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生态意识是人文精神的时代内涵摘要:当今时代,由于生态环境问题的凸显,生态意识日益成为当代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时代对生态意识的强烈呼唤,既催生了人文精神关于生命时空认识的新理念,也拓展了其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境界,并成为其关于社会责任担当的新追求,不断彰显着当今中国人文精神的生态文明主题。 关键词:生态意识;人文精神;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4)01-0010-04 20 世纪中叶以来,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匮乏,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和探讨生态意识的范畴及内涵。作为当代生态文明体系的重要内容,生态意识是对现代全球
2、性生态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忧患思想,从根本上体现了人类在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过程中产生的热爱自然、尊重自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反思理念。它既是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观点和看法,也是人类在处理自身活动与相关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以及协调人们之间有关环境权益时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生态忧患意识、生态科学意识、生态价值意识、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等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就是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法则、秩序以及体认客观规律和约2束自身行为的道德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本质体现。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3、,倡导低碳生活,建设生态文明等命题正日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战略主题。尽管在中西方文化中关于人文精神的渊源、沿革和内涵有所区别,但其所主张的“以人为本” “人类关怀” “完善精神” “感召良知”等基本价值取向和社会功能却是共同的。在后工业文明时代,生态意识赋予人文精神一系列新的时代内涵,促使人类文明进入自由、全面发展的新时期,成为当今社会不得不日益强化的时代主题。 一、生态意识是人文精神关于生命时空认识的新理念 作为一种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的价值观,生态的视域关注整体与全局,强调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支撑作用,主张不同价值主体之间互相尊重、相互包容、持续发展、赢在未来,凸
4、显了现代人文精神关于生命时空认识的新理念。 首先,生态理念是整体联系的理念。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生态意识是一种关于生态存在的能动反映。所有生态现象,不是一堆互不相干事物的简单组合,而是由人类、自然、社会等多个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具有相互联结的整体结构和内在运行规律。人类作为自然的产物,尽管属于高级动物,具有适应和改造自然的强大能力,但仍然属于并永远属于自然生态的一部分,不可分割,更不能对立。从这个意义上说,包括人类在内的任何生命个体与群体,在一定区域或时段发生的较为集中的社会行为,都会对相关范围的其他因素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同人类社会城市化所产生的公共性一样,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
5、3断增强和信息交通的不断发达,生态系统的公共性也越来越强。生态存在的整体性要求人类在面对现实的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时,必须摒弃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代之以“宇宙岛” “地球村” “共同体”等体现人与自然统一的整体性思维,这既是“生态意识的核心所在” ,也是现代人文精神的基本要求。正如美国学者罗尔斯顿所言:“在整个生态系统的背景中,人的完整是源自人与自然的交流,并由自然支撑的,因而这种完整要求自然相应地也保持一种完整。 ” 其次,生态理念是多样互补的理念。多样性、互补性是人类世界作为一个复杂整体存在的基本特征。从生态的角度来看,多样性、互补性主要是指生物存在的多样化和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关
6、系。它不仅是整个地球生物圈稳定有序的基本保证,而且对推进人类文明的继续发展也具有广泛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运用多样互补的价值尺度正确看待和解决当代的生态环境困境,才能不断走出工业文明时代将人与自然截然对立、一切以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去征服自然和主宰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传统理念,建立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保护自然生态、不断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文明新理念,敬畏和确保地球这一共同家园所有生命拥有的存在权,尊重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以及与人类的互补共存。人类已经深刻认识到人对于自然的“这种主宰是当代生态系统恶化的主要根源之一” 。诚如李约瑟博士所说,人主宰自然的狂热是欧洲科学思维中最有破坏性的
7、一种。 再次,生态理念是和谐共生的理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演变先后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初期人是自然的奴仆、中期人与4自然对抗并成为自然的主人,再到今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显然,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当代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命题,其依据就在于人的价值和自然的价值同等重要。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要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界,注重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的有机统一,树立符合自然生态规律的价值需求、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这既是从一般意义上的“生物共生论”学说向更高层次上的“社会共生论”思想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今时代人文精神的基本价值取向。它倡导不同价值主体之间要互相尊重,相互包容,和谐共处。无论人类如何发
