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对马克思转化理论认识“偏差”的影响.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11517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恩格斯对马克思转化理论认识“偏差”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恩格斯对马克思转化理论认识“偏差”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恩格斯对马克思转化理论认识“偏差”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恩格斯对马克思转化理论认识“偏差”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恩格斯对马克思转化理论认识“偏差”的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恩格斯对马克思转化理论认识“偏差”的影响摘要: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分析方法以实践唯物主义为基础,将黑格尔式的思维形式与近代科学精神结合起来,由此形成的理论结构类似于一种先验的结构。相对于黑格尔而言,马克思在思想方法上实现了超越,理论体系则有待完善,具有巨大的拓展空间。由于恩格斯的认识“偏差” ,这种拓展空间受到一定的影响。恩格斯的认识“偏差”还模糊了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特质,在理论逻辑方面引起一些质疑。这种“偏差”在促使人们把唯物史观和劳动价值理论当成僵化的简单模式方面也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理论拓展空间;转形问题;经济决定论;马克思转化理论 中图分类号:F0-0 文献标识

2、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3)04-0015-06 恩格斯的认识“偏差”既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方法的差异有关,一定意义上也可能是恩格斯将资本论通俗化的一种策略,不管情况如何,客观的结果是,恩格斯的“引导”促进了资本论的传播,充分发挥了它对革命实践的意义。然而,就理论自身而言,恩格斯的“引导”又留下了一些不良后果。本文拟就此提供几点个人看法。 一、马克思经济理论和其他方面的巨大拓展空间被收窄 就思想方法而言,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体现了理论上的“双重颠倒” 。2首先是将头足倒立的黑格尔哲学颠倒过来,使辩证法确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形成唯物辩证法。这是其经济理论的方法论基础,以人类生

3、活为归宿的物质生产及其分配成为经济理论的出发地。接下来,马克思又把“头足正立”着的以实证经验为基础的“庸俗经济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包含着“庸俗经济学”的内容)颠倒过来,使其看上去像是“头足倒立”着,即按照黑格尔的方式运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使经济理论辩证地展开,从而最终说明混沌整体的现实的经济关系。这里的“头” ,既不是“绝对精神” ,也不是实证经验基础上归纳出来的抽象的“规则” ,而是经过唯物主义的研究获得的现实经济关系的本质或一般规律。这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科学抽象法” ,体现了德国传统思维方式与近代科学精神的结合。它一方面保持了德国传统思维方式从本质到现象、从抽象到具体、从整体到

4、部分的基本特征,同时又使理论的逻辑展开与知识的发现、发展和广泛运用的“科学进程”相结合,从而克服了它的神秘主义色彩。古典经济学限于抽象分析的弊病也因此被克服。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经济分析有两条道路,第一条道路是:从活生生的总体如人口、民族、国家、许多国家等等着手,通过分析发现一些有决定意义的抽象一般关系,如分工、价值、劳动、需要、交换价值之类,然后以此为基础构建经济学体系。第二条道路是:从抽象的本质开始,从抽象的规定逐步上升到具体的现实经济关系,实在的具体表现为结果而不是表现为出发点。在他看来,局限于抽象分析的第一条道路是错误的。并且,由于体现这一道路的古典经济学包含着“庸

5、俗经济学”的内容,古典经济学家和后来的“庸俗经济学3家”往往把有待说明的问题当作前提。马克思指出:“科学的任务正是在于阐明价值规律是如何实现的。所以,如果想一开头就说明一切表面上和规律矛盾的现象,那就必须在科学之前把科学提供出来。李嘉图的错误恰好是,他在论价值的第一章里就把尚待阐明的所有一切范畴都预定为已知的,以便证明它们和价值规律的一致性。 ”他进而认为:“庸俗经济学家不去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却傲慢地断言事物从现象上看不是这样的时候,他们自认为这是做出了伟大的发现。实际上,他们夸耀的是他们紧紧抓住了现象,并且把它当作最终的东西。这样,科学究竟有什么用处呢?”马克思还指出:亚当斯密“对价值的为

