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农村婚姻迁移女性社会适应差异性研究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项目(12XJC840004) ;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11H03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改项目(JY1102134) 作者简介:景晓芬(1975-) ,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社会研究中心讲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 社会学、人口社会学。 摘要: 在社会流动背景下,因婚姻的缔结而产生女性人口迁移现象越来越普遍,但婚姻迁移女性并非是一个同质性的群体,她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根据迁移目的和迁移过程,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传统型、回迁型和双迁型三种类型,三种类型的婚姻迁移女性在一般特征和社会适应方面
2、都存在着一些差异。 关键词:婚姻迁移;女性;类型差异;社会适应;农村 中图分类号:C9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3)04-0148-06 一、研究背景与文献回顾 因婚姻的缔结而产生女性人口迁移是一个必然的现象,但这种婚姻迁移的程度和规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却具有不同的表现和特征:在传统社会中,由于交通不便且大多数人从事的是第一产业,因而通婚圈比较小,通常认为传统社会的通婚圈与基层市场圈145-46、文化网络圈2219 或祭祀圈3184-190 相关,是以这些圈为边界的,尽管说法各不相同,但从中可以看出,传统社会的通婚圈不会很大,没有超出熟人社会的边界;经济体制改
3、革以前,由于严格的户籍制度,人们被限制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远距离的通婚比较少,大都局限于附近村落,距离在几公里到二、三十公里的范围内4;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后,在城乡社会流动日趋加剧的现实背景下,青年男女的人际交往已经突破了城乡界限,尤其是在外来人口较多的地方,已经形成了全国范围的婚姻市场。 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社会流动背景下发生婚姻迁移的女性,在远距离通婚的前提下,婚姻迁移女性处于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双重边缘地带:对于家乡所在地由于空间上的距离,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基于血缘、地缘、亲缘方面的资源和网络,而在迁入地,又由于社会距离的存在,难以融入新的环境。另外,与劳动力迁移者相比,婚姻迁移女
4、性除了要面对新进入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活适应,还要面对新进入家庭的家庭生活适应,这种双重适应的要求,给女性带来了不同于男性的压力。目前已有的关于婚姻迁移女性社会适应问题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一些成果:谭琳认为婚姻迁移女性作为社区和婆家的双重外来者,在社区参与、就业、人际交往、居住、经济生活等方面都处于一种不利地位5。邓智平分析了婚后随男方回乡的打工妹在新的乡村社区适应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6。赵丽丽以上海外来媳妇为研究对象,从经济适应、社会适应、心理适应 3 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女性婚姻移民城市社会适应的 4 种模式7。祖群英则从经济、社会、家庭、心理 4 个层面分析了出嫁台湾3的大陆女性的社会适