8、展,都必须弘扬共容精神,守护共生理念,坚持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容、共存和共生,尊重与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多样性统一。 最后,生态理念也是一种良性持续的理念。作为当代生态文明体系的重要理念,良性持续不仅是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也是对工业文明时代生态理念的一种超越和升华。它要求我们必须关注人类和地球的未来,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绿色的家园,保证他们具有与我们平等的享受自然资源的权利。抑制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不惜破坏生态的短视行为,以良好的生态道德,倡导生态文化,强化生态意识,主张生态正义,规范社会行为,实现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良性循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性生态。
9、这种良性生态既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生态,也包括人文生态、社会生态等。这种理念是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对人类生态环境问题的科学阐释,也是一种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坚持持续发展、赢在未来的文化思维,是对现代人文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二、生态意识是人文精神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5新境界 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到当今阶段的新思维,生态意识从哲学高度对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倡导绿色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方面深化了关于社会发展的认识,升华了人文精神关于科学文明发展的新理念。 第一,超越“人定胜天”观念,主张充分尊重自然规律。该论域的“人定胜天”与传统文化中“大禹治水”因势利导应对灾害的含义不同,是特指在
10、近代以来人类在两次工业革命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思想观念,认为自然不过是人类征服和改造的对象,依靠科学技术和科学理性,人类在征服和改造自然方面有无限的能力。伟人毛泽东“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的豪迈情怀,虽然在特定背景下曾经发挥过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但在人类长期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过分夸大了人的作用,忽视了对自然规律的充分尊重。面对现实的生态困境,人类深刻意识到了如何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充分尊重自然,更好地保护自然。正如著名儒学大师杜维明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2013 年年会儒学生态论坛主旨发言中所指出的,当今时代生态问题之所以难以处理,是因为人的心灵及其
11、内部关于生态智慧的资源不够。在人们的心灵深处,要重新反思“人定胜天”的斗争观,不然会造成新的破坏。 第二,超越资源的无度开发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近代以来西方经济增长的基本模式主要是靠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掠夺和无度开发,由此导致了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气候恶化,使人类6文明发展陷入了新的困境。为了避免人类社会遭受自然界的强烈报复,1987 年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 ,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2 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 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开始被全球认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人
12、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成为全世界的共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使命。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实行主要依赖增加投资和资源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能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严峻挑战。中国政府也由此强化了维护生态环境的认识,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层面。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特别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 ”这标志着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彰显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决心,对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3、 第三,超越单纯追求 GDP 的模式,倡导绿色发展。长期以来,在传统工业文明发展观的指导下,人类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将经济增长率看做是社会发展的唯一尺度,把 GDP 作为指挥经济发展的指挥棒。尽管GDP 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但其把物质文明发展作为唯一的价值目标,忽视了人的发展和生态系统的平衡性,而且过于看重眼前利益,而不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 GDP 的考核之中,导致了经济活动的短期性,忽视了人、自然、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导致7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基于此,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倡导一种与“绿色的”生态文明相协调的新型发展模式,即绿色发展,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环
14、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二是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的目标;三是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 “生态化”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显然,绿色发展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目标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承载了我们对地球家园的爱护,对人类未来的责任,是对现代人文精神的理念升华。 第四,汲取先污染后治理教训,致力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在一路高歌猛进、取得世界瞩目巨大成就背后,高投资水平、高资源消耗、高浪费、高污染和低效率,使得经济增长的代价相对较高,且这一发展模式还可能维持一段
