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晋城市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摘要】 晋城市作为全国优质化工煤原料基地,煤化工产业历起步阶段、成长阶段、壮大阶段和瓶颈阶段,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对国民经济贡献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凸显。在当前国家节能降耗和环保政策大背景下,晋城煤化工产业面临着实现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本文在对晋城市煤化工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的基础上,对晋城市煤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路径选择。 【关键词】 煤化工产业 转型升级 路径选择 一、晋城市煤化工产业发展历程 晋城市煤炭资源丰富,无烟煤储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年产量近亿吨,具有低硫、低灰、低挥发、热值高、灰熔点高、固定碳含量高、机械强度高等特点,是
2、化工原料煤的理想之选,为晋城市发展煤化工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 1、晋城煤化工基地建设。晋城市煤化工基地建设由来已久。早在1984 年,晋城被国家化工部定为全国化肥和化工原料用煤基地;1988 年,成立了晋城煤化工基地建设领导组,就煤化工基地的建设提出具体构想;1996 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在晋城建设以优质煤为原料的高浓度氮肥基地,确立了晋城“煤转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003 年,晋城市委四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明确提出了把煤化工基地建设作为晋城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这一系列促进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政策措
3、施,为晋城市煤化工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晋城煤化工产业起步阶段。早在上世纪 50 年代,国家就在巴公建设山西省第一石油厂,后因大庆油田发现而改建为山西第一个化肥厂巴公化肥厂。1966 年,巴公化肥厂建成投产,标志着晋城煤化工正式起步。 3、晋城煤化工产业成长阶段。建市之初,晋城以“煤头、化身、轻纺尾”的战略方针为指导,引导了全市煤化工产业的蓬勃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天泽集团承担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改良费托法(简称 MFT)煤制合成汽油工业试验,并顺利产出合格的 90#汽油;1999年,兰花集团对兼并的原市第一化肥厂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生产出第一粒尿素。 4、晋
4、城煤化工产业壮大阶段。 “十五”期间,晋城按照“改小与建大并重”的发展战略,先后淘汰了七套碳铵和一套硝酸铵等落后的小化肥装置,不断发展先进煤化工装置,走上了一个以煤制尿素为主的煤化工发展新阶段。2004 年,晋城煤化工有限公司“1830”尿素项目建成投产,成为晋城市煤化工基地建设的标志性项目,煤化工产业实现了从低浓度向高浓度、从小化肥向大化肥的历史性跨越。 5、晋城煤化工产业瓶颈阶段。 “十一五”期间,煤化工行业作为煤炭产业链延伸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发展高峰期。但自 2009 年以来,化工行业受产品需求减弱、价格下降影响,加上节能减排对高耗能行业生产的限制,发展势头减缓,行业亏损严重,煤化工发
5、展遭遇到了“瓶颈” ,在国家节能降耗和环保政策大背景下,关停严重、发展滞后,急需转型升级。 二、晋城市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晋城市煤化工行业共有 14 户生产企业,已基本形成了以化肥、甲醇为主的工业体系。以氮肥为基础的传统煤化工稳步扩大,以二甲醚、煤制油为代表的新型煤化工稳重有进。主要产品产能分别为高浓度氮肥381 万吨、基础化工产品精甲醇 111.5 万吨、二甲醚 20 万吨、煤制油 10万吨。化工行业已成为继煤炭、电力之后晋城市的第三大支柱产业,为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良好基础。 。 1、从地域分布看。主要集中在泽州、高平和阳城三个县市,见表1。 2、从隶属关系上讲。主要集中在晋煤、
6、兰花、天泽集团,见表二、三、四。 三、晋城市煤化工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代煤化工发展不足。全市煤化工行业仍是以生产尿素等传统煤化工产品为主,附加值较低。目前,全市尿素、甲醇等传统煤化工产品销售收入占比在 95%以上,二甲醚、煤制油等现代煤化工销售收入占比不足 5%。煤化工内部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条短、深加工程度低、竞争力不强,对 GDP 和财政收入的拉动作用十分微弱。 2、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园区建设是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目前,在资源条件相对优越的高平西部地区、巴公地区、北留-周村地区布局了一批化肥和甲醇生产企业,由此而形成了一些工业园区。但这些园区内外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
7、企业间缺乏应有的联合与协作,相关的辅助产业和配套企业没有形成,产学研机构和体系很难发育, “三废”治理和环境保护得不到集中治理,资源得不到优化配置和科学利用,直接影响着煤化工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3、技术和人才发展滞后。煤化工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要实现煤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必须有煤化工专业人才和自主研究消化的煤化工技术做支撑。目前,全市煤化工技术相对落后,化肥生产装置全部采用以消耗无烟块煤为主的固定床气化工艺,仍然没有探索出适合晋城无烟煤的先进炉型和节能技术。同时,晋城还没有为煤化工服务的专门技术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研发能力滞后,加快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以显得刻不容缓。 4、节能降耗制约因素突出
