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太阳历与阴阳五行摘要:民族复兴离不开文化复兴,文化复兴绕不开周易与黄帝内经 ,解释这两部经典绕不开阴阳五行。 周易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作, 黄帝内经是中医文化的代表作;周易的基础在阴阳, 黄帝内经的基础在阴阳五行。可以这样说,阴阳五行玄了,中华文化与中医文化就玄了;阴阳五行死了,中华文化与中医文化就死了;阴阳五行活了,中华文化与中医文化就活了。源头文化中,无处不在的阴阳五行真的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吗?认识了天文历法,才能真正认识阴阳五行。太阳历中的阴阳五行,是那样的精美精致,是那样的规律永恒。 关键词:苗族太阳历;彝族十月太阳历;华夏十二月太阳历;阴阳五行;中医文化;中华文化 中图分类号:B22
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2009507 一、阴阳五行真的是“玄学”吗? 20 世纪 20 年代,中华大地上发生了一场著名的学术争论,这就是“科玄之争” 。科,科学也。玄,玄学也。孰为科学?孰为玄学?当时给出的答案是:西方文化为科学,中华文化为玄学。玄学玄在何处?玄在阴阳五行的不可重复,不可实证上。不可重复,不可实证,所以是玄学。辩论的双方,均为关心中华民族命运的一流学者。争论的是文化,2心忧的是天下。 “中华民族有病!”是双方的共同认识。 “拯救中华民族!”是双方的共同目的。 “如何拯救?”双方则开出了不同的“药方” 。西化派主张抛弃中华文化,进行“全盘西化
3、” ;本土派则主张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信守中华文化。 “科玄之争”中,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被众多研究者忽略了,这就是:文化本土派,也视阴阳五行为玄学。肯定中华文化,否定阴阳五行,这是本土派的一大特征。请看以下例证: 1.梁启超先生批阴阳批五行。梁先生在阴阳五行说之来历一文中说:“阴阳五行为两千年来迷信之大本营,直至今日在社会上犹有莫大势力。今当辞而辟之。 ”梁启超先生认为,以五行学说“支配关乎病人生死的医学,是学术界的耻辱” 。 “科玄之争”中,梁先生是坚定的本土派。 “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 ,清华大学这两条校训,就是梁先生从周易中摘录出来的。 周易的基础在阴阳,但这并不影响梁启
4、超先生批阴阳。 2.章太炎先生批五行。1926 年,章太炎先生在医界春秋发表论五脏附五行无定说一文,主张废除五行。章先生认为五行学说为愚学而非哲学,他说:“五行之论亦与哲学何与?此乃汉代纬候之谈,可以为愚,不可以为哲也。 ”文章引起了争论,章先生又撰文反驳:“今即不言五行,亦何损于中医之实耶?夫中医不可废也。 ” 众所周知,章太炎先生是国学大师。国学大师章先生只反五行不反阴阳。阴阳与五行,在章先生这里,是分割而论的。 3.严复先生批五行。严复在讲演中说:“中国隆古之人,已分一切3物为五行也。五行曰金、木、水、火、土。意欲以此尽物。则试问空气应归何类?或曰空气动则为风,应作属木。 易?巽为木,而
5、亦为风。则吾实不解气之与木,有何相类之处?矿质金石相伴,血肉鱼骨,自为一部。凡此皆将何属中国人不通物理,五行实为厉阶。 ” 严先生曾任北京大学校长,是天演论的翻译者,他对中华民族由先进到落后的看法是:祖先开其头,子孙没有续其尾。严复先生临终对中华文化的态度是:“中国必不亡,旧法可损益,必不可叛。 ”严复先生在天演论?译序中高度赞扬易 ,认为欧洲学术基础的“名、数、质、力” ,中华先贤在易里已全部解决。高度赞扬易的严复先生,反五行不反阴阳。阴阳五行,严复先生也是分割而论的。 4.梁漱溟批阴阳批五行。梁漱溟先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文中这样说:“中国人无论讲什么总喜欢拿阴阳消长五行生克去说。医家对于