6、数不多的、深刻而惊人的运用是偶然表现出来的,对他的理论本身的发展没有起任何影响。李嘉图企图利用那些恰恰是同他的价值理论显然最矛盾的经济事实来证明他的价值理论的正确性。 ”对于自己的理论,马克思开始认为最好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劳动二重性,二是一开始撇开了剩余价值的特殊形态。后来,他又把开始时撇开剩余价值的特殊形态摆到第一位,劳动二重性降为第二位,同时把劳动力价值与劳动形成的价值的区分作为第三个创新点。可见,他把“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看成是他的理论不同于古典经济学的根本所在。古典经济学是形而上学的、经验主义的,而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在逻辑展开方式上显然是黑格尔式的。由于它把唯心主义的德国传统思维方式与唯物

7、主义的近代科学精神结合起来,马克思的经济理论隐含了一种超越他那个时代的“法德精神” ,或者说是一种新德意志精神。 古典经济学以至现代西方经济学,其根本缺陷之一就在于:定义、4范畴、原理是从一定的现实经济关系的经验中抽象出来的,而由此构建的经济学体系却又试图超脱它所由抽象出来的经验,运用于它不熟悉的现实经济关系中。这是赤裸裸的矛盾。当然,模型的运用也必须考虑约束条件的差异,但这种修正仅仅是有限的经验式修正。因此,这样得出的原理、模型对于与它所由抽象出来的经济背景相似且相对稳定的市场条件来说,是合理的、有效的;而对于处于转型期的经济或背景条件差异过大的市场条件是难有作为的。并且,它的基础仅仅是经验

8、,因此,难以把握经济运行的内在的总联系、总趋势。与此相对,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是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这种上升的行程不是在一个稳定不变的环境中简单地返回,而是通过约束条件的放松逐步落实到现实经济关系层面,因此,可以主动根据约束条件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行程,可以在生产方式一定或稳定地生成着的前提下,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并且,由于它首先把握了内在本质和最一般规律,特别适合解释经济运行的总趋势、总联系,并从相互矛盾着的现实经济关系中找出主要矛盾,制定总体方案。 作为一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理论,它对价值规律的考察是在类似科学实验室的纯粹条件(这种纯粹条件是通过抽象力设定的)下进行的。它以诸多约束条件为前提。这些

9、约束条件包括:劳动为简单同质劳动,价值总量不受技术变动影响;除了劳动和资本外,其他资源的使用不存在产权限制;商品生产和交换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供求关系处于类似充分就业的一般均衡状态;不存在产权关系和价值存量对商品交换及其价格决定的影响;资本有机构成的差异可以通过简单补偿加以忽略;存在5普遍的分工和交换需要;整个社会处于简单的阶级对立关系中;工人工资完全合乎劳动力价值,新增价值全部归资本家;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能自动调整;不考虑国际贸易;忽略非市场性劳动和生产货币的劳动;单位商品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不同部门的平均劳动不存在复杂性差异,同一部门不同时期的平均劳动不存在复杂性差异;基本不考虑货币流通

10、速度(第一卷撇开了货币流通,资本流通中专门进行了论述,但还没有真正内生到生产价格理论中) ,只考虑货币流通的简单形式(暂先撇开了信用等) ;等等。至于“价值” ,它仅仅是财富的“主体本质” ,即外化以至异化为外部存在物的人的本质,反映着人的本质力量,因此,它仅仅是社会财富生产的作为主体性存在的人的“成本” ,所以,通过物与物的价值关系可以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上面提到的约束条件中,其中有些约束条件马克思明确地提出来了,有些则可以从已知条件中推测出来。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简单纲要中,一口气提出了如下条件:“假定工资总是等于它的最低额” ;“假定:地产=0” ;“使用价值在这里仅仅表现为价

11、值的物质前提,这种前提暂时完全退出经济的形式规定” ;“原始共产主义的解体” ;“一切不发达的、资产阶级前的生产方式的解体” ;较高级的货币运动“应当撇开不谈” ,货币“流通数量由价格决定” 。在其他地方提到的条件有:“不同工业部门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相同”, “以劳动剥削程度或剩余价值率相等为前提”。这又是以“工人之间的竞争,并以工人不断地由一个生产部门转移到另一个生产部门而达到平衡为前提”。 “交换已经十分广泛和十分重要”。 “为了简便起见把各种劳动力直接当作简单劳动力省去6了简化的麻烦”11。 “不同生产部门的一切商品都按照它们的实际价值出售”12。 “假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规律是以纯粹的形

