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一代才女孙维世1939 年 8 月,延安。周恩来伤臂缠着绷带,正在办公桌前与邓颖超、孙维世谈论去苏联莫斯科的事。孙维世说:“爸爸、妈妈,毛主席批准我跟你们一起去苏联了,可以见到斯大林,去莫斯科红场,瞻仰列宁墓,还要去莫斯科小剧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学校,可看好多好多戏” 6 岁时父亲被敌人杀害 孙维世(原名孙光英)的父亲孙炳文是革命先辈,四川南溪县人(1885-1927) ,1908 年考入京师大学堂文科班,1911 年加入同盟会,为京津同盟会文牍部长。辛亥革命后,任北京民国日报总编辑。由于揭露袁世凯窃国阴谋而被通缉。1918 年到朱德旅部任谘谋(即参谋) 。1922 年赴德国留学,11
2、月于柏林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旅欧支部成员。后曾两次到苏联考察学习。1925 年冬回国,任广东大学(后改中山大学)教授,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上校秘书,1926 年 6 月,孙炳文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同年 7 月,北伐战争开始后,他任总政治部后方留守处主任。1927 年春,蒋介石加紧反共步伐,阴谋发动反革命政变,孙炳文在黄埔军校的演讲中予以坚决揭露。4 月 16 日,孙炳文在取道上海前往武汉时,由于叛徒的告密,被敌人逮捕。敌人对孙炳文诱以高官厚禄,遭他严正拒绝。4 月 20 日,孙炳文在龙华被敌人杀害,时年 42 岁。 2当时孙维世只有 6 岁,母亲任锐带着她逃亡到武汉,不久又
3、回上海,继续坚持地下工作。孙维世从小就受到党的革命思想熏陶,小小年纪就能帮助妈妈烧毁秘密文件或送信。从 9 岁到 16 岁,基本上过的是颠沛流离的生活,除了母亲的教育,只在 12 岁时在北平贝满中学上过一段时间学。14 岁随母亲到上海参加由党领导的上海业余剧人协会和东方社的进步演出活动(当时江青也在那里) ,曾在龚秋霞主演的电影压岁钱里演出。 16 岁时被周恩来认做干女儿 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她随上海戏剧界救亡演剧队到武汉,沿途演出抗日救亡剧目放下你的鞭子 。作为一名在敌占区残酷的斗争中成长的革命烈士遗孤虽然当时只有 16 岁,但孙维世的思想却成熟得多。她找到驻武汉八路军办事处请求
4、去延安,恰巧碰到周恩来。不久,周恩来便派专人将孙维世护送到延安,先后到抗大、党校、马列学院学习,周恩来和邓颖超写信给任锐说:“愿将烈士遗孤当成自己的女儿。 ”并常写信鼓励教育孙维世:“你是我向党负责的女儿。 ”而孙维世也非常尊敬周恩来和邓颖超,把他们看做是自己亲生父母一样,经常去看望或住在他们身边,每逢见面团聚,都充满革命家庭天伦乐趣。第二年,孙维世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话剧血祭上海的演出,显露出她的艺术才华,获得热烈反映。1939 年,毛泽东亲批同意孙维世到苏联学习,并由周恩来和邓颖超亲自带她飞往莫斯科。当时,苏联正处于卫国战争时期,一切都比较战斗化,也很艰苦,有关负责同志出于对中共烈士后代
5、关心,将孙维世安置在外国友人住的受到照顾的环境中,但孙维世从不搞特殊,3她说:“毛主席派我来学习,不单学习专业技术知识,也要学习好苏联人民反法西斯的革命斗争精神。 ”这样,她便和苏联普通公民一样去排队领取每日配发的口粮,到工厂进行义务劳动,参加医院救护工作,为伤员输血尽管战争年代条件艰苦,她却安心坚持学习,以优异成绩先后毕业于莫斯科东方大学和莫斯科戏剧学院。 留苏回国成为戏剧专家 1946 年秋,孙维世在莫斯科学成归国回到延安,当时正处于解放战争初期,她向毛泽东、周恩来汇报了她在苏联学习情况和在卫国战争时的见闻。几位领导人都给了她很大的鼓励与嘉勉。为了了解情况接近群众斗争生活,很快孙维世又投入
6、到陕西、山西三交县土改运动。到了1948 年 9 月,孙维世来到当时驻在石家庄正定的华北大学三部(即文艺学院)教学,任编译组研究员,组长由三部主任沙可夫兼。记得在欢迎她的晚会上,气氛异常热烈,特别是听到领导介绍她是在苏联莫斯科戏剧学院学习表、导演,并以优异成绩毕业回来的专家,大家非常钦羡和敬佩。孙维世在会上朗诵萧三写的一首礼物 ,大家听后一片热烈掌声,给人留下难忘的烙印。 不久,孙维世调华大文工一团工作,真是给全团增添了力量,无论从生活、学习、工作,还是个人作风上,她事事走在前,处处作榜样,她为人热情、坦率、真诚。每逢行军休息或节假日闲下来的时候,大家总爱围上一圈听她讲苏联的战争和社会见闻。最