6、病理药性的说明,尤其是这样。这种说法又是玄学的味道。他拿金木水火土来与五脏相配属,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据灵枢素问还有东西南北中五方,青黄赤白黑五色,酸甘苦辣咸五味,宫商角徵羽五音,以及什么五声、五谷、五数、五畜等相配合。虽看着是谈资文料,实际似乎用不着,而不料也竟自拿来用。譬如这个人面色白润就说他肺经没有病,因为肺属金,金应当是白色,现在肺现他的本色就无病。又姜若炮黑了用,就说可以入肾,因为肾属水其色黑。诸如此类,很多很多。这种奇妙的推理,异样的逻辑,西方绝对不能容,中国偏行之千多年!” 梁漱溟先生,儒学大师,佛教徒,儒家文化的坚定信守者,梁先生4既否定阴阳又否定五行。 5
7、.余云岫先生批阴阳批五行。与前几位大师相比,留日归来的余云岫先生属于后生,但余先生在“理论”与“实际”两个层面上对中医文化的破坏,其作用远远超越了大师级所有先生。 理论层面上,余云岫先生彻底否定阴阳五行,彻底否定中医经典黄帝内经 。1916 年,余先生著灵枢商兑一书批黄帝内经 ,批判其“一无明确之实验,二无巩固之证据” 。他批评阴阳学说:“彼所谓阴阳者,神秘不可思议。 ”他批评五行学说:“至于五行之说,尤属不根。其在印度、欧西则分四行,曰地、曰水、曰风、曰火。中夏则别为五行,曰金、曰木、曰水、曰火、曰土,是东西已不相同,孰得其真?已不可辨。 ”余云岫先生坚信,阴阳五行和脏腑经络学说作为中医学的
8、基础是虚妄的,能击破它,中医学整个体系也便崩溃。 实际层面上,余云岫先生于 1929 年推出了“废除中医”案。在当时,这一提案震惊了全国中医界。余云岫先生属于西化派,他是从根本上全面否定中医文化的第一人。 否定五行、否定阴阳的学者、大师们,忘记了一个基本而重要的历史事实:先秦诸子百家,子子论阴阳,家家论五行。老子以阴阳论物理,孔子以阴阳五行论人礼,管子以阴阳五行论政理,孙子以阴阳五行论兵法,庄子以阴阳五行论自然哲理, 黄帝内经以阴阳五行论宇宙演化之理,论养生论病理 老子、孔子、管子、庄子、孙子,都是光照千秋的人物,他们会以玄虚之理为立论的依据吗? 但是,在老子、孔子、管子、庄子、5孙子这里,也
9、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缺陷,这就是:他们并没有清晰地介绍阴阳五行的出处与来源。 阴阳五行,真的是不可重复、不可实证的玄学吗?真的是毫无价值的迷信吗?阴阳五行,可以分割而论吗?所有这些,在中华大地上,过去是问题,至今仍然是问题。 回顾先秦无处不在的阴阳五行,笔者得出这样一个看法:只要找出阴阳五行的准确出处,千年的疑难一定会得出清晰而明确的答案。 二、太阳历与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究竟源于何处呢?经过十多年的追溯,笔者追溯出的答案是:阴阳五行源于远古时期的天文历法,具体的源头在太阳历。太阳历中的阴阳五行,是那样的精美精致,是那样的规律永恒。请看以下证据:1.苗族太阳历论阴阳。苗族文化中的阴阳,源于天文历法,
10、具体源于太阳。 善于种植稻谷的苗族同胞,保存、运用了一种十二月太阳历,今天称之为“苗族古历” 。苗族古历中有两个重要的节日冬至与夏至。冬至与夏至,在苗族文化中还有两个雅称,叫做“阳旦”与“阴旦” 。冬至称阳旦,夏至称阴旦。旦,有初生之义。阳旦,阳气初生;阴旦,阴气初生。阳旦,是阳气初生的第一天。阴旦,是阴气初生的第一天。阳旦阴旦,与太阳相关,与太阳、地球的不同对应关系相关。太阳相交于南回归线,冬至阳旦;太阳相交于北回归线,夏至阴旦。 为何以冬至夏至论阴阳?因为冬至以后天气一天天变暖变热,夏至6以后天气一天天变凉变寒。寒阴而暑阳,阴阳抽象于太阳回归年中的一寒一暑。 冬至夏至,阴旦阳旦,年年重复,
