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语文教师“讲”的思考虎志彪中国的语文教学,自封建社会以来,一直有一种教师向学生单向灌输的观念。教师是干什么的呢?“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 愈的 这句话,流 传广,影响大,是 对这种教学的经典性解释,其核心是把教师定位在讲授的一方,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向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单向灌输, “讲 授法”“灌输法” 就是这种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 “讲授” 成了教师 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多年来,我们的教学观念一直在“讲” 字上 转圈子,在这种旧理念的支配下,语文课堂教学呆板单调。重点篇目自然要讲,自读篇目也要讲,基础知识要讲,单元训练也要讲, “讲授” 成为涵盖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有的教师认为
2、不讲不放心,讲全了才放心,值得研究的是,这里讲与不讲的标准,完全是考试,要考就讲,不考就不讲。教师这种心态,必然影响学生,要考就学,不考就不学;要考就背,不考就不背。长此以往,后果很难估计。还有一部分语文教师很健“ 讲” ,认为只有“讲深讲透”,学生才能完全理解和接受,实际上, “讲深讲透” 是根本不可能达到的境界。 “深”“透”的标准是什么?一首 诗,小学生可以背,中学生可以读,大学生可以学,研究生可以研究,专家学者也能从中有所发现。 “深”“透” 完全是相对的概念。 “讲 深讲透” 的提法,只能造成 课堂上单向灌输观念的恶性膨胀。陈旧的教学观念必然产生僵化的教学方法,不管什么文章,许多教师
3、都习惯用一种固定的模式来处理教材。其教学步骤是:解题,介绍时代背景,介绍作者,扫除文字障碍,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讲解重点语段,概括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完成课后练习等等。遗憾的是这种程式化的僵化的教学模式,由来已久,且已根深蒂固。50 年代如此,60 年代也如此,即使到素质教育已经深入人心的今天,也时时能见到这种教学模式。更让人忧虑的是:不仅某些教师习惯了这种模式,而且我们的许多学生,也习惯了这种模式,并形成了与僵化的教学模式相适应的僵化的学习方法,一味等老师大讲特讲,把知识“填” 给自己,一旦那位老师经常少讲,还埋怨老师工作作风有问题。这种“健讲 ”的陈旧教学 观念,使得语文 课堂教学时间
4、分配极不合理,课堂教学结构存在严重问题,教师用自己的阅读经验代替了学生的阅读实践,用自己的思维过程代替了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没有独立的阅读机会和时间,丧失了自己的阅读、探索、感悟的过程。而这种钻研感悟的过程对学生来说是极为宝贵的,它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和思维特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键一环。而这种教师讲结论,学生记结论,考试考结论的教学程式,很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任何技能的形成,都离不开从事这种技能的实践,要学骑马,必须骑在马上,要学游泳,必须到水中;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让学生处于阅读状态。舍此别无他法。 “讲授法” 以讲代学,动机虽好,但由于采取了南辕北辙的方法,永远达不到目
5、的。你以为讲深讲透了,学生不一定领会,你感觉讲美了,学生不一定学得舒心,而恰恰是教师辛苦了,学生却收效甚微。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就是要转变教学观念,打破僵化的教学结构,教师教得活,学生才能学得轻松,不要固守着讲“多”、讲“ 全” 、讲“ 深”、讲 “透”的观点,而浪费学生的阅读时间,扑灭学生的思维火花。因此,我提醒那些健讲的语文老师们,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语文教学中的“讲” ,而对 好些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学精品,还要把大部分时间让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阅读、体验、感悟,从而达到再创造的目的,不要一味地贪讲硬灌,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让他们被动地去接受。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师教,随时准备少教,最后达到不教。 ”我 们语文教师与学生的活动也应该遵循这样一个过程:开始教师多讲学生少学,然后教师少讲学生多学,最后达到教师不讲学生能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