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体制改革的分析框架建构.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4806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化体制改革的分析框架建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论文化体制改革的分析框架建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论文化体制改革的分析框架建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论文化体制改革的分析框架建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论文化体制改革的分析框架建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论文化体制改革的分析框架建构摘 要: 文化体制改革的本质是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权责关系与职能边界在文化领域的重大调整与重新建构。必须超越“过分国家化” 、 “偏重社会性” 、 “迷信市场化”的三种理论思路与实践倾向,构建起“文化管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文化体制改革分析框架,从而使文化体制改革更具系统性、全面性和均衡性,最终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发展格局,实现国家引导、市场配置、社会参与的良性互动与有效合作。 关键词: 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文化事业体制改革;文化产业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

2、2(2014)01-0093-07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城镇化进程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13CKS026;湖北省社科基金2012 年度项目“武汉市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表达与理论探讨”成果之一,立项号:2012274;“华中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计划”资助,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10ZD&018。 作者简介:张 良,男,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博士生,中国农村研究院研究人员。邮编:430079 2文化凝聚着民族的集体记忆与共同体验,是国家认同和社会归属的精神载体。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

3、视,国家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文化权利和文化服务。但是,文化发展的现实仍然落后于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文化建设的进程落后于政治文明与经济发展,文化复兴的格局落后于中华民族崛起的话语权需要。文化领域的突破性发展最终需要依靠文化体制改革来解决。文化体制改革是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权责关系与职能边界在文化领域的重大调整与重新建构。现有的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操作与理论研究存在“三种倾向”:一是过分国家化。把文化体制改革等同于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即如何通过文化管理服务于国家主流价值体系、适应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强调国家对意识形态管理手段与方式在文化领域中的渗透性、隐蔽

4、性和弥散性。这种改革模式是典型的国家主义思维,难免又陷入管办不分、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的窠臼。二是偏重社会性。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放在促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构建均等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以“增加投入” 、 “改善服务”为改革重点,认为文化的社会效益是第一位的,忽视文化产业发展对文化事业社会性的促进作用。这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非均衡性、非系统性改革,无法从体制上根本解决制约文化发展的瓶颈问题。三是迷信市场化。视文化体制改革为政府甩包袱,将文化建设完全推向产业化,完全依靠市场的自发调节、自由配置实现。在这种思维主导之下,或者纠结于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或者停留在文化产品生产供给、文化企业投融

5、资等微观机制改革。迷信市场化是变相地推卸政府在文化建设上的义务与责3任,同时也丧失了引导社会价值取向、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话语权与主动权。实践操作与理论研究中这三种倾向的局限性制约着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进程。笔者试图超越过分国家化、偏重社会性、迷信市场化的局限,构建起“文化管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文化体制改革分析框架,从而使文化体制改革更具系统性、全面性和均衡性。笔者认为,文化体制改革是涉及宏观文化管理体制改革、文化事业体制改革、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系统性、综合性改革,需要处理好国家引导、市场配置、社会参与三者之间的权责关系与职能边界,并建构起国家、市场与社会三者之间良性互动、有效合作的和谐主体关系

6、。 一、宏观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宏观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涉及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内部纵向权力关系变革以及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与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企业之间权责关系的重新调整与建构,本质是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之间分工协作、各司其职的和谐主体关系。宏观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居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地位,是实现文化行政管理权限有机调整、部门资源优化整合,并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 (一)文化管理模式:从微观管理到宏观调控 传统文化管理体制的突出特点就是党政不分、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管办不分。一方面,党和政府对文化工作过于敏感,一味强调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而忽视了其商品属性和文艺产品的创作

7、规律;另一方面,政府集所有者、管理者、经营者等多重角色于一身,没有正确处理好掌舵与划桨之间的关系,使得政府更多纠结于琐碎的微观文化经营之4中,而忽视了宏观层面的文化管理。为改变这种局面,必须理顺党委、政府、市场、企事业单位的关系,重新定位文化主体的职能,使其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使文化主体从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窠臼中解放出来,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1具体而言,党委及其宣传部门的主要职能在于对文化工作进行方向性引导与规范,重点在于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于文化产品之中,增强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力与影响力;政府及其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侧