12、式展开的”13。 “政治经济学必须假定供求是一致的”14。马克思还指出:“要使李嘉图的理论普遍正确,必须使资本能够自由运用于各生产部门;资本家间高度发展的竞争必须使利润达到同一水平” 。15以上只是笔者在本文写作过程中随手摘录的,要完整地摘录马克思的约束条件,还需要重新仔细读一遍资本论和相关著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单位商品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不应当作一个命题,它只是价值抽象的一个逻辑前提和约束条件。要抽象出“社会必要劳动”这样一个抽象的价值规定,必须有三个步骤:同一部门商品生产所耗费劳动的平均化,全社会供求相等,各部门不同时期的劳动生产力变动与单位商品价值成反比(这又以一般均衡的动态化

13、为条件) 。第一步省略了同一部门同一时期的个别劳动复杂程度的差异;第二步暗含一般均衡条件下不同部门的平均劳动是同质的,因而可以通约;第三步省略了各个部门不同时期的平均劳动的复杂程度的差异。只有经过这三个步骤,建立起三重约束条件,“社会必要劳动”才不再受具体的现实经济关系的干扰,成为名副其实的抽象的价值规定。并且, “成反比”又是以“使用价值暂时完全退出经济的形式规定”16为前提的。因为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同一商品的不同属性,一般情况下,商品价值不应该脱离自身的物质承担者自行发生量的变动。马克思本人也说过:“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了自乘的劳动的作用在同样的时间内,它所创造的价值比同种社会平均劳动要多。

14、 ”17当然,这是抽象地阐述价值规律时暂时离开约束条件的一种插叙式7说法。马克思在清算主要研究对象时,对于出现的新方面所引起的新考虑,常常会以插叙的形式体现在正文中。恩格斯就曾经抱怨马克思的写作风格:“思想进程经常被说明打断,而且所说明之点从未在说明的结尾处加以总括,以致经常从一点的说明直接进入另一点的叙述。 ”18对于经过加工后的公开出版物来说,这种情况要好得多,但依然是存在的。在一些手稿如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这一特征便非常明显,以致人们在引用时经常搞错。 如果我们把握了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特质,依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思路来区分其理论层次,那么,我们就不能不承认,价值规律和剩余价

15、值理论仅仅是马克思考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硬核,生产价格理论也只是体现了资本有机构成差异之后对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原则的抽象说明。整个经济理论最终要落实到现实经济关系层面,还存在巨大的拓展空间。不进行这种合乎其内在逻辑思路的拓展,它对于经济增长和价格形成的现实机制是难以说明的。另一方面,与经济理论相关的其他理论的发展空间也非常巨大。马克思对于社会发展规律及其政治、文化、宗教的说明,还是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的粗线条的或例证式说明;至于思维科学即哲学层面,除了历史观之外,也是处于零星的思想片段。应该说,马克思在思想方法上已经超越了黑格尔、古典经济学乃至现代西方经济学,但从完成的具体成果看,这种超

16、越又还是刚刚起步。马克思的整个理论体系尚处于一种不完善的状态。 对于恩格斯来说,这些约束条件他应该是了解的,但他更多地把它看成具体结论的具体前提,没有从整体上把握这些条件,从而未能准确8地理解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层次。他用一种历史的思维来解读价值规律、剩余价值理论与生产价格理论的关系,把价值向生产价格的形态转化看成一种历史发展过程的转化,不承认马克思的理论表现为表面看起来“像是一个先验的结构”19的逻辑体系,并认为唯物主义历史观不应该成为“按照黑格尔学派的方式构造体系的方法”20。这样,马克思理论的逻辑拓展空间只剩下线性的时间延展一个维度。 二、模糊了劳动价值论的理论特质,引起一些理论逻辑的质疑

