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主制度对精英和非精英集团关系的影响.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4624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民主制度对精英和非精英集团关系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民主制度对精英和非精英集团关系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民主制度对精英和非精英集团关系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民主制度对精英和非精英集团关系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民主制度对精英和非精英集团关系的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论民主制度对精英和非精英集团关系的影响【摘 要】 本文在解读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著作权力精英的基础上,提出了美国民主制度在精英集团与非精英集团之间发挥“制约和平衡”作用的观点。认为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阶层分化,可以学习和借鉴美国“制衡精英集团,规范精英集团和非精英集团博弈关系的民主制度” ,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扩展跨阶层交流沟通,消弭或缓解社会矛盾。【关键词】 民主制度;精英;非精英集团;跨阶层交流 从古至今在所有国家的政治生活中, “精英”都是一个饱受争议的名词。精英阶层是否存在?精英阶层的存在对社会而言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法律上民主制度对国家权力的规范与事实上的精英阶层对国家权力的掌握是

2、否是相互矛盾?这些问题都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困扰全世界的政治学家们。 一、名著的重现 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所著权力精英一书共分十五章,前十章主要描述了作者眼中美国的当代权力结构,其中,三个重要的“个体”作为美国的权力精英对当代美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政府,军队和公司。 “在美国社会,主要的国家权力已集中在经济、政治和军事领域内。其他机构建制似乎滑向了现代历史的边缘,偶尔还要适当的从属于主角。2”1在这十章中,米尔斯以自身独特而细腻的语言,以上述“三巨头”为目标,详细介绍和分析了 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的权力结构和精英阶层的起源、发展以及影响。后面五章,米尔斯通过分析所谓的“平衡理论” 、权力精

3、英、大众社会、保守情绪以及高层的不道德,尽情地表达了他对当代美国所谓“上层精英”政界、商界和军界不道德,固步自封,无知以及“不切实际的现实主义”等缺点的毫不留情的鞭笞和讽刺。虽然米尔斯在书中由此表达的强烈情感似乎与美国社会科学界一贯主张的“价值中立”相左,但这并不妨碍米尔斯作为一代社会学巨擘与他的这份传世之作一起为后人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批判与褒扬中铭记。 在阅读该著作的同时,笔者一直在思考,这本书讲述的是美国当代权力精英的存在与作用,那么,这本著作,对分析当下中国的社会阶层,探讨解决目前中国社会不同阶层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否有一定帮助或启迪呢? 在阐述观点和讨论之前,笔者必须明确一个大前提:无

4、论是美国还是中国,精英阶层是的确存在的,即米尔斯所讨论的对象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不是仅仅生活在理论层面。 二、宪法规定的代议民主制和事实上的权力精英2之间的关系 1、美国的地区政治制度 根据美国宪法规定,完全限定在某一州境内的事务应完全由该州政府决定如何处理,包括州内传媒、财产、工商业和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州刑法典、民众工作条件等。联邦政府要求州政府必须在形式上是共和制,州内法律绝对不允许违反联邦宪法或国家层次上制定的法律和条约,3此外,同国家机构一样,州层次上也三权分立,功能和管辖范畴都和国家层次上的对应机构大致相同。一个州的行政长官是“州长” ,由州内公民普选产生,通常是 4 年任期(有一些州

5、是 2 年) ,而除了内布拉斯加州仅有一个立法机构外,其他州全都分上下两院。各州的“宪法”虽在细节上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都和联邦宪法是一致的。3总之,美国的地方的政治制度基本与联邦层面的政治制度一样,以“行政、司法和立法三权分立”为核心特征,实行代议民主制度,即通过选民定期举行公开性和竞争性选举的方式,产生国家和地区领导人。 2、美国地方权力精英 从美国地方的权力精英的角度进行分析,根据米尔斯在书中的描述,美国地方的权力阶层分为三类:第一梯队,小集团;第二梯队,新兴上流阶层“执行者” ;第三梯队,公共组织负责人,小市民领袖等。4在美国立国两百多年时间里,地方权力精英的组成特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

