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赵荣第二版各章复习笔记.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75755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地理学赵荣第二版各章复习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人文地理学赵荣第二版各章复习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人文地理学赵荣第二版各章复习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人文地理学赵荣第二版各章复习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人文地理学赵荣第二版各章复习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人文地理学 各章 复习 重点 笔记 赵荣 、王恩涌 等编著,人文地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年 第一章 绪论 一、 名词解释 1.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2.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地理环境的结构、分布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以及人地关系的学科。 3.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研究具有其特定的内核,即地理学的传统研究范式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具体包括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二是区域研究的传 统;三是空间分析的传统。把以上三大传统范式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人文地理学

2、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二、简答题 1.分析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1)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又称人生地理学。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 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3、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 2)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 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

4、组成部分。 ( 3)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征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中的社会科学, 它既有社会科学的特性,又有地理学的特点。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点是: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 1)社会性 ( 2)区域性: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基本特性,也是人文地理学的特性之一。人文现象的地理位置的研究,它的分布范围、界限、类型、规律的研究,区域特性和区域条件的研究,区域划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地图的编制等,都是区域性的体现。 人文地理学与其他人文科学的差异,根

5、本点之一也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性,重视了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 ( 3)综合性: 综合性的特点,来源于地理事物的多样性和 整体性。人文地理学自身的优势也在于他在综合研究一个区域的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政治、聚落等方面形成发展的条件、特点、分布规律和人地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后,在一个更高层次上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矛盾的构想。 三、论述题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讨论人文地理学科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人文地理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和认识活动,不仅具有科学认知的价值,而且还能直接指导和参与社会实践。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社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1)对科学

6、认知的贡献及其学科建设任务:人地 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区域开发的综合研究;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 2)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 ( 3)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 2.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 1)人文地理不同于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社会科学以人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 和变化,虽然受自然环境、技术条件因素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

7、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 ( 2)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还突出的反映在其历史性上。各地区的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因而在不停的运动中,比如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人口的分布和迁徙、政区和疆域的变革、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传播、聚落的形成和分布等,人文地理学研究要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要有动态的观点,要求把现代人文地理现象作为历史发展的结果和未来发展的起点,要求研究不同发展时期和不同历 史阶段人文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以及演变规律,预测其发展方向,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一、 名词解释 1.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

8、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2.文化生态关系:在一定地域内,自然环境要素是文化系统形成与发展的基地,社会文化环境是文化系统演进的动力,文化影响人们对环境的作用,使环境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两者是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的关系。文化与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就是文化生态关系。 3.文化整合:文化除了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外,它 们各又可分为不同的文化特质。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 文化整合。 4.文化景观: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文化景观是文化

9、的一面镜子,它反映了不同文化集团的差异与特征。 二、简答题 1.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 ( 1)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 文化区 ( 2)文化的时间现象 文化扩散 ( 3)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文化生态学 ( 4)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文化整合 ( 5)文化现象综合体 文化景观 2.文化区的分类(掌握概念和各分类之间的对比) ( 1) 形式文化区 :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或者某些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地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形式文化区的特征是,它具有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以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 例如:两个民族之间存在国界;语言文化现象等

10、。 ( 2) 功能文化区 :是指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 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功能文化区的特征:功能文化区的中心位置明确,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着协调和指导作用,但不一定居于分布区的几何中心。并且因其中心位置及边界的界限确切、中心的功能性作用、区内的功能联系而与形式文化区具有显著差异。 例如: 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农场、一个教区等都是一个功能文化区。 ( 3) 乡土文化区 :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自我意识。 乡土文化区的特征:与功能文化区的差异在于,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与形式文化区的差异在于,其区内缺乏形

11、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性上的一致 性。 例如:美国东南部是一个具有特殊历史与文化的地区。 3.文化扩散的类型(掌握概念) ( 1) 扩展扩散 :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 扩散现象的特点: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而位于新的分布区内。 扩展扩散根据传播情况不同,又可以分为三类: 接触扩散或传染扩散 :是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为接触者所接受,几乎接触该文化现象的人,如同接触到易于传染的病菌一样,就自然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现象,从而实现 了其扩散。 等级扩散 :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

