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浅论县域经济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摘 要】 文章阐述了发展县域经济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辩证关系,认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战略选择是:进一步增强开放改革意识,打造特色产业,发展生态经济,走民营经济道路,推进民生体系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等。 【关键词】 小康社会;县域经济;抓手 一、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内核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 “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一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二?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2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加丰富,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国
3、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
4、谐稳定。五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 县域是国家最基本的行政和经济单元,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子系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城市发展与农村振兴的连接点。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 1、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
5、的健康、持续发展 3我国改革开放 30 年经济的高速增长,依靠的是投资和出口的拉动。这种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繁荣,是建立在当时我们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相对丰富的基础上。随着投资比例的不断提高,投资的效率却越来越低,这严重制约了消费,特别是普通劳动者的消费。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让出口驱动难以为继。2008 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宏观经济发展中出口外需推动型,投资拉动型增长的弊端呈现,内需的经济发展拉动力不足的难题凸显,拉动内需的重点在农村。我国县域行政区域广大、资源丰富。据统计,我国约有县级行政区划 2860 多个,县域人口约 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 71%,县域地
6、区生产总值占全国 55%,在县域范围内有五六万个小城镇和集镇,集中了全国大部分购买力,占全国零售商品总额的 1/2 以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对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极为重要。我国人均GDP 已突破 5000 美元,中国经济要从中等收入迈向高收入阶段,县域市场是最大的潜力,随着城镇居民、农民可支配收入和购买力的提高,县域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市场。只有加快发展县域经济,提高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的购买力,市场容量才会进一步扩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才会更强。可以说,没有县域经济大发展,就难以加快实现富民强国新跨越。2、有利于协调城乡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 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7、。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重的是全面,这不仅是指方位和区域的问题,也指如何打破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以及缩小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贫富差距。4因此,只有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以及阶层之间的和谐发展,才能算是真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为了发展工业,对工农产品实行剪刀差,这一措施使工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但客观上强化了中国经济二元制结构,使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割裂式并存”状态。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后中国改革转向城市,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而县域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逐渐放缓。21 世纪初,城
8、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割裂式发展掩饰的问题充分地暴露出来,城乡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我国农村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农村仍然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中的薄弱环节,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还是很大,农村的贫困面积仍然很大。根据新标准,2012 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有 1.28 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 13.4%,占全国总人口近十分之一,虽然农村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和城市相比,整个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统筹城乡发展,帮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是中国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县域处于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富民安民的第一线,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战场。县
9、域经济的发展将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如果县域经济发展不起来,政府没钱,民生的改善,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只能是空话。只有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县级财政实力大增强的情况下,才能为解决社会民生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协调城乡发展,改变城乡经济社会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共同繁荣。 3、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5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国家战略的地位,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不能只要环境保护而放弃经济发展,也不能只顾发展而不加强环境保护。我国县域国土面积 89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 93%,是我国
10、生态安全屏障,生态文明的坚实基础和重要核心。县域具有丰富多样的生态资源和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主要的山川、河流、湖泊、森林、草地、湿地等主体生态资源大都分布在县域。但是,随着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导致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方式仍然停留在粗放式的发展阶段,观念落后,过于看重经济发展的速度和 GDP 的增长,发展思路一定程度上停留在过去传统农业经济时代,以资源的大量低效率耗费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环境污染现象比较严重。只有县域的生态保护和开发好了,才能推进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三、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1、进一步增强
11、改革开放意识 一是扩大开放。县域经济是一个区域性、开放性兼备的经济体系。发展县域经济要突破县级行政区划的约束,在更广泛的区域范围审视自己,找准县域在区域内的定位或在全国的定位,站在宏观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研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思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主动承接产业转移,进行资源整合加强区域间分工与协作,获取竞争优势。二是加大改革力度。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我们的思想方式、工作方式、习惯方式还没能完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等、靠、6要”思想,仍然存在,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工作方式较严重,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更突出。要破除不合时宜的与市场经济相悖的传统县域经济发展观,即消除传统的计划经济
12、和小农意识,消除粗放型经营意识,确立新的科学发展理念和科学发展观。以开放的思路、体制、机制和人文环境,吸纳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切要素,增强发展县域经济的动力和活力。大胆尝试和探索加快改革发展新路子,即通过对管理体制的一系列改革创新,建立起一套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与国际惯例相接轨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大胆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思路,破解了一系列制约经济发展的难题,推进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 2、着力打造特色产业 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内生增长的动力源。县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行政和经济区域,由于历史人文、产业基础、自然禀赋不同,县域产业的发展存在差异性。为此,各地应立足本地实际,考虑县
