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与对策分析.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51248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与对策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与对策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与对策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与对策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与对策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型城镇化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与对策分析【摘 要】现阶段,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规模扩大,城乡一体化程度提高,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开始转变为城镇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开始大量向城镇转移。这些转移的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新型城镇化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民工;就业;分析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同时还指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资料来源: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 。建设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是符合世界潮流、符合中国国情的,是体现中国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保障社会和谐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城市化的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规模的扩大,农村规模的缩小,城乡一体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开始转变为城镇人口,农业人口数量开始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开始大量向城镇转移。而核心城市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是有限的,再加上广大农民很难支付起高额的城市定居成本,所以导致很多农民离土不离乡,或者一部分农民工能暂时就业,但是在就业的稳定性方面也是无法得到保障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成了日益严峻

3、的问题。那么怎么实现劳动力转移,解决农村隐性失业问题就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二、农民工就业的现状 1.就业渠道不畅,就业信息缺乏。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的滞后,目前,农民工外出务工主要靠亲戚介绍或者依靠中介公司组织才能实现,而很少依靠政府或培训机构组织劳务输出,这就导致农民工的就业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和不稳定性。 2.就业层次低,稳定性差。我国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属于非正规就业,不同于城市职工的正规就业。从就业的行业来看,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从就业的工作岗位来看,农民工主要集中于生产第一线从事简单的、低技术的体力劳动,层次较低;从就业的企业性质来看,农民工主要

4、集中于私营、个体等待遇低、稳定性差的企业,享受不到从事正规就业的城市职工的各项福利和待遇。 3.工资收入低,增长缓慢。由于农民工文化和技能水平的限制,所以农民工所做的一般是低技术含量的工作,这就导致公民共整体工资水平偏低,由于缺乏稳定性以及户籍制度的限制,和城市职工相比,会出现同工不同酬等明显的工资歧视。并且工资增速缓慢,几乎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 4.就业环境差,安全得不到保障。农民工的就业往往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纺织业和建筑业,这些产业劳动环境差、危险性高、劳动强度大、超时工作现象严重。再加上许多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并不配备必需的安全防护设施,农民工的安全得不到保障,致使职业危害性增加严

5、重,安全事故频发。 5.缺乏培训机会,技术水平提升慢。由于政府有关部门对农民工培训的认识缺乏,加上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还不健全,财政投入缺乏,农民工缺乏劳动就业培训的机会,文化素质和技术能力得不到提升。这就导致不能满足实际的就业需要,出现企业“招工难” ,农民工“就业难”的怪现象。 三、新型城镇化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1.积极影响 新型城镇化的加速发展相应地带来城镇交通、供水、供电、通信、文化娱乐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并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而这些产业的发展会给农民工提供很多新的就业机会。同时,加速的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以及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会给建筑和房地产市场带来巨大需求,这些需

6、求同样会给农民工提供很多就业机会。 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就业市场会出现新的需求,比如熟练技工,而在市场为导向的市场经济环境下,这些需求必然会催生出很多的培训机构以改变目前农民工文化素质不高、技能水平低下的情况,适应市场需要。这就给农民工就业提供了新的机会,有利于农民工的顺利就业。 新型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取消了我国原有的户籍障碍,这就使农民工在就业的时候可以享受到与城市职工同等的民主权利,改善农民工不被重视,不能行使正常的民主管理权利的局面。有利于保障农民工的人身权利,增加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 2.消极影响 首先,新型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取消了原有的户籍制度,对不同类型城市的

7、户籍分类放开,原来的农民成为了市民,但是由于城市房价的升高,农民在城里买不起房,在城里没有稳定工作,原来赖以生存的土地又没有了,这会导致农民工待就业的数量增加,影响就业的稳定性。 其次,农民工虽然进入城市,但仍游离于城市体制之外,并没有形成实质意义上的城市化,处于一种“半城镇化”状态。与农民工流动的阶段性相适应,农民工阶层也在不断分化,出现了与老一代农民工具有显著差异的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以年轻人为主,这些人具有强烈的市民化意愿,怎么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成为了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解决农民工就业的对策 1.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根据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劳动力转移就

8、业的需求,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系列培训和引导性培训,提高农民工转移就业能力和外出适应能力。比如,提高政府财政支持,为没有能力参加培训的农民工提供培训机会;充分利用地方广播电视、远程教育等现代传媒手段,向农民工传授就业基本知识;支持用人单位建立稳定的培训基地;鼓励农民工自学等等方式,多渠道培养农民工就业技能,为农民工就业增强市场竞争力。 2.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发展县域经济。农民工大部分涌入大城市,这就导致大城市就业矛盾突出,就业难,要想从源头减少流人大城市的农民工,缓解农民工就业矛盾,应考虑在大力发展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推进小城镇建设,发展县域经济,提高产业聚集和人口吸纳能力。按

9、照“循序渐进、节约用地、集约发展”的原则,提高小城镇规划和建设。加大中央财政对县域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的扶持力度,推动县域经济和小城镇经济的跨越发展。实现农民就业的本土化。 3.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创业服务。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需要坚实的产业支撑,化解巨大的就业压力需要用创业带动就业。当前要把中小城市和县城作为农民工创业的重要载体,通过政府指导、贷款优惠、税费减免、放宽市场准入、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式对农民工创业提供支持,帮助那些具有创业潜能的农民工实现“创业梦” 。 参考文献: 1白晓梅,王俊拴.我国农民工流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J.兰州学刊, 2012(3):136-140. 2罗慧,范名金.中部地区农民工就业和创业现状与对策D.中部崛起与湖北两型农业发展论文集,425-427. 3王林,陈雯.中国农民工就业矛盾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28-34. 作者简介:李锐杰(1980-) ,河南周口人,硕士研究生,郑州轻工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