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顺天中学堂到北京四中.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41499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顺天中学堂到北京四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从顺天中学堂到北京四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从顺天中学堂到北京四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从顺天中学堂到北京四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从顺天中学堂到北京四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从顺天中学堂到北京四中1898 年之戊戌变法虽壮烈失败,但维新派“废八股,立学堂”的教育主张势不可挡。清政府迫于潮流压力,1903 年开始实行新教育制度,1905 年废除科举。1906 年,顺天府筹建顺天中学堂,次年建成,校址在北京西什库 13 号宛平高等小学堂。顺天府所辖 24 县各选派两名学生入顺天中学堂学习。第一届有 42 名学生,学制 4 年,设国文、算术、历史、英文、社会学、国画等课程。这就是今北京市第四中学(简称“北京四中” )的前身。 民国初年,1912 年 9 月 29 日顺天中学堂改校名为京师公立第四中学校,并定 9 月 29 日为校庆日。学制依然 4 年,只招收男生。京师

2、学务局委派王道元任校长。1913 年增设德文班。1914 年在教育部工作的鲁迅曾来四中,参加校庆纪念活动。1919 年又增设法文班。1923 年学制改为“三三制” ,即初中 3 年,高中 3 年。 1928 年改名北平特别市公立第四中学校,同年又改为北平市市立第四中学校。当时,北京中、小学分为京师、保定(北大保定派)两派。京派尊重林琴南,力主保存国粹;保派则尊崇北大校长蔡元培,提出要发展科学。四中属后者的领头学校,开北京中学尊重科学之先河。 1931 年北京四中废高中文理科,改文艺为甲组,数理为乙组。采用学科制和学分制,分必修科和选修科,实行课程标;隹学分制。高中 3年内共设必修课 22 门,

3、选修课 6 门;必修课和选修课满 180 学分者始准2毕业。全校设 12 个班,规定每班不得超过 50 人。1931 年招收高中一年级新生 56 人,报名 458 人,被录取者占 12%。高中二年级招收插班生 15人,报名 323 人,被录取者占 5%。学生来源以河北和北京为主,兼收全国各地考生。因为收费少,有住宿条件,又享有盛名,所以报考的学生很多,被录取者多为勤学刻苦、有上进心的学生。学校实行奖励学业、操行优秀者制度。凡本学期学业、操行均为甲等,且名冠全级者,则免交下学期全数学费,第二名、第三名免交半数学费。对于某项单科特别优良,而其他学科、操行均在乙等以上者免交下学期学费之半数。 北京四

4、中的师生具有光荣的爱国、民主传统。五四运动期间,四中学生走上街头宣传演讲,掀起爱国热潮。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第十级学生冯至等于 1920 年创办了新文化刊物青年 ,寄往全国各地新文化刊物编辑部进行交换。1924 年底全校集队迎接孙中山先生到京。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在学生会负责人黄诚等同学的组织下,四中学生游行到北平军分会,要求张学良抗日。黄诚还主张地理课改为国防地理。在学生会的组织下,同学们曾分组去郊区农村宣传抗日,到商店募捐,抵制日货。 (黄诚后来考入清华大学,任清华学生会主席,北平学联主席,是“一二九”学生运动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后曾担任新四军政治部秘书处长。皖南事变中被捕,从

5、容就义,年仅 28 岁。 )1940 年日伪校长王岩涛来校,遭到全校师生反对,被学生赶出了校门。1947 年 5月 22 日,在清华、北洋、燕京等大学读书的部分四中校友返回母校,向高三学生做反内战反饥饿宣传及升学辅导。内六区警察局闻讯后派数十名警察持枪冲进四中,包围了礼堂,捆绑了正在演讲的校友。在场的四3中学生义愤填膺,以大无畏的精神与警察展开了斗争,有几个同学被刺刀刺伤。学生团结抗争,迫使警察撤走。北平市市长何思源派专人来校为校友松绑,并向校友和学生道歉。全校师生为抗暴胜利而振奋。 1947 年化学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同学们自发组织义演,进行募捐,将所得收入用来重建化学实验室。 1949 年

