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慈禧太后:京剧鼎盛时期的“至尊推手”在专制时代,最高统治者的喜好往往决定一个时代的风尚或某些事物的兴衰。古有楚王好细腰,宫女多饿死;近有慈禧太后嗜戏如命,直接推动了京剧的大繁荣、大发展。京剧能有后来的地位及影响力,慈禧功不可没。 京剧从乾隆年间的徽班进京到汉调的融入,再到道光时期的正式形成,孕育了长达半个世纪。同治、光绪年间京剧的发展达到鼎盛,剧目繁多、名家辈出,著名的“同光十三绝”等杰出艺人就活跃于这一时期。京剧为何能在同光时期走向成熟,并成为压倒一切地方戏曲的剧种?戏曲史家过去总是强调“徽汉合流”以及杰出伶人的个人作用,而往往忽略京戏在清朝一代代统治者个人爱好下走过的漫长历程。京剧能在同
2、光时由成熟达到鼎盛,离不开国家的真正掌权者慈禧太后,她堪称大清朝的“骨灰级”戏迷,更是京剧迅猛发展的“至尊推手” 。正是由于她的过度痴迷与大力支持,才使京剧占领了从宫廷到地方的大小舞台,并逐渐风行于京都大邑。 慈禧太后为何钟情并痴迷于京戏呢?这或许不能仅从声色娱乐的角度来加以解释。慈禧入宫时不满 16 岁,经过激烈的宫廷斗争攫取到最高权力也不过 26 岁。原先受到的私塾闺阁教育对慈禧这样的女子来说显得过于肤浅。对这位铁腕女人而言,要主宰大清江山,不需要学习什么2女儿经 家训篇以及唐诗宋词,而需要从更多的历史教训中吸取维权之术,所以像连环套 空城计 五虎平西之类的历史剧就成了她的教科书。对于慈禧
3、,京戏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消遣娱乐形式,在某种程度上京戏是她获得更多知识与教育的一个体面途径。从欣赏到受教,她对于京戏的喜爱程度日益加深,她的爱戏、宠戏与懂戏对推动中国晚清京剧的发展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近代史上,慈禧太后饱受世人唾骂。她权欲极强,对外屈膝投降,卖国求荣;对内顽固透顶,镇压戊戌变法,镇压义和团,阻碍社会进步。但抛开政治不谈,文化程度不高的慈禧太后确实有着非同寻常的艺术天赋,她人性的另一面“不是恶魔,而是一个富有魅力的女人” (美国人斯特林?西格雷夫龙夫人慈禧故事 ) 。慈禧太后利用自己的地位在京戏发展进程中所起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 首先,慈禧对京戏的痴迷,刺激了光绪时代梨园业内的
4、竞争,极大地促进了京剧于此期的繁荣。慈禧的“至尊推手”作用,第一体现在她对于京戏不是看热闹,而是瞧“门道儿”:一出戏下来, “挑眼都挑得很服人” 。事实上,京剧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将表演动作与人物的唱腔相结合。这一标志性变化由慈禧太后的支持与倡导迅速风靡舞台。以前的京戏都是唱演脱节,工唱的就只注重抱着肚子傻唱,嗓子冲就行;工做的行当则只注重翻跟头打把式,这种过细的分工束缚了对剧中人物形象的完整塑造。光绪末年,旦角王瑶卿打破了前辈几十年一成不变的旧规矩,把人物表演与唱腔结合起来,试图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但由于年轻,改革不被行内认可,反对声一片。可是慈禧太后看过王瑶3卿的戏后发话了:“大王
5、演得好。 ”而且重重地奖赏了他。老佛爷的话就是圣旨,这一下梨园各类唱工行当都努力把身段表演与人物唱腔相结合,京剧至此才逐步形成一种完整的表演艺术。 因为懂戏,慈禧太后对演员的表演要求也非常高,她要求表演时要与“贯串” (指从头到尾表现的剧情)丝毫不差,而且对于身段动作、唱念、场面,甚至如何跑龙套都提出要求。正是由于把京戏理想化的追求与皇权威严结合在一起,所以晚清时代的京剧无论在哪方面都尽显精致。看了几十年戏,慈禧太后对于诸多名家都能分出优劣,比如对于老生后三杰的汪桂芬与谭鑫培,她看过二人同台演出后就评价:“宫里有桂芬,就显得金福(谭鑫培)略逊一筹了。 ”她极为喜欢杨小楼,但看完他演的铁笼山后毫
