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接受与承诺疗法中价值观的作用【摘 要】文章在已有文献资料基础上,从理论上以及实际干预行动上阐述了价值观在接受与承诺疗法(ACT)中的重要作用与体现。价值观是 ACT 中的核心观念,ACT 的干预必须以价值观为中心指导,ACT 中的价值观工作是整个治疗过程中最关键的部分。 【关键词】接受与承诺疗法;价值观;ACT 干预 接纳与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来源于行为疗法,是临床心理实证的一个分支,由美国内华达州大学心理学教授 Steven C. Hayes 博士及其同事于 20 世纪末 21 世纪初所创立。ACT 是一种以有关人类语言、认
2、知的关系框架理论和功能性语境主义为哲学基础的认知行为治疗理论和实践,采用接纳、认知解离、正念、观察自我以及价值澄清、承诺行为等改变过程以提高心理灵活性(psychological flexibility) ,即提高心理改变能力或坚持功能性行为以达到价值目标的能力。以价值观为行动导向是 ACT 的特色。ACT 中的价值观指的是用语言建构的,来访者所向往的和所选择的生活方向,它是一个不断追求的方向而不是某个具体的可实现的目标。价值观的澄清是个人选择而非受限于评估或判断。在承诺行为过程中来访者要承诺做出与价值观相联结的行动,一步一步地实践更加灵活的行为模式,在接纳与改变之间实现平衡,进而创造有价值的
3、生活。 一、ACT 理论上价值观的体现 2(一)功能依景说 ACT 被称为认知行为疗法的第三浪潮,属于新行为治疗,以功能依景说为哲学基础。新行为治疗的依景主义把心理事件理解成整体与具体情景(具有历史和情景特征)之间持续不断的相互作用,寻求保持与整个心理事件极其情景之间的联系,并以其整体性不遭破坏的方式分析心理事件。具体有效是依景主义追求的真理标准,而情景分析过程也被认为是一种创造情景并促成有效行为的过程,而非真理发现的过程。因此,依景主义的分析在涉及目标时就变得十分重要。可以说,目标是依景说的基础,目标的基本属性体现在强调价值观选择是富有意义的生活和治疗进程的必要组成部分。ACT 认为世界上没
4、有绝对的普遍真理,强调了有效性(workability)的重要性,并将价值观作为衡量是否有效的前提。而在实际干预过程中,ACT 治疗师首先就要帮助来访者了解到自己真正看重的生活领域是什么,生命真正的意义和追寻目标又是什么,以澄清来访者的价值观,然后积极鼓励来访者热情地投入与自己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生活,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而不是去追求空泛的理论。 (二)关系框架理论 根据 ACT /RFT 理论,人类的语言和认知能力有助于人们对外部世界做出评价、预测和对危险的回避,同样,这些技能也被拓展应用到内心世界。有关语言行为分析的最新研究表明:人类语言的特殊性使得人类痛苦远远超出非人类物种的范围。因为语言
5、事件在心理上代表真实事件,因此仅仅通过这些过程,人类就可能会像回避真实事件一样回避那些语言上确认的事件。然而当体验回避成为个体生活的习惯性模式时,3会削害个体的有价值的生活。大量研究证实,回避式以及对抗式应对方式能对长期的不良预后进行预测。ACT 认为,语言关系能导致各种形形色色的对人类的剥夺。这些剥夺感相对比较复杂,不会因生理需要的满足或物质生活的富足而消除。因而,人类必须有一些强有力的影响因素作为积极生活的支撑。在 ACT 理论中,这种影响因素就是价值观。 (三)心理病理学理论 人类的大部分痛苦都源于其特有的不断控制各自内心体验的尝试。我们努力提升积极愉快的感受,而总是想办法消除消极的想法
6、和感受。这样,我们不仅要学会去对抗当下环境,还要对抗未来想象中或过去记忆中发生的事件。传统认知治疗与行为治疗认为消极的想法和情绪应该被积极的想法和情绪代替,在治疗过程中,来访者更被要求直接驳斥非理性思维。这些治疗都认为特定的认知、情绪和状态引发了问题行为,因此,为改善这些问题行为,就应该消除或减少这些体验。目前,侧重于接受和有价值的生活的治疗作为不同于纯粹改变取向的治疗的一种代替方法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ACT 的聚焦点与传统的行为治疗有不同的地方。ACT 认为痛苦是人类语言的自然副产品,只有消除语言才有可能彻底根除痛苦,但语言的消除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消除痛苦只会徒劳无功,且战胜心理逆境的
7、努力只会固化和加剧这种痛苦的内心体验。更重要的是,还会不断妨碍来访者追求与自己价值观相一致的生活。因此,ACT 的核心目标是帮助来访者过上充实而有意义的生活,并同时接受我们所有人都必然面对的痛苦,直接帮助来访者放弃这种挣扎,从而过上与自身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生活。 4二、以价值观为中心的 ACT 干预过程 ACT 的目标是提高心理活性,即提高心理改变能力或坚持功能性行为以达到价值目标的能力。针对由内部或者外部事件引发的狭窄而僵化的行为模式,ACT 实施干预的目的不仅仅是降低唤醒和回避,更要对回避事件建立一种广泛而灵活的行为模式,从而拓宽个体的应对技能。ACT 干预过程需要使来访者直面心理刻板的代
8、价及其根源,尤其是认知融合和回避;在心理僵化占主导的不同领域学会如何接受和离解;关注个体对生活的期望并学会建立与这些目标和价值观相一致的、不断扩展的有效行为模式。 在 ACT 干预过程中包含认知离解、暴露治疗、行为投入等技术。但是在 ACT 实施过程中,在进行暴露治疗和行为激活之前,ACT 治疗师必须以价值观为中心来解决问题。因此价值观的确立就显得很重要。首先依据价值观确立干预的目标,再确定暴露和离解策略主要针对的是哪些事件,哪些行为又是我们希望激活并投入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是,治疗过程通常是非常痛苦的,特别是暴露治疗,所以当选择完干预目标后,应该如何激发来访者将自己暴露于痛苦的心理体验之中呢
