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校释中的周代多字谥省称问题.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7786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献校释中的周代多字谥省称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文献校释中的周代多字谥省称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文献校释中的周代多字谥省称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文献校释中的周代多字谥省称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文献校释中的周代多字谥省称问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文献校释中的周代多字谥省称问题提 要:周代天子、诸侯使用多字谥并不少见,文献记载周代同一历史人物的谥号,有时是多字谥,有时是多字谥的省称。由于对多字谥省称现象缺乏足够认识,一些学者在校释文献时,对于同一人物的不同谥号,或认定其中必有误载,或改动原作中的谥号,这种做法值得商榷。这些不同的谥号,并不能完全排除其为多字谥省称的可能。在没有更多的确切材料予以证明之前,仍需阙疑待考。 关键词:周代;多字谥;省称 周代王公的谥号,多以单字谥相称,如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逸周书谥法解也是以单字介绍谥法。这就给人们造成了一种错觉,似乎只有到战国中晚期,才会出现魏惠成王、赵武灵王、秦昭襄王等多字谥的君主。

2、其实不然,在西周和春秋时期多字谥就已经出现了。童书业曾指出: 周代谥号往往多至二三字,而文献中常简称其主要之一字,如卫武公之为“睿圣武公” ,齐灵公之为“桓武灵公”是也。余如周贞定王亦称“定王”或“贞王” ,考哲王亦称“考王”又若韩桓惠王亦称“悼惠王” , “宣惠王”亦称“威侯” ,秦悼武亦称“武烈王” ,则或为三字谥,盖古谥法颇为错出也。 檀弓下:“公叔文子卒,其子戍请谥于君君曰:昔者卫国凶饥,夫子为粥与国之饿者,是不亦惠乎?昔者卫国有难,夫子以其死卫寡人,不亦贞乎?夫子听卫国之政,修其班制,以2与四邻交,卫国之社稷不辱,不亦文乎?故谓夫子贞惠文子。 ”则古谥法三字似为常例。1 童先生推断“

3、古谥法三字似为常例” ,颇为值得重视。按卫武公(公元前 853 年公元前 758 年在位)值两周之际,其三字谥见于国语楚语 上 ;齐灵公(公元前 581 年公元前 554 年在位)值春秋中期,其三字谥见于齐国青铜器叔夷钟、镈铭文。公叔文子值公元前 500 年前后的春秋晚期。此三人皆有多字谥号,表明多字谥并非战国才出现。 两周青铜器铭文中,多字谥亦不乏其例。李零指出,西周穆王时器班簋铭文云:“班非敢觅,乍(作)邵(昭)考爽益(谥)曰大政 。 ”“大政”即为双字谥。春秋中晚期禾簋中的“懿恭孟姬” ,春秋晚期哀成叔鼎中的“哀成叔” ,战国田齐桓公午在齐侯因齐敦铭文中称为“孝武桓公” ,皆多字谥的例证

4、。2 另外叔夷钟、镈铭文末尾云:“至于世曰武灵成子子孙孙永保用享。 ”李家浩认为“武灵成应当是叔弓的谥。 ”3 出土简帛文献中亦有不少多字谥。 史记楚世家的平王,上博简平王问郑寿 、 平王与王子木和清华简系年均作“景平王” ;史记楚世家的惠王,清华简楚居和系年皆作“献惠王” ;史记楚世家的简王,上博简柬大王泊旱和清华简楚居作“柬大王” ,清华简系年作“简大王” ;史记楚世家的声王,清华简系年作“声桓王” ;史记楚世家的悼王,清华简楚居、 系年作“悼折王” ;史记晋世家的平公,清华简系年作3“庄平公” 。清华简系年中楚国的封君也多为双字谥,如平夜悼武君、阳城桓定君、郎庄平君等。 以上材料表明,多

5、字谥在周代出现很早,在各诸侯国的使用也不为鲜见。值得注意的是,传世文献所载周代同一历史人物的谥号,有时是多字谥,有时是多字谥的省称。由于对多字谥省称现象缺乏足够认识,一些学者在校释古籍时,往往对原作中的谥号做出一些误释。兹列举四例: 1、 墨子贵义:“子墨子南游于楚,见楚献惠王,献惠王以老辞,使穆贺见子墨子。 ”1 孙诒让墨子间诂云: 毕云:“检史记 ,楚无献惠王也, 艺文类聚引作惠王 ,是。又案文选注引本书云墨子献书惠王,王受而读之,曰良书也 ,恐是此间脱文。 ”诒让案:此文脱佚甚多。余知古渚宫旧事二云:“墨子至郢,献书惠王,王受而读之,曰:良书也。是寡人虽不得天下,而乐养贤人。 ”余书“献

