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和谐的逻辑机制摘 要深入认识和准确把握和谐的逻辑机制,是以和谐理念指导社会交往实践的前提。和谐的本质是社会交往关系的和谐,交往理性是和谐关系的理论场域。和谐是存在于不同主体间的共生共荣关系,主体间性是和谐关系存在的基本范式。和谐的发展存在于社会交往的发展过程之中,社会交往是和谐关系发展的历史时空。和谐是各方相互依赖和相互促进的局面,互利共赢是和谐的应然状态。 关键词和谐;逻辑;机制;交往;主体间性;互利共赢 中图分类号B81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3)02-0025-07 所谓机制,是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或方式1。和谐的逻辑机制,就
2、是指和谐的由来、运动特性及内部作用方式。逻辑机制作为和谐的前提性机制,回答的是和谐何以发生、何以存在、何以发展、何以生成的问题。考察和谐的逻辑机制,探讨和谐的内在机理和运作模式,是以和谐理念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然要求。 一、交往理性:和谐关系发生的理论场域 和谐产生于主体之间的社会交往活动,和谐的本质是社会交往关系的和谐。研究和谐,首先应从交往理性入手剖析其逻辑机制。交往理性产生于交往活动,交往活动的发展不断为交往理性赋予新的内涵,新的2交往理性又指导着新的交往活动。作为个体集合体的群体或社会,不是个体之间的简单叠加和机械排列,而是个体之间通过交往活动形成的有机整体。在社会生活中,人与
3、人之间必须通过交往结成群体,以社会化的方式生存和发展。因为只有社会化的个人才能有效地与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交往活动是达成当事双方理解、认同、协调与合作的前提,正如交往活动的顺利进行与人和人之间和谐局面的形成是统一的过程一样,建立在交往活动基础上的交往理性与和谐理念的生成机制也具有同一性。 (一)交往理性内含的理解、认同、协调、合作的底蕴是和谐理念的基本精神 理解、认同、协调与合作是交往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也是和谐的基本内容。相互理解、相互认同、相互协调、相互合作并非天然地存在于两个主体之间,而是以交往活动的有效进行为支撑的。交往活动是达成理
4、解、认同、协调、合作的天然纽带,交往活动的不断发展将会不断增加社会的和谐因子,在全社会逐渐形成相互认同、相互理解、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的和谐氛围。认同、理解、协调、合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综合体,其中既有并列关系,又有递进关系,正是由于它们的共同作用,才使得和谐成为可能。具体地说,认同是指交往双方因为对方与自己有着共同之处而生成一种亲切感,从而对对方的思想观点、情感心理的肯定与认可。认同过程中产生的亲切感是实现双方关系和谐的重要因子,人们常说的“和气生财”即指产生在认同基础上的情感能够促进双方的经济交往活动而“生财” 。理解是指设身处地地考虑对方情况的一种心理3状态。由于生活经历和教育背景的差异,每
5、个人的思想观念、情感取向、思维模式都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双方以一种理解的心理来对待对方,但理解则更多地依赖于交往双方的共同努力,既需要有意识地从多个方面了解交往对方,还需要通过恰当的方式将自己的有关信息传递给对方,以此构筑交往双方的理解平台,促进双方交往关系的和谐发展。相对于认同,理解是更高一级的和谐心理及行为,它不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认可对方的基本情况,而且能够从对方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而后者在很多情况下是需要个体作出某些让步或妥协方能达到的行为。协调是指与对方保持良好配合状态的行为。与认同、理解相比,协调不仅是对对方的一种肯定,而且已经发展到通过自觉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确保与对方的合作成功的地步,
