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大型国有煤炭企业集团“倒贷”现象的思考【摘要】 近几年,大型国有煤炭企业集团通过大规模的对外融资、大规模的投资,实现了其骄人发展速度,但是由于内部资本市场失效、短贷长投等原因,在国有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内,出现了显著的“倒贷”现象。而且随着贷款规模的扩大, “倒贷”规模也在显著扩大,同时,因“倒贷”沉淀的资金规模也在扩大。本文对“倒贷”现象的产生及“倒贷”沉淀资金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倒贷”资金效率的方法。 【关键词】 大型国有煤炭企业 倒贷 案例分析 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阳泉矿务局,为山西省五大煤炭集团之一,是全国最大的无烟煤生产基地。经过六十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
2、个以煤炭和煤化工为主导产业,铝电、建筑建材地产、装备制造、贸易服务四大辅助产业强势发展的煤基多元化企业集团。集团拥有阳泉煤业、山西三维和太化股份三个上市公司在内的 502 个分子公司,总资产 1130 亿元,职工 17.6 万人。 一、问题的提出 对阳煤集团而言,一个完整的资本配置过程可以被描述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阳煤集团通过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吸纳社会资本,实现外源融资;第二个环节,阳煤集团通过集团内部财务公司或资金结算中心等中介,将企业集团内部的资金予以归集,实现内源融资;第三个环节,阳煤集团把资本配置到各个分部或子公司,并通过他们把资本配置给不同的投资项目。 “第一个环节”即外部资本市
3、场;“第二个环节”和“第三个环节”即内部资本市场,如图 1 所示。 可以看出,阳煤集团处于外部资本市场与内部资本市场之间,具有“金融中介”的性质,2011 年阳煤集团在外部银行贷款合计约 300 亿元。但是随着公司的贷款规模业不断扩大,阳煤集团出现了显著的“倒贷”现象,同时,也出现了因“倒贷”而沉淀大量资金的现象,阳煤集团2011 年沉淀的“倒贷”资金就达 20 亿元。由于这些资金仅仅是用来完成“倒贷”任务,而未投入生产经营,因此, “倒贷”资金的存在,降低了企业资金使用的效率,提高了企业实际使用资金的利率,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费用。 那么“倒贷”现象产生的原因何在?“倒贷”沉淀资金是如何产生的?
4、如何降低“倒贷”对资金的占用呢?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 二、 “倒贷”现象产生的原因 “倒贷”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1、内部资本市场失效,导致外部贷款资金配置于无效或低效资产。由于这些无效或低效资产无法产生足够效益以归还贷款,因此,这些无效或低效资产的内部管理人通过与集团公司的资金结算中心或财务公司以“内部倒贷”的方式规避违约的风险和罚金,而集团公司被动地与外部债权人(主要是银行)以“外部倒贷”的方式规避违约的风险和罚金。以阳煤集团为例,其内部结算中心 2011 年共计向其分子公司借款约 140亿元,但这 140 亿元有很大一部分无法按期收回。如:其铝业子公司2011 年阳煤集团结算中心的借款余
5、额为 31 亿元,但铝业公司累计亏损约10 亿元;氯碱公司 2011 年阳煤集团结算中心的借款余额为 3 亿元,但氯碱公司累计亏损已达 3.8 亿元,资不抵债。因此,铝业公司、氯碱公司等分子公司无法按期归还阳煤集团结算中心的借款,而是通过与阳煤集团结算中心“内部倒贷”的方式,将贷款还款期后延,而阳煤集团结算中心也只好被动地以“外部倒贷”的方式,将贷款还款期后延。 2、将短期资金投资于长期项目。煤炭企业集团的很多项目属于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虽然已经开始施工建设,但是由于缺乏各种手续,如发改委批文、环保批文、用地批文、 “两证一书”等等而无法获得银行配套的项目贷款资金,因此,企业集团只好使用短期