12、上或人群等方面,存在等级现象。 刺激扩散 :指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 ( 2) 迁移扩散 :是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往往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 迁移扩散的特点:传播速度快,距离远,与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 4.文化生态关系的类型 ( 1)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环境决定论认为人和自 然对文化的关系是单向的、完全由自然决定的;“强”式文化生态关系认为环境强有力的决定、限制和影响着人类文化的行为和文化过程。环境以单向因果关系的过程强有力的决定着文

13、化,环境对文化的作用是因果直链型关系。 ( 2)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强调人的选择能力,把自然与人看成是双向影响。认为自然对人类文化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性,经过人的选择才能在特定环境下创造最佳文化。 ( 3)社会体系中的文化生态关系:研究人类环境关系中人对环境物象、观念的研究,探索和环境有关的人类行为动机,解释人对环境所产生的知觉决策的行为激励。 ( 4)和 谐文化生态关系:强调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更加强调文化对环境的影响和文化与环境双向作用的协调性。 5.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区别和联系 ( 1)区别:自然景观是指自然界原有物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景观,它的形成很少受到人类影响,诸如自然形成的河

14、流、山川、树木等。而人文景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在自然景观基础上附加人类活动的形态痕迹,集合自然物质和人类文化共同形成的景观,如风景名胜景观,园林景观等;二是依靠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综合运用文化和技术等方面知识,形成具有文化审美内涵和全新形 态面貌的景观,如城市景观、公共艺术景观、建筑景观等。 ( 2)联系: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共同组成了文化景观。但是,今天在地球表面上的所有自然现象的综合体可以说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一定的人为作用的影响,完全纯的自然现象综合体是不存在的。 6.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多元性 ( 1)区位论 严格来说是经济地理学与城市地理学的核心理论,而不是人文

15、地理学的核心理论,狭义的人文地理学不包括经济地理学。 ( 2)文化景观论 通过过去或现在人文活动的结果,研究该地区的人以前的各种活动,恢复其以前的活动过程。弊端:只是过去人文活动的结果, 并不能说明人文活动的动力和原因。 ( 3)行为论 把心理学的有关成就引入地理学,发展成为人文地理学一个新的分支:行为地理学。弊端:只能说明人在某种环境中的一些行为。 ( 4)人地关系论 人文地理的基本理论 三、论述题 1.分析文化区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 1)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和文化景观成为人文地理学的基本主题,文化区是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 ( 2)文化区是具有相似的文化现象和特

16、征,或具有某种特殊文化的人所占据的空间或地区,文化区是某种文化特征的分布地区。人文地理学以文化为核 心理论来统帅人文地理学的各分支学科的人文地理现象。 ( 3)文化区由不同类型的文化为对象来分可分为三类: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 2.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 ( 1)扩展扩散的扩散现象的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并且其中各种文化现象的扩散速度是不同的,有的速度慢,有的速度快。(造纸术与呼啦圈传播速度的对比) ( 2)迁移扩散的特点:由具有该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比扩展扩散要快,易于保持该文化本身特点。迁移到远处,使 该文化出现些孤立的点或小区,与其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 .(中国饮食文化

17、、中国功夫) ( 3)某些边界对文化有屏障作用(南非边界阻止外来电视节目),完全不能通过的屏障是不多的,比较多的是可部分通过的可渗透屏障(加拿大要求在本国出版的外国杂志须含一定量本国题材)。 ( 4)某些文化现象,在一地的传播有速度快慢的波动和周期现象(追逐时尚的文化现象)。 3.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地理环境通过影响人类活动,而对文化施加影响。生产力越低,这种作用越明显。而 随着科技发展,两者关系变得复杂,一方面,人类 能动作用增强,改造和利用自然能力增 加,在自然环境不那么优越的条件下,也可以生存。另一方