6、是更具主动性与积极性的和谐行为状态。它不仅需要了解对方,而且需要对对方需求有着准确的判断,从而准确把握对方的心理和行为,引导对方向着己方可以接受的方向前进。合作是指在尊重对方需要的基础上发展与对方的关系的行为,是高级阶段的和谐行为与状态,是和谐的重要属性。只有在合作过程中,双方才能互通有无,共同发展。 “合作使每个人之间取长补短,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形成单独的个人中所没有的力量或能力,也就是系统论所讲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2。在合作的过程中,双方对美好前景的期望促进着和谐心理的发展,合作过程中双方以对方的发展作为自身发展的条件,不断促进双方的交往走向和谐。 (二)交往理性内含的以沟通交流谋求
7、互谅互信的属性是和谐理念的基本特质 4沟通交流是交往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交往理性的重要属性。如果没有沟通与交流,人与人之间就会缺乏相互了解,也就谈不上互谅互信,以及建立在共识基础上的和谐。作为“一个相互说服的过程” ,沟通“把众多参与者的行为在动机的基础上用充足的理由协调起来” ,其目的就是要“有效达成共识”3375。没有沟通,就没有共识;而没有共识,就不可能有和谐。因此,营造和谐、发展和谐,离不开双方的沟通交流和互谅互信。沟通交流是交往双方之间的信息互动过程,是双方建立和发展和谐关系的基础。在交往过程中,交往双方的猜疑心理、犹豫情绪、观望心态、排斥思维等都与缺乏沟通交流或沟通交流不够顺畅有关
8、。猜疑心理是指对对方真诚态度的怀疑;犹豫情绪是指在同对方的交往上举棋不定;观望心态类似于犹豫情绪,同样是一种负性心理,常常表现为被动地看待对方,不愿主动作为;排斥思维是心理定势或其他不良心理的先入为主造成对交往对象的不良评价,这种心理将会直接导致与交往对象的远离,当然也就谈不上双方和谐关系的建立和发展。由此可见,摒弃猜疑心理、犹豫情绪、观望心态和排斥思维,加强沟通与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互谅互信的心理,是双方在交往活动中建立和发展和谐关系的必然要求。 (三)交往理性内含的自我反省的意识是和谐理念的应有之义 由于受制于各种主客观因素,交往活动不可能一帆风顺,其间往往会经历曲折和反复。为了保证交往
9、活动的继续进行,参与交往的主体在交往受挫时应静心反思,总结交往活动的经验教训,分析交往活动受挫的成因,找出自身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自我反省不仅5为和谐创造条件,而且其本身就是和谐的重要内容。和谐就其本义而言,在于当事双方的共同进步、共同发展,而当事双方的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必然包含着对个人在促进双方整体进步方面的经验借鉴与教训汲取,也即包含着对个人使命担当履行情况的反省。自我反省,是中西方文化的重要传统。中国古代先贤主张的“一日三省吾身” 、西方近代哲人提出的“道德律令”就是最好的例证。而各类宗教信仰文化及仪式中的忏悔意识、原罪精神以及祈祷行为与耻感心理,同样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重视
10、自我反省的品质。事实上,正是由于人们敢于反省、勇于反省,才使得人类社会中的和谐因子不断增多,人类社会也因此而得以不断向前发展。反之,则会造成隔阂、猜疑甚至对抗。例如,二战期间发动侵略的国家能否与相关国家发展起和谐的双边关系,其有没有对战争罪行进行深刻反省是关键。德国人不诲言德国政府和军队在二战期间对欧洲许多国家犯下的累累罪行,并流露出真心忏悔的意愿,做出了主动承担责任的举动。因而,战后的德国政府能够被国际社会深度接纳和认同,包括被那些曾经遭受过德国侵略的国家的深度接纳和认同。正是由于国际社会对德国自我反省行为的肯定,德国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和发挥与其国力相称的地位和作用。反观亚洲的日本,二战期
11、间对亚洲各国,特别是对中国、朝鲜、韩国、东南亚各国实施武装入侵,给相关国家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战后,尽管日本从战争的废墟上迅速崛起,并与亚洲各国发展起了日益紧密的经济交往关系,但日本却不能发挥出与其经济影响力相称的政治影响力,其根本原因就是日本政府不能够对其犯下的战争罪行进行深刻反省。这一结果的出现,固然与美国出于其全球战略的考6量而对日本的政治改造不彻底有关,也与日本缺乏哲学反思的文化传统有关。日本不重视自我反省的行为,直接导致了其与亚洲邻国关系的停滞不前。当今人与自然关系中不和谐因素迅速升高,社会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深层原因也在于人类对自身行动的反省力度不够,在于人们在看到自身主体性所具有的巨