13、域的特点、区域经济的竞争和国家的宏观政策,根据本地的要素禀赋结构,找准各自的比较优势,找到有自己特色和市场前景的产业,制定适合自己的发展思路。找准特色就是要在充分市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找出当地原有的特长或传统;要研究比较优势,跳出“全面发展”的圈子,要 “宜农则农” 、 “宜工则工” 、 “宜商则商” “宜游则(旅)游” ,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只有因地制宜,找准了本地的特色定位,才能树立和培育起有别于其他地区,有市场前景和竞争力的特色产业。 3、发展生态经济 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高污染、高消耗基础上的。经过 30 多7年的发展,这种局面难以维持下去,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消耗
14、过大的情况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表现更为突出,县域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土地、劳动力等要素资源的约束。县域经济要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以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主线,发展生态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生态旅游产业、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发展,加强生态型城镇建设步伐。生态旅游产业领域,着力推进品牌化,开发旅游资源过程中,严格做到“先规划,后开发” ,避免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生态农业领域,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建设绿色农业经济体系,生态工业领域,重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大传统工业向新型工
15、业和高科技工业的转型升级。对初建、扩建、改建的工业项目技术起点要高,要求先评价、后建设,严格控制新污染,积极治理老污染,狠抓节能减排综合治理。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排放实施重点监控,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对老企业进行改造升级,在改造中向绿色升级,推行清洁生产,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4、走民营经济道路 县域经济既有老百姓经济,即就业与收入,也有政府经济,即财政收入和财政平衡。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县域范围内国有经济成分薄弱,支撑县域经济的主要力量是民营经济。民营经济产权清晰,市场化程度高,对市场反应迅速,同时,它能解决社会就业,吸纳社会劳动力,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解决民生建设“钱从哪里来” 。因此
16、,要从解决民生问题的高度推进县域民营经济,积极发展以满足本地生产生活8的日常需求为导向的“民生经济” ,着力培养、壮大一批优势非公有制企业。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鼓励和动员民营经济参与新上的项目,对重点民营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要给予扶持,尤其在政策方面给予倾斜,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包括优化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和市场环境,引导金融部门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开办中小企业小额贷款业务,成立县一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把民营企业做大做强。走出一条富民强县的新路。 5、推进民生体系建设 民生即百姓的生计。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民富了、百姓安居乐业了,才能最广泛地凝聚发展的合力,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发展
17、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近些年来,党和政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做出极大努力,取得明显成效。但总体而言,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发展失衡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尤其在教育、就业、住房、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进展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较大距离。这种状况如果不能尽快加以改变,势必会造成社会矛盾激化乃至引发一些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十八大把社会建设重点放在“改善民生”上,让广大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县域经济处于保障民生、安民富民的第一线,发展县域经济,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富民与强县的有机统一。在加快推进经济发展的同
18、时,进一步加快发展民生社会事业,多渠道解决民生保障问题,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促进建立社会各阶层群众的共建共享机制,确保幸福指数与经济指标同步提高。完9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民生领域的资源倾斜投入制度,构建普惠民生的长效机制,加快县域教育、医疗、文化和其他社会事业发展。把扩大就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抓好就业这个民生之本。理顺分配关系,加大分配调节力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健全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县域民生基本需求,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推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完善农村社区养老体系和社会养老
19、服务体系。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百姓,赢得人民的理解和支持,民生改善为县域经济提供智力支持和消费动力。 6、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指出,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温家宝总理指出, “农村的发展,县委、县政府是关键”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县市政府及县市领导的能动作用非常大,政府的公共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是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各级干部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直接决定着攻坚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决定着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一是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完善用人制度,把那些敢想敢干、发展有方的干部委以重任,将那些苦干实干、干出成绩的干部优先提
20、拔,对那些长期在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默默无闻、努力工作的干部厚爱一层。二是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干部队伍是各项事业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如果干部不作为,乱作为,就会影响一个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改进干部作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激励干部真抓实干,着力打造一支奋发有为的创业型干部队伍,10努力形成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团结一致谋发展的生动局面。为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三是加大干部培训力度,通过挂职锻炼和轮训干部等方式,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和执政能力,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 7、重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建设 当今社会,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价值更加彰显。对一个地方而言没有先进厚
21、重的文化底蕴,不能与时俱进,就不能促进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反而成为制约本地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加强文化建设,既是地方可持续发展之必须,也是加快地方发展的重要一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把文化建设放在发展的整体背景下来考虑,把文化作为促进地方整体发展的支配性因素来对待。培育构筑起独特的地域文化,为又好又快发展植入文化基因,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注意发掘各地历史积淀中的包容文化和开拓文化,培育具有时代精神的创新文化,突出创新文化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让干群共谋发展的活力和潜力得到充分释放。一是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经济产业,调整经济结构,提升发展质量;二是发掘当地传统中的积极因素,培育富有时代精神的创新文化,激发干部群众的创造性和创新工作热情,开创新的发展局面;三是建设干事文化,营造认真做事、扎实干事的文化氛围,让干部队伍真正为发展干事。通过这些努力,文化因素对发展的促进作用就被充分发挥出来了。 【作者简介】 林芳兰(1964-)女,海南省乐东县人;海南省委党校工商管理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