8、重于文化政策调整、文化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理清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的关系。在此基础之上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净化文化市场环境,加快文化行业协会与中介组织建设。 (二)文化管理手段:从直接管理到间接管理 在传统的文化管理体制下, 政府对于文化产品管理主要是通过直接的行政干预手段,没有充分考虑到市场规律和文艺产品创作规律,导致文化产品生产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差异化、地区化的文化需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之下,文化管理更多应该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和规划等宏观管理方式来实现,并利用税收、信贷等经济手段进行间接调控,逐步实现由行政管理手段为主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

9、行政、技术等多种管理手段的转变。一方面,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可以在行政许可法的框架之内,取消或减少行政审批程序,下放审批权限,强化社会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法律规范和经济调控手段。加快文化领域的立法, 健全文化管理的5法律体系, 加强文化市场执法力度。同时充分利用财税政策、信贷政策调控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与消费。总之,政府应转变政府职能,避免对于文化市场的直接介入或者越位干预,将更多精力用于制定文化产品交易规则、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弥补市场缺陷等宏观层面的文化管理,从而使政府成为“文化发展目标的制定者” 、 “文化发展资金的重要投入者” 、 “社会文化调控各项措施和

10、手段的制定者” 。2 (三)文化管理部门结构:从分散到集中 就全国多数地区而言,文化系统的行政管理权依然分散在文化局、新闻出版局、广播电视局等多个行政管理部门,导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资源分散,也造成文化系统机构臃肿、职能交叉、效率低下。为了消除这种弊端,应该探索建立“大文化”管理体制,逐步统一文化管理部门权限、整合文化资源,按照大部制的体制架构,将性质相同、业务相近、职能相似的部门归并整合,建构一个超越传统专业化分工体系的综合管理部门,从而实现行业部门的业务重组、资源整合和权责分配。据此思路,可以将现在的文化局、广电局、新闻出版局等多个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大部制”整合,成立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11、局,并统一制定政策条例,管理行政审批、财政经费等业务。同时整合这几个文化行政管理部门下属的经营性文化单位,成立文化产业集团,使其进入市场领域,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和规模优势。 (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从统一均质到分而改之 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前提是对文化领域进行性质判断和类别区分。以前我们对文化管理缺乏科学认识,将文化产品简单认定为统一、均质6的,然而公共产品理论告诉我们,文化产品分为公共性文化产品(包括准公共性文化产品)和非公共性文化产品,前者不具有排他性或竞争性,后者则具有排他性或竞争性。据此可以对文化产品管理“分而改之”:一类是以“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改革方向的

12、公益性文化事业;一类是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改革方向的经营性文化产业。3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目的在于满足人民群众一般性、基本性、均等性的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而经营性文化产业其宗旨则在于满足人民群众差异性、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消费需要。因此需要根据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同特点分别建立统计指标体系,建立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统计报送制度。4文化事业因其公益性与非营利性而主要依靠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对其评判指标应以社会效益与公共利益为主,看其是否真正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要;而文化产业运作主体则是面向竞争性市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对其评判指标则应在兼顾社

13、会效益的前提下主要考虑经济效益。 二、文化事业体制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加快发展,政治文明不断进步,人民群众在文化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性、均等性、公益性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是国家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主要平台。近年来,国家积极探索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需要注意的是,我国文化事业单位职能不同、类型多样、属性各异,因此文化事业体制改革不能搞一刀切,7需要科学界定文化事业单位性质,区别对待、分而改之。 (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转企改制将其置换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市

14、场主体,质言之,就是运用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模式将其产业化,让各种文化资源通过市场竞争性配置优化重组,实现文化产业的集约化发展。目前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遇到的最大瓶颈是产权不明晰。 “明晰产权关系,就要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合理确定产权归属,做好资产评估和产权登记等工作,确认出资人身份,明确出资人权利,建立资产经营责任制;具备条件的,可实行授权经营;同时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保护股东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5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该积极推动转企改制之后文化企业的产权主体多元化与结构合理化,并保障产权的自由交易与流动。一方面,引入民间文化资本,实现产权结构优化。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以

