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居民消费能量做大经济发展正力.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5622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育居民消费能量做大经济发展正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培育居民消费能量做大经济发展正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培育居民消费能量做大经济发展正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培育居民消费能量做大经济发展正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培育居民消费能量做大经济发展正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培育居民消费能量做大经济发展正力摘要: 消费对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要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正力,需要积极培育居民的消费能量,这正是拉动内需、启动消费的关键所在。基于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得出居民收入状况是居民消费能量得以释放最大的制约因素。只有增加居民收入,藏富于民,做好社会保障等工作,才能培育居民的消费能量,做大经济发展的正力。 关键词: 消费能量; 正力; 居民收入; 藏富于民; 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 C9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3)02-0122-04 经济学家历来重视对消费问题的研究。虽然出发点不同,分析问题的角度也各异,但都试

2、图解释消费因素对经济的作用。在国内,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注意到消费对经济的巨大促进作用。但大多数研究都是从“拉动内需,启动消费”的角度去探讨这一问题。笔者力求从积极培育居民消费能量的角度去分析这一问题,试图能够从另外的角度为经济发展找到更好的正力。因为没有精心培育,没有较强的居民消费量,无论怎样拉动和启动都于事无补。如消费能力不提升,那么,即使在拉动和刺激之下具有一时的消费量增长,而长久的消费也是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 一、国内外关于消费的文献综述 2马克思在导言中指出:“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当然,生产就其片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 ”135 马克

3、思同时指出:“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这表明,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为生产提供目的和动力。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指出:“我们的收入增加时,我们的消费也随之增加,但不如收入增加得那样快。 ”222 这使得有效需求的不足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 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S杜森贝里(James Stemble Duesenberry)提出了相对收入假说。该学说认为,消费与收入的比值遵循一定的函数关系,消费收入仅与现期收入和历史收入峰值的比有关3。弗朗科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认为,消费者在其拥有的总资源约束下追求一生消费的平滑,工作时进行储蓄,退休后则负储蓄,消费与各期收入无关。3美国经济学

4、家弗里德曼 (M. Friedman)提出了持久收入理论,该理论假定消费者的消费和他一生收入的现值成正比。因此,消费者一生中各期收入虽然是不稳定的,但其消费会是平稳的。3很显然,这两个理论都强调了消费者注重从长时期的收入来考虑自身的消费量问题。 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提出的炫耀消费理论认为,炫耀性消费不仅是他所消费的生活必需品远在维持生活和保持健康所需要的最低限度以上,而且他所消费的财务的品质也是经过挑选的,是特殊化的。4 国内的学者对消费同样有着较深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培林在3大众消费阶段与社会改革中指出中国已经进入了大众消费阶段,在这个阶段大众期待着更多的消费。516-21 南京师范大学

5、莫少群在20世纪西方消费社会理论研究中提出,在大众消费社会阶段,对文化符号的消费支配着当代日常生活实践。6 从理论综述可以看出,学者们较为注重收入对消费水平的影响,但对于积极培养居民消费能量的研究较少。为了能够较好地说明培育居民消费能量的方向,笔者将从影响居民消费水平发挥的因素入手进行研究。二、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一)变量选择和数据处理 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是极其复杂和深刻的。笔者实证分析消费影响因素主要从三方面入手,分别是居民收入、物价和利率,仅从一方面进行分析是不完整的,它不能全面解释社会大众消费变动的原因。由于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并不是很健全,并且根据样本的可得性,本文选取城镇居民人

6、均消费性支出作为衡量大众消费水平的最终指标。另外以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商业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期末值分别作为影响大众消费的变量指标。本文选用 1980-2011 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期末值的年度数据来进行实证检验,时间序列变量分别记为消费(XIAOFEI) 、收入(SHOURU) 、物价(CPI)和利率(R) 。为了便于研究分析,对上述这些经过整理后的数据还要进行对数调整,经过对数调整之后的时间序列变4量可记为消费(LNXIAOFEI) 、收入(LNSHOURU) 、物价(LNCP

7、I)和利率(LNR) 。 (二)各相关变量的 ADF 检验 利用计量软件对我国 1980-2011 年居民的消费(XIAOFEI) 、收入(SHOURU) 、物价(CPI)和利率(R)变量进行 ADF 检验,结果是各时间序列变量经过一阶差分之后所得的 ADF 值均小于显著性水平为 10%的临界值,这表明所有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时间序列。 (三)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 VAR 模型 根据上文对各时间序列变量的 ADF 检验结果,最后决定选择平稳的一阶差分序列进行 VAR 模型分析。笔者要分析居民收入、物价和利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因此根据 VAR 模型的基本原理,可建立如下模型(见表 1