6、惠王”亦止作“惠王” ,疑故书本作“献书惠王” ,传写脱“书” 、存“献” ,校者又更易上下文以就之耳。2 吴毓江墨子校注云: “献书惠王”与下句“惠王以老辞”九字,道藏本、吴钞本、唐本、潜本、绵眇阁本、陈本、毕本作“见楚献惠王献惠王以老辞”十一字,陆本、茅本、宝历本、李本、堂策槛本、四库本作“献惠王献惠王以老辞”九字。案陆本等无“见楚”二字者,比较近古。此文本作“献书惠王,惠王以老辞” 。3 4于省吾云:“孙诒让疑故书本作献书惠王 ,是也。 ”王焕镳亦云:“吴、于说是,墨子于惠王仅一献书耳。 ”4 上述学者皆以墨子贵义中的“献惠王” 为“献书惠王”的脱文。现据清华简楚居与系年 ,楚惠王确被称

7、作“献惠王” , 墨子原文无误。 楚居:“至献惠王自媺郢徙袭为郢。 ”系年:“献惠王立十又一年,蔡昭侯申惧,自归于吴。 ”可见,“献惠”其实是个多字谥,楚惠王系楚献惠王的省称。 2、 越绝书外传记地传:“自秦以来,至秦元王不绝年。元王立二十年,平王立二十三年,惠文王立二十七年,武王立四年,昭襄王亦立五十六年,而灭周赧王,周绝于此。 ”5 这段关于秦国世系和年代的记载,钱培名越绝书札记云:“案史记秦本纪 ,惠文以前,献公二十三年、孝公二十四年,无所谓元王 、 平王 ,亦并未闻秦有追尊献、孝二公为王之事,不足据。 ”6李步嘉越绝书校释 、7 俞纪东越绝书全译8 均采其说。而张仲清越绝书校注则指出,

8、秦献公在史记索隐引世本中作“元献公” , “然则此称元王者,王字固误,而称元 ,盖自此乎?”9 张氏之说颇有见地, 越绝书中的“元王”与世本所载“元献公”应有联系。 吕氏春秋当赏:“公子连亡在魏公子连立,是为献公。 ”可见, 当赏篇中的公子连即秦献公。然而,关于秦献公的名与谥,古今学者却持有不同的看法。吕氏春秋当赏高诱注:“公子连一名元。 ”毕沅注:“公子连即献公索隐云名师隰 。 ”10 梁玉绳认为“元”乃秦献公之谥,而5非名。他认为: 秦诸君多失名, 吕氏春秋称献公为公子连,高诱注一名元,非也,则献公名连, 史何以 不书?索隐谓名师隰,未知所出。又秦记索隐引世本作“元献公” ,疑史脱“元”字

9、,盖两字谥也。1 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赞成梁说,并推测“连或即师隰之合音” 。2 陈奇猷与梁玉绳、杨宽的看法不同,他认为: 献公之名,此作“连” ,高注谓一名“元” , 史索隐谓名“师隰”。考连、元古音同隶元部,则元为连之同音假字,非公子连一名“元”也, “师隰”乃为别名耳。由此亦可知“元”亦非谥号, 索隐:“世本作元献公 ”,盖误以献公名连之异文“元”为谥耳。梁氏从索隐引世本说,失之未考。3 按:梁玉绳、杨宽的看法是正确的, “元”应是秦献公的谥号。传世文献对战国时期秦国君主的多字谥多有记载,如史记秦本纪厉共公, 秦始皇本纪作“剌龚公” ;秦本纪的灵公, 秦始皇本纪作“肃灵公” ;秦本纪的孝

10、公, 帝王世纪作“孝襄公” ;秦本纪的秦武王, 秦始皇本纪作“悼武王” , 世本作“武烈王” ;惠文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等都是多字谥。 世本所记“元献公”也应为多字谥,献公、元公系“元献公”的省称。 越绝书称秦献公为“元王”,当有所本。 3、 史记魏世家载:“三十六年,惠王卒,子襄王立十六年,襄王卒,子哀王立二十三年,哀王卒,子昭王立。 ”4 史记索隐云: 6系本襄王生昭王,无哀王,盖脱一代耳。而纪年说惠成王三十六年,又称后元一十七年卒。今此分惠王之历以为二王之年,又有哀王,凡二十三年,纪事甚明,盖无足疑。而孔衍叙魏语亦有哀王。盖纪年之作失哀王之代,故分襄王之年为惠王后元,即以襄王之年包

