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早期“报”的思想释解.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6354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家早期“报”的思想释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儒家早期“报”的思想释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儒家早期“报”的思想释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儒家早期“报”的思想释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儒家早期“报”的思想释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儒家早期“报”的思想释解收稿日期:2013?01?12;修回日期:2013?06?14 作者简介:覃江华(1982?) ,男,湖北长阳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哲学,翻译学. 摘要:报是中国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 礼记等儒家典籍中的报可以总结为报天、报神、报君和报亲等多种形式,并体现出宗教性、交互性、对等性、层次性、对象性和延宕性等重要特征。其运作方式主要有等报、差报和不报三种,各有其适用条件和范围。作为一种隐性社会正义机制,报也有其潜在风险,需要予以仔细辨析。 关键词:儒家;报;报天;报君;报神;报亲 中图分类号:B

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4?0143?07 报是中国人社会交往、安身立命的一项核心原则,也是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 礼记中说:“礼也者,报也” (礼记?乐记 ) , “报者,天下之利也” (礼记?表记 ) 。礼尚往来、有施有报是“中国社会关系中的重要基础”1(350) ,也是任何文化“道德律令的主要构成要素”2(161) 。近年来,学界有关报的研究日益升温。在西方,学者们多采用交换理论、演化生物学或博弈论来考察社会中的报偿关系,及其2所牵涉的公平、正义、信誉和排斥等问题3。他们认为, “社会生活基本上就是一种交互报偿(reciprocity) 。合作

3、、友谊、契约、协定、家庭、爱情乃至冲突,这些关系彼此各不相同,但几乎都是报的某种形式”4(ix) 。在国内学界,有关报的讨论也引起了一些关注,但多集中在社会学、法学或历史学领域,从哲学角度来梳理和探究的并不多。鉴于此,本文尝试对儒家早期“报”的思想进行探析。 一、 “报”的对象 在古代文献中,报有报告、回应、报答等含义。 集韵?号韵中说:“报,答也,酬也。 ”在现代汉语中,报的含义和用法更加广泛。从构词方式上看,报多跟其它词搭配构成合成词,如报恩、报酬、报应、报道、回报等;或以相对固定的形式存在于谚语和成语之中,如投桃报李、投瓜报玉、报仇雪恨、有冤报冤,有仇报仇、好心没好报、此仇不报非君子、滴

4、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等。从词性上看,既可以用作动词,也可以用作名词。从词义色彩上看,既有中性的报告、回报,也有褒义的精忠报国、善有善报和贬义的上?下报、恩将仇报等。从思想渊源上看,报是儒释道三家共用的一个哲学命题。如“大小多少,报怨以德”是道家观念;果报、业报是佛家教义;“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则是典型的儒家思想。这说明,报的观念和规范已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关系我们每一个人的安身立命。哲学既然是关于观念的观念、对思考的再思考,那么,就有必要对报这个命题(特别是其早期形式)进行一番再阐释和再思考。 杨向奎先生认为,有赠必有报是我国自原始社会到春秋时代的人际3关系与国际关系惯例。这种惯例就是

5、“礼” ,而把“礼”作为道德范畴的正是儒家5。所以,要考察报的哲学含义,需从儒家早期经典,尤其是礼记开始。据统计,报在诗经中出现 17 次, 论语中 4 次,孟子中 2 次, 荀子中 7 次,而在礼记中则出现 44 次。而这又以报天、报神、报君和报亲尤为重要。 (一) 报天 报是中国人宇宙观的体现。中国古代哲学诞生于五帝和夏商周时代。先民们在认识并参与自然、社会的活动中,逐渐有了哲学慧识。这些原始的哲学意识是与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结合在一起的,其中与政治活动息息相关的是天神崇拜和祖宗崇拜,其重要体现形式便是郊天之祭。先民认为,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报本

