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例谈国际生态学校创建中“七步法”的运用国际生态学校项目(Eco-School,ES)是国际环境教育基金会在全球推广的五个环境教育项目之一,是当今世界上面向青少年的最大的环境教育项目,旨在帮助学校改善当地环境,节约资源并减少人们的碳足迹。为推动我国学校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并为我国建设绿色学校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展示的舞台,环境保护部宣教中心于 2009 年在中国正式启动国际生态学校项目。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师生的环境素养,杭州市竞舟小学在成功获得浙江省首批“国家级绿色学校”称号的基础上,进行了国际生态学校的创建工作。在创建过程中,学校根据自身特点,严格遵循国际生态
2、学校七步法要求,紧紧围绕“变废为宝”和“垃圾分类”两大主题展开,最终获得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荣誉,不仅使学校在环境教育方面又向前迈了一大步,同时,也积累了国际生态学校创建中“七步法”的运用经验。第一步:成立组织 指导创建工作 组建生态学校委员会是创建生态学校过程的驱动力和迈向生态学校的第一步,生态学校委员会指导学校的生态校园创建工作。 组建一个合理的生态学校委员会能够代表整个学校的观点以及当地社区的观点,2011 年 10 月,学校成立了由学生、教师、家长、社区代表等组成的学校生态委员会,由区环境教育专家担任顾问,其中学生 42 人、2教师 16 人、家长 4 人、顾问 2 人,共 64 人,学生
3、委员占总人数的65.6%。 第二步:环境评审 掌握现实情况 环境评审对于了解学校当前的环境状况很重要,评审的结果将为行动计划(第三步)提供支持,它能够帮助我们判断这种改变是否必要的、紧迫的。 生态学校委员会组织师生对学校的食堂、绿化景观、垃圾房等区域进行评审,最终确定两个主题进行详细探讨。 寻找垃圾中的“宝藏” 学校和社区正在推广垃圾分类,但是大多都停留在宣传阶段,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垃圾混投的现象在校园中屡见不鲜。在环境评审的过程中,学校生态委员会对全校学生进行了关于垃圾分类方面的问卷调查,65%的学生认为许多丢弃的材料都可以有新的用途,有 38%的学生认为随意丢弃废旧物品会污染环境,只有
4、14%的学生认为垃圾是应该被丢弃的。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对垃圾进行有效分类,并寻找其中可再利用的废弃物,不但有利于保护环境,还能变废为宝,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臭水池”的改良 三年前,学校为爱好航模的同学修建了一个航模水池,刚修好时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常有航模爱好者在水池边一展身手。但是时间久了,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了,因为航模池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每周必须换水一次,一旦停止换水,由于灰尘、杂质、垃圾等污染物的3侵入,水体就会变得浑浊不堪,并散发出异味。而每次换水都要使用近10 吨的自来水,还需要人工来清理池内垃圾,费力费时不说,又浪费了水资源,这已经成为学校环境管理的一大难题,亟待改
5、良。 第三步:制订计划 提出可行方案 行动计划是创建国际生态学校的核心,根据环境评审结果,列出一系列一致认可的环境目标以及清晰的职责分工,有步骤地来改善环境。 变废为宝行动计划 生态委员会决定开展“变废为宝”活动,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垃圾分类方法,通过自己和发动他人共同筛选出其中可再利用的废弃物,赋予它们新的“生命” ,将垃圾“变废为宝” 。我们确定了如下计划:1.了解身边有哪些废弃物品 2.研究讨论废弃物品的危害及再利用 3.学习垃圾分类方法 4.制定废弃物品回收再利用方案 5.向所有师生公布计划 6.实施废弃物品回收再利用 7.继续研究讨论在废弃物品回收再利用的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
6、策 8.展示“变废为宝”成果 9.如果目标没有实现,制定弥补方案 生态池塘行动计划 4针对校园航模水池现状,根据以往学过的有关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知识,生态委员会的同学们在辅导员的带领下,通过研究认为:校园航模水池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水体内缺少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来进行净化修复。假如在池塘内放入适量的生物,如水葫芦、金鱼藻、螺蛳建立起一个适合池塘的生态系统,达到生物影响水体自净能力的条件,并试着调节生物的种群与数量,保持水池内的生态平衡,就能让水体拥有自净能力。 1.研究讨论生态池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2.向所有师生公布计划 3.实施生态池培养计划 4.继续研究讨论生态池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5.继