6、不客气地指出:“杨小楼扮相、个头、嗓子都还可以,就是工架没有金福好看。 ”杨小楼听了老佛爷的评价,端上银子就去找金福学艺去了。 作为“至尊大推手” ,慈禧太后的另一作用就是以高额赏银调动民间伶人的相互竞争,使他们在表演时绝不敢掉以轻心。据史料记载,嘉庆、道光年间,最出色的伶人也只能得到一两重的银锞子。但慈禧出手大方,光绪早期,演出后对伶人的赏赐最高达到八两银子;到了光绪二十年以后,通常一赏就是二三十两乃至四五十两,甚至还有一场拿到六十两外加其他值钱物件的记录。 慈禧一生赏赐过多少京戏名伶已难以统计,晚年慈禧出手则更为大方。庚子之乱她自西安回銮之后,一年里为看戏赏出的银子就多达三千三百两,这还不
7、包括月钱、白米、公费制钱和其他衣物玩艺。据升平署4(清宫演剧管理机构)档案记载,光绪三十四年六月,慈禧在三天之内看了两次连营寨 ,她给谭鑫培和杨小楼的赏银第一次是二百六十四两,第二次则升至三百零四两。因为一出自己喜欢的戏,三天出手给两位伶人五百多两赏银,这在清宫属于空前绝后的赏赐。 可以说,慈禧太后对京戏的苛求与奖赏上的出手阔绰促进了当红伶人对表演艺术的精益求精,这应该是京剧能在晚清迅速升华的一个重要因素。 其次,慈禧亲自参与将原本为昆弋戏的昭代萧韵改编为京戏,对京戏普及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推崇昆弋诸腔,压制花部乱弹(京戏属于乱弹之一) ,是咸丰之前百余年清宫戏曲观念的主旨。这一传统后来受到
8、严重冲击,最终在光绪时被彻底颠覆。而敢于颠覆前朝祖制的不是别人,正是对皮黄腔如醉如痴的慈禧太后。她下令把连台本戏昭代萧韵改为京戏。这本是一部述说杨家将故事的连台本戏,大部分为昆腔,小部分为弋阳腔,要将曲谱都改成京戏可是不小的工程。她为了这项“文化工程”动用了升平署、内廷供奉、普天同庆太监科班三拨人马,还动用了内务府、如意馆和太医院的人,闲来也亲自编词创腔,此项“文化工程”持续两年,一共改编脚本一百零五出,直到光绪二十八年六月八国联军进攻北京的时候才告中断。由宫廷出面操刀编创京剧剧本,无疑极大提高了京剧的社会地位,同时也奠定了京剧成为中国第一戏的坚实基础。 第三,慈禧为京戏行头的更新提供了丰厚的
9、物质基础,使得独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戏衣从简朴变身为华丽,从而完成了京戏走向国粹艺术必5不可少的一步。 京戏之所以成为国粹,并不仅仅是以唱腔表演取胜,服饰、道具、脸谱也是其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传统京戏的行头后来之所以在海内外引起轰动,与慈禧太后的地位与讲究不无关系。以前的梨园行从来没有自备行头一说,无论多么著名的角儿,充其量也不过准备些可体的髯口、靴帽之类,工做的行当顶多再加上一两件使着顺手的刀枪棍棒。那时候伶人的一切服装无不由所搭戏班提供,戏班为了节省成本,别说是戏服做得简单,就是多少年不添置行头也是常事。可是慈禧就不同了,她位居一国之尊,听戏不但讲究唱腔的韵律,而且注重行头道具的华美精致。早在
10、庆贺 50 寿诞时,她就花了十多万银子置办行头,到她光绪二十六年的寿诞时,宫里为添置戏衣、切末的花费更是达到五十二万两之多。 慈禧作为京剧的大推手不吝金银。她舍得花钱使得京戏戏服在光绪年间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戏服制作工艺更加繁复多样,舞台效果极为富丽华贵。晚清兴起旦角在官裙外面罩有一条凤尾裙,这种裙子的最精美之处就是用镶滚工艺缝出一道道彩条。据估算,戏服中的镶滚费用占了总成本的十分之六,而那些名贵绸料和精湛手工缝制所需银两又不知花费几何。 光绪三十四年,备受慈禧赏识的谭鑫培和杨小楼在德和园大戏台为慈禧首次上演三国故事连营寨 ,她对这出戏喜欢得不得了,马上命人到江南专为此戏定制了全部行头。这些行头中有饰演刘备所穿的白缎金边绣黑龙的男蟒,饰演赵云所穿的白缎金边绣鳞纹花蝶的男靠,还有旗、围、帔、帐和将士们穿的开氅、箭衣、背心等等,全部是在白缎上绣黑6色图案镶滚金边。这些服饰用料的富丽与做工的华贵,是民间戏班绝不可能配置得起的。慈禧对行头的讲究带动了晚清京戏服饰的改良创新,但无论怎么改,精致与精美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骨灰级”戏迷慈禧活了 74 岁,毕生嗜戏几乎一个甲子。在政治上虽乏善可陈,但从另一面来说,慈禧太后是京剧的知音毫不为过。事实上,正是这个权势女人开启了京剧人民化时代,是她把中国京剧引向了国粹艺术的康庄大道。 作者单位:河北青县一中 责任编辑:王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