6、反始也” (礼记?郊特牲 ) 。他们想象“天”和“上帝”规定了自然界和人世间的各种秩序,并对人的善恶报以赏罚。如尚书?伊训中说“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周易?坤卦?文言传里也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的提法。人们根据天象来制定法则,从土地上获取所需之材,因此要尊天而亲地。那时,人世间的首领需要且也比较方便地借助于天的权威,来加强自己对各种社会力量的控制,为自己的政治合法性找到根据6(15) 。他们通过郊天之祭来表达对天神和上帝的感激,并教导先民要知道崇天、报天。如礼记?郊特牲中说:“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 ”先

7、民的这种报天之德和报本反始思想4在墨子和庄子那里也有反映,如“然独无报夫天,而不知其为不仁不祥也” (墨子?天志中 ) , “夫造物者之报人也,不报其人而报其人之天”(庄子?列御寇 )等。这说明,报(天)是先秦诸子哲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 (二) 报神 儒家的报本反始不仅包括报答作为创造之源的天,还有阴阳气魄等各种神鬼。每年十二月, “天子大腊八” , “祭百种以报啬” 。即通过祭祀八神(先啬、司啬、百种、农、邮表?、禽兽、坊、水庸) ,来报答它们教民稼穑、保佑丰收之德。不光教民种收的先啬(如神农氏) 、掌管农事的司啬(如后稷) 、百种谷物之神和农官田?等,连鼠、虎、堤坝、沟渠都是还报的对象。

8、“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 (礼记?郊特牲 ) 。祭祀猫,是因为猫吃田鼠;祭祀虎是因为虎吃野猪;祭祀堤坝沟渠,是因为它们对人有事功。换言之,只要是使用了什么,人都应该报答。在其它祭祀礼仪当中,古人还要祭天上神灵(报阳) 、地下神鬼(报阴) 、魂(报气) 、魄(报魄)等等,目的是“教众反始” “教民相爱” ,最后实现“上下用情,礼之至也” (礼记?祭义 ) 。 (三) 报君 报不仅反映了中国人的宇宙观,而且也是先民社会伦理观的体现7(63) 。古人“对天道赏罚为基础的善恶报应的信仰,是推动忠孝仁义等伦理原则的神学基础”8(2) 。天神与上帝是人类的主宰,反映到人伦秩序上就是孔子所谓的“君君、臣臣、

9、父父、子子” (论语?颜渊 ) 。孟子进一步将这种结构总结为“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5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滕文公上 ) 。诚如杜维明所说,“这五种最基本关系的实质不是依赖,而是报 。儿子的孝道是通过父亲的慈得到回报的,臣的忠是通过君的圣明公正得到回报的,如此等等”9(147) 。对于五伦之 首的君臣报偿关系, 礼记是这样规定的:“臣下竭力尽能以立功于国,君必报之以爵禄,故臣下皆务竭力尽能以立功,是以国安而君宁。礼无不答,言上之不虚取于下也。 ”(礼记?燕义 )也就是说,圣人要君临天下,除了报上天之德、众神之功以外,对有功之臣要报之以爵禄。而且,这是君主必须优先解决的

10、五大问题之一,否则民众就会死而不得其所:“圣人南面而听天下,所且先者五,民不与焉。一曰治亲,二曰报功,三曰举贤,四曰使能,五曰存爱。五者一得于天下,民无不足、无不赡者。五者,一物纰缪,民莫得其死。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 ”(礼记?大传 )孔子云:“上酌民言,则下天上施;上不酌民言,则犯也;下不天上施,则乱也。故君子信让以莅百姓,则民之报礼重。 ”(礼记?坊记 )易言之,如果君上善于倾听和采纳民众的意见,民众就会把君上施行的政令当成天的命令一样尊重。如若不是,则会违反君令,国家也将陷入混乱。君民只有上下用情,你信让我报答,国家才能兴盛,民众才能丰赡。 (四) 报亲 报本反始的观念贯彻到