9、? (一)暴露与行为激活 在一连串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价值观可以提供给治疗师暴露的目标,还能够在行为激活治疗中为选择追求怎样的行为提供指导。这具体表现在:价值观干预通过对那些干扰来访者重要生活的事件进行暴露和离解。而指导行为激活的依据并非活动的愉快与否,而是来访者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因为对于行为激活来说,仅仅是令人愉快的行为并不足以成为激5活的依据,很多令人愉快的活动只是短期内的愉悦,实际背离了我们理想中的生活,如吸毒成瘾。很多人会把价值等同于情感,事实上价值观未必会使来访者做出让情感舒服的事情,尤其是短期。在激活治疗中,ACT 治疗师应该要帮助来访者意识到情感与价值观本质上的不同及其正确关系,选
10、择追求有价值的生活并享受追求过程中的快乐。 (二)动机激发与保持 在促使来访者参与到这些行动中来的努力过程中,价值观的作用更不能忽视。因为暴露治疗的过程是相当痛苦的,患者可能在无法容忍暴露过程的焦虑与痛苦而放弃治疗,毕竟终止治疗可以使焦虑迅速缓解。这时,ACT 治疗师就要为治疗提供强有力的动机,让所有心理障碍患者都愿意忍受焦虑坚持治疗,而不是沉溺于那些能即刻缓解症状的行为。传统行为治疗中,研究者利用具体的强化物来激发来访者的治疗动机。例如对尿检阴性的药物成瘾患者给予一定的货币奖励。然而,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说,生命的价值并非依附在具体的强化物上,而更可能是以不同的相对重要性依附在其各自生活领域上
11、。当治疗与来访者的核心价值观一致,让来访者真正感受到生命的喜悦时,其激发的动机才是持久而强有力的。以价值观为导向的暴露使得来访者和治疗师都能深刻体验因治疗而产生的痛苦的意义和效果。 ACT 认为人们常常无法遵守承诺、完成积极改变的原因在于,其所确立的生活价值以及所设定的重要生活目标并非真正处于己愿,而是出于社会环境的角度或者仅仅是为了寻求重要他人的赞许与支持。所以帮助来访者厘清他内心真正看重的价值准则实际上是接纳与行动疗法在行动6阶段能否取得实质进展的核心环节。 帮助来访者澄清价值观后更能加强来访者坚持治疗的动机还表现在:来访者理解其重要生活领域及在此价值领域内存在障碍后选择治疗是一种自由选择
12、,是能够控制的痛苦。相关研究表明,人们更愿意承受自己能够控制的痛苦。这种痛苦在治疗协议中显现得非常清晰,治疗师能够直接预测在治疗过程中要遇到的困难与痛苦并告知来访者。这种控制感成为来访者承受因治疗带来的痛苦的基本动力。由此,价值观导向的治疗具有彻底改变来访者与其痛苦的关系的潜力。当接受痛苦被置于使重要生活领域有所不同的框架下,接受就变得更为容易。 参考文献 1 祝卓宏,张婍,王淑娟.接纳与承诺疗法的心理病理模型和治疗模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5). 2 Hayes, S.C.,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relational fram
13、e theory, and the third wave of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therapies. Behavior therapy,2004,35(4). 3 曾祥龙,刘翔平,于是.接纳与承诺疗法的理论背景、实证研究与未来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7). 4 Hayes SC, FolletteVM,Linehan M. Mindfulness and acceptance: Expanding the cognitive-behavioral traditionM.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2004:1-30.
14、 5 Yovel I.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nd the new genera-tion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reatmentsJ.Israel J 7Psychiatry Relat Sci,2009,46(4):304 -309. 6 Hayes SC,StrosahlKD,Wilson KG.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n experiential approach to behavior changeM.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15、2003. 7 祝卓宏.接受与承诺疗法(ACT)与佛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5). 8 Blackledge, J.T. An introduction to relational frametheory: basics and applications. The Behavior Analyst Today,2003,3(4). 9 Batten SV, Hayes SC.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Comorbid Substance Abuse and Post-TraumaticStress Disorder Clinical Case Studies, 2005,4(3):246-262. 10 Hayes SC. Rule-governed behavior: Cognition,contingencies,andinstructional controlM.Nueva York: Plenum Press,1989. 11 赵峰,高文斌.接纳和实现疗法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述评C.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 ,2010. 作者简介:单志芳,湖南师范大学 2011 级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