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技巧分析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174-02 陶行知先生有云:“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自然而然地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精设巧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 1.问出“激情” 心理学认为,内发性的动机是很重要的,而内发性的动机的中心是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思维的强大动力。如果教师所提问题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即使去思考了,也只不过是一种被动的思维,学习的主动性也就不能充分调动起来。
2、提问内容的设计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知识。 例如,有位教师教学圆的认识时,讲完新课后,巩固新知时运用多媒体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动物王国举行骑车比赛,小熊的车轮是正方形的,小猴的车轮是圆形的,小象的车轮是三角形的。它们同时、同地、同向出发。小朋友们:“你们猜猜谁先到达终点呢?并说说这样猜的理由.“这样的提问形象直观,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能让学生们立刻活跃起来,讨论起来,激发了学生思考之情。 又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时,教师出示了一块钉子板和一些牛皮筋,用富有挑战性的口气对学生说:“你能用这些牛皮筋在钉子板上围出我们今天认识的这些图形吗
3、?“学生跃跃欲试。于是教师让他们小组内同学合作,同时进行小组间的比赛,看看哪一组围出的大小不同、位置不同的图案最多。学生的探究动机在挑战性提问的激发下唤醒了。他们用手中的牛皮筋围成了各种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有的是横着的、有的是竖着的,还有的是斜着的。可是圆却怎么也围不起来,他们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一致得出:在钉子板上用牛皮筋是围不出圆的,因为钉子板上围出的都是直线图形,而圆形的边是弯的。 以上两片段中教师都着眼于知识点结构体系巧妙的构思设计提问,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生疑、解疑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并因此体味到思考与创造的快乐与满足。 2.问出“思维
4、” 数学教师的使命不仅是传授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引领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而且要不遗余力地通过数学发展学生的思维。然而,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促其知识内化,培养其思维,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认钟表一课: 片段一: 教师出示 7 时、1 时、5 时三个钟面让学生认。 师:这三个钟面有什么相同点? 生:分针都指着 12。 师:那么时针呢? 生:时针指着 7、1、5。 (其实时针并没有共同点) 师:分针指着 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片段二: 师出示 7 时整的钟面 师:你知道钟面上是几时吗
5、? 生:7 时。 再点击出示一组钟(1 时、5 时、 )让学生认。 学生快速认出后, 师:唉呀,你们真聪明啊!怎么一下子就认出这些时间呢?是不是有诀窍呀?把你的方法向其他同学介绍介绍吧。 学生都争着举手。 生 1:我看到分针指着 12,时针指着 7 就是 7 时。 生 2:我看到分针指着 12,时针指着 1 就是 1 时。 生 3:我看到分针指着 12,时针指着 5 就是 5 时。 师:你们说得真棒!分针指着 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板书) 显然,第二个教学片段中的提问设计得比较好,因为前者的提问看似给学生设置了一个个小台阶,但如此程式化的提问却使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受到了限制,教师只注意
6、了提问的提示性和序列化,学生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教师的后面,完全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权。而后者的提问设计重在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维空间,激发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问”出学生的创造 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提问无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不断引导学生多思、多问、多动手,促使学生注意、记忆、思维高度凝集。让他们在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的状态下,进行尝试性和创造性学习,进而达到思维活动的最佳状态。 例如,在一年级
7、级学习数的大小比较一课中,教师在黑板上写了“4“与“3“两个数,问:“这两个数哪个大,为什么?“一位学生走到黑板前,在黑板上画了四面红旗,排成一行,然后在下方又画了三面红旗,也排成一行。说:“四面红旗比三面红旗多一面,所以 4 比 3 大。“又问:“那么怎样表示 4 大于 3?“一个学生走到黑板前面写了“43“并解释说:“表示大的指挥小的。“又有一位学生说:“可把箭头上的一横抹去,变成了。“并解释说:“这样也可以用来表示大的指挥小的,但比它更简单。“接着老师再问:“刚才这两个同学用了不同的符号,都是表达同一个意思几大于几。那么,我们要选哪一个符号最合适呢?“学生又是一番思考。最后一致认为“又简单,又好写,而且好记(开口的一边是大数,尖角的一边是小数)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极大地鼓励了学生的创新热情。 “问“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门教学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教师就应勤思考、多分析、努力优化课堂的“问“,“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里遨游;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就能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