11、家庭,就是报亲。儒家认为:“君子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是以致其敬,发其情,竭力从事,以报其亲,不敢弗尽也。 ”(礼记?祭义 )具体而言,报亲就是不忘父母生养之恩,不辱双亲一世之名。 “君子生则敬养,死则敬享,思终生弗辱也。 ”(礼6记?祭义 )在儒者看来,如果不能报亲,那就是忘本、 “非恕” 。孔子云,“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报,有子而求其孝,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听令,非恕也。士明于此三恕,则可以端身矣。 ”(荀子?法行 )在儒家思想中, “恕”就是推己及人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曾子说,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 )如此看来,

12、报(亲)是“夫子之道”的核心所在,是古之君子修身的重要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早期儒家思想中的“报”并不局限于报天、报神、报君和报亲,但是以这四类为最根本,其它报偿关系可以藉此衍推出来。而且,人与天、神、君、亲之间的报偿是并非是单向性的。比如“报天” ,既有人向天报偿,即“祭天” ,也有“天报” ,即上天对人的行为报以奖惩,即所谓的“降之百祥” 、 “降之百殃”等。因此,这里所概括的报天、报神、报君、报亲等,事实上也包含了天报、神报、君报和亲报。而且,一旦报偿关系得以确立,施往往也是一种报,报同时也是一种施。要厘清这种复杂的施报关系,需要对其性质特点进行总结和辨析。 二、 “报”的特征 总结起来

13、,儒家的报的机制有如下重要特征。 (一) 宗教性 报在古代社会具有浓厚的宗教性。按照王国维先生的推断,甲骨文中的报“系由象征郊宗石室(指葬地祭地)而引申为祭祀”10(108) 。先民的报天、报啬、报阴阳气魄等,都与祭祀密切相关,报祖、报亲亦是如此。周人祭天的时候“以祖配天” ,因为“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7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 (礼记?郊特牲 ) 。在孔子那里,报亲就是尽孝,无疑也具有宗教性:“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 )梁任公对报的宗教性曾有精辟阐述。他指出, “鬼神不能左右我们的祸福;我们祭他,乃是崇德报功。祭父母,因父母生我养我;祭天地,

14、因天地给我们很多便利,父母要祭,天地山川日月也要祭;推之于物,则猫犬牛马的神也要祭;如此报的观念便贯彻了祭的全部分中国所有的祭祀,都从这点意思发源,除了道教妖言惑众的拜道以外。 ”11(171)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报的宗教性被发展到极致。 (二) 交互性 报是一种隐性的制度安排,维系着人际交往的正常进行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无论是汉语中的报,还是英语中的“reciprocity” ,其首要含义便是交互性。 礼记?曲礼上中说:“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这说明,报是礼的重要内容和践履方式,而且重在有来有往的交互性,单方面的礼(施/报)都是“非礼” 。在

15、西方学界,报(礼)的交互性被认为是人类进化和社会进步的源泉。莫斯(Marcel Mauss)在其名著礼物中阐述得最为清楚。他声称, “从人类进化的一端到另一端,并没有两种不同的智慧。因此,我们在生活中所采用的原则其实都是些由来已久的原则,而且在未来仍会有效:这就是要走出自我,要给予无论是自发的还是被迫的;这种原则是不会错的” , “只要社会、社会中的次群体及至社会中的个体,能够使他们的关系稳定下来,知道给予、接受和回报,社会就能进 步” 。812(194?209) 古人对报(礼)之交互性的认识和运用莫过于孔子和阳货。 论语中记载:“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

16、(论语?阳货 ) 。阳货居心叵测,孔子不愿与之为伍。所以,当他来拜见自己的时候,孔子推脱不见。阳货十分狡猾,他深知孔子重视“礼尚往来” “礼必有答” ,所以故意留下一头乳猪作为礼物,然后等着孔子前来答礼相见。孔子当然知道他的如意算盘,所以乘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礼。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却不幸在路上撞见了,这当然是后话。但是,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古之君子(包括小人)是何等的重视礼的交互性。 (三) 对等性 报的第三个重要特征是对等性。俗语中的恩恩相报、一还一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除了指报的交互性之外,还指其大致对等性。在民间“小传统”中,这种对等性几乎等同于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杀

