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在生活中学数学摘 要: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和应用的广泛性。把抽象的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必定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精心创设生活情境、操作情境、问题情境、开放性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机和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数学应用意识,真正做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关键词: 数学教学 生活情境 操作情境 问题情境 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离开了生活,数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是小学数学新大纲作出的明确规定,
2、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现实生活中,由于小学生缺乏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经验,以及生理心理上的特点,他们往往感到数学抽象,学习起来很枯燥。对于一些实际问题,不会用数学方法解决。因此,把抽象的数学还原于生活,引导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必将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一、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2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导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进而激发浓厚的兴趣,促进新知识的理解。小学数学中的绝大多
3、数内容都和生活实际有着密切联系。如,教学“元、角、分”时,让学生认识实物人民币,说出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并让学生读出书上出示的商品的价格再开展“小商店”的活动。老师把一些实物的标价展放在教室里,让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然后让售货员和顾客一起做买卖的游戏。在商品买卖的计算中,学生不但得到了快乐,而且轻松地掌握了货币单位的换算。 又如,教学“圆柱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圆柱形的铅笔、接力棒及罐头盒等实物,使学生正确地认识直圆柱的上下两个底面的圆的面积相等,上下一样粗。这样就能有效防止学生把上端细下端粗的水泥杆、粉笔等误认为是圆柱。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创设适当的生活情境,就能很快地让学生掌握该知
4、识的含义,将抽象的概念生活化。 二、结合基础知识,创设操作情境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运用于生活。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加强实践活动,让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数学,而且在活动中运用数学知识。如学习了重量、长度等计量单位以后,教师根据学习内容、进度,有计划地安排学生测量物体长度和高低,测量课本、课桌面、黑板和学生的身高等,在台秤上称出物体的重量。高年级学生学了圆柱体表面积计算之后,可以布置学生测量圆柱形铁皮水桶的底面直径和高,并计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铁皮才能制成。又如“铺地砖” ,课上,学生通过量教室的长和宽,先3计算出教室的面积,再结合实际铺地砖时,
5、要考虑到美观、割据、消耗等,计算出实际需要的地砖块数。 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不仅巩固所学知识,而且感受到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用处大,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学习目的性的教育。 三、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带着数学问题观察、思考生活中的现象,往往会使学生产生顿悟,从而达到对已有数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在学生对圆的各部分名称、特征有了初步认识后,教师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找找生活中圆形的物品(饼干、硬币、轮胎等) 。然后设问:汽车轮胎为什么是圆形的,能否改变成其他形状?为什么?结合讨论,学生对圆的特性及在生活中的运用将会得到进一步认识。在学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6、后,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电视机吊柜架为什么做成三角形?铁拉门为什么做成有好多个平行四边形? 又如在教学“平均分”时,可以把玩纸牌游戏引进课堂,设问:“你们玩过纸牌吗?谁会发牌?”接着指名学生付诸行动,其他学生观察。完毕,请发牌学生说说牌发给了几个同学,再请拿到牌的同学报出得到牌的张数。他再问:“他们拿到牌的张数怎么样?(同样多、相等、一样)从而揭示平均分的概念,引出除法。这既可以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本质含义,又能使“逐一分”的过程达到显著深刻的效果。 引导学生用数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这无疑是一种学习的深化,它将使学生对数学的意义有进一步的体验,从而对日常的数学学习产生4强大的内驱力。 四、
7、课内外相结合,扩充信息量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留下一些“悬而未解”的问题,让学生心理处于暂时的不平衡状态,促使他们课外进一步探索和解决问题,从而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26 元可以买多少千克橘子?这个题目按传统观念是无法解答的,属于条件不全的题。学生要完成这道题,首先必须到市场上搜集橘子的价格信息,然后挑选自己喜欢的品种,算出千克数。或挑选最便宜的和最昂贵的,再算出可以买橘子的千克数的范围。 还可以布置学生调查家庭中一周各项消费开支情况,学会提出数学问题。也可让学生计时走、跑、骑车一千米,感受 1 千米的长短,速度的快慢。还可以让学生到附近的商店、银行开展一些调查活动,搜集数据资料,分析整理成相应的统计表 这些饶有兴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深深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既能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又能提高数学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师生共同创造的联系生活学数学的过程中,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将得到切实锻炼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