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略论民族复兴的文化基础摘 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创造了经济奇迹,中国的经济崛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大国崛起离不开文化的崛起,我们要在经济奇迹、经济崛起的同时,实现文化复兴,建设文化强国。 关键词和文化;传承创新;精神家园;文化复兴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3)04-0009-04 面对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变化、变革、变动,面对国际上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面对国内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多样、多变,我们应当增强创造既富有民族优良传统又
2、有鲜明时代特点、既立足中国大地又面向世界、既正视国情现实又放眼未来的新文化的坚定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和文化的基本内容与当代价值 和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反映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培育和谐的文化精神,倡导和谐的价值理念,弘扬和谐的哲学思维,营造和谐的社会2氛围,从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国梦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 “和”是中国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 “和谐”是中国文化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中国传统文
3、化中包含着许多关于融合、和谐、和睦、平和的思想和观念,其主要内容包括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实生物的辩证法、和而不同的价值观、以和为贵的处事观。北京有颐和园,有雍和宫,中间一个字是和;北京有故宫,故宫有三大殿,即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中间一个字还是和,讲得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心灵的淡定与平和。 和文化“强调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体中,不同方面、不同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异相合、相反相成。由于和的思想反映了事物的普遍规律,因而它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其内容。现在,我们所说的和包括了和谐、和睦、和平、和善、
4、祥和、中和等含义,蕴涵着和以处众、和衷共济、政通人和、内和外顺等深刻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理念。 ”1适应时代发展和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吸收中国传统和文化的资源,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和实现中国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需要说明的是, “和”并不是没有矛盾和斗争,更不是排斥矛盾和斗争。在中国古典哲学中, “和”与“同”是不一样的。 “同”是不包含异的, “和”不仅包含异,而且必须包含异,否则就是“同”了。 “和”是承认差异、差别,乃至矛盾和斗争的,中国古典哲学讲的“和而不同” 、3“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 “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就是这个道理。这就表明在国际关系中
5、,我们既要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同时又要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决不吞下损害国家利益的苦果。 当代中国发展很快,矛盾很多,也很复杂。我们面临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多样化的价值判断,多样化的利益诉求。在社会发展中怎么体现社会公正,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和”文化对今天社会发展的意义所在。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由人民来实现,人民是主体,实现中国梦,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中国梦的宗旨是不断为人民造福,所以要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
6、位置,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让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为此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四个更加: 一是更加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从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入手,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二是更加强调公平正义。公平与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尤其在当前,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更加关注弱势群体,4更加重视共同富裕。通过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
7、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从而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让改革得到更加广泛的社会支持。 三是更加重视利益协调。改革的实质是对人们经济政治利益关系的调整,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社会呈现出了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来源多样化、利益差别扩大化、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表达公开化和利益冲突尖锐化的局面。面对利益矛盾冲突的新格局,必须十分注意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形成能够全面表达社会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 四是更加着力改善民生。执政党和政府的当务之急
8、就是解决好交通、能源、住房、教育、医疗、环保、食品安全等人民群众十分关切的民生问题,就是要使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城市更宜居、人民生活更舒适。民生问题是当前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着力点、结合点和交汇点,民生问题既是党执政为民的宗旨,又是党执政能力的检验尺度。 总括以上四点,就是改革和发展要以以人为本为核心、以公平正义为基础、以利益协调为关键、以改善民生为路径,从而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二、文化传承创新与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是一个很重要也很5有创意的提法。如何理解“精神家园” ,我以为有三个要点:一是文化认同,二是文化包容,三是文化传承。
9、 “精神家园”的提法不仅突出了文化身份的认同,而且强调重新凝聚、整合和塑造。用其他学者的话说就是“恢复记忆” 、 “重建传统” 、 “精神还乡”和“再中国化” 。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使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关于传统文化的现代性问题是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焦点问题和核心问题。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的关系大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契合性。比如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信为本的价值观念,都可以成为现代化的内在动力。二是冲突性。比如传统的等级观念与现代平等理念、人治习惯与法治社会、群体至上与个性发展、中庸之道与社会竞争、伦理中
10、心原则与物质利益原则都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三是潜现代性或准现代性。比如传统文化中的“民贵君轻” ,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等等,必须经过创造性转化,才能成为现代民主的“本土”思想资源。四是后现代性。在对工业文明负面效应和人文精神的弘扬方面,现代新儒学体现了某种后现代性,这是人类思想螺旋式发展的反映。 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它的现代性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就拿“三纲五常”来说, “三纲”即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这完全是单向的、专制的、封建的。但是“五常”特别是“五伦” ,则是强调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具体内容是要求君仁臣忠、父慈子孝