17、恩格斯用历史发展的思路解读资本论 ,对其基本内容、基本观点并没有什么损害,并且有一种通俗化的效果,有利于资本论的传播。其最直接的后果主要表现在:由于人们的解读方法与马克思的内在逻辑的展开尽管大致上相符合,实质上是不一致的,因此,容易招致理论逻辑上的质疑和混乱,以至于一百多年来,许多基本的理论问题如资本论逻辑起点、第一卷与第三卷的逻辑关系等,始终争论不休。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体系遵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科学抽象方法,价值规律、剩余价值理论与生产价格理论处于不同的理论层面。作为最抽象、最一般的原理,对价值规律的阐述是以诸多约束条件为基础的。如果我们把握了马克思经济理论的特质,始终从它的约束条件出发,注意

18、生产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区别,那么,长期以来笼罩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诸多质疑也就可以迎刃而解。 最典型、最突出的是所谓“转形问题” ,这一问题已经争论了 100 多年。而事实上,这一问题是在“三重”误解的基础上形成的伪问题。实际情况正如琼罗宾逊所指出的,生产价格理论“大体上是正确的” “根9据这个理论自己的假设是无懈可击的” 。21第一重误解是把马克思作为抽象规定的生产价格误解为现实的市场价格。这是转形问题产生的前提和基础。而首先把生产价格与市场价格混为一谈的大体可以看成是恩格斯,因此,对于 100 多年的无谓争论,恩格斯有一定责任。即使首先把二者混为一谈的不是恩格斯,由于他的特殊身份,他的认识“

19、偏差”也会起到巨大的误导作用。第二重误解是对马克思如下一段文字的曲解。马克思指出:“我们原先假定,一个商品的成本价格,等于该商品生产时所耗费的各种商品的价值。但一个商品的生产价格,对它的买者来说,就是成本价格,并且可以作为成本价格加入另一个商品的价格形成。因为生产价格可以偏离商品的价值,所以,一个商品的包含另一个商品的这个生产价格在内的成本价格,可以高于或低于它的总价值中由加到它里面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构成部分。必须记住成本价格这个修改了的意义,因此,必须记住,如果在一个特殊生产部门把商品的成本价格看作和生产该商品时所消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相等,那就总可能有误差。对我们现在的研究来说,这一点没有进一

20、步考察的必要。无论如何,商品成本价格总是小于商品的价值这个论点,在这里仍然是正确的。 ”22人们通过这段话,并结合马克思对简化了的五部门转化例子的分析,好像发现了一个巨大的逻辑问题。作为一个逻辑大师,马克思竟然犯下如此低级的逻辑错误,简直不可思议。而实质上,这只是一个天大的误解而已。这是因为,根据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投入的总资本有机构成不变是劳动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必备条件。要保证投入的总资本有机构成不变,投入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价格与自身的价值的偏离就必须10相互抵消,其最终结果与投入没有转化为生产价格在理论上是完全一致的。这就是马克思没有将投入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内在动因。如果总资本有

21、机构成变化了,哪怕投入的总资本不变,在剩余价值率相等的前提条件下,总剩余价值和产出的总价值都会发生变化,相应的产出的总利润和总生产价格也会跟着变化。因此,马克思采用了在“投入的总资本有机构成不变”这一特定条件下分析转化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对一般的、动态的结论进行合理的推论。总之,这段话并不隐含所谓重大逻辑问题。或者说,根本不应该把投入没有转化为生产价格看成是马克思的重大疏忽。第三重误解是以前两个误解为基础的。既然马克思谈的生产价格可直接理解为市场价格,既然马克思“不合理”地只转化了半程,且声称这种“不合理”的转化不影响他的一般结论。那么,就应该运用新古典均衡分析方法进行“必要的”检验。而检验的

22、结果是,在特殊条件下马克思的观点是合理的,而在一般条件下,马克思的结论不能成立。这就产生了第三重误解。所谓特殊条件,经过一步一步还原,无非就是“投入的总资本有机构成不变” ,也就是投入可以不转化为生产价格。马克思的分析实际上也只是在这个限度内,更为一般的结论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简单而合理的推论。而在一般条件下,新古典均衡分析由于价格和利润率同时决定,从而隐含无法解决的“资本计量问题” 。而这样一个“资本计量问题”在检验过程中也就不知不觉地成为所谓“转形问题”的核心环节。就投入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而言,无论生产价格与价值如何偏离,总是一个预先确定的量和确定的有机构成,而在这种均衡分析中,这种预先的确定性已经不存在了。因此,这种所谓一般条件下的检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