17、人偿命,欠债还钱”所宣扬的就是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的对等报复。在法制缺失的社会,以暴易暴更是被广泛接受。那么,儒家是如何看待报之对等性的呢?在礼记中可以找到明确的答案。 子曰:“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怨,则民有所惩。 诗曰:无言不雠,无德不报。 大甲曰:民非后无能胥以宁;后非民无以辟四方。 ”(礼记?表记 ) 对于上面这段文献中的“以怨报怨”,学界历来争论不休。有学者认为,此种提法与论语?宪问中的“以直报怨”相矛盾,因此怀疑这不是孔子思想,甚至希望是文字错误。如9元儒陈?就认为, “以论语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之言观之,此章恐非夫子之言” (礼记集说 ) 。其实不然。对等的报是从原始社会到春

18、秋战国乃至当今时代,深入中国人民族心理的一种隐性民间正义机制。在法律报应正义缺失的时(地)代,带有自然法性质的民间报应正义构成了制度正义之外的另一种秩序存在。 “以怨报怨”是报之对等性最好的注脚。即便是在中国思想的“大传统”中,对等报偿也是被认可的。只不过它是把“双刃剑” ,既能对民有所劝惩,也可能导致极端复仇主义。所以,后世学者大多对其避讳不及。 (四) 层次性 传统社会的报偿机制具有不同的层次。社会学家翟学伟认为,在既定的交换结构中,中国人行为上的报分为三个层次:送礼与还礼;行为或事件上的互惠或互助以及信仰上的祈求与保佑。他按照婚礼仪式中的拜天地的体系来表示中国人的还报系统:一拜天地(虚设

19、交往系统)为第一层次的报答(诸神信仰在此系统中) ,二拜高堂(上下交往系统)为第二层次的回报(祖荫庇护、积阴德在此系统中) ,夫妻对拜(平行交往系统)为第三层次的互惠(亲属、乡民间的礼尚往来在此系统中)13。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其他学者也注意到了报的层次性。例如,易军从观念、心理和行为三个维度探讨了民间报应正义的层次性。观念上的报应正义是一种基于宗教衍生的因果律信仰;心理上的报应正义是人们对待善恶行为的情感和好恶所形成的心态;行为上的报应正义是一种恢复公平、均衡、善而惩戒恶的表现过程14。王硕则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探讨了报偿机制的积极意义。就宏观而言,报机制为社会公正提10供了结构性保障;

20、就中观而言,报机制是主体在实践中落实道德规范的伦理运行机制;就微观而言,报机制不仅是规范人们行为的机制,也是塑造道德人格的轨道15。 (五) 对象性 儒家推行的是“亲亲之杀”的“差序格局” ,因还报对象亲疏远近的不同,报的形式和内容是有差别的。这在儒家的复仇观上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子夏问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 ”曰:“请问居昆弟之仇如之何?”曰:“仕弗与共国;衔君命而使,虽遇之不斗。 ”曰:“请问居从父昆弟之仇如之何?”曰:“不为魁,主人能,则执兵而陪其后。 ”(礼记?檀弓下 ) 从子夏与孔子的对话中,我们可以得知,儒家认为父母之仇不共戴天。所以,苦主不能担任公职,而是要寝苫枕干,想方设法报仇雪恨。如果在路上遇到仇人,不回家取兵器就与之斗;昆弟之仇则不影响做官,只是不与仇人同处一城。为不负君命,遇见仇人了也不与之斗。从父昆弟之仇则不主动代雪,只拿着武器跟在后面助威就行了。如此观之,儒家的报偿原则与其差序的血亲偿恩尽孝原则是一致的。 (六) 延宕性 俗语中所谓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下辈子做牛做马报答”体现了报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延宕性。在人的社会活动中,报的行为可能即时发生,但在更多情况下则有所延后。其中原因多种多样:或许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