11、千古不易,万古不变。重复的根源,在于太阳在两条回归线之间的无限循环。与太阳相关的阴阳,是可以重复的。 “阴阳不可重复”的疑难,在此可以得到清晰的解答。 立竿测影下的冬至,这一天中午,日影最长。立竿测影下的夏至,这一天中午,日影最短。阴旦阳旦,是可以测量,可以定量的。 “阴阳不可定量”的疑难,在此可以得到清晰的解答。 苗族太阳历中的阴阳,由太阳所决定。由太阳决定的阴阳,可以重复,可以定量,没有丝毫的玄虚。 “冬至阳旦,夏至阴旦” ,苗族古历中的这八个字,足可以让所有以阴阳为玄学的文化批判,化为荒唐。 苗族文化保存了多种史前历法,这里有阴阳有五行,有天干有地支。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全部出于天文历法
12、。阴阳五行、天干地支所表达的是时间中的节令,空间中的上中下、前中后、左中右、表中里“立体方位” ,以及四面八方“平面方位” 。 2.蚩尤五行历论五行。 管子?五行篇记载了一种黄帝时代的“五行历” 。五行即五季,五季命名为金木水火土。一季一行,一行统领 72天。其顺序依次是:木行 72 天,火行 72 天,土行 72 天,金行 72 天,水行 72 天。72 天5=360 天,五行共 360 天。治理天下的君王,按照五行顺序发布政令。政令有两大基本内容:在每一行的 72 天里, “应该干什么”与“不应该干什么” 。例如在木行的 72 天里“禁民斩木” ,因为这一时间段是草木生发的时间段。例如在水
13、行的 72 天里“令民出猎” ,因7为在这一时间段禽兽最肥,而且还不是繁殖季节。 五行历,就是把人的生活生产之序与太阳之序连接在了一起。五行历,就是将太阳法则引入人则生活之序与生产之序。 黄帝时代的五行历,是蚩尤制定的。这一历史事实, 管子?五行篇的记载是:“昔者黄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道立五行,以正天时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 ”管子中的蚩尤与黄帝是合作关系,这一点有异于史记?五帝纪 。 72 天这一数据,在黄帝内经 、 ?冠子 、 淮南子中均有出现,由此可见五行历影响的广泛。 五行历中的五行,有着严格的规定性。这里的五行,与玄学无关,与迷信无关。 3.华夏十二月太阳历论阴阳。 周髀算经记载了太
14、阳历、太阴历以及太阳历、太阴历合二而一的阴阳合历这三种历。本文这里,关注的重点是十二月太阳历。 与苗族古历一样,十二月太阳历是以冬至夏至论阴阳的,冬至论阳,夏至论阴。十二月太阳历的冬至夏至,一对应于后天八卦中的坎离两卦,二对应于十二支中的子午两支,三对应于气候中的寒暑。 周髀算经?天文历法原文:“故冬至从坎阳在子故曰寒。夏至从离阴在午故曰暑。 ”周髀算经以太阳历论寒暑,以寒暑论阴阳。寒暑即阴阳,阴阳即寒暑,寒阴而暑阳。 将阴阳对应十二支中的子午两支,是周髀算经的一大贡献。子午两支在空间的连线是子午线,子午两支在时间的两点是阴阳转换点。8冬至夏至,是一年中的阴阳转换点。中午子夜,是一天中的阴阳转
15、换点。冬至夏至、中午子夜,均可以用子午两支来表达。子午两支界定出阴阳转换点,一具有千古不易、万古不易的永恒性,二具有千古不易、万古不易的规律性,三具有就在你我身边的常青性。 在众多经典中,唯有周髀算经记载了冬至夏至的日影长度:冬至,日影长 1 丈 3 尺 5 寸;夏至,日影长 1 尺 6 寸。冬至夏至的定量,实际上也是阴阳起点的定量。十二月太阳历,论阴阳而不论五行。 4.彝族十月太阳历论阴阳五行。笔者在追溯中发现,能够完美完整解释阴阳五行的,中华大地上只有彝族文化。彝族同胞保留了一种汉族已经失传了的十月太阳历。这种十月太阳历中出现了阴阳五行,出现了天干地支,出现了文学名著中广泛出现的数字“72