12、大积极能量的同时,却忽视了对自身主体性所包含的同样巨大的消极能量的反省。可见,有无自我反省意识,是交往活动能否向前推进、交往关系能否和谐发展的基本条件。 二、主体间性:和谐关系存在的基本范式 所谓主体间性,是对不同主体共在关系的肯定,是对传统主客二分的对象性关系的超越。主体间性是交往活动中的不同主体间通过交流、沟通、协商、妥协而达成的对某些问题的一致意见的本质属性,是不同主体通过语言进行有效交往活动的内在机制。正如哈贝马斯所言:“交往理性的范式不是单个主体与可以反映和掌握的客观世界中的事物的关系,而是主体间性关系,当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相互进行沟通时,他们就具备了主体间性关系。 ”3375
13、 故此主体间性要求每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时,都应将对方看作主体,而不能仅仅将对方视为客体或手段。每个人在主体地位上都是平等的,都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体,既作为与他人交往的能动主体而存在,又作为被他人认识和作用的客体而存在。可见主体间性源于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主体间性所具有的共有语言、自主意识、尊重和宽容对方、严于律己等特性是和谐关系存在的基础。主体间性是和谐关系存在的基本范式。 (一)语言交流是和谐关系存在的桥梁和纽带 7主体间性是语言或语言载体的固有属性。语言是交往活动的主要工具,是交往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天然具有主体间性。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
14、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 ”4主体间性产生于交往活动之中,语言及语言载体则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哈贝马斯认为:“所谓交往行为,是一些以语言为中介的运动,在这些互动过程中,所有的参与者通过他们的言语行为所追求的都是以言行事的目的,而且只有这一个目的。 ”3281 主体间性使得交往活动成为可能,这种可能是以语言或语言载体的固有特点为依托的,即语言或语言载体具有正确性的表达方式、具有真实性的表达内容、具有真诚性的表达态度,以及具有可被验证性的表达逻辑。否则,当事双方就不可能就某些问题达成基本共识,进而也就不可能做到相互认同,相互尊重。诚如哈贝马斯所言:“交往受阻必定意味着, (至少)两个互动参与者
15、之间直接沟通的(一些)语言前提没有得到满足。 ”3130 可见,和谐关系的产生和发展,实际上是不同主体以语言为中介、理解为目标,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寻求共识、逐步深化协调与合作关系的实践活动。 (二)自主意识是和谐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 自主性是主体间性的第一个重要属性。不同主体间的每个主体都意识到自己的主体性是主体间性得以存在的前提。没有自主性的主体之间的关系即使表面上秩序井然,也决非真正的和谐。这是因为这种表面上的正规秩序不是建立在双方自愿自觉的基础上的,而是建立在外在的环境约束基础之上。譬如,剥削阶级军队尽管也会出现表面上的军容严整8与纪律严明,但这种所谓的“和谐”景象却是建立在棍棒纪律和
16、严刑酷法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建立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士兵与长官之间的关系是人身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这种非对等的关系不可能出现真正的和谐。而我军官兵和谐关系的产生,则在于我军的无产阶级性质,在于我军政治地位的平等与人格的独立,在于我军官兵“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5。我军官兵关系平等,相互之间只有职务分工的不同,没有地位的差异和人身关系的依附,官兵具有自主意识和自主精神,这是我军内部和谐关系形成的前提条件。 (三)尊重对方是和谐关系存在的基本要素 对对方主体性的尊重是主体间性的第二个重要属性。主体间性既包括对自身主体性的确认,也包括对对方主体性的肯定。仅仅意识到自身