8、) 。 (四)VAR 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 由于 VAR 模型是不以严格的经济理论为依据的,因此本文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来判断 VAR 模型所要表达的经济含义,以下表示全国居民消费分别对居民收入、物价和利率的正向冲击标准差脉冲的响应曲线图(见图 1) 。 从图中可以看出收入、物价和利率对居民消费都能产生显著的影响,但是居民消费对收入变动的敏感性最强,收入问题是影响消费增长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是物价和利率。当居民消费受到居民收入的正向冲击时,消费在第 2 期有比较显著的上升趋势,它表示了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能够带动居民消费的迅速增长。但是我们也同样看到,物价和利率的上5涨并不能马上促使居民消费减少反而有

9、扩张的趋势,这主要包括两点原因:一是居民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不会因为物价上涨而减少;二是利率提高可能会使居民未来的利息收入增加,使居民认为自己较为富有,以致增加当前消费。 (五)VAR 模型的方差分解 笔者通过方差分解的方法可以判断收入、物价和利率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权重,进一步说明分析影响居民消费的原因(见表 2) 。 从表中数据可以得知,居民收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权重最大,达到了 47%,而利率和物价则分别为 3.5%和 2.6%。结论表明收入、物价和利率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居民消费受收入的影响最大,而物价和利率虽对居民消费有影响,但却不是居民调整消费的主要原因。 这一结论

10、和现实较为吻合,与我们在经济生活中的现实感受也较为一致。 三、普通大众相对贫困是居民消费能量培育最大的难点 2010 年 6 月 10 日新华社发表了中国加快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稳定和谐社会“定盘星” 一文指出:“国际通用的、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显示,2010 年中国已达 0.48,大大超过了 0.4 的警戒线。而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基尼系数在 0.3 左右,2000 年开始超过 0.4,并逐年上升。”7可见,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已经到了令人高度关注和担忧的状况了。在社会财富分配中,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大众处于相对贫困的地位。北京大学夏业良在中国的财富集中度超过美国的文章中指出:“根据世界银行的

11、最新报告,美国 5%的人口掌握了 60%的财富。而中国则是 1%的6家庭掌握了全国 41.4%的财富,财富集中度远远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821-24 普通大众相对贫困,是我国居民消费能量培育最大的难点之所在。 四、过度的政府开支抑制了居民消费能量的培育 从最近几年不断披露的数据来看,政府占有社会财富的总额和比例不断攀升,居民占有的社会财富总额比例不断下降。1952 年,我国居民消费占 GDP 的比重约为 69%,现在,我国居民消费占 GDP 的比重仅仅为47%。2009 年世界消费率的均值和中值约为 80%,中国消费率低于世界约30%。相比之下,政府开支占 GDP

12、 的比重,从计划经济时期的 16%左右已上升到最近的约 30%。如果将预算之外的政府税收与开支也算入,会更明显。914-21 政府在社会总财富支出中占有额度过大,抑制了我国居民消费能量的提升和释放。 (一)过度的政府开支不断挤压居民财富额度,抑制了居民消费能量的培育 在社会总财富占有中,财富占有的天平近几年一直往政府所在的方向倾斜,居民财富占有处于相对降低的状况。这正是拉动消费、启动内需喊了这么多年居民消费仍然较为乏力,消费能量不足的缘由之所在。 从央行发布的2012 年第四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中的居民“感受指数”对居民消费能量不足进行分析和说明。10 为了较为全面了解居民对消费、投资、储蓄的

13、意愿,了解居民对当期收入感受指数、未来收入信心指数、当期就业感受指数、未来就业预7期指数等重要心理预期,中国人民银行按季度发布了历次储户问卷调查报告。 据2012 年第四季度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居民消费意愿一直不强,除了 2009 年第一季度倾向于“更多消费”占比为 29.6%以外,其他季度占比都低于 20%。倾向于“更多储蓄”占比接近 50%。倾向于“更多投资” (债券、股票、基金等变相储蓄)占比仅仅略高于 33%。 在居民的心理感受和预期中,当期收入感受指数大都处于 50%,居民对未来收入信心指数也不高,绝大多数指数处于 55%。这说明居民对当前的收入状况并不满意,对未来改善和提高收入的