18、面,自然环境也慢慢成为具有 人类痕迹的自然环境。具体为: ( 1)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例:因为文明的发生和发展,需要剩余劳动时间,故世界古文明均位于地理条件优越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 ( 2)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加速或延缓作用。在一定条件下,自然条件的优越与否影响着文化的发展。(例:波利尼西亚群岛土著人的石器生活。地理环境的变化,对文化发展施加一定的影响。) ( 3)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不同地区 具有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不同,因而各自的生产发展方向不同。(例:在生产发展早期阶段,人类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由于地理环境的无数变化和等机构成不同,使各地形成不同的农业区域

19、特征。) ( 4)人类活动产生的文化,改变了自然面貌形成文化景观。(例:梯田文化。) 4.试述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景观和文化整合之间的有机联系。 ( 1)文化区 :具有相似的文化现象和特征,或具有某种特殊文化的人所占据的空间或地区。即文化区是某种文化特征的分布地区。 ( 2) 文化扩散 :指某种文化从一 地区扩散到另一地区,从上一代传递到下一代,包括扩散、交流、传承等意,是指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过程。 ( 3) 文化生态学 :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分支学科。 ( 4) 文化整合 :文化除了可分为物质文化、社

20、会文化和精神文化外,它们各又可分为一些文化特质。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 ( 5)文化景观 :居住在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 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亦称人文景观。 ( 6)文化区是人文事象的空间特征、文化扩散是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生态是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整合是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景观是文化现象的综合体,上述五者为人文地理学的五大主题。 ( 7)只有了解文化的时间过程,才能深入认识文化区的空间特性,文化的空间现象的研究应与时间过程相结合。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中,人

21、、文化、环境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地域文化系统。文化生态学主要研究地域文化系统的组成、功能、结构、空间特性和时间动态,系统要素之间与系统要素内部发生的各 种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文化整合最先发生的是文化冲突,结果往往促进新文化的产生,文化整合的变化发展总是在一定的地域之中。文化景观具有空间变化和时间变化。 5.讨论为什么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 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并且,人地关系、区域研究、空间分析是人文地理学的三大主题。 ( 2)人地关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关系,其影响到人文地理学的各个要素和方面。 (

22、 3) 20 世纪 60 年代,面对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生 态失调等全球性问题使得人类开始意识并谋求人地关系中的和谐论,逐步确认,成为人文地理学理论的革新。 6.探讨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 ( 1)环境决定论 过分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忽视各种因素之间复杂关系。人在该理论中几乎不起什么大的作用,居于从属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 ( 2)可能论 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认识积极地力量。生活方式是决定某一特定人群将会选择那种可能性的基本因素,心理因素是人类与自然的媒介和一切行为的指导者。 ( 3)适应论 强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 ( 4)生态论 主要研究人类对

23、自然环境的反应,侧重分析人类在空间上的关系。 ( 5)环境感知论 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受其环境与文化的影响在头脑中形成一种印象,这种由环境产生的印象就是环境感知。人一旦形成环境感知后,他对现实环境的认识和理解,就必然受已存在的环境感知的影响,这样,人群对该环境做出的反应和决策必然以不全面的理解为依据 ( 6)文化决定论 人通过文化在人地关系中起决定性作用。 ( 7)和谐论 人类要支配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共生和谐关系。 7.以“和谐论”阐述如何协调人地关系 ( 1)协调的目标是一个由多元指标构成的综合性战略指标,应包括生态、社会、环境等多远指标构成的一个综合性发展战略目标;

24、( 2)要保持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 3)合理利用资源,维护资源的永续利用,寻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对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使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保持和谐共生; ( 4)整治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8.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有什么实践意义 ( 1)汤因比的“挑战与迎战”学说(三原则) 挑战与应战:古埃及人面对冰后期气候回升,草原变为荒漠, 生存环境恶化,有三种选择,其一是迁移,二是以耐旱动物维持生存,三是训化动物和从事农业。埃及人选择了尼罗河岸农业。 逆境美德:五种逆境刺激产生美德,一是困难地方的刺激,二是新地方的刺激,三是打击的刺激,四是压力的刺激,五是遭遇不幸的刺激。