17、的主体性,看不到对方的主体性,就会把对方当做纯粹的对象物看待,这时双方之间的关系就会呈现为主客二分的对立关系,主体间性就失去了存在的空间。 “爱出者爱反,福往者福来” ,对别人的尊重,换来的是别人加倍的奉还。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有利于在他们之间建立起坦诚的互信关系,这种关系必定更多地有利于双方合作关系的发展,而不是助长双方对抗因子的增多。也就是说,对对方的尊重,换来的是双方合作空间的进一步拓展,换来的是双方互促共进活动的增多,换来的是双方关系和谐程度的不断提高。譬如,国际社会中,国家之间社会制度的不同,可能会成为兵戎相见的战争起因,也可能会成为取长补短的合作典范。两种不同结局的出现,一个重
18、要原因就在于能不能尊重对方选择不同政治、经济发展体制的权利。当今国际社会中不同社会制度国9家之间合作领域的不断扩大与合作程度的不断加深,与冷战时期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对抗”状态形成了鲜明对比,其重要原因正是当今国际社会更加重视对对方选择适合本国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的权利给予足够的尊重。 (四)宽容对方是和谐关系存在的必然要求 宽容是主体间性的第三个重要属性。要在众多具有不同特点的主体间达成共识,离不开主体间的相互宽容。宽容不等于迁就和纵容,宽容应当以不损害他人和社会的整体利益为限。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只要有人存在的地方,就会有因各种原因而导致的矛盾或冲突。旧的矛盾或冲突不断化解,新的矛盾
19、或冲突不断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不断得到调整并向前发展。有矛盾和冲突是常事,关键在于能否具备化解矛盾和预防冲突的能力,或者说为矛盾和冲突的化解和预防创造条件。创造条件主要是针对那些因得不到及时化解而爆发并对当事双方关系造成深层伤害的剧烈冲突而言的。然而不论是对矛盾的化解,还是对剧烈冲突的防范以及对剧烈冲突后续效应的应对,都离不开宽容精神。如果缺乏这种精神,对对方求全责备,只会导致双方的小矛盾演变为大冲突,并最终升级为对抗性的关系。而如果双方能够秉持宽容的心态去与对方交往,对对方不是吹毛求疵,而是将心比心,小的矛盾就只会成为双方良好关系发展中的小插曲。如果秉持宽容的心态去交往,即使双方已经因
20、爆发剧烈冲突而形成对抗性的关系,双方也会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心态,以面向未来的眼光去发展关系、改善关系,推动双方关系逐步向良性互动的合作关系转变,而不会因纠缠于历史的恩怨,而促使10仇恨情绪积累,对抗关系固化升级。 (五)严于律己是和谐关系存在的关键因素 严于律己的责任意识也是主体间性的一个重要属性。没有责任意识,不同主体就不会站在作为各个主体的共同体利益的角度出发思考并指导自己的交往活动,就不会有意识地从各方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作出交往方式的选择。在哈贝马斯看来,责任意识就是“集体成员承认他们的行为规范” ,并“承担起遵守规范的义务”3183。责任意识是确保不同主体间交往得以进行和可持
21、续的必然要求,也是在交往活动的基础上达成共赢的必然要求。主体间性使得个体能够克服自身局限而得以享用群体乃至人类的种属资源,是双主体间的社会属性。它存在于个体之间,超越个体而具有普遍的客观意义,是主体之间交往活动的基础,是双方化解冲突、寻求共识的前提。主体间要达成共识,需要确保“规范的一致性、共享命题知识以及相互信任对方的真诚性”3293,这是主体间性形成的基本要求。和谐关系不但要求宽以待人,而且要求严于律己。有了严于律己,才会自觉承担起个人对于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职责与担当,就会为了群体、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增进互信、促进交流,建立和谐关系。譬如,由于当代人缺乏责任意识,对自然界过度开采,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这不仅是损害同代其他人的利益,还损害到子孙后代对自然资源和美好环境的享用权。换句话说,责任意识的缺乏,不仅损害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而且破坏了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局面。 三、社会交往:和谐关系发展的历史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