6、 1 月 31 日,北平和平解放。3 月 15 日市军管会派李复生、张镜等接管四中,李复生任校长,学校获得新生。师生以无比兴奋的心情参加了开国大典,校名改为北京市第四中学。 早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四中就以高质量的教学成绩,成为学生求学的首选之校。能被四中录取的学生,无一不被家长引以为荣,以致成为各自范围内名噪一时的佼佼者,这种情况至今未变。 生源如此,老师更不一般,建校初期所聘教师多是北大或北师大的毕业生,有不少人还是当时的知名学者、作家。老师讲授数、理、化课程采用的大多是美、英、德等国的原版教材,使学生一开始就接触到最先进的知识。以 1932 年为例,有教职员 40 人,其中北大毕业者 1

7、2 人,师大毕业者 9 人,留学归国者 10 人,其他院校毕业者 9 人。知名的教师有马文元(数学) 、刘景昆(化学) 、李直钩(物理)等。这个力聘名师来校任教的传统,延续至今。邱济隆校长在任期间,学校先后拥有特级教师 16 名,如罗宝贵(化学) 、潘廷宏(化学) 、赵岩松(化学) 、郑春和(生物) 、李明赞(历史) 、赵如云(政治) 。如此强大的师资阵容,实为当时北京各校之首。 校长刘铁岭、刘秀莹、邱济隆、刘长铭也都是名师行列里的佼佼者。41995 年 11 月 7 日,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到四中视察,落座后对邱济隆校长讲的第一句话就是:“久闻大名,不,不,不,是久仰大名,如雷贯耳。来到四中,

8、三生有幸。 ”进入 21 世纪,百年老校北京四中与时俱进,多有创新,2002 年被北京市委评为“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 ,被北京市教委认定为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2008 年北京四中分校建制取消,初中部又回归北京四中,使学校复位于全日制完全中学。 北京四中教师的文采传为佳话,曾结合教学和校园文化的建设自编、公演大型史剧郑伯克段于鄢 。 北京四中校友风采照人。陆宗达先生是北京四中早期毕业生,1918年考入,在 13 班。1947 年起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作为黄侃先生的嫡传弟子,陆先生在训诂学和说文学方面造诣高深,为中国训诂学和说文学的复兴与普及作出了重要贡献。北京师范大学曾召开“纪念陆

9、宗达先生诞辰 100 周年暨中国语言文字学学术研讨会” 。作为率先在医学与 IT 之间架设彩虹的开拓者,李包罗深情感言:正是在四中 6 年的学习生活,塑造了自己健全的人格,为以后漫长的人生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谈及与母校的情缘,李包罗笑言:“我最大的新闻价值恐怕就是我的一家与四中的关系了。 ”原来李包罗的父亲李济民曾是北京四中数学教研组的一位优秀教师,李包罗的哥哥、弟弟、儿子均毕业于四中,巧的是儿子在美国娶的妻子也是四中毕业生。一家三代六口人均与四中结缘,可称一段佳话。 学术界的虞福春(物理学) 、方励之(天体物理学) 、何芳春(历史学) ,文化艺术界的冯至(诗人) 、李敖(作家) 、王蒙(作家) 、从维熙5(作家) 、陈凯歌(导演) ,政经界的王昆仑(曾任民革中央主席) 、俞正声、马凯等都是北京四中的毕业生。 北京四中自清末建校以来,校址基本没有变更。但顺天中学堂时期的旧建筑唯剩“校长室” 。校长室系三间硬山式北房,青砖灰瓦,颇具古韵,房前置平台。每到夏秋朗月之时,校长和教师在此举行乘凉晚会,共话教书育人之道。所以,师生们皆称“校长室”前的平台为“望月台” 。现在“校长室”已成为文物保护单位。1997 年 6 月,为迎接 90 周年校庆,校友会向母校捐款修建了老校门,重建了漱石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