5、应问题8。邓晓梅从主观感知、经济层面、社会关系、文化适应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婚姻移民的社会适应9。 从上述的有关婚姻迁移的研究可以看出,婚姻迁移女性并非一个同质的群体,她们内部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有必要对目前学术界关于婚姻迁移女性的研究进行类型方面的梳理。 迁移从字面意思上来理解就是地理位置的改变,从位置改变的情况出发,女性的婚姻迁移情况(这里只考虑出嫁婚,招赘婚不在考虑范围内)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形: 1.发生在“熟人社区”的婚姻。主要是指发生在本村、邻村之间或一些乡(镇) 、县、市甚至省交界地方的跨行政区婚姻,从地理位置的改变来看,发生了基于婚姻的空间变化,但从文化方面来讲,迁移者婚前与
6、婚后所处地域基本上同属一文化圈,讲相同或相近的方言,地理环境、产业结构、风俗生活习惯基本相同或相似,在新的社区里有自己或通过家人、亲戚、朋友关系而形成的直接或间接熟人圈,娘家可以很方便地到达。传统社会的婚姻基本上都属于这种类型,这种情况一般不认为发生了婚姻迁移。 2.传统的女性婚姻迁移。即直接以婚姻为目的迁移,双方的结识大都是通过别人介绍,通过婚姻,女性实现由“低”到“高”社会流动。在存在地域差别、城乡差别、家庭经济社会地位差别的情况下,个人在婚姻市场上的资本是由地域+家庭+个人综合而成的,地域和家庭可以为个人起到增色或减分的作用,将个人因素和外在因素作为两个维度,这种婚姻情形就是客观条件较差
7、、个人条件较好的女性嫁给客观条件较好4但个人条件较差的男性,如由乡村嫁入城市,从贫困的地方嫁到条件优越的地方,由家庭条件较差的嫁到家庭条件较好的家庭等。这种婚姻从传统的眼光来判断,认为是女性“高攀” ,从男方当地人来看,她们是“外来媳妇” 。这种类型的婚姻迁移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由农村嫁入城市的婚姻迁移7,10;第二种是由贫困地方农村嫁入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的婚姻迁移。 3.发生于社会流动的大背景之下的女性婚姻迁移。这些女性在最初外出时的主要动机是工作而非婚姻,当然也有可能是两者兼有,但婚姻动机是附着在工作之上的。在城乡社会流动日趋加剧的背景下,女性的迁移流动也日益增多和频繁,这其中有很
8、多是处于适婚年龄的青年女性,交际圈的扩大使得传统的基于熟人社区的通婚格局发生了改变,她们的婚配对象包括了打工地的本地人、与己一同外出的同乡人、由外地乡村社区而来的打工者,这 3 种情况都会产生基于婚姻的空间变化11。 根据这些女性婚后的去向可以将流动背景下的婚姻迁移分为两类,一类是婚后继续在外打工,暂时或永久留居在打工地,在本研究中,将这种情形称为双迁型婚姻迁移,即女方兼具婚姻迁移和劳动迁移两种性质5;二是婚后由于种种原因跟随丈夫返回农村,定居于丈夫家乡所在地6,12,本研究中,将这种情形称为回迁型婚姻迁移(邓智平将其称为“逆迁移” ) 。这两种类型的婚姻迁移是目前女性婚姻迁移的主要形式,而且
9、呈急剧增长趋势。 还有一些研究并没有对婚姻迁移作出类型的区分,只是以户籍或行政区划为标准,将来自不同地区(县以上)的男女组成的婚姻称之为婚姻迁移6,13,14。 5不同类型的迁移具有不同的动因、过程和后果,对婚姻迁移者进行类型的划分有助于从整体上对目前女性婚姻迁移状况进行把握,本文将从不同类型出发,对婚姻迁移女性的特征进行分析,并比较 3 种婚姻迁移女性在社会适应方面的差异。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2012 年春节期间笔者在河北、江西两地 3 个村庄通过对当地村干部和婚姻迁移女性本人进行访谈,了解这些女性的基本特征和社会适应情况。这 3 个村庄婚姻迁移状况如表 1 所示。 在这里,参照传统的
10、关于婚姻迁移的划分和出于研究的方便,将夫妻分属不同县、市及省的界定为婚姻迁移,从表 1 可以看出,在社会流动的背景下,婚姻迁移的情况已经比较普遍, 而且其中有很多是远距离的跨省迁移。调查对象选择依照信息最大化原则,一共访谈了 12 位女性,其中有 8 位是跨省迁移,跨市迁移和跨县迁移各两 2 位,她们的平均年龄为 288 岁,结婚时平均年龄为 228 岁,从教育程度来看,小学、初中、高中及中专各 4 位,从职业构成来看,6 个是农民,4 个工人,1 个教师,1 个个体户。 三、不同类型农村婚姻迁移女性的一般特征 从以上关于婚姻迁移的分类来对这 12 位迁移女性进行界定,有 3 位(个案 2、4