6、着时代的变迁以及科技革命带来的美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地方老派上流阶级和新派上流阶级之间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并日趋白热化,富有的工厂主和商人的崛起将旧有的“土地贵族”打得一败涂地,而因为价值观念和利益的冲突双方似乎不是很愿意以“联姻”等精英内部常见的合作共赢的方式达成一致,因此,在 19 世纪末到二战结束的一段时间内,美国地方的权力精英之间发生了代际性的更迭。 3、代议民主制与权力精英 根据多元主义理论,事实上能够垄断社会大多数领域资源的“超级精英”是不存在的。相反,整个社会权力被划分为若干个领域的小块,4许多团体可以从中分一杯羹,但没有哪个团体大到足以掌控整个社会5;而根据传统的精英主义理论,从古

7、至今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由权力精英所掌控的,他们或许是隐性的,或许是显性的,但他们的的确确存在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所谓的民主制度只不过是他们借以更好统治国家、麻痹大众并实现自己利益的工具。因此,真正的民主,从来不存在,也从来没有产生过。 但从现实角度分析,以上两种理论虽然都各有道理,但都存在着一定的偏颇:任何一个国家中精英阶层的存在都是必然的,但是在民主国家中,代议民主制的存在以及巨大影响力也是不可否认的,在美国,英国,法国等代议民主制国家中更是如此。因此,现实和理论的偏差让笔者对此思考:如何才能将两者统一起起来。 笔者以为,正如米尔斯在权力精英中业已阐述的一样:美国社会的权力精英,也是“多元”的

8、政治,经济和军事精英集团三巨头的存在,不正是一种“多元主义”的体现吗?因此,美国其实是一个多元主义国家,因为统治美国的精英阶层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团体,而是不同的派系和领域内的精英集团;美国也是一个精英主义国家,因为在表面上多元团体竞相沉浮的美国社会中,实际上掌控各个领域关键的,仍然是如米尔斯所述的“三巨头” 。而在这一点上,美国的多元主义和精英主义达成了统一,而民主制度6在这种统一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第一,民主制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强调竞争性的体制,这客观要求不同精英集团以及单个精英集团内部的成员,为了最大化集团或者个5体的利益,必然要以选票为目标,尽可能的做出政绩,从而在创造政治产品的

9、“正外部性”的同时,获得选民的赞许并延续权力。这客观上有利于精英集团以及其成员的发展。 第二,民主制度至少保证了政治领域的最高层位置是由不同集团的精英分别轮流掌控的,这就大大的减少了权力垄断从而给人民带来暴政的可能性。同时,制度化增强了不同精英集团和精英集团内部的流动性,使得许多中下层人士拥有了进阶精英集团的机会,而社会阶层之间流动的增加比阶层之间的封闭可能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第三,民主制度对于非精英阶层,也就是中产阶级和下层人士而言,提供了一个规范化的机制,而这个机制是他们与“相对固化”的政治权力精英阶层所博弈的最大资本之一。即,通过他们手中的选票,非精英集团可以如购买市场上的商品一般,选

10、择不同的政治精英集团上台,而精英集团为了拉拢他们的选票,也竞相提出照顾非精英集团利益的口号以及上台后的政策,从而使得非精英集团获益。 总之,在美国,民主制度的存在,对于不同精英集团之间的竞争,精英集团内部的发展,以及精英集团和非精英集团之间的博弈状况,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民主制度对精英阶层的意义,用美国政治制度的最核心特征“制约和平衡”来概括,也是可取的。 三、对民主制度的理性思考 不得不承认,中美两国之间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思想意识形态、地理环境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无异会对相同6的制度和模式在两国的实施和发展施加难以预计和测量的影

11、响,其中任何一个隐性或者显性的差异都可能使得一种制度在一个国家畅行无阻的同时,在另一个国家步履维艰。而近现代中国艰难发展历程中无数的实例已经清楚的证明了这一点。 由于本文篇幅和主题所限,笔者拟就缩小讨论的范围,仅从上文对美国社会民主制度和权力精英两者的关系所谓的“美国经验”出发,从理论上延伸并讨论这样一个问题:民主制度是否有帮助解决当代中国社会两大集团的关系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启和深入,中国终于也跟随其他西方强国以及东邻日本之后,进入了现代化的深水期,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生产分工的转移和科技发展等因素,毫无疑问,中国社会也发生了一系列类似于西方的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中国社会结构变

