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波动的风险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6786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波动的风险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波动的风险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波动的风险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波动的风险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波动的风险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波动的风险研究摘 要:世界经济的大波动大致可分为 7 种类型,即战略失衡型、通货膨胀型、外部冲击型、政治危机型、资产泡沫型、结构陷阱型(结构危机型)和不当应对型。这其中有两点值得我们高度关注:一是经济大波动或危机类型通常与发展阶段、体制等有关,二是经济大波动很少是某种类型波动或危机的单一体现,相反,多数经济大波动表现出复合型特点。中国经济大波动则存在一种 30 年长期周期现象,每 10 年一次的中期波动表现出“3 上 8 下”的规律。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波动可能呈现以下特征:1.受多重内外因素的影响,2013 年前后我国经济可能出现较大的向下波动风险。2.“十二五”

2、时期最大的风险是经济失速后陷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3.“十二五”时期可能出现三种波动风险类型的叠加效应。要避免多种类型风险叠加,避免落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最根本的选择是改变发展模式,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的根本改变。 关键词:“十二五”时期;经济波动;发展模式;发展方式;风险 中图分类号:F1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1002607 一、一种分析框架:对世界经济大波动的分类 (一)现代宏观经济管理的两大任务 在农业社会或前现代社会,一国的经济波动主要与农业的不稳定性2和政治的不稳定性有关,往往其经济增长极为缓慢,因经济技术手段有限,再

3、加上人们对经济规律认识的不足及数据问题,政府还没有建立数目化管理的方法和能力(见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 ,这样一来,经济社会问题会长期累积起来,最后因“天灾人祸”共同作用而酿成巨大的社会灾难,旧朝代由之灭亡,新朝代取而代之,如此循环往复。因此,近代学者提出古代中国有二三百年“改朝换代”周期一说。到了近代或现代社会,人们和政府的主观能动性明显提高,按库兹涅茨的说法,在技术革命和市场需求释放的作用下,许多国家开始了现代经济增长过程,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及国际化等多种因素的推进下,经济进入加速增长过程,经济社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总体稳定性比农业社会或前

4、现代社会明显提高,但经济的波动却始终不断发生,这种波动往往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繁荣与衰退交替、加速与减速交替,有长周期运动的过程,也有中周期运动的过程,更有频繁的短期周期运动过程。一国政府可以利用现代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经验,通过宏观调控来减缓或调节经济波动,但无法消除经济波动,因为经济波动是一种内在规律,就像春夏秋冬的节气运动一样,也如人们在生理上既要运动(工作)又要休息一样。经济运行与许多自然现象一样,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一种理想的状态,实际上总是出现繁荣与衰落两个状态的交替,甚至中间还会出现一种比较漫长的过渡过程。就我们的研究来讲,最关注是经济大波动的周期和特征,特别是其可能引发的大危机风险。大

5、周期波动不仅有规律可循,而且往往都是一次经济或社会层面的危机,但这种大波动或危机会不会形成一次长期性、3破坏性很强的大危机是我们经济研究者和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前者不可避免,西方发达国家进入现代经济增长过程后,往往 20 年会有一个大周期波动或危机。加尔布雷思有一种解释很有意思,他认为,人的贪欲(或非理性的欲望膨胀)导致了经济危机(更有意思的是,另一位美国经济学家艾伯特奥赫希曼写过一本小书,名字叫欲望与利益 ,他指出正是贪欲导致了现代经济社会的进步,避免过度的风险不是要遏制贪欲,而是建立合理的制度,平衡欲望与权利的关系) ,20 年,正好是一代人,当一代人为满足自己的贪欲制造出一次危机后,许多

6、年后人们对这种阵痛开始处于遗忘状态,另一代人便重复这一贪欲过程,因此,20年后又会重复类似的危机。 现代宏观经济管理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在法律不断健全的基础上,政府通过日常的宏观管理维护正常的经济运行秩序,二是在经济出现大波动时避免出现大危机。本文重点研究第二个问题。这一问题又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分析中长周期波动规律,主要是研究其周期的长度规律、年份规律及波动特征。一国与另一国因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不同,经济中长周期波动的时间长度及波动特征会有明显不同。二是探讨经济中长周期现象产生的原因,对各种原因进行梳理、分析,借此对可能产生的大波动进行识别。三是根据理论的进步及实践经验,找出避免因

