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展会需要好声音第二季中国好声音舞台的红色转椅再度旋转起来,观众们又能在好声音中享受消夏听觉冲浪。在好声音中,突破极限之后是听觉盛宴,而我们的展会如果声音“无极限” ,那么听众们遭遇的将是“灾难” 。笔者日前在数字世界亚洲博览会上就感受到这样一场汹涌的声浪冲击,展会现场各种视频、音乐、T 台秀、吆喝声、询问、洽谈等声音不停刺激着人们的耳膜,甚至很多人在经过其中一个秀场时都不得不双手堵耳,快步“逃离” 。 那么,在展会现场哪些才是好声音?哪些才是展会需要的声音呢? 要声动也要和谐 当前,有些展会受中国传统文化所传承下来的吆喝式营销习惯的影响,现场可谓是“锣鼓喧天” ,导致商务交流只能靠“交头接耳大
2、声吼” ,一天下来参展人员嗓子超负荷,观众也是不堪重负。对此,有展商与笔者分享了一件在某车展现场由喧哗的噪声引发的尴尬:因为邻近展台所播放音乐分贝过高及频繁,影响了展商与客户正常交谈,导致最终没能成交。商谈最后甚至演变成争吵,合作不成反倒成纠纷。这样的事让人哭笑不得,但也反映出我们的展会对声音还需要加强控制,展会需要和谐之音。 在北京秋季礼品展上,一家水饰品的展商负责人苏先生告诉笔者,展商要在现场更具吸引力,声音的传递是能将观众聚拢的方式之一。而在现场相对封闭环境中,观众到达每一个展位的几率是相等的,一家吆喝自然可以提高观众的到达率,而对市场份额的争抢常常让展会现场出现“百家争鸣”的盛况。而这
3、样一来,观众到达率再度均等。如果持续将高音“飙”上去,不仅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反而会影响现场沟通,甚至会让观众敬而远之。但是对某些企业而言,这些背景音乐又是不可或缺的,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渲染展品独特的文化内涵。这就需要主办或相关部门对于声音方面做出规定,井然有序的现场宣传声对于展商和观众而言都是好声音。 现场无声胜有声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调查,在噪声级 85 分贝和 90 分贝的环境中工作 30 年,耳聋的可能性分别为 8%和 18%。在噪声级 70 分贝的环境中,谈话就感到困难。这是一般情况下对噪声的界定。其实对展会声音方面的控制,欧美及港台地区已经先于内地。 笔者采访了台湾对外
4、贸易发展协会国际展览部的吕先生,他负责过多届台湾地区的汽配展、汽车改装展。他告诉笔者,他们所举办的展会一般在首届就会对展会声音做出限制,比如他们今年将这个标准定在 85分贝。此外,为确保展会现场的高品质洽谈,主办方会有严格把控,展会现场会有专业服务人员对现场声音做测评。这确保了一个有序的现场环境,而这也是高品质展会的基础。 今年 5 月的上海厨卫展,主办方明确提出展会禁噪声,展会标明禁止大功率音响进场,现场放音量不能大于 60 分贝。9 月份内地也将出现力推“无声展会”理念的展会一第九届广州国际汽车后市场品牌展。负责人李小姐向笔者阐述, “无声展览”的概念是低分贝无噪音的展览会。他们参加过的海
5、外展会,整个展览现场给人一种安静舒适的感觉,却又不是绝对安静,而是其他的杂音不会影响到商务洽谈的声音,这种安静文明的绿色展览模式给客商以高端的感觉。内地的展会与欧美及港台相比,在这方面则显得相对混乱。今年在中国大陆举办的“无声展会” ,是一次尝试,主办方希望由此开启“无声”时代的先河,通过这种“无声”模式让现场更有序。为此,本次展会制定了一份无声展览倡议书 ,向参展的企业提出呼吁,倡导“无声”展览。展馆内禁止劲爆 T 台活动、所有音响设备声音不得超过 75 分贝、禁止大声喧哗、禁止制造高于 75分贝噪音。推行“无声展会”并非是要求展会鸦雀无声,只是主办方希望展会能更加有序环保绿色。展会现场的洽
6、谈声,当然还是主办方希望听到的好声音。 市场监管还需发声 对于 B2B 形式的展会,展会好声音确实就是安静的现场有序的洽谈。而 B2C 形式以及更倾向于展示型的展会,展会的好声音就是现场人气的呼声。前不久刚刚结束的沈阳动漫电玩博览会主办方负责人莫先生表示,“无声展会”的概念适用于 B2B 的静态展示,观众对展品的本身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与了解,他们来到现场并不需要接受太多的宣传,进入展会现场就是为了进行专业的洽谈。而动漫展等一类注重现场气氛的 B2C型展会,观众是需要通过参观去印证自己对展示品、展商的印象。那么视觉、听觉以及各种不同多媒体感知的手段就是重要的推广方式。比如,现场会举行许多面向爱好者的 B2C 活动提高人气,比如 ACG 一类的活动。但正是这样的“喧嚣”的展会,才更需要对声音加以控制,展会可以将分贝限制调高,绝不能放任不管。 对于展会的“无声”有序,内地的展会主办以及相关部门还需要“发声” ,细化的规定有待建立,有序健康发展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构建文明展会、提高整体水平,是所有会展人都想听到的好声音。得到理想的参展效果,实现预期的目标,观众展商共赢才是展会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