7、让大家感兴趣的是有关艺术上的苏联名剧。通过她有声有色的讲述,大家更加着迷,有时一次讲不完,就讲好几次,使大家对苏联莫斯科大剧院的演出特别向往。 41948 年,解放战争已到了大反攻阶段,在山西,我解放军正围攻太原,为配合宣传党的政策,华大文工一团奉命来到太原前线榆次县南河流村,一面开展群众创作,一面排练新节目准备进城。恰好李键庆、李翎作剧,张鲁作曲的小秧歌剧一场虚惊被孙维世看中,并亲自导演,其中只有两个人物,突击排练并未引起大家重视,连演员自己都觉得就是一般效果,可一进入排演场情况则不同了。首先孙维世的导演构思就十分精辟、新颖。她还给这出小戏增加了序幕与尾声,使整个故事丰富饱满。到了 11 月
8、中旬一场虚惊彩排了,出人意料的是这出反映解放军遵守党的政策法令,保护关爱人民群众利益,为配合任务写的小秧歌剧,经过孙维世的手这么一导,整个戏完全活起来了,在一片掌声与笑声中大获成功,不仅同志们满意,更得到了榆次老乡们的赞同与夸奖!有的老乡更是剧演到哪,他们就跟到哪。 到了 12 月 5 日,革命形势发展得很快,平津战役开始了,文工一团奉命北上,准备北平解放进行宣传。行军从涿县坐火车到良乡,这里解放才十多天,群众对党的政策不太了解,说话中都带着恐惧,恰好我们演出一场虚惊慰问驻军部队和当地老乡,同样效果火爆,还受到叶剑英、钱俊瑞等领导同志的表扬。到了长辛店演出更受到铁路工人们的欢迎,甚至多年后,参
9、加过二七大罢工的老工人还说:“我们认识解放军是从看一场虚惊开始的。 ” 1949 年 2 月 2 日,进入北平后,更得到市民与文艺界同行们的欢迎。最使人激动的是在西单长安大戏院那场汇报演出结束后,孙维世带领同志们到休息室去见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时的情景,实在令人终5生难忘。到 1956 年,执教于中央戏剧学院的苏联专家库里涅夫看了这个戏后说:“请把剧本和曲谱抄给我,待我回莫斯科后,要为瓦赫坦戈夫剧院排演这出戏。 ”可见这出戏的魅力与影响之大。 红墙内唯一才华横溢的才女 1949 年 12 月,毛泽东访苏会见斯大林,孙维世担任代表团的翻译组长,一直在毛泽东和周恩来身边做机要工作,她勤勤恳恳
10、,严守纪律,受到了领导人的表扬。但是,孙维世不会想到,正是这次工作经历,多年以后竟成了一场轩然大波的祸根。 新中国成立后,孙维世被选为全国政协第一、二、三届委员,中国剧协理事,多次出国从事政治活动,但她的专业还是戏剧,翻译并导演了一大批欧洲古典名著。从 1950 年,孙维世协助廖承志筹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历任总导演、艺委会主任、副院长。同年 9 月,她导演的苏联戏剧保尔柯察金在北京公演引起轰动。1952 年,执导果戈理名剧钦差大臣 。1954 年,导演契诃夫名剧万尼亚舅舅均获成功,显示了孙维世导演艺术的卓越才干。 与此同时,她参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建院工作,并翻译和导演了苏联童话剧小白兔 。她
11、是新中国儿童戏剧的开拓者之一。1953 年,为苏联专家开办中央戏剧学院导演训练班担任班主任,给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导演人才。1956 年,任中央实验话剧院总导演、副院长。她非常热心高等艺术院校的戏剧教育工作,为话剧艺术培养了大批人才,为新中国话剧艺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那个时代,孙维世的确与众不同,她在红墙内的子女们中间最有6才华,是唯一配得上“才华横溢”四个字的一代才女。加之无出其右的容貌,在红墙子弟们中人称“红色公主” 。罗瑞卿大将曾说:“这是我党培养的第一位戏剧专家,红色专家。 ” 后来的孙世维被江青加上了“苏修特务”的罪名,于 1968 年 3 月 1日戴上手铐,投入已被军管的北京公安局看守所,孙维世被打得遍体鳞伤。1968 年 10 月 14 日,孙维世死在五角楼,死后一副冰冷的手铐依旧锁着双手!在江青授意下,孙维世的尸体被迅速火化。当她妹妹孙新世到公安局索要姐姐的骨灰时,得到的回答是:不留反革命的骨灰。她丈夫金山出狱后知道了孙维世死讯,痛不欲生,10 月 14 日那天正是他们结婚的十八周年纪念日。孙维世死时年仅 47 岁,一代才女、红色专家如流星般陨落历史的尘埃。 (摘自 2008 年第 3 期党史纵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