7、续实施生态池培养计划 6.展示生态池培养结果 7.如果目标没有实现,确定弥补方案 第四步:实践活动 实施生态改良 变废为宝 学习垃圾分类方法。学校生态委员会和科学老师、卫生老师一起罗列了学校所有可能产生的垃圾,结合杭州市垃圾分类指导办法,制定了学校垃圾分类的具体方法。学校生态委员会组织学生学习垃圾分类的方法,使学生全方位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明确垃圾分类的方法,最后转变成为具体行动,内化为个人的意识。 更换垃圾投放设施。很多时候人们有意识进行垃圾分类投放,但苦5于没有更好的设备,只能混投。学校根据环境评审结果,对所有不符合、不适宜垃圾分类的垃圾桶进行改进,并购买分类垃圾桶二百多个,保证每个班级
8、都有分类垃圾桶。让学生随时都可以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利用“垃圾”制作学具。学生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和发动其他人共同收集可再利用的废弃物,整理、制作成科学课的学具,赋予垃圾新的“生命” ,获得节省资源、节能减排实效。 生态池塘 水质改良操作探索。学校生态委员会成员在科学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在水中加入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动物和植物,尝试在水体中构建生物链来改变水池的生态环境。通过观察、记录、分析水体内的变化情况,来判断实验效果,并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减水体内的生物和非生物条件,以逐步改善水体的自净能力。边改善条件,边观察记录,边分析效果,边积累经验。经过反复实验,我们找到了让水体恢复自净能力的
9、有效途径。 第五步:课程渗透 融入学科教育 除了改善项目的状况之外,我们把生态学校活动与课程联系起来,以确保生态学校建设真正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整合在一起。将环境教育理念融入到各科教学当中,把“变废为宝”和“生态池塘”两个主题渗透到学科环境教育当中,丰富教学科目的内容。 科学课 小学科学课堂中有直接涉及垃圾分类的教材,如六年级下册有一个单元的知识就涉及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科学老师将很多废弃材料制成学具和教具,为师生上科学课提供方便,也提高了学习效率。单拿塑料6瓶来讲,它就可以在很多场合用到:四年级天气单元,要学习雨量等级时,可在瓶盖上戳些小洞,瓶里灌好水,倒过来,就可以模拟降雨,帮助我们掌握怎样
10、收集雨水和测量降水量的方法。五年级下制作太阳能热水器,则用到了鞋盒、泡沫塑料、饮料瓶等废弃物。而在教学三年级水生植物一课时,则可以直接让学生在生态池周围对生物进行观察,让学生直观感受水生植物的特点以及所处的环境。 其他学科 垃圾分类、生态池塘的内容不仅在科学课堂中有所涉及,其他学科也会涉及。如:英语课中对比国内和国外的垃圾分类方法,美术课中通过艺术创作的形式把废弃的垃圾制作成精美的艺术品,数学测量和计算面积和体积一课中,学生可以自己去生态池进行测量并计算,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在语文课上,教师组织学生对生态池进行细致观察,撰写题为美丽的生态池的作文。 第六步:加强宣传 引起社会关注 实施生态学校
11、项目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在校园乃至更广泛的社区范围内,提升公众对生态学校活动的认识,并确保尽可能多的人有机会参与这些活动。 在生态委员会的指导下,学校通过校园网、 求是苑报发布了生态学校活动的信息,并尽可能发布给更多的媒体。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还专门来校进行相关采访, 钱江晚报也连续报道学校开展低碳贸易节和生态池塘等活动的相关情况。区环保局局长来校进行生态学校检查时,对我们的“生态池塘”赞不绝口,称这是他看到过的最成功的一个7大型生态池。此外,垃圾分类、变废为宝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收集废弃品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时尚,一种生活。我们的行为也带动了家长、社区一同加入垃圾分类再利用的队伍中来
12、。 第七步:制定规章 加强行为指导 生态规章是一种使命声明,它以清晰和有想象力的方式,阐明我们对改进环境绩效的承诺,使学校每一位师生记住并付诸行动。我们采用了歌谣的形式,来呈现我校的生态规章,语言活泼生动,朗朗上口。 生态保护歌 青青草,不践踏。爱花木,不攀折。 种植园,勤管理。生态池,要爱护。 有废物,不乱扔。分类投,再利用。 护环境,我能行。洁绿美,乐融融! 通过“七步法”的实施和不断地改进,学校在实现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全面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一切资源和机会开展保护环境实践行动,有效提升了师生的环境素养与环保意识,并为学校的生态发展找到了方向。 (浙江省杭州市竞舟小学 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