7、经济大波动而引发经济大危机的对策。 (二)对世界经济大波动的分类 世界上的经济中长周期波动大致可分为 7 大类型。即战略失衡型、通货膨胀型、外部冲击型、政治危机型、资产泡沫型、结构陷阱型(结4构危机型)和不当应对型。 1.战略失衡型。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中长期大波动主要属这种类型。典型的如大跃进后,19601962 年的三年灾害,1976 年的经济下滑。解放后,由于经济发展的盲目乐观主义和急躁倾向,为加快我国的工业化进程,确定了以赶超英美为目标的重工业优化发展战略,国有化体制、城市户籍制度的安排,都是与之相配套的,结果由于三大问题导致经济出现大幅波动,大起大落。因资源有限,重工业优先战略必然忽视

8、农业、轻工业的发展,农业、轻工业供给不足,导致重工业缺乏支撑而被迫调整,经济增长陷入衰退,于是加强农业基础和恢复轻工业,等农业、轻工业稍有好转,又立即强化重工业发展,经济失衡最次发生,反反复复。1959 年我国经济增长率高达 21.3%,第二年因农业萧条,经济又下降03%,1961 年经济则大幅下降 27.3%,1962 年再下降 5.6%。另一次是1976 年,原因也是因为农业问题。农业与工业增长失衡,轻工业与重工业增长失衡是主要原因,而这又是由于发展战略的失衡引起的。同时,体制缺陷导致经济的长期低效率,形成固化的短缺经济特征(科尔内) 。战略失衡型经济大波动一般在发展中国家比较多,而且是在

9、强势政府的国家容易出现。 2.通货膨胀型。这是世界各国导致经济中长期波动的最重要原因。美国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济的不景气主要是由于高通货膨胀的持续化引起的,我国 80 年代后期及 90 年代中期的两次经济大波动也是由于高膨胀引起的。70 年代美国出现了经济发展史上非常罕见的现象“滞涨” ,一方面是高通货膨胀,另一方面是经济衰退或低迷。主要是五六十年代5采取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刺激性财政政策的一种累积性负效应的集中表现。一方面,为抑制高通货膨胀,美国政府采取了大量的价格管制和其他经济管制措施(所谓保护措施) ,抑制了创新和技术进步过程,导致生产率明显下降,从而导致总供给不足,另一方面,高通胀

10、导致经济不确定性增加,企业只能应急而无法进行长期投资,从而导致失业率上升,社会不稳定,当时因中东局势不稳定而引发的两次能源危机加剧了这一问题。我国 1988 年出现了改革开放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高通货膨胀过程,1988 年我国通胀水平第一次超过了两位数,达到了 18.5%,这很快引起了社会不稳定,导致 1989 年和 1990 年经济增长回落到 4.1%和 3.8%。1993 年我国的通胀再次上两位数,CPI 增幅从 1992 年的 6.4%猛升到 1993 年 14.7%,1994 年继续升至 24.1%的历史高点,导致 1997 年后经济增长率大幅下滑及出现通货紧缩问题。 3.外部冲

11、击型。指因外部的政治经济危机导致一国经济短期内迅猛下滑。典型的有 1979 年石油危机对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冲击,2001 年“911”恐怖事件对美国的冲击,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强烈冲击。当然,这里可分出自然冲击和人为冲击,像我国的“非典”和“汶川地震” ,日本的“311 地震”等属于自然冲击,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只是短期性的,中长期影响十分有限,这样的外部冲击一般不改变经济发展的内在趋势。而“911”、2008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属于人为冲击或系统性风险,它不仅会形成短期的强冲击,而且会改变增长的内在趋势和环境,会形成长期性影响。 4.政治危机型。主要是由于经济政治体制的缺