11、哀王之代耳。5 司马贞坚信史记无误,怀疑世本 、 纪年失载哀王一代。其实, 世本 、 纪年记载无误,襄王、哀王乃襄哀王一君之两谥,史记与索隐误分襄哀王之历为二王之年。对此,钱穆先生考证曰: 史记:“梁惠王三十六年卒,子襄王立。十 六年卒,子哀王立。 ”竹书纪年梁惠王立三十六年改元,又十六年而卒。其后称今王,至二十年而书止。杜预左传后序谓:“史记误分惠成之世 以为后王之年。哀王二十三年乃卒,故特不称谥,谓之今王。 ”崔述辨之云:“杜氏以史记襄王之年为惠王后元之年,是已。至谓竹书之今王乃哀王而无襄王,则非也。 孟子书称见梁襄王,孟子门人记此书者,皆当时目睹之人,不容误哀为襄。则是梁固有襄王也。 世

12、本称惠王生襄王,襄王生昭王,则是梁有襄王,无哀王也。 ”黄式三辨之曰:“韩宣惠王子谥襄哀王,见留侯传 。魏惠成王之子亦谥襄哀王,二君薨同年,亦同谥欤?史止称襄者,正如魏惠成王之称惠王,韩襄哀王之称襄王也。 史记既分惠王之一世为二世,因分襄哀之一谥为二谥矣。”今按三晋之君,自梁惠成以下,率多一君二谥,且有三四谥者,黄以7韩有襄哀证魏襄哀为一君,说最可信。 史误分襄哀二君,犹如后人误以韩威侯与韩宣王为二人也。6 按:黄式三、钱穆的看法是正确的,魏襄王即魏哀王,襄王、哀王乃襄哀王的省称。1977 年安徽阜阳双古堆 1 号墓发掘出土的汉简年表记载了从西周“共和”到秦统一期间各国君主的谥号、年代和大事记

13、,只是竹简残损严重,胡平生从残简中辨识出年表中的“襄哀王”是一位魏王。7 这为魏襄哀王是多字谥号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4、 燕召公世家载:“自召公已下九世至惠侯。 ”8 史记索隐云:“并国史先失也。又自惠侯已下皆无名,亦不言属,惟昭王父子有名,盖在战国时旁见他说耳。燕四十二代有二惠侯,二厘侯,二宣侯,三桓侯,二文侯,盖国史微失本谥,故重耳。 ”9 司马贞认为谥号重复的原因大概是燕国“国史微失本谥”造成的,然谥号重出的现象非独燕国有之, 秦本纪有两惠公, 齐世家有两庄公, 鲁世家有两文公, 卫世家有两庄公,宋世家有两愍公、两昭公,这些现象显然不能简单地归之为“国史微失本谥” 。另据春秋与左传记载,

14、春秋时期滕国有君主滕文公(前 599 年前 575 年) ,而据孟子记载,战国时期,滕国也有一位滕文公。汉代赵歧注释孟子时对此有一段解释: 滕侯,周文王之后也。 古纪 、 世本录诸侯之世,滕国有考公麋,与文公之父定公相直;其子元公弘,与文公相直。似后世避讳,改“考公”为“定公” ;以元公行文德,故谓之文公也。1 司马贞“盖国史微失本谥”和赵歧“似后世避讳”的推测,缺乏佐8证,这种谥号重出的问题应该考虑到多字谥省称的因素。如汉书古今人表 、 帝王世纪所载的周贞定王介(公元前 468公元前 441 年在位) , 史记周本纪将之省称为“定王” ,与前代的周定王瑜(公元前606公元前 585 年在位)

15、称呼相同,但实际上二者的谥号是不同的。 先秦、两汉文献中,同一人物常记载有不同的谥号。古今学者在校释这些文献时,往往认定其中必有误载,或改动原作中的谥号。兹举几例: 1、 说苑正谏: 楚庄王筑层台,延石千重,延壤百里,士有三月之粮者,大臣谏者七十二人皆死矣诸御己曰顾臣愚,窃闻昔者虞不用宫之奇而晋并之,陈不用子家羁而楚并之,曹不用僖负羁而宋并之,莱不用子猛而齐并之,吴不用子胥而越并之,秦人不用蹇叔之言而秦国危,桀杀关龙逢而汤得之,纣杀王子比干而武王得之,宣王杀杜伯而周室卑;此三天子,六诸侯,皆不能尊贤用辩士之言,故身死而国亡。2 从诸御己列举的历史事件来说,这则故事应发生在战国时代,文中的楚庄王