14、预期也不高。这是制约居民当期消费最为关键的因素。当期就业感受指数大多数处于 40%以下,对未来就业预期指数大多数处于 50%左右。这说明居民对能够带来收入的就业情况不满意,对未来能够改善就业状况和扩大就业率的预期并不强烈,这是制约居民扩大消费的又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同时,居民对当前的物价满意度不高,对未来物价上涨的预期较强。高物价是吞噬居民财富的重要因素,在高物价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居民普遍感觉房价过高,超出了大众承受能力。通货膨胀使得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缩水,货币财富不断被稀释,居民的实际收入减少,居民的消费能力降低。通货膨胀和高物价是遏制居民倾向于“更多消费”的重要因素。 这一结论与居民消费影响因

15、素的实证检验得出的结论相吻合。 (二)过度的政府开支是导致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不足,社会保障较为缺失的重要原因 社会保障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的社会保8障的高低程度,包括待遇水平、制度成熟水平、基金运作水平、管理水平。 过度的政府开支导致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不足,社会保障较为缺失。由于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不足,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不健全、保障水平低下,因此即使老百姓手中有钱,也不会过度消费,因为他们要保有一定的资金用于防老、防病、防失业,养育下一代。较低的社会保障水平,抑制了百姓的消费意愿。1144-47 五、培育居民消费能量的对策建议 (一)增加居民

16、收入,藏富于民 增加居民收入,藏富于民,这是培育消费的“心脏” ,是最为关键的因素。藏富于民,首先需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12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减让税收,让利于民。在减税方面,要做到通过退税方式让谁购买谁受益方式来刺激增长,而不是通过减税方式使中间商利润扩大。13我们的目标就是要通过收入分配格局的打造,在初次分配中能够更好地处理收入分配问题,形成中等收入阶层占社会人口绝大多数的橄榄形社会。同时,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打造,使普通大众能够对当期的收入较为满意和对未来的收入预期充满信心。经济发展经验表明,占人口少数的富人阶层往往倾向于购买进口的高档商品;低收入阶层中的大多数消费者由于经济原因多购

17、买满足生活必需的低端商品;中等收入阶层消费较为稳定,消费结构也较为合理,他们往往也是第三产业服务消费支出的重要力量。中等收入阶层越庞大,社会消费力量越大,社会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社会发展更加充满活力。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保9障体系 完善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培育消费的“心脏瓣膜” ,是“安全阀门” 。培育居民消费能量,启动居民消费水平不是孤立的。除了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大幅度提高居民收入,政府还应多方发力,切实为居民解除各种后顾之忧。14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大大减轻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对培育居民消费能量具有重要保障和促进作用。今后,要针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缺失

18、严重的状况,加大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建立起符合国情、具有较强保障力的社会保障体系,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建立起较为完善、科学的养老、医疗等保障体系。同时,也要结合国情,避免欧洲高福利化国家过度社会保障出现的弊端。 (三)正确处理好事关民生的物价问题 适中的物价水平是培育消费能量的“动脉血管” ,是培育消费的畅通渠道。中国人民银行居民储蓄问卷调查结果可以清晰地反映出物价,特别是事关民生冷暖的房价问题是影响居民消费意愿的重要因素。在高物价,特别是高房价的背景下,居民消费意愿一直在低位徘徊。因此,高物价,特别是高房价回归合理状态,是培育居民消费能量重要的助推剂。(四)政府消费应起到引领作用,而不是对居

19、民消费产生负面效应 政府的引领作用是培育消费的“保暖衣” 。在经济发展中,政府的调控和引领作用是巨大的。但政府与民争利,在社会财富占有中一直居高不下,这些对经济发展的负面作用越来越大,应该充分重视。政府在经10济发展中要定好自己的位,画好自己的职责边界,做好该自己做的事情。在公共产品提供方面,在涉及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领域,政府要大展手脚,有所作为。在营利性经营方面,政府要引导市场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而不是与他们争利。在投资方面,政府资金要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功效,起到孵化和引领民间资本的作用。 总之,要释放居民消费能量,发挥居民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正力,首先要从积极培育居民的消费能量入手

20、。这需要进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增加居民收入,藏富于普通大众。在培育居民消费能量中,政府要控制住自己对财富过度占有的“欲望” , “还”财富于民。同时,增加财政投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居民消费能量培育中,对涉及民生的物价特别是房价,要使之回归到一个合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阮青.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精选导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 2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宋韵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蔡受百,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4. 5李培林.大众消费阶段与社会改革J.东岳论丛,2010, (10). 6莫少群.20 世纪西方消费社会理论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