12、陷或政治经济的高度6不稳定性引起的。可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民族矛盾突出的国家,如非洲国家、中东地区、南联盟等。第二类是政治的对立导致政府的反复交替型,如 20 世纪 80 年代的拉美国家。第三类是政治经济体制的某种内在缺陷,并与一些重要领导人的个人错误交织,导致经济的大波动,典型的是 1966 年“文革”开始不久,19671968 年出现的经济大幅下滑。这种情况一般多发生在内部民族矛盾突出、经济发展水平偏低的国家。 5.资产泡沫型。典型的如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和由 2007 年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日本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的房地产泡沫也属于这一类型。主要原因是经济投资或投机活动高度

13、集中于资本或资产市场,形成不断强化的资产泡沫化过程,最后从两方面导致经济大波动:一方面,长期累积的资产泡沫风险爆发,对金融市场形成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一些资产泡沫(如日本的房地产泡沫、美国与次贷相关的金融衍生工具过度膨胀所产生的金融泡沫)与实体经济相脱节或抑制了技术创新。 6.结构陷阱型(结构危机型) 。因结构调整长期滞后,在遇到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或点)时,产业结构升级不能取得突破,从而导致经济增长的长期动力不足或动力转换(换“增长的发动机” )的失败。典型的是拉美、东南亚国家、前苏联、东欧国家在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后,都遭遇的“中等收入国家陷阱”现象,即不仅在中长期周期的重点节点上出现了

14、大波动,而且形成了长期化增长停滞现象(拉美国家 20 世纪 80年代出现了“失去的十年” ,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后陷入了长期低迷状态) 。这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发展病” 。日本在泡沫经济时7代也陷入结构陷阱,其与拉美、东南亚、东欧国家的区别是发展阶段不同,可以把它称做发达国家增长陷阱。实际上可以根据经济发展阶段将发展陷阱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低水平发展陷阱,一些国家长期停留在落后状态,无法突破,如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经济增长缓慢,非洲国家长期摆脱不了贫困状态等;第二种是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可称新兴经济体国家的陷阱;第三种即发达国家增长陷阱,如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陷入长期的发展陷阱。 7.不

15、当应对型。在现代社会,外部冲击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应对不当,会使一个一般型的波动或危机转化为长期的危机。典型的例子是日本在 1986 年后为应对日元升值而采取的宏观经济应对政策,错误的货币政策导致了泡沫经济的发生,而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政府为防止过度的冲击,采取了许多保护性措施,使结构危机加深。最终使日本经济陷入 15 年的停滞增长状态。 在分析经济大波动的原因时,有两点值得我们高度关注:一是经济大波动或危机类型通常与发展阶段、体制等有关。在一定的阶段容易发生某几类危机,而跨过了某个阶段,又容易发生其他类危机。如发展中国家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波动类型就是战略失衡型、通货膨胀型、政治危机型。

16、而发达国家或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中等收入水平前后)容易爆发资产泡沫风险。外部冲击有时是特定的,有时是全球性影响的。而结构陷阱型则主要发生在发展的几个关键点上,因而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波动或风险类型。二是经济大波动很少是某种类型波动或危机的单一体现,相反,多数经济大波动表现出复合型特点,即以一种波8动或危机模式为主,同时伴随着其他模式,几种波动或风险模式共同作用,引发经济出现大波动。 二、中国经济增长波动的规律及对 “十二五”经济波动的预测 (一)中国经济中长期波动的规律 1.长周期波动规律:每 30 年发生一次巨变 自 1919 年“五四运动”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个比较固定的长期周期现象

17、,即每 30 年必发生一次巨变。1919 年至 1949 年的 30 年,中国人经过革命,建立新国家;1949 年至 1978 年,经过近 30 年的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存在着十分严重的体制和战略问题,最终导致了 1978 年改革开放的巨变;最近的 30 年中国经济步入稳定的加速发展期,中国经济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改善。2008 年是自1978 年以来的长期周期波动的“时间窗口” ,其经济大幅波动(向下大幅调整)并不是偶然现象,它是内在长周期波动与国际金融大危机的冲击相互作用的结果。从现代化进程看,自 1919 年算起,中国现代化大致经过 4 个 30 年,即 4 个阶段(