11、、12)属于传统的婚姻迁移,她们的迁移是直接以婚姻为目的、从贫困地区嫁到较富裕地区农村;4 位(个案 6、8、10、11)属于双迁型,婚后继续在外打工,暂居或定居于打工地;5 位(个案1、3、5、7、9)属于回迁型,婚前在打工地认识现在的丈夫,结婚后回6到丈夫家乡所在地定居,这 3 种类型虽然都属于婚姻迁移,但她们之间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迁移过程和迁移距离 从认识方式来看,传统型婚姻迁移无一例外都是通过他人介绍认识的,例如个案 4 是通过婚介介绍,个案 2 和 12 是通过熟人介绍,她们均没有外出务工经历,婚姻迁移的过程为从农村农村,而双迁型和回迁型的婚姻则大都
12、是在打工的过程中自己认识,在 9 个个案中,仅有 1个是朋友介绍,双迁型的婚姻迁移过程为农村打工地回农村结婚外出务工,回迁型则是农村打工地回农村结婚留居农村。 从迁移距离来看,传统型的迁移距离普遍较远,个案 2 从娘家到婆家距离在现有交通情况下需要 3 天时间,个案 4 需要 3.5 天,个案 12 需要 15 个小时以上,由于距离较远,她们与娘家的联系也比较少,个案 2在 2011 年回家 1 次,个案 4 好几年都未回过家,个案 12 回家 1 次。这种远距离的通过他人介绍的婚姻通常双方在婚前相互了解较少,从认识到结婚的时间也比较短,个案 4 和个案 12 分别为 3 个月和 5 个月,个
13、案2 为 1 年, 双迁型和回迁型从迁移距离上来看则没有明显特征,距离远的为 2天,距离近的仅 2 小时,在与娘家的联系上,双迁型的回娘家次数较回迁型的要少,如个案 6、8 在 2011 年均未回过娘家,个案 10 也仅回去 1次,这主要是因为外出打工与在家务农的工作性质不同,相对于务农而言,打工对工作时间的要求比较严格,除了规定的节假日外,没有更多7的可供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而且她们有 2 个家庭需要探望,一般来讲,在为数不多的假期中,她们多会选择回婆家看望留在家里的孩子。 而回迁型女性婚后留在农村务农,有着较为充裕的时间,如果距离娘家不是特别远或交通比较便利的话,与娘家的联系还是比较频繁的
14、,如个案 1 和个案 9 在 2011 年回娘家的次数均在 10 次以上。 (二)家庭背景 在传统型婚姻迁移的 3 个个案中,女方全都来自比较偏远或经济水平、地理环境较差的农村,从双方家庭背景来看,女方家庭经济条件均比男方家要差,所嫁入家庭在当地属于下等或偏下水平,这些男性娶外地媳妇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家庭贫困或个体缺陷被排斥于本地婚姻市场之外,无法在当地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从这 3 个个案所嫁入的家庭来看,其经济状况无一例外地在当地都处于下等或偏下水平,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符,即迁入地有着较高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迁入地的引力是引发婚姻迁移的主要原因15。如个案 2 和个案 12 都来自于偏远的山
15、区,个案 4 娘家的经济状况比婆家要差很多。对传统型婚姻迁移女性来讲,即便婆家所在地属于下等或中下等水平,她们的婚姻迁移还是实现了经济地位的向上流动。 而双迁型和回迁型的婚姻迁移则不具备明显的经济地位由“低”向“高”特征,在调查的 9 个个案中,娘家所在地比婆家所在地经济状况要好的有 3 个,经济条件相当的 5 个,仅有 1 个娘家比婆家差;从双方家庭经济状况相比,娘家经济状况好于婆家的有 5 个,2 家相当的 2 个,仅 2 个个案娘家比婆家经济状况要差;从所嫁入家庭在当地的经济状况8来看,仅有 1 家在当地处于下等水平,7 个在当地处于中等,还有 1 个处于上等水平,这说明社会流动背景的婚
16、姻迁移已经不像传统的异地联姻那样是女性实现向上流动,改变自身及后代命运为的手段,双方更多的是身份地位平等的联姻,情感成为缔结婚姻时最主要的考虑因素。 四、不同类型婚姻迁移女性的社会适应 以 10 分为满分,让婚姻迁移女性对自己的适应状况进行打分,大多数人的评价在 78 分,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婚姻迁移,其总体适应水平都差不多,这说明她们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还是比较满意的。 (一)经济适应 1.从劳动方式来看,婚姻迁移女性的适应水平普遍较高,对于传统型和回迁型的婚姻迁移者来说,她们从小生长在农村,对农村的生产方式都比较熟悉,而且其所嫁入地大都是土地较少的地区,没有成规模的农业产业,基本还是传统农业的