16、”与“36” ,在十月太阳历这里,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一系列“有其然,无所以然”的问题,均可以找到答案。本文讨论的问题在阴阳五行,其他暂不讨论。 十月太阳历中的阴阳。十月太阳历一年分前后两截,前一截为阳,后一截为阴。两截之分以冬至夏至为界:冬至到夏至,为前一截;夏至到冬至,为后一截。如果说苗族古历的阴旦阳旦,量化出的是南北回归线上的两个点,那么,彝族十月太阳历中的阴阳两截,量化出的是南北回归线之间的两条线。点,既是空间点,也是时间点。线,既是空间线,也是时间线。十月太阳历中的阴阳,既可以在空间中验证,也可以在时间中验证。 十月太阳历中的五行。太阳回归年分五季,五季称五行。一季一行,五季五行。与
17、春夏秋冬命名四时一样,彝族先贤以金木水火土命名五行。五行一行一季 72 天,五行 360 天。十月太阳历中的五9行,是太阳回归年的时间长度去尾数,然后一分为五的结果: (365-5)5=72(天) (366-6)5=72(天) 中华先贤立竿测影,将太阳之动量化在了这样四个数字里:365、366、1461、365.25。竿下测量,太阳之动四年之中有三年的回归周期(从日影最长点回归到日影最长点)为 365 天,有一年为 366 天,四年总的回归周期为 1461 天,四年平均数为 14614=365.25 天。这四个数字,是中华先贤对太阳之动量化的共同认识。因为,这四个数字是在苗族太阳历、华夏太阳历
18、、彝族太阳历中共同出现的。 3605=72(天) ,尾数的 56 天如何安排?彝族先贤安排用于过大小两个年节。冬至为大年,夏至为小年。365 天的回归年为平年,平年过大年,节日用 3 天,小年用 2 天。366 天的回归年为闰年,闰年的大年节、小年节均用 3 天。年节所用的时间,不计入五行中的任何一行。 五行有一定的顺序:以木为始,以水为终。一行接一行,循环不休。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一行生一行,接连不断,循环不休,如环无端。五行在平面时状如圆环,运动状态是周而复始、原始反终。 “有五行”与“为什么有五行” ,或者说“有五行”与“五行从何处来” ,这两个问题,彝族十
19、月太阳历解释得清晰而准确。 据彝族典籍土鲁窦吉 (宇宙生化)介绍,十月太阳历是用“鲁素”表达的。鲁素音近洛书,汉语译为龙书,图形完全相同于汉族洛书。龙书的其然与所以然,彝族文化用天文历法作出了解答。 10阴阳五行,在十月太阳历中是一个体系,不可分割而论。 从先后顺序上看,十月太阳历在先,十二月太阳历在后。十月太阳历论阴阳五行,十二月太阳历论阴阳论六气六律,后者是进步但仍然保留了五行结构。 黄帝内经在夏季之末又分出了一个长夏,在四时之末又化出了最后 18 天,就是在十二月太阳历中对五行结构的保留。 空间的东西南北中五方,人体中的五脏,音律中的五音,色味中的五色五味,五谷的区别,乃至孙悟空的 72
20、 变、梁山好汉的 72 天罡,其根源全部与五行相关。流不会告别源,枝叶不会告别根本;一源而百流,一树开百花;这两点,是中华文化与中医文化永不退色、永葆青春、永放光芒的奥秘。 三、与阴阳五行相关的天文 阴阳五行之理,是太阳之理;阴阳五行之数,是太阳之数。阴阳五行这一千古疑难,放在天文中来认识,几分钟之内就可以变成一个轻松的常识。 1.两条空间天文线。赤道南北平行着两条与太阳相关的空间线,这就是南北回归线。南回归线的空间方位是南纬 2326,北回归线的空间方位是北纬 2326,太阳就循环在这两条天文线之间。往返一次,即一个太阳回归年。此处敬请谨记,站在地球看太阳,如同乘坐车船看青山。认识这两条天文线,对于认识中华文化与中医文化非常重要,因为一系列基础性问题的解答,均与这两条天文线有关。 其一,阴阳学说源于此。太阳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一次,即是太阳回归年的一阴一阳。南来为阳,北往为阴。彝族文化中的阴阳,母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