25、刺激使人奋起,从而战胜困难。 中庸之道:刺激必须有限度。适度刺激使人产生应激反应,找到解决困难的途径和措施,从而改变环境,重塑文化景观,推动社会进步。 汤因比将客体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主体的人结合起来,并从其相互关系和彼此相互影响的力度 来分析其挑战,这为人地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 2)马克斯韦伯 探索资本主义工商业与新教之间的关系,由命定论分析出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即命定论坚信若被上帝获救,唯一办法是尽力于自己的职业,通过这种信念的支持,新教中的信徒们勤勉于世俗职业劳动,杜绝享乐,积累财富,使资本积累时期形成中产阶级人格特征,即“新教理论中的资本主义精神”,促进了近代资本主

26、义的产生。对于人地关系的探索,韦伯介绍的是思想先变化,再改变生产与环境,这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新的人地关系的精神作用进行分析有所启发。 ( 3) 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 :人的生活方式不只是地理环境主宰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心理等许多复杂因素作用的结果。把对人类历史的研究与对人类生活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以地理环境为基础了解历史,在时间过程中研究人地关系。 9.依据文化地理学中人地关系图式说明人地关系 由斯宾塞和托马斯提出,这图式是一个社会文化系统的人地关系模式。其中四个要素, 即人口、自然生物环境、社会组织和技术。 人口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并具有一定文化的群体。人口的数量和文化状况在各地质监的差别

27、往往很大。 自然生物环境为人 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空间与资源。各地环境条件和资源状况也互不相同,对人口承载能力亦不同。 社会组织,亦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环境。其各个单元 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和血缘关系的 通过遵循群体内一系列共同的规则、法律、习惯和规矩,使一个个单独的人组成巨大而有机的组织网,保持社会稳定并有效地发挥功能。 技术是实现特定目标的手段,人们利用技术获得生存,改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在四个要素中,技术、社会组织与人口又都在自然生物环境所提供的空间与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活动。人口,作为社会的人,则又是这个社会文化系统的中心 ,这里面的人地关系既反映了人的主动性(例如人发明新的技术, 创造新的

28、社会组织),但又反映了受自然生物环境的约束性。 第三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 名词解释 1.人文地理调查方法:是在社会成员中收集并分析有关社会现象和事件的趋势的资料,以查明区域人文地理环境或事象 二、简答题 1.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 1)确定研究课题 ( 2)制定研究计划 ( 3)收集、整理材料 ( 4)调查研究与实地考擦 ( 5)分析研究 ( 6)研究总结、成果评审 2.简述不同哲学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产生的影响。 ( 1)经验主义方法论: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基本途径:通过调查,收集各地区的基础资料,进行整理、归纳,采用地理学的研究思路进行表述,进而解释各地区的差异,揭示地

29、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特征: A 观察是重点,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判断与评价,得出结论; B 区域研究最为典型,由于每个地方具有独特性,因而区域研究的哲学基础是例外论的; C 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 ( 2)实证主义方法论 对传统人文地理学 的影响: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传统地理学关注地区特点因而是独特的,理论发展受到抑制;空间地理学则寻求用空间分布的普遍规律来解释各地区的独特事件。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引入,是地理学作为空间科学重建了研究内容和理论主体。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的采用了演绎逻辑,即从某些一般性的规律出发,将其应用于特殊事件。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实证研究所采用的数

30、量化技术,意味着空间分析上的精确性,取代了传统人文地理学的模糊化推论。 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不足之处:经济决定论的倾向。实证主义学派对人的看法类似于新古典经济学 中“经纪人”的概念。实证主义模型含有强烈的普遍性原理,在一个地方观察到的行为被设想为所有行为的规范。地理系统是开放的多变量系统,难于模拟实验,无法受控重演,因而演绎模型的建立具有相对性。 ( 3)人本主义方法论 加强对人的研究,以人这个主体为出发点,重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在历史地理学方面,人本主义地理学思考位于人类活动背后的动机。在文化地理学方面,重点是地方观念的研究,即人与地点之间的联系。在日常生活方面