12、化的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社会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和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中,催生了一个新的经济高收入群体,即“原来被消灭的资本家和资产阶级”阶层。此外,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原本在改革开放前处于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和专业技术人员逐渐成为新的白领,即新的中产阶层。而处于最底层的则变为城市的工人和农村的农民以及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农民工。 ”7以上这段节选自宋女士的论文中的文字,基本可以概括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的变化。 综上所述,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是客观存在的,并将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而进一步发展。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一直都是一个非常典7型的精英社会,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无不把遴选人才为己服务当作稳固

13、统治的重大举措,自从隋唐时期科举制度诞生后,这种相对公平的人才遴选机制便源源不断地为统治者输送着来自各个阶层的饱学之士,从而使得大部分社会精英在名利的光芒下围绕在朝廷周围,使得整个统治阶层带有着深刻的精英主义色彩。 近现代中国,虽然历经战乱,政权更迭。无数英雄应声而起,逐鹿中原,最后,中国共产党问鼎中原,建立了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主体的新国家,就此,中国似乎摆脱了精英主义的窠臼。而其中,最为反精英主义者所津津乐道的,也许就是文革期间大寨的领导人陈永贵从一介农民飞升至副总理高位。的确,这个例子证明了当时中国的确有一些非精英统治的成分。但是,如果思考到当时中国的大背景,加之改革开放开始

14、后陈永贵的下台,那么,可以合理推断,那只是一个特例,一个历史的玩笑罢了。 改革开放以后的当代中国,毫无疑问存在精英集团。 “当代中国社会权力精英可以划分为:政治精英,经济精英和知识精英。 ”8其中,前两者力图实现资本和权力的互换和合作,从而谋求更大的利益。社会现象中存在的“寻租” , “官倒”等现象就是明证。而这两者之间的互动是双向的,即政治精英有同时兼任经济精英的巨大趋势,而后者也不甘于手中有钱而无权的境地,积极向政界靠拢,一批“红顶商人”就此产生。而知识精英与经济、政治精英之间的互动是单向的。自古“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至今依然发挥的重大的影响力,但是,一旦知识分子进入政界或者下海经商,其作为

15、独立个体的思想就会受到巨大的限制,更多的站在8政府和个体利益方面考虑问题,从而丧失了知识分子“社会的良心”这一重大的批判重任。而知识分子的批判功能,对于一个健全的社会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它的存在是一种现存权威的民间制衡,是对权威越轨的一种道义约束。 从知识分子对现存权威的制衡和约束功能,联系到上文所讨论的内容,美国民主制度和精英权力之间的互动关系制约和平衡。那么,在中国,面对着社会分化日益严重的现实,在大潮流中被“浪底淘沙”的非精英集团和蒸蒸日上的精英集团,到底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笔者认为,当代中国的非精英集团(即除了政治,经济和知识精英外的中国社会中大部分中产阶级和底层民众)严重缺少和精

16、英集团尤其是政治精英集团进行讨价还价的资本。很显然,政治精英的遴选不需要选民的支持而是靠上层的提拔,因此政治精英的施政不需要过分考虑人民的意见。 当代中国社会正在逐渐形成一个权力精英网络即政治精英,经济精英和知识精英之间相互利用和合作,日趋形成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而这个精英网络形成的直接后果,是对社会优质资源的垄断程度的日益加深,并且精英网络自身也不断向封闭化的趋势发展。9这两点都对中国的非精英阶层向上流动,争取更多的利益殊为不利。我们可以这么认为,目前社会所存在的,对“官二代” 、 “富二代”和所谓“叫兽”的抨击和指责,本质上反映出中国非精英集团和利益受损者对中上层日益封闭化的权力精英网络一种过激反映。而如果中国政府不重视并积极着手处理这一社会问题,长此以往,中国社会各阶层的矛盾和冲突将愈演愈9烈,随后的社会后果将是难以预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