18、总共 120 年) ,每一个阶段经济社会都会发生深刻变化,现在处于第 3 个 30 年向新的 30 年过渡时期,即处于现代化的冲刺阶段。在战略任务上,新 30 年明显与过去 30 年不同,但都要求体制创新和战略的大调整。过去 30 年我们的发展任务是:搞活、转型和加快增长,未来 30 年的发展仅靠这些是不够的,还要在重要的产业上建立国际竞争力,主要是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上要形成国际竞争优势。 2009 前后至 2038 年前后 “五四“新文化运动、反帝反封建反官僚9资本,现代化的思想启蒙及领导权之争。 四个五年计划实施, “大跃进” 、 “文化大革命“等曲折经历从反面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

19、政策、中国融入全球化 内需潜力的释放、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国际化 新中国成立(1949年 10 月 1 日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及中国经济进入调整期 中国实现现代化 2.中周期波动规律:“38”定律或“38”现象 新中国成立 60 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呈现每 10 年一次中周期波动现象,6、7 年繁荣,3 年左右的调整。非常有意思的是,10 年中期波动呈现非常有规律的年份波动特点,即“3 上 8 下” ,我称之为“38”定律。逢 3 的年份都变好,向上增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繁荣期,如 1953 年、1963 年、1973 年、1

20、983 年、1993 年、2003 年,这些年份一般都是由弱转强的标志年份。而逢 8 的年份都会“拐点”向下,变差,成为由强变弱的标志年,1958 年、1968 年、1978 年、1988 年、1998 年、2008 年,或当年经济猛烈下滑,或以其为顶点第二年进入大幅调整期,如 1958 年GDP 增幅高达 21.3%,并很快由盛变衰(“大跃进”的大波动) ,1959 年经济增长大幅回落到 8.8%,19601962 年连续三年经济负增长;1978 年经济增长也较快,受“洋跃进”的影响,GDP 增长达 11.7%,由于“十年文革”对生产率的破坏以及基础不牢,之后很快步入调整期,19791019

21、81 年经济增长降至 7.6%、7.8%和 5.2%,1988 年也类似,经济繁荣伴随着高通货膨胀,很快导致了政治与经济的不稳定,经济步入连续两年的大幅调整期。而逢“8”当年就出现大调整的年份有 1968 年、1998 年和 2008 年。1968 年是衰退年,经济在上年的下降 5.7%的基础上再下降4.1%。1998 年是内在经济调整与亚洲金融危机共同作用下经济出现了加速下滑。2008 年是中国经济大周期波动、中周期波动和短周期波动的交汇点,同时,三季度后又遇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猛烈冲击,经济大幅回落,由 2007 年繁荣的顶峰 GDP 增长 142%骤降至 2008 年的 9.6%,其中20

22、08 年四季度降至 6.8%,波动极为剧烈。 这里需要对产生“38”定律的原因做一深入分析。早在 2005 年,我就观察到我国经济存在这样的一个现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波动点都在每个五年规划的中期,中期必然变盘,好的变坏,坏的变好。五年计划的中期点在年份上恰巧是“3”和“8” 。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呢?原因很简单:逢“3”年的五年计划都是在“8”这一年经济调整下来后制定的,在经济增长状态不好的情况下,制定的五年计划一般都偏向于保守,定的目标较低(人们对未来做预测时一般都采取趋势外推法,今年好,预计明年也比较好,今年差,预计明年也比较差) ,两低的结合(低迷增长状态下的低目标) ,在运行发展到一定时候就会出现反向运动(类似于“负负得正” ,物极必反,索罗斯称之为相反规律) ,于是中期年“3”向上变盘、突破,形成向上运行的增长通道。同样的,逢“8”年的五年计划都是在“3”上基础上制定的,经济增长状态好时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也会变得更加乐观,最后,也在“相反定律”作用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