31、,研究主体的人和客体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 4)结构主义 方法论 结构主义是根据诸因素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根据事物和社会事实来解释显示。它的基本原理是,可观察的事物,只有当把它用一个潜在结构或只需连续在一起时,才是有意义的。 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事物,这从地理学家强调研究区域的整体性和人地关系系统中可以看出。试图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构来解释地理现象。 2.人文地理学研究中,获取和搜集地理信息和资料有哪些途经和方法。 ( 1)地理社会调查 含义:地理现象的社会调查是指对一些地理现象或有关问题,通过到各机关单位收集资料、组织召开座 谈会或个别访问或观察了解一些有关事务的遗迹

32、,取得信息。 目的:社会调查的目的是直接通过对人的访问或手机查阅有关历史文献、统计资料,以实现区域地理野外考擦任务的完成。 特点:调查内容广泛复杂、受人的主观影响作用大等。 调查方法:访问法、资料收集法、抽样法、专家系统法。 ( 2)科技文献: 地理科技文献;因特网信息资料库 ( 3)地理调查和信息获取的新技术与新方法:遥感 RS 技术与地理信息的获取;全球定位系统 GPS 与地理信息获取;地理信息系统 GIS 与地理空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第四章 人口、人种 和民族 一、名词解释 1.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

33、亡率和低自然增产率)的过渡。它不是一个独立自生的过程,而是与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 2.人口转变模式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互规律。 3.适度人口的概念:是建立在人口容量概念的基础上的,前者是后者的主要组成部分。 4.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扶养的最多人口数量。而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 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 5.适度人口有经济适度人口和实力适度人口之别。经济适度人口:是指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达到最高生活水平(即按人口平均的最高产量和最高收入)的人口,也即获得最大经济福利的入口;实力

34、适度人口是指一个国家达到最大实力时的入口,即除去考虑没人平均的最高生活水平外,还要考虑国家的政治和军事所需要的人口。因此,实力适度人口在数量上要高于经济适度人口。 6.人口分布: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7.人口密度:一般被看作是衡量人口 分布的主要指标,它反映一定地区的人口密集程度,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居住的人口数。通常用每平方千米常住的平均居民数量来表示,称为人口算术密度。 8.农业人口密度:是指一个地区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农业人口数量。 9.营养密度、比较密度分别是一个地区单位耕地面积上的人口数量和单位农用地上的人口数量,所谓农用耕地、林地及

35、草原牧场(后者按 3:1 折算成耕地)。这些指标可以更清楚的表示一个地区人口分布的实际状况和土地的承载能力。 10.人口移动:广义的人口移动包括所有人类个体在空间位置上的移动。通常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 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叫人口迁移,而暂时离开居住地的人口位置变动叫做人口流动。 11.人种:即人类的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并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这些特征包括肤色、眼色、发色、发型、身长、面型、鼻型、血型等。 它按人们自然的体形和遗传特征加以区分, 人种属于生物学和体质人类学的范畴,是人类自然属性的一种表现。 12.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

36、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群共同体,是人们最主要的社会划分形式之一,属于历史学、社会学范畴。 13.民族的 形成一般认为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氏族、部落 (族 )和民族三个发展阶段。民族是比氏族、部族 (落 )更高级的人群共同体。民族的出现是氏族部落制度瓦解的结果。民族是个历史范畴,民族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条件下产生,也会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趋于消亡。 14.民族的特征:共同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15.民族分布:可以分为形式分布区和机能分布区。 16.民族省:分散居住在其他民族分布区的少数民族分布区面积大的可以称为民族省,小的可以称为民

37、族岛。 17.塥坨:指一民族受某种压力或歧视而居住在市区内某地区的民族聚居 区。这包含着贬义,是指受歧视民族在城市中的聚居区,特别是有色人种的聚居区。 18.民族邻里:是指民族聚居所形成的街区。 19.民族机能分布区:是指按民族的聚居地域而建立的行政管理体制。例如,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不同等级的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20.城市民族聚居区空间发展上分四个过程:核心区阶段、中间地区和边缘地区、聚集点、民族聚居。 21.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