15、时间。据了解,目前我国消耗着全球 21%的能源,11%的石油,49%的煤炭,排放了占世界 26%的二氧化硫,28%的氮氧化物,21%的二氧化碳。作为 PM2.5 主要成分之一,酸雨污染、臭氧污染的“罪魁祸首”二氧化硫含量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其现状令人担忧,目前中国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是 2218 万吨,美国含量是 1036 万吨,欧盟是 598 万吨。因此,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来说,生态意识除了上述有关对现代人文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外,还有更加深刻的一层内涵,这就是从应对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逐步上升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并将其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
16、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8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根本目的在于提倡经济和环境双赢,实现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负荷最小化,将这种负荷和影响控制在资源供给能力和环境自净容量之内,形成良性循环。 三、生态意识是人文精神关于社会责任担当的新追求 人类终极关怀和履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责任,是当代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要求。作为当代人文精神时代主题的生态意识,不仅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且其终极指向是要以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和推动当代人类的生态环境实践,促进人类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意识不仅是一种理念,更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要求我们必须
17、担负起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正如有学者所言:“人与自然是一种连续的存在,而且人在自然中的这种独特地位所赋予人的不是统治的权力,而是关怀的责任。 ” 其一,关注人类命运。20 世纪中叶以来生态意识的觉醒,要求人类站在宏观的角度关注自身所生活的这个地球以及这个生态系统中所有生命的命运。中国传统文化中充满着“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等丰富的生态智慧资源,其本质是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和天地万物存在的内在价值,强调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在当今时代,倡导和建设生态文明不仅是一场社会形态的深刻变革,涉及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价值的取向、行为的规范和
18、道德的标准,以及人类对于自身发展命运的重新认识。我们必须承认,当今世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主要责任在人,人也是9环境污染的受害者以及生态恢复的受益者,必须弘扬人文精神,主张生态正义,约束自身行为,义不容辞地担当起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 其二,克制消费贪欲。从消费的视角来看,当下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类过度膨胀的消费贪欲导致的。无论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西部由于滥垦滥牧、植被遭到破坏导致三次“黑色风暴”的发生,还是当前中国由于森林或草原破坏形成严重的沙漠化土地和水土流失,均是如此。当然,生态灾难和环境悲剧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治疗人类过度贪欲的清醒剂。恩格斯早在一百多
19、年前谈及两河流域文明不复存在的历史教训时曾这样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因此,人类唯有站在保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从无休止地征服与索取、无节制地贪欲与追求的困惑中清醒过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自己做起,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简朴精神,逐步养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财富积累与生态责任极不相称、文明进程与生态状况严重失衡的尴尬局面。 其三,抑制环境污染。实践表明,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之所以未能从根本上得到遏制,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公民生态意识缺失,环保法制观念淡薄。一些企业过于注重效益,急功
20、近利,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利益。说到底,环境问题是由人的社会道德伦理责任缺失而导致的。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抑制环境污染,除了进一步强化制度约束和行政监督,关停并转能源消耗大、经济效益差、环境污染重的企业,加大对各种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之外,就是大力增强全民10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营造浓厚的生态正义氛围,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和千家万户,以全社会的力量共同保护自然环境,建设绿色家园。 其四,促进良性持续。古往今来,良好的自然生态就是人类一切文明的基础。历史实践证明, “因自然生态兴而兴,也因自然生态衰而衰” ,是人类历史演变的一条重要规律。如果说人居环境局部出
21、现的暂时性水质、大气环境的污染,通过有效措施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和治理的话,那么若是整个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则在短期内很难恢复,有的甚至永远难以逆转。这既会给当代人带来生态灾难,更会为子孙后代留下还不清的“债务” ,使人类遭遇自然界惩罚的尴尬。因此,勇于担当人文责任,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性生态,实现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良性循环,既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宗旨,也是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正所谓“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 “既要为当代发展着想,更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只有将人类的现实需求与自然环境的承受力保持在相对均衡的状态,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方面的关系,才能有效化解现实的生态环境难题,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 辛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