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模式变革的思考摘要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更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和弊端,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为了加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和大众化的进程,必须变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模式。应科学发展教学,达到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协调发展;实施教材、课件、授课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运用典型教学案例,变革传统的考试方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模式变革 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129-02 一、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传统的教学模式 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
2、原理概论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采用传统的大班上课(少则 3-4 个班,多则 5-6 个班) ,教师讲课,学生记笔记,布置 1-2 次作业,期末考试是传统方式。这种教学模式起源于图书资料有限,而且价格昂贵,学生家庭困难,买不起图书资料的年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延续到现在,当然有其合理的一面。 但严重的不足和弊端已显现:一是教学方式呆板、沉闷,课堂不活跃,学生没有兴趣,普遍不听课;二是教学内容抽象、枯燥、生硬、陈旧,脱离现实生活,学生感觉很遥远,无法接受;三是合班上课,学生人数太多,不利于管理,给教师正常的课堂管理增加难度和困难;四是2影响教学质量,小班上课的一些教学手段和方法,如提问、讨论、辩论等在
3、大班都无法实施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没有教与学的互动环节,没有学生主动的参与等等。这些因素抑制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的理论视野,束缚了学生的理论思维,阻碍了学生理论境界的提升,最终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因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模式的变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二、变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传统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一)科学发展教学,达到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协调发展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是以灌输知识为主,较多地思考课程的知识点有哪些,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各章的重点、难点讲解清楚,怎样管理好课堂秩序,留什么样的作业以及期末考试出什么样的题型等,一切
4、都是围绕教师讲课、灌输知识为转移,上好课,管好课堂秩序,学生成绩高似乎就是衡量一个合格教师的标准。我认为这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如何把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学以致用,融会贯通。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转变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整个课堂的教学和管理、作业、考试乃至整个教学流程都必须围绕学生的知识、素质、能力来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研究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容易听懂,什么样的课堂管理学生容易接受,什么样的课件能够吸引学生,什么样的语调能够打动学生,什么样的品行能够引领学生,一切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为转移,科学发展教学,实现知识、素质、能力之间的协调发展。光有知识,死记硬背,不能学以致用,充其
5、量也只是一个教条主义者。知识并非力量,只有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潜能,运用知3识去改变和创造,知识才能转化为力量。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素质和能力的统一,三者不能偏废。 (二)实施教材、课件、授课三位一体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目前,全国高校普遍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具有权威性,无需各高校再自行组织编写教材或使用其他教材。问题是如何才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基本知识、难点和重点,然后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首先是制作出优秀的教学课件,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把教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难点、重点形象生动
6、地展现在课件中,把古今中外的一些著名的哲学家的画像和名言用在课件中,让学生感觉到是在同哲学家对话和交流,然后去反思那个时代背景下提出的观点和命题是否符合今天的实践,从而克服传统呆板、沉闷、脱离实际的教学方式,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件上,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其次是节省和减轻学生记笔记的时间和压力,增加启发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无需记笔记,教材上都有,因为你记的不可能比教材更系统和全面。问题是教师要引领学生从课件上那些鲜活的形式中去梳理各个概念、基本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再次是教师以教材为依据,以课件为手段,面对着学生这鲜活的客体,我们必须高举远蹈、慎思明辨,既要融会贯通,行云流水,又要体会
7、真切,充满激情。生活中处处有哲学,教师要善于提炼和挖掘生活中的哲学故事以及中外名著中所蕴含的哲理,寓教于乐。也就是说,教师授课要有感染力和感召力,只有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学生。 4(三)运用典型教学案例,深入浅出,启迪学生的理论思维 哲学是思想中的现实,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生机勃勃,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紧贴现实,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等都出现了历史性的巨变,无论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还是思维科学,无论是政治法律思想,还是哲学、艺术、道德、宗教等,都取得了丰硕的成就和成果,只要去挖掘,就会找到丰富的宝藏,可
8、以说典型的案例比比皆是,它们鲜活生动,充满哲理,寓意深刻,富有教益。如果能把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搬进课堂,融进课件,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启迪学生的理论思维,探讨它们的哲学寓意,研究它的理论基础和根据,相信学生就不会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脱离实际,远离现实生活,就不会认为抽象、枯燥和晦涩难懂,反而会感觉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管用、科学,感觉到它的伟大之处,从而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四)变革传统的考试方法,以平时成绩为主,期末考试为辅 大学教育不同于中小学教育,不是以传递信息为基础的学习,而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传统的成绩考核方式是平时成绩加期末闭卷考试成
9、绩,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一般平时成绩在 10-30 分不等。这种考试方法,尽管注意到了平时的学习态度,但仍然带有强制性的色彩,无非就是迟到、旷课、病假、事假、作业、课堂表现等的控制,没有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即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为此,必须改变教学过程的核心,以学生为本,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把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5参与者,注重平时成绩,以平时成绩为主,期末考试为辅,或者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占一半。在平时成绩的考核中,严格管理学生的出勤情况是必须的,这是学生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教师要善于调动各班班长、支部书记和学习委员等班级干部的作用,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抓
10、住了他们也就抓住了班级学生;此外,更重要的是注意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应该把主动提出问题、课堂发言、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等纳入考核内容,从而使学生养成一种积极思考问题、善于表达和敢于争论的好习惯。期末考试应理论联系实际,如写一篇小论文,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与学生社团相配合,打造课下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氛围 各高校都有名目繁多的学生社团,其中有各种各样的马克思主义社团,如青年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教师必须是这些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他们有责任也有能力去打造学生乃至学校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氛围。指导教师应该带领社团定期开展活动,定期进行学术讲座
11、,积极引导学生去关注,去思考,去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活动;其次,教师可以把任课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或者以班为单位深入这些社团,参加社团的活动,并为每个小组定期布置不同类型的研究题目,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生平简介,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友谊,马克思与燕妮的伟大爱情,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存在的弊端,改革开放后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根据等等。然后教师从中选择优秀的研究报告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演讲,这样学生既能积极参与,又能在参与中掌握知识,既能锻6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综上所述,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模式的变革是一个发展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广大的一线教师共同努力,需要广大管理工作者的密切配合,需要学校各个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鼎力相助。相信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模式会在深入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完善和发展,一定会在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大众化、通俗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和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石六山.大学管理导论M.四川: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纪宝成.大学的探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赵文辉.高校教育质量保障问题研究M.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4赵庆典.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