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本溯源,日臻无痕.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06843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本溯源,日臻无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推本溯源,日臻无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推本溯源,日臻无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推本溯源,日臻无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推本溯源,日臻无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推本溯源,日臻无痕当下,各地导学式课堂的风生水起,而纵观语文课堂中的导学案,生硬的问答式填空让语文教学痕迹越发刻意。面对鲜活的生命个体,我们的导学设计是不是也该变变脸,是否也能和语文本身一样散发出生动而别样的个性之美? 推行“导学学案”的初衷 “学案导学”是教学的一种手段,目的是变传统的封闭型的教学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教学:“学案”指导“导学” , “导学”依据“学案” 。重点在教师怎么“导” 、学生如何“学” ,从而变传统的讲授式的“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 。 在“学案导学”模式下的“导” ,目的是要求教师把整堂课“导”好、“导”活,能充分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思想

2、,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自然、自动地学到知识、提高能力。而“导学学案”设计最大的目标应该在于对学生课前充分思考的引导、对学生课堂随机生成的点拨、对学生课后无限拓宽的指导。 语文课堂实践“导学学案”的价值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它既是交流思想、获取知识、存储知识、总结成果、从事社会活动的工具,又是人类提高思想品质、启发思维智慧、挖掘人性本源、丰富人文精神的载体。 语文课堂应当成为演绎语文之斑斓的大舞台!而我们正在推行的2“导学学案”的目的就在于将学生在“学案”的引领和驱动下“导”入这方舞台的中央, “导”成语文世界的主角!真正有价值的语文“导学学案”应该成为学生发现语文人

3、文之美、欣赏语文语言之美、感悟语文情思之美、挖掘语文深邃之美,继而迸发出去表达语文精神之美、去书写语文纵深之美的激情和向往的内在驱动和有效媒介。无论是知识能力的培养、过程方法的点拨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都应该是随课堂的发展而随即生成的,真正高效的语文“导学学案”就是希望能将这一课堂的生成实施得更自然、更无痕、更符合学生个体的特性与个性。 目前实施语文“导学学案”的现状 1.导学设计公式化 但凡学案都出现了面目惊人相似的模块结构。条条框框、既成定格的规范恰如清规戒律束缚了学生手脚,限制了课堂自由,更无法体现语文对人性的关注与关怀这一最基本的要义。 2.导学内容习题化 学案不杜绝习题,但如果在

4、设计“学案”时只是把教学内容简单地编制成一个个的练习题,教师就按这样的“学案”进行教学,课堂成为师生对答案的过程。所谓的师生互动变成机械式的问答,语文学案如同理科的作业,那么语文的美究竟何在?语文的灵动何存?语文的个性又在何方? 3.导学方式简单化 由学案习题化引发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导学方式的简单化。当师生共捧学案兴致盎然地解决学案上罗列的一个个问题的时候,语文课堂的活3力就在学生误认为解决了问题就是胜利的沾沾自喜中一点点消逝了。教师与学生都只是在预设的问题中转圈。教师一味提问,学生忙着解答,甚至疲于记录。问答和听记的方式似乎又回到了教改之初。这成为当前语文实施导学学案最大的悲哀。 4.导学手段

5、单一化 门类丰富、题量充实的学案在某种程度上约束了课堂展示的方式,以至于课堂上少了几许朗朗书声、少了几次热烈的讨论,充斥和萦绕课堂的不再是一次次沉静的思考、不再是流淌着智慧和灵动的对话。这样的语文不但让学生感觉单调乏味,也会抹煞了语文课堂的本来面目,失却了学案所应该具有的功能,也就从实际上失去了导学学案在语文教学中的内驱力和张力。 那么,究竟怎样的“导学学案”才符合我们人文化的语文课堂要求呢?唯有尊重学生,充分开发生本资源,方可让导学学案真正为学生所用,也才能让语文教育日臻无痕。 笔者认为,语文课堂的活色生香应该是其他课堂所不具备的,因而语文课堂的导学学案是不是也应该展现出风采异呈的个性呢?我

6、们能否打破常规、突破传统把语文的导学学案设计得更斑斓一些?我们语文教师可否愿意真正平等地与文本对话、与学生对话,放手让学生去创设一份属于他们个人的学案?又能否尝试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编排相同文体、不同文题的文本的导学学案,再进行评比与合编?抑或是索性给学生发一张只有文题的空白学案,让他们尽情挥洒个性,将他们对作家、对作品、对文本体裁、对文章语言和内核的所有疑惑、所有拷问、所有4解读、所有反思按他们的理解思路和程序填写出全新的学案模式和内容呢? 学生本身就是最巨大和宝贵的资源!学生的全部经验、知识、智慧和学习的内在积极性都应当为教师的教学所用,应当成为动力之源、能量之库。而且生本资源不仅是教育

7、的一般性资源,更是基础性资源;其他的资源必须同学生资源相结合相化合,才能发挥效益。对学生资源的认识,既给了我们对学生的新的理解,又使我们得以在最充分地利用生本资源的基础上,最经济地使用教育力量,把它集中到最必要最有效的地方去。 我们今天进行的所有改革的指向,其实都是使学生这一过去被忽视的教育资源获得开发,能量得以发挥。学生资源的发现与利用是我们提高教育质量的希望所在。尽可能开发和利用生本资源的教育,是教育的全新境界。 例如,笔者在执教苏教版九年级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课时,我将导学学案设计成自主学案,由下面几个步骤组成:第一步,兴致盎然,通读全文,发现问题;第二步,充满信心,解词释义,朗读成诵;第三步,深入思考,梳理层次,精读段落;第四步,大胆设问,知人论世,研读文本。可以说,整份导学案的设计是高度尊重学生,从学生本我的学习意识和认知欲望出发,激发了他们学习和探究文言的兴趣,通过课前、课堂和课后的引导,充分挖掘了“生本”这一最大的资源。 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赤子之心,就是一个纯5洁、有生命力的“心” ,真心保护好这颗“心” ,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而在课堂上只有对学生、对童真的呵护,才能让我们的语文教育不那么功利,不那样机械,也会少些刻板和雕琢的痕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