17、耕种方式,迁移后虽然环境有所改变,但基本的劳作方式与迁移前大致相似。还有一些婚迁女性结婚后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后很少参加农业劳动,也就不存在劳动适应的问题了。 而对于双迁型婚姻迁移女性来说,她们大都从事的是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工种,如个案 6 在造船厂开天车,个案 10 是流水线工人,这些工作从技能上来说都比较容易掌握,因而在劳动方式方面适应水平普遍较高。 2.从劳动分工看,传统型和回迁型女性在结婚后基本上沿袭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从回迁型个案的经历可以看出,她们在婚后放弃了原来的工作回到农村后,主要的任务就是操持家务和带孩子,这种分工方式导致女性不能给家庭带来现实的经济收入,在经济地位上
18、9不如男性,她们收入普遍低于丈夫,主要的经济来源是丈夫。 而双迁型因为有工作,在经济上则相对独立,她们有自己的收入,而且大多与丈夫收入相当,在 4 个双迁型女性中,只有个案 11 收入低于丈夫。 (二)生活适应 在生活适应方面,3 种类型婚姻迁移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生活适应水平的高低主要跟迁移距离远近有关,从访谈结果来看,远距离迁移女性的适应水平要低一些,适应过程也更为漫长,有的到现在还不能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和饮食习惯。如个案 2、4 都是从贵州嫁到河北的,个案 7 则是从广西到江西,属于远距离迁移。距离的遥远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便是气候、饮食和文化上的巨大差异,而乡村生活的封闭性和同质性使得
19、婚姻迁移女性没有太多的保留自己饮食和风俗习惯的可能,在整齐划一的生活方式下,一种外来习惯在这里会显得突兀、不合群,对于这种生活上的差异,婚姻迁移女性惟一的选择就是让自己适应,与众不同只会拉大自己与当地人的距离。 (三)关系网络适应 关系网络是个体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一个衡量指标,同时也是个人融入社会的重要支持,婚姻迁移女性在迁入地的社会关系网络可以从家庭关系和社区关系 2 个层面来衡量: 1.家庭成员关系如何是婚迁女性适应新的家庭环境、获得安全感的最重要也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与婚姻迁移女性关系最直接的家庭成员有丈夫和公婆,这二者对婚姻迁移女性的适应水平和未来预期会有综合的10结果。从调查的总体情
20、况来看,婚姻迁移女性对自己与家庭成员的关系评价普遍较好。但分类型来看,传统型婚姻迁移女性对自己与丈夫关系的评价较低,这一方面是因为二者在婚前缺乏了解;另一方面也和男性本人的个人特征有关,传统型婚迁女性嫁的丈夫有很多都是因为个人的缺陷如身体残疾、性格缺陷等在当地找不到对象的,正因为如此,丈夫的家人,主要是婆婆会非常努力地维系小家庭的稳定,因而她们与丈夫家人的关系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她们对丈夫的不满,尤其是有了子女后,对子女的关注和希望会降低婚姻迁移女性与丈夫的不愉快。 回迁型大都是在外地打工时与丈夫相识而结婚的,相比起传统型婚姻迁移者,她们的婚姻在缔结时情感的成分要更多一些,因而对与丈夫关系的评价
21、普遍较高,从她们本人对与公婆关系的评价来看,也大都也是正面的。回迁型女性与丈夫大都是一种“门当户对”的联姻,有的娘家比婆家的经济状况还要好很多,因而女性婚后在新家庭中的地位相对也较高。从和村民的交谈中了解到,人们对从外打工领回来的媳妇和从贫困偏远地方娶回来的媳妇看法是不同的,对前者的评价要比后者高一些,不存在太多的歧视。对比回迁型和传统型婚姻迁移女性,虽然都生活在农村,但因为婆家在当地所处经济地位以及她们本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不同,她们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群体。 双迁型因为在外打工,不与公公婆婆同住,相对来讲家庭关系比较简单,他们的子女一般留在家乡由老人照顾,老人在儿童照看方面对小家庭的实际支持使得婆媳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同时距离的拉开使发生矛盾的机会减少,因而双迁型女性与公婆的关系普遍评价较高。家庭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