16、并非春秋时代的楚庄王。钱穆列举翔实的证据,考证此楚庄王是战国时代的楚顷襄王,3 其说可从。向宗鲁引宋代学者叶大庆、日本学者关嘉之说,认为文中“楚庄王”有误, 黄氏日抄也认为 “庄字不知为何字之误” 。4 有的学者认为战国时代不应有楚庄王。顾广圻注韩非子喻老云:“荀子杨倞注引无庄字,按庄王与 庄蹻不同时,或此庄王亦谓威王也。 ”陈奇猷赞成此说。5 陈氏注释韩非子奸劫弑臣时,认为“楚庄王”是“顷襄王”之误, “盖庄、襄音9近误为顷庄王 ,后人见楚无顷庄王 ,遂又删去顷字也。 ”6 2、 说苑权谋: 楚成王赘属诸侯,使鲁君为仆,鲁君致大夫而谋曰:“我虽小,亦周之建国也。今成王以我为仆,可乎?”大夫皆

17、曰:“不可。 ”公仪休曰:“不可不听楚王,身死国亡,君之臣乃君之有也;为民,君也!”鲁君遂为仆。7 公仪休于鲁穆公(据史记六国年表公元前 407 年公元前 377年在位)之时相鲁,文中“楚成王”显然不会是春秋时期的楚成王。向宗鲁认为:“楚成王、公仪休相去几二百年,何由并世?成王疑威王之误。 ”8 3、 吕氏春秋君守: 夫一能应万,无方而出之务者,唯有道者能之。鲁鄙人遗宋元王闭,元王号令于国,有巧者皆来解闭。人莫之能解。兒说之弟子请往解之,乃能解其一,不能解其一,且曰:“非可解而我不能解也,固不可解也。”问之鲁鄙人,鄙人曰:“然,固不可解也,我为之而知其不可解也。今不为而知其不可解也,是巧于我。

18、 ”9 陈奇猷认为,这个“宋元王”就是春秋时期的宋元公佐,与褚先生补史记龟策列传中的宋元王、 庄子田子方中的“宋元君”是一个人。10 此释不确。兒说是战国时期善辩之人,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载:“兒说,宋人,善辩者也,持白马非马也服齐稷下之辩者。 ”11因此, 吕氏春秋君守中的“宋元王”不会是春 秋时期的宋元公。此处的“宋元王”有可能是战国时期的宋王偃。10史记龟策列传 、 庄子外物 、 论衡说瑞都记载了渔者得神龟献之于宋元君之事,所指皆为宋王偃。 宋王偃在吕氏春秋的当染 、 顺说两篇与战国策宋策各篇中又被称作宋康王。 吕氏春秋顺说:“惠盎见宋康王。康王蹀足謦欬。 ”毕沅注提到旧本讹作“惠盎见宋康

19、成公而谓足声速” ,并据列子 、 淮南子等书更改了旧本原文。1 这一改动为后代许多学者所认同,现代吕氏春秋各注释本的正文也都采用毕沅改动后的文本。 4、 吕氏春秋至忠: 荆庄哀王猎于云梦,射随兕,中之。申公子培劫王而夺之。王曰:“何其暴而不敬也?”命吏诛之。左右大夫皆进谏曰:“子培,贤者也,又为王百倍之臣,此必有故,愿察之也。 ”不出三月,子培疾而死。荆兴师,战于两棠,大胜晋,归而赏有功者。2 荆庄哀王,东汉高诱认为是战国时期楚考烈王之子楚哀王。按两棠之战即晋、楚邲之战,3 又见于贾谊新书先醒 ,故此处“荆庄哀王”指春秋时期的楚庄王侣无疑。高注不确。清代学者毕沅确定“此楚庄王也” ,不过他认为称呼中“不当有哀字。 ”陈奇猷先生指出, 太平御览卷 417 引此作“庄襄王” , 吕氏春秋中“哀”字或为“襄”字讹误。4 5、 战国策赵策一:“又使人请地于魏,魏宣子欲勿与。 ”5 缪文远注云:“宣” ,鲍本作“桓” 。吴补曰:“韩子 、 说苑亦并作宣 ,恐桓字讹。 ”6战国策魏策一:“知伯索地于魏桓子,魏桓子弗予。 ”缪氏注:“魏桓子,名驹。 韩非子说林上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