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国家重点扶贫县新农保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 要】着重对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古浪县草原井村新农保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诸如农民参保意识差、政府投资力度过小、政策宣传不到位、经办管理效率低下等进行了深入探究。提出促进试点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应该加大对新农保的投入;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基层服务素质;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的工作水平;提高农民对养老保险的认识和了解;取消养老保险“捆绑机制”等措施以保证新农保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国家重点扶贫县;新农保;扶贫措施;捆绑机制 2009 年 9 月国务院下发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建议 (国发200932 号) ,决定从 2009 年起全国 10%
2、的县(市)开展新农保试点工作,到 2020 年基本完成对农村养老保险的全覆盖。新农保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国民收入再分配格局的优化和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基于不同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新农保的实施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笔者前往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古浪县草原井村随机入户进行抽样调查 100 人获得有效样卷 100 份并进行了特别访谈,以期为新农保政策的调整与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国家重点扶贫县新农保实施的现状 (一)草原井村居民参保情况 海子镇草原井村现有村户 381 户,村民 1295 人,其中 16 周岁以下2240 人,16 周岁及以
3、上 148 人。16-59 周岁(不含在校学生)764 人,60周岁以上人口 143 人,2011 年七月开始启动全县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年底参保率达到 70%,2012 年 3 月实现全覆盖。总参保人数 907人, 特殊参保人数(计生两户、重度残疾人、五保户)29 人。 (二)对新农保了解程度及了解途径调查 1、了解程度 一项新政策,只有使广大民众充分了解该政策的基本内容之后,他们才能去做出正确的选择取舍。尤其是经济较落后 、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民,相关政策只有越透明,农民了解的越透彻、越明白,他们才能越好的参与其中。有学者测算得对新农保政策了解程度高的农民参保率是了解程度低的农民的
4、1.653 倍。 笔者通过调查统计得到,超过一半的人对新农保政策处于完全不了解的境况,只是跟随政府的惠民政策进行参保,这些人大多是 60 岁以上的老人和在家务农的妇女,一方面他们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另一方面,老人由于身体条件的限制无法很轻松的从媒体或其他资源获得信息,也很难或者不愿与外界进行充分的接触,大多数妇女则受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立足于“相夫教子”因而“两耳不闻窗外事” 。对新农保了解甚少的占 21%,大多是在校的非高校学生以及部分流动人口。比较了解的仅占23%,大多是流动性人口及部分思想相对比较开放的妇女,这部分人与外界交流甚多,因此权利意识相对较强,但是由于受教育程度的限制他们仍然达不到
5、完全了解。此外对新农保政策完全了解的只占 5%,这部分人大多数是村干部、教师及部分在校大学生等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一些人。32、了解途径 调查显示,当前农民对新农保的了解途径有限,主要是通过村委会的宣传,而电视广播和经他人介绍所占比率均相对较低。总体而言被调查农民对新农保政策了解还不够高,并且了解途径及其狭窄,这对新农保政策的实施必然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 (三)参保缴费意愿状况 新农保养老保险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甘肃省古浪县政府根据国家对重点扶贫县新农保试点的指导意见将个人缴费设置为一年缴纳 1001000 元 10 个档次,由参保人员自主选择,多缴多得。通过对缴费意愿、收入
6、状况及被调查者职业的统计,笔者发现在被调查的 100 人中愿意缴 100 元的是新农保缴费的主力军,占到被调查人口的 79%。而愿缴 400 元以上的只占到被调查者的 4%。从收入角度看,人均年收入在 2000 元以下的选择 100 元、200 元的居多,收入在 3000 元以上的处于 4001000 元的缴费额度。从职业角度看愿缴 100 元的大多数是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耕地农民和少数低收入的流动性人口。而缴费在 400-900 元的是一位经营规模较大的个体工商户,居最高缴费额的是 3 位村干部。笔者通过重点访谈获悉此三人每年只需交 300 元而剩余 700 元来源于政府在保险领域内对
7、村干部的补贴。由此可见大部分参保者都选择了较低的缴费标准,农村限于经济水平因素,衣、食、住、行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较大,在自身经济拮据的情况下即使想购买更高缴费额度的养老保险也无力去支付。鉴于理性的投资意识 400-1000 元缴4费额度的参保者比率非常低。因而笔者认为参保者收入水平的高低是新农保参保水平的关键因素。 (四)参保者对新农保满意度的调查 有学者测算认为新农保办理手续便捷的农民参保发生比是认为办理手续不便捷的 1.766 倍,认为经办人员服务态度好的农民参保发生比是认为服务态度不好的 1.732 倍。2调查显示将近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缴费补贴过低,只有少数的 3 人(村干部)对缴费补贴
8、处于非常满意的状态,超过一般的人对基础养老金待遇不满意并且没有人持满意态度。只有 3%的人对政府监管表示非常满意。80%的人对政策稳定性的评价处于中档水平,超过 50%的被调查者对制度便利性支持相对满意以下水平。此外大多数被调查者对制度便利性及缴费负担感受的评价均处于最低满意度。总体而言对新农保运行机制高度满意的控制在 10%以内,而大多数人对其都持不满意或相对满意的状态。 (五)县财政支持力度与广东省佛山市的对比研究 国家规定对农村年满 60 周岁的农村老年人不用再缴费,可以每人每月领取 55 元的基础养老金,地方财政可以根据实际经济情况对参保人员进行补助。古浪县的补贴标准为:对选择 100
9、 元至 500 元,600 元至1000 元缴费标准的,由省财政每人每年补贴 10 元或 30 元,县财政补贴10 元或 15 元;对城乡重度残疾人员、五保户每人每年按最低标准由县政府代缴 100 元的养老保险费;对农村计划生育结扎户和独生子女领证户由县政府代缴 30 元的养老保险费,同时享受本人缴费标准相应的补贴。 由于当地村民缴费额度大多处于 100200 元,实际月养老金仅仅 74.435元,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实际月领取金可达到 200.06 元,考虑到当前物价上涨及货币实际购买力的因素很多老人难以达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相比之下,广东省佛山市的年满 60 周岁的农村居民每月至少可以