15、投资、控股、参股、并购、重组、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并可享受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和国家扶持文化企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鼓励艺术名家和其他演职人员以个人持股的方式参与转制院团的股份制改造。6另一方面,树立大文化市场观念,实现文化资源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在保证国家文化安全的前提之下,打破文化市场的区域分隔和地方保护主义,引入国外有竞争力的文化资本,完善文化投融资体系,真正实现文化资本的跨国间自由流动。 (二)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区别对待、分类改革 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指党报、党刊、国家重要的电台与电视台,8少数承担政治性、公益性出版任务的出版单位,以及体现民族特色和

16、国家水准的艺术院团。它们既具有比较强的事业属性,也带有一定的产业属性。与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不同的是,国家只是对其有选择性地重点扶持,其投资机制逐步从事业性投资转向项目投资、由全额拨款转向差额拨款,并以此推动这些文化事业单位内部经营机制的转换。 对于涉及国家文化安全、具有很强政治宣传色彩的准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例如党报、党刊以及国家广播电视和通讯的骨干网络设施等,这类文化单位生产的文化产品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承担着政治性、公益性职能,它们是国家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舆论、捍卫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阵地) ,政府需要以政策优惠、通过国家财政供给为主的形式确保其政治方向与国家保持高

17、度一致。这类政治类的文化事业单位不宜太多,应该力求少而精,能够引领国内政治舆论导向,并且在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注意的是,务必确保这类单位在一般性业务、人事、管理上的独立性和自主权,而政府只是掌握其高层领导的人事审核权、把握政治方向的引领权,对于其文化产品生产、流通、消费、传播的关键环节进行引导和把关。这就需要把握好管理权限的范围,逐步探索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两分开”:1对于政治性较强的事业单位,特别是重点新闻广播电视媒体,一方面国家在其宣传业务上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提高其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另一方面,这类文化单位又具备一定的市场赢利能力,可在不改变其事业单位性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前

18、提下,就其中的部分经营性领域进行剥离,充分引入市场竞争。 对于一些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文艺院团,包括9国家直属院团、一些重点保护的剧种(如京剧、昆曲)和一些需要逐步培育的高雅艺术(如芭蕾舞、交响乐) ,它们同时具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重属性,需要国家重点扶持,要按照“国家扶持、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方针,深入推进劳动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内部机制改革,建立起以观众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为目标的院团经营管理机制。7鼓励这类单位依托国有资本和国有文化资源的优势,通过多种形式的项目合作、项目融资来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8 (三)纯公益性

19、文化事业单位:增加投入、改善服务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主要载体和重要手段,是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维护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保障。对于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文化站、博物馆等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确保其非营利性,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要求,强化公益属性,深化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渐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切实保障公益性文化单位事业发展所需资金、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专项经费和事业项目经费;同时,建立对政府公益文化事业投入的绩效考核机制,

20、发挥专家评审机构、广大群众和媒体的评价监督作用。9 (四)引导民间社会力量办公益性文化事业 以政府公共文化经费为引导,通过完善财税、信贷等手段鼓励个体、企业和社会各界兴办文化事业,鼓励国内外社会法人和各界人士捐资兴10建各类非营利性的公益性文化项目,形成非营利性的公益性文化项目以国家投资为主体、引导社会资金广泛参与捐赠的多元资金筹措机制。 首先,出台税收、信贷、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引导民间资本捐资兴建各类公益性文化项目。国家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投资主体,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排斥民间社会资本的进入。而且民间资本有足够的动力进入公益性文化项目建设,这是企业家体现自身社会价值、回馈社会的重要方式,也

21、是其企业扩大社会影响力、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绝佳途径。国家如果能够因势利导出台税收、信贷、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民间资本就会积极捐建或捐资助建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民间资本也会愿意兴办具有公益性和准公益性特点的乡村文艺俱乐部、文化大院、群众文艺团队、社区文化服务组织等,从而在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上形成以国家投资为主体、社会资金为补充的良好格局。其次,将民办文化企业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目录体系。按照公开招标的市场竞争形式,允许民办文化企业的文化产品进入政府公共文化服务采购目录,激发民办文化企业的活力,培育多元化文化产业主体;对于某些领域的基础文化设施建设、公益性文化产品生产、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国家应视具体情况允许其参与竞标生产。 三、文化产业体制改革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差异化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是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补充,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目前通过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