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岩脚古镇寻古岩脚镇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是一座有 500 多年历史的古镇。岩脚镇位于六枝特区西北部,距特区机关驻地 23 公里,是贵州省双百重点小城镇及六枝特区 5 个建制镇之一。 在远古时,岩脚称为黑洋大箐,原是一片原始森林,参天古木浓荫蔽日,山奇水秀,生态环境优美,植被丰富多样,花鸟林木兴盛,蜂蝶飞舞,百花齐放,百鸟齐鸣。 岩脚古镇历史悠久,历史上曾是连接川、滇、黔三省的古驿站,是古蜀国通往夜郎国往云南大理或南下番禹的重要交通要道。明清两代,岩脚是有名的川盐集散地,贵州的川盐进口必经岩脚,在那个盐巴比金子还珍贵的年代, “山间铃响马帮来” ,这里七十二行俱全,商号店铺、栈房、马店、旅馆客店
2、、茶楼酒馆等商店货铺林立,商贸发达,商贾云集。有的酒楼或居家还在栏杆内建成一排排座位,以栏杆为靠背,今人称之为“美人靠” ,南来北往的人们忙碌之余相约而至,斜倚着坐在栏杆边上,或畅饮,或谈笑,顿成“凭栏人” ,极有闲暇儒雅之气。 清朝光绪年间,岩脚就有同春和、永昌公、裕丰厚、天镒公、崇修公五大盐号,至民国时期又新增了鼎兴祥、义信荣、福兴强三个盐号。各时期在岩脚经营川盐的盐号老板,每家资本都达十几万元(银元) ,除本地的外多是来自四川、山西、湖南、江西、广东等省,川盐主要销往郎岱、关岭、晴隆、安顺、兴义等地,每年川盐的销售额高达 30 多万银2元。 清末民初,已有“小荆洲”之称的岩脚古镇成为贵州
3、西部出了名的商业重镇,又是黔西一带十几个县的农副产品集散地和商贸中心,吸引了大量四川、江西、云南、两湖、两广客商到此来做生意,有的在此修房建屋安家落户。民国时期,岩脚也是贵州西部主要的烟土集散地,毕节、大方、纳雍、织金等地的鸦片烟大多都在岩脚销售,并外销到广东、湖南、河北等省,每年仅销售烟土的盈利就达 30 多万银元之巨。 岩脚手工业极为发达,传统银饰作坊是古镇一道亮丽的风景。岩脚银饰因其工艺精细讲究,花色品种多样而远近闻名。据史料记载,岩脚银饰工艺系一黄姓工匠祖传,银饰的制作工艺分冶丝、堆丝、錾工、点翠等工序,其产品背面曾先后錾过“天宝银楼” 、 “黄记” 、 “黄”三种字号的招牌。妇女头饰
4、用的单双手镯、圆形顶花、椭圆形边花、银耳环、项圈以及带锁的项链、胸盒,小孩子帽子上缀铈的“长命百岁” 、 “荣华富贵”银牌等,有空花、二龙抢宝等式样,铸有花纹图案和飞禽走兽,尤以工艺高超的“凤冠霞佩”最引人注目。据说在民国时期由于这里的匠人手艺精湛,铸造的假大洋质地样式可以乱真,因此这里假大洋的营生极盛,一时间也成为岩脚镇的最具影响的一大特色,至今人们还津津乐道。 由于不同时期大量移民和外来客商不断涌入岩脚,中原文化、宗教文化及各种不同地域的人文风俗在岩脚交织共生,对古镇文化的兴起、发展与传承起了积极的作用。建于清乾隆和咸丰年间的观音庙、文昌阁、黑神庙、万寿宫、寿福寺、三官庙、山王庙、回龙寺等
5、“岩脚八大古庙” ,3无不体现出岩脚所具有的包容、开放、吸纳的性格。 岩脚古镇昔日的老街道多是用五面石铺成,民居建筑也多是传统的中式砖木结构,古朴适用;大户人家则是青砖青瓦四合院,正房、厢房、门厅、天井、回廊,屋脊房檐绘龙画凤,雕梁画栋,具有厚重的中式建筑风格。时过境迁,如今的岩脚已是高楼林立,体现古镇古迹风格的传统古建民居已失去了风采,被一栋栋新的现代建筑淹没。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发展与保护始终纠结。所幸,如今在老街上仍有承载古镇记忆的民居院落在传承,永昌盐号、龚家药铺、唐家马店、龙家大院、熊家大院等记录古镇昔日繁荣昌盛的老屋仍存,其主人们依然执著地固守着祖辈传承下来的家业。 每个城镇的形态
6、都带有它形成时期的政治、经济、技术和社会思想意识的特征,并凸显出时代与地域的深刻烙印。城镇亦如人,是一个生命体,所不同的是城镇的生命比人的生命更为长久。城镇是人类建造的,其生命是人赋予的,而人的生命却在自己建造的城镇中开始和终结。 我们在古镇寻访的老民宅大院,多是传了几代人上百年的老屋,门窗浮雕依旧完整,经历百年风雨的石柱础仍在坚守。位于龙家巷的龙家大院建于前清时期,是一座武官衙门,这座古朴典雅的古建在一场大火中幸存至今,虽已是破壁残垣,却依稀可见往昔的威严与气派。袁家大院、龚家药铺等老屋完好无损,传递出久远的人脉气息。正在翻修的龚家大院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 年) ,占地面积 366 平
7、方米,建筑面积192 平方米,坐北朝南,高封火墙,是一座木构穿斗式建筑的二进四合院,结构巧妙,建筑风格别致,布局严谨,精巧儒雅,虽不像山西“乔家大4院”的那般宏大阔绰与豪华,但墙里墙外保存完好的灰塑、木雕以及文字却令人赏心悦目。在进院拱门上方的墙面上,凸显着“松竹恒春”4 个大字,苍劲有力。年过古稀的女主人介绍说,龚家大院历六七代人传承至今,是她家的爷爷的爷爷辈书写留下的。女主人非常热情地向我们述说龚家大院的家史家事,点点滴滴都那么清晰有序,轻松的神情中流露出对这份传世家业的仰敬。她说,翻修后会把全套的老家具按传统样式摆放,把这份家业代代相传下去。 其实,现代文明与古建筑的保护并不矛盾。城镇不论大小,都是人居环境,城镇是活生生的我们所居住的地方而不是尘封的博物馆,必须符合生活的功能需求。我们在岩脚古镇残存的古建筑中,找寻到的是那段逝去的历史,是古镇人对逝去历史的守护与担当。或许这其中有着太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但我想,有了这份执著与守候,历史与文化的传承就有希望。 因为,对一个古镇而言,其精神较之于各种物质形式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