6、融通的流通资金投入长期的项目,由此一方面造成了企业短期贷款(一年内)规模的大幅度上升,另一方面由于项目的建设期与短期贷款时间上的不匹配,造成了企业集团短期贷款的“倒贷”现象。以阳煤集团为例,2011 年流动资金的贷款额度约为 135 亿元,而项目资金的使用额度约为 18 亿元。 3、应收票据的增加,占用了企业的流动资金。2011 年,由于煤炭企业非煤分子公司的销售形势严峻,这些分子公司为了促进销售,收取了大量的承兑汇票这些承兑汇票本质是企业向外部企业提供的无息贷款。以阳煤集团为例,2010 年末各种票据的余额约为 40 亿元,而 2011年末则提高到约 70 亿元,增加了 30 亿元,也就是说
7、,2011 年外部企业占用阳煤集团的流动资金增加了 30 亿元。 三、 “倒贷”沉淀资金产生原因分析 企业在还一笔银行贷款的时候,为了避免违约,需要提前就将归还的贷款准备好,也许提前一个月,也许提前一星期,从资金准备好到归还银行,这段时间,我们可以称之为“还款等待期” 。在还款等待期,企业的资金并没有发挥作用,但却要支付相应的财务费用。 企业从银行贷款的时候,需要提交各种资料;而银行需要受理贷款人的申请,根据贷款人的资料,进行信用评估,还需对贷款的合法性、安全性、盈利性进行调查,测定贷款风险度,以及签订贷款合同,最终发放贷款。从企业开始准备申请贷款,到银行贷款发放到企业银行账户,这段时间,我们
8、可以称之为“贷款等待期” 。 由于存在“贷款等待期”和“还款等待期” ,因此,当企业对一笔银行贷款进行“倒贷”时,就存在一个“倒贷等待期” ,而“倒贷等待期”为“贷款等待期”和“还款等待期”之和,即:倒贷等待期=贷款等待期+还款等待期。而正是由于存在“倒贷等待期” ,因此,发生了“倒贷”资金的沉淀。 四、 “倒贷”沉淀资金的效率分析 现在假设“倒贷等待期”是一定的,企业有两笔贷款需要倒贷,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准备还贷资金呢? 第一种情况,如果两笔贷款的“倒贷等待期”是不重叠的,则在时间段 T0 到 T1 企业只需要准备一笔还贷资金即可,因为企业在完成第一笔“倒贷”后,可将此笔资金继续用于第二次“倒
9、贷” 。但是,由于两笔贷款的“倒贷等待期”是不重叠的,因此,在两笔贷款“倒贷等待期”之间出现了一个时间段,我们称之为“倒贷间歇期” ,如图 2 所示。 第二种情况,如果两笔贷款的“倒贷等待期”是重叠的,且这种重叠是第一笔贷款的“还款等待期”与第二笔贷款的“还款等待期”重叠,则在时间段 T0 到 T1 企业需要准备的还贷资金为两笔贷款之和,如图 3所示。 第三种情况,如果两笔贷款的“倒贷等待期”是重叠的,且这种重叠是第一笔贷款的“贷款等待期”与第二笔贷款的“还款等待期”重叠,则在时间段 T0 到 T1 企业需要准备的还贷资金为一笔贷款,由于省略了“倒贷间歇期”和第二笔贷款的“还款等待期” ,因此
10、,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加快,资金的闲滞时间减少,财务费用随之减少,如图 4 所示。 如果企业有三笔贷款,那么,三笔贷款中每两笔贷款在时间上的分布如上面所述三种情况。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假设企业有 N 笔贷款需要倒贷,在贷款的安排上,企业的最优选择为:在签订贷款合同时,应事先规划,将 N 笔贷款在贷款时间上均匀分布,且这种均匀分布应使前一笔贷款的“贷款等待期”与后一笔贷款的“还款等待期”重叠,这样,企业只需要安排一笔倒贷资金,资金的周转速度最快。 【参考文献】 1 邵军、刘志远:“系族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有效率吗?基于鸿仪系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7(6). 2 邵军、刘志远: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与融资约束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9). 3 杨棉之:内部资本市场、公司绩效与控制权私有收益以华通天香集团为例分析J.会计研究,2006(12). 4 郑洁:内部资本市场缓解企业集团融资约束研究基于中粮集团的案例分析J.财政监督,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