂上听不到(或很少5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 “满堂灌” 、 “满堂问”的现象使整个课堂看起来精彩动人,其实效果甚微。新课标崇尚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反对教师替代的繁琐分析。同时又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而语文教学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朗读、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