11、、夫义妇听、兄良弟恭、长惠幼顺,这里讲的五伦关系就是双向的、互动的,其中一些内容可以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伦6理关系的思想资源。因此,必须具体分析和仔细剥离,切忌一锅煮和一刀切。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还要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在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中弘扬和光大中华文化。文化建设贵在积累,重在创新。传承是基础,是前提;创新是方向,是生命,两者不可偏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失去了民族
12、文化传统,就如同浮萍,没有了根;就如同人,失去了灵魂;就如同流浪者,失去了家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百年来经历的历程大体是:五四时期是“看不起” ,知识精英大都以反传统的面貌出现;极左和文革时期是“看不到” ,传统文化等同于封建主义,而划入“封资修”之列;现在的情况则是“看不懂” ,近来出版了不少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但青年人以及许多中年人读起来都很困难,远不如西学熟悉。这不能不使一些有识之士担忧。文化传统是民族的血脉和灵根,如果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不能在我们的手中一代代继续传承,那真是对前对不起先人,对后对不起后人,对内对不起国人,对外对不起世人。如果一个中国人连繁体字、文言文、线装书都看不懂,这样的
13、人就不可能是文化学意义上的中国人,而只能是人种学意义上的中国人。由这样的人组成的中国,就不是文化中国,而只是地理中国。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是民族赖以生存的基础和继续发展的前提,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人类已经进入了21 世纪,如何应对全球化的冲击,如何在激烈的文化竞争中生存与发展,7其核心是文化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种文化生生不息的源头活水。即使是优秀的文化传统,也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实现现代性的创造性转化,同时融入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市场精神、法治精神、竞争精神、公平精神等新理念。譬如树木,非岁岁有新芽茁长,则其枯槁可立待;譬如井然,非时时有新泉喷涌
14、,则其干枯有时也。只有永远保持创新的精神,才能谱写新时代民族文化的新篇章,赋予其新的内涵和活力,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还要有一套具体的做法和合适的路径。中华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五四以来在文化方面总的看是破得多、立得少。从五四新文化运动近百年来的文化讨论来看,一些相同的主题几乎过几年就被重新提起,老是在批判传统重建传统再批判传统再重建传统里兜圈子,如同西西弗斯似的重复。说实在的,在如何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再犹豫彷徨了。要从娃娃抓起、从最基础的典籍着手、从最基本的文明礼仪和规范做起,在文化建设方面多做
15、扎扎实实的工作。具体的做法和路径主要是:1.现代化。这里的现代化主要指的是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流传下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既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加强规划,加大投入,特别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认真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切实保护好我们的文化瑰宝。 2.生活化。即逐步使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礼义廉耻,成为日8常生活规范。培育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见利思义、顾全大局的行为准则,形成相互尊重、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互谅互让、友好协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创造关爱他人、团结互助、维护公平、伸张正义的社会氛围, 3.社会化。即使中华文化走入社区和社会,改造
16、和发展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风俗礼仪,开展丰富多样、健康有益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保持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记忆和文化传承。 4.教育化。即使中华文化成为小学、中学的重要课程。要切实做好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在全国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典籍诵读活动。 5.网络化。即让中华文化上网,以更好地介绍和普及中华文化。要把中华文化的丰厚资源与现代数字、网络技术结合起来,使网络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 三、实现中国梦需要思想与文化的引领 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7、。实现中国梦,需要思想与文化的引领。 第一,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的概念,也是道德文明的概念。美丽中国是“十八大”提出来的, “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部分写得特别好,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建立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等等,这些理念非常好。当然实践中有一些反差,就是严重的水污染和雾霾天气,这更表明生态文明建9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想强调的是,美丽中国是在生态文明这一部分提出来的,但是美丽中国不仅仅是一个生态文明的概念,也是一个道德文明的概念。美丽中国应该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统一。美丽中国要基于美德中国,没有美德中国就没有美丽中国
18、。当前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道德失迷、价值失迷、文化失衡、社会失信、人文精神失落,以及主流价值观边缘化、道德底线下滑、社会公信力下降等,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第二,我们今天既要讲民主的“德”先生,也要讲道德的“德”先生。不久前我们北大开了五四理论研讨会,主要讨论五四精神、北大传统与中国梦。大家发现 100 年前五四新文化运动时认为中国有道德,缺的是科学与民主。吊诡的是 100 年以后,我们神十上天、蛟龙潜海、北斗定位,科学大大发展,民主也在行进中,而原来引以为豪的强项道德和诚信好像丢失了。因此我们今天呼唤的“德”先生,既是民主的“德”先生,也不能忘了道德的“德”先生。 第三,大国崛起既是经济现象
19、,也是文化现象。实现中国梦需要思想与文化的引领,也需要道德作为基石和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创造了经济奇迹,中国的经济崛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今天,我们要在经济奇迹、经济崛起的同时,实现文化复兴。因为大国崛起,不仅是经济现象,而且是文化现象;不仅是经济增长,而且是文化增长;不仅是经济发展,而且是文化发展;不仅是经济繁荣,而且是文化繁荣;不仅是经济复兴,而且是文化复兴。当中国不仅是以经济大国,而且是以文化大国,不仅是以经济强国,而且是以文化强国屹立在世界东方时,10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真正实现。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终一定要体现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即中华文化要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传承创新、发扬光大,中华文化要走出去,有话语权和影响力。中国的社会进步最终一定要体现为中国人的进步,即每一个人和整个民族的道德修养、精神风貌、文化水准和健康人格的整体提升。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与担当,需要大家一起来努力。 参考文献 1李瑞环.学哲学用哲学(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74-575. 责任编辑 祁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