10、得到163 元的养老金。由此可见欠发达西部地区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财政补贴能力差别较大。 二、新农保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参保意识及权利意识差 对新农保政策的了解程度较低,无法积极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甚至对新农保持怀疑与观望的态度。目前受经济水平的制约,广大农村居民普遍小农意识较强,往往比较重视当下的利益而忽视了远期生存无法预期的风险和艰难。即使有些意识到了养老保险的重要性却因为对农村养老保险了解不多,选择较低的缴费档次,以确保投资的安全性,从而导致了草原井村在参保率较高的情况下出现参保档次普遍较低的不良现象。 (二)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支持力度过小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社会保障应该
11、由政府或雇主作为资金来源的主体,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村养老保险基金完全来源于农民,不符合社会的公平性原则。对于经济落后的国家重点扶贫县来说,新农保在推行过程中的基金问题是一大难关,地方财政压力过大,无法在国家对新农保进行补助之后进一步加大补助力度。因而地方政府没有能力在财政上提供持续的支持。 (三)政府对新农保的政策宣传不到位 6古浪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虽然颁布了统一新农保的试行办法,且进行了大量的宣传,但缺乏针对性。大多数老人和妇女对新农保政策处于完全不了解的状态,为此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并改变宣传方式。 (四)管理效率低下,工作流程缺乏严谨 被调查的几个工作人员透露,新农保管理工作一般以手工
12、登记的记录方式为主,缺乏互联网对信息的管理。此外草原井村目前还不具备社保专干,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均是村委会内部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一些在职人员,并且工作人员在进行记录和管理资料时,一般都是独立完成,没有相应的协作和监管机制。同时也存在工作量较大而工作人员不足,工作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 (五) “捆绑机制”增加实施难度 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建议 (国发200932 号)规定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 60 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新农保政策中的“捆绑机制”违背了法律权利与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不符合中
13、国养老保障的发展趋势,并且也造成新农保制度自身机制的矛盾,在实践中必然会产生更多的纷争,大大增加实施的成本。 三、完善国家重点扶贫县新农保运行的对策 (一)提高统筹区经济发展水平 基于新农合,农业补贴等惠农政策在农村实施的显著水平,政府应继续立足开发综合抚贫项目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培育和发7展县域特色,突出地方特色。从而为新农保在贫困地区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定的物质基础。 (二)加大政府的财政投资力度 现阶段中央给 60 岁以上的农民每人每月 55 元的基础养老金,地方财政则分别以 10 元 15 元进行小额度的补贴,标准确实过低,而地方财政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很难加大财政对新农保的投资力
14、度。因而笔者认为政府应该根据经济的发展与财政能力的不断提高,适时提高基础养老金的给付标准,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能更好的服务于解决农村居民的养老问题,改善国家重点扶贫地区老年群体的生活水平。 (三)加强政策宣传,增强农民的参保信心 新农保政策是一项持久的福利性政策,因此在制度运行中要加强对新农保的宣传力度,利用民政部门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这一有利条件,深入基层一线广泛宣传新农保的实施政策及养老保险工作的建设性意义。此外,新农保政策信任度是影响新农保综合满意度的重要指标,尤其是农民看得见的近期福利,比如基础养老金的按时发放、政府和集体的补贴力度和增长率等。因此,要落实新农保政策,增强农民对制度的信任度
15、和信心,从而提高他们对新农保的政策满意度和参保意识。 (四)提高管理水平,建立有效监管机制 社保工作者要完善个人账户档案的管理工作,并适时对个人账户进行公示。政府应积极引进大学生村官,利用先进的网络知识加强信息的数据共享实现网络延伸,或对在职村干部进行专业性的引导与培训,使之具备专业管理才能。明确各自的职能范围,同时在机构内设立专门的8监督管理人员,监督资金的运行管理。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工作定期分析工作过程,提出并制定阶段性的工作重点,保证新农保制度的合理良好运行。 (五)废除参保及待遇享受的“捆绑机制” 新农保政策实施时,对于年满 60 周岁的农村居民,其享受新农保待遇的条件是其至少一名子女必
16、须参保,这就是所谓的“捆绑机制” 。建议废除“捆绑机制” ,采用普惠原则,将养老基础金作为普遍性、非缴费式津贴向其支付,而不论其个人或家庭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如何,每个人都可以享受这部分津贴,并且可以不接受任何经济情况的调查。 四、结语 文章以甘肃省古浪县海子镇草原井村为例,针对国家重点扶贫地区的新农保实施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进而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对完善新农保的运行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魏静.甘肃省新农保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制度建议J.甘肃农业,2011(7). 2 穆怀中,闫琳琳.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决策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研究,2012(1). 3 顾文静.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参保激励因素分析基于广东省佛山市的调查J.人口与经济,2012(9). 4 许佳佳,刘鑫桥.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及问题研究评述J.商业经济,2012(3). 95 柳清瑞,闫琳琳.新农保的政策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2012(1). 6 游建生.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制度J.人民政坛,2009(12). 7 黄志超,尚明瑞.甘肃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运行初探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