8、。煤化工属于高耗能的行业,其创造的工业增加值与所消耗的能源总量严重失衡。目前,全市煤化工企业通过技术节能实现的节能量根本无法消化新上项目和扩产项目带来的巨额能耗增量,煤化工行业本身万元增加值能耗远远高于全市万元 GDP 能耗,将长期面临煤化工产业发展与节能约束的突出矛盾。 5、产业政策及城市建设的影响。工信部 2009 年已明确提出逐步淘汰 8 万吨/年以下合成氨装置,随着固定床间歇气化技术被淘汰,全市新建煤化工项目面临技术工艺选择和投资增大的难题,已经核准或者备案但尚未开工项目的环评工作难度加大。同时,伴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一些化工企业面临厂址搬迁问题。 四、晋城市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
9、路径选择 煤炭资源优势是晋城市经济发展的根本优势,推动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是晋城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维系煤炭经济乃至全市经济命脉的必然选择,更是破解经济增长和节能降耗突出矛盾的必然选择。 1、坚定不移地走现代煤化工的发展道路。晋城市煤化工的转型升级有着良好的基础条件,化肥生产中的合成气、二氧化碳、氨、甲醇、甲醛、尿素等都可以成为产品链条延伸的依托。同时,氮肥企业经过多年激烈市场竞争,在技术及人才方面为向有机化工产业领域延伸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应积极向化工新材料产业、精细化工产业、新型煤化工产业领域拓展,从而实现煤化工产品结构的根本性转变,保证煤炭资源的产出效率和附加值,大幅度地提高煤化工
10、产业的增加值率和附加值。 2、加快煤化工园区的规划和配套设施建设。煤化工是一个产品链长、上下关联性强、高耗能、高排放的产业,适宜采用园区和集聚区等发展模式。要加快煤化工业园区规划步伐,推行区域环评,统一规划,重点加强水资源综合利用,废弃物排放达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标准,使煤化工园区真正成为推动晋城煤化工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要建立园区管理机构,从园区的规划、审批和五通一平,集中供电、水、气及“三废”集中治理等公用设施的建设方面给予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努力做到产品项目一体化、公用辅助一体化、物流传输一体化、环境保护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 3、加大煤化工产业的重组整合力度。遵循市场
11、经济规律,尊重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实行市场引导和政府指导相结合,推进企业整合重组,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一是控制总量、优化存量。十二五期间,不再批准建设单纯以扩大尿素等传统煤化工产能的化工项目,优化现有产能,实现产能的有效控制。二是产业协作。鼓励有实力的煤炭、化工等上下游相关企业间进行重组整合。在当前煤炭市场相对疲软的情况下,积极借鉴山西省煤电联盟和晋煤集团煤化联盟的做法和经验,支持天泽集团与沁和、大宁、天地王坡等煤炭企业建立战略联盟。三是区域重组。对位于同一化工产业集中区的化工企业,比如北留、周村园区的三个化工企业,鼓励以资本、产权、技术、市场等为纽带进行重组。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资源
12、综合利用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四是组建集团。以公司法为依据,以资产、品牌、营销、技术为纽带,以产品有机连接为基础,通过股份制改造、兼并重组、自愿加盟等形式组建山西晋城煤化工集团公司,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目标。 4、加速技术攻关、加强人才培养。晋城高灰熔点无烟煤的气化技术仍停留在常压固定床小炉子状态,大型加压无烟煤气化装置亟待研发问世。对晋城无烟煤大型加压气化技术在内的煤化工关键重大工艺技术进行攻关,突破瓶颈制约,抢占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的制高点。对此,需要一些大的龙头企业牵头,组合全市煤化工研究力量,与国内外煤化工研究院所联合,积极开展无烟煤气化技术研发,尽快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煤气化
13、技术,占领无烟煤气化技术战略高地。同时,要通过改善环境、提高待遇、制定有利于人才发展的优惠政策等手段,积极吸引外来煤化工人才落户就业。 5、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扶持力度。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建设规划、市场准入标准和土地供应政策、环境保护政策,符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且纳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的项目,要积极给予指导和支持,尽快办理各项手续,主动帮助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 郭长青、牛迷书:晋城新型煤化工基地研究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8. 2 山西省晋城市统计局:晋城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 汪家铭:晋城加快煤化工基地建设J.化肥工业,2006(6). 4 范维唐、杜铭华:中国煤化工的现状及展望J.煤化工,2005(1). 5 郁向民、李文鹏等:我国煤化工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云南化工,2005(2). 6 杜铭华、徐振刚、郭治:新型煤化工发展战略探讨J.中国能源,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