38、习俗。民俗是 各族人民历代相沿积久而形成的风尚、习俗。具体反映在服饰、饮食、居住、生产、节庆、礼仪、禁忌等方面。 22. 流行文化:指当今风行的、大众的时尚的文化。作为一种新文化动向,尽管有时转瞬即逝,但也有的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流变或在为新的文化而长久存在,甚至掩盖了传统文化。如欧洲和北美,流行文化几乎是完全淹没了民间文化,而在日本,则是传统文化 (艺会、相扑、茶道 )和流行文化 (洋服、摇滚乐、棒球 )并存。 二、 简答题 1.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 ( 1)人口数量: 1万年前地球上疏散地分布着 1000 万原始人类。 ( 2)农业革命前人口 发展特征包括:极低的人口密度;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

39、最后两个特征是人口的分布和迁移,一般选择朝阳、干燥、场地较为开阔、地势较高、接近水源、能有效地抵御外来危险的场所作为固定或半固定营地,因而原始人类的分布又相对集中。 2.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 ( 1) 一万多年以前,地球上出现了农业。在此后的几千年内,农牧业基本上取代了采集和狩猎,成为人类主要的生产方式,使世界人口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 ( 2)从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亚洲西南部、东南部以及美洲中部的农业均为独立演化的观点得到认可。 ( 3)农业社会与采集狩猎社会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它能支持更高的人口密度。 ( 4)农业社会时期人口发展特征:即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

40、力差,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率呈现大幅度波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 3.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 1)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的下降 高死亡率是前工业社会世界人口特征之一。但自 18 世纪中叶,死亡率就开始持续下降,这种下降的趋势一直延续到 19 世纪。死亡率的下降最早是从欧洲各国开始的,并由此引发了欧 洲各国的人口变化。 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和日益完善的服务引起的作用最为直接,是大幅度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因素。 ( 2)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 先上升后持续下降 在工业化早期的一个短时期内,欧洲一些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曾一度上升。 进入 20 世纪后,出生率仍持续下降的原因:计划生育及控制生育

41、的有效性;妇女晋升机会增;一些离婚率高的国家人们对传统家庭体系稳定性的怀疑;现代人的求学、接受培训、就职和恋爱生涯占用了较多的时间,相对地推迟了生育行为;现代社会将一名婴儿培养成人并使其接受高等教 育将花费相当的代价。 ( 3)工业化过程中人口发展的特点:在工业革命之前的 15世纪,世界人口增长已经开始加速。据统计,世界人口在 15、 16、 17、 18 世纪分别增长了 28.2%、 11.9%、 47.5%和 80.6%。可以看出,从 18 世纪后半叶的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人口增长幅度明显加大。;人口增长及自然变动情况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之间出现了分化。发达地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趋于下降,

42、发展中地区在后期死亡率才开始下降,出生率却居高不下。 4.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 1) 1999 年 10月 12 日被联 合国定为世界 60亿人口日。并且,世界人口每增长一个 10亿,所用时间在逐渐缩短。 世界人口的第 1 个 10 亿用了近 100 万年的时间。从 19 世纪初至1930 年的 100 余年时间里,实现了第 2 个 10 亿。 1930 年到 1960 年已发展到 30亿。从 1960年到 1975 年,世界人口由 30 亿发展到 40 亿。 1975 年至 1986 年,世界人口的第 5 个 10亿过程只用了 12 年。从 1987 年至 1999 年,世界人口用了 13

43、年便突破了 60 亿大关。 ( 2)世界人口未来增长特征:尽管人口增长率下降,由于世界人口的基数巨大,世界人口总量还将持续 增长。 5.地理环境与人口增长的关系 ( 1)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作用: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人类是自然环境长期发展变化的结果;自然环境给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生存资料的同时,人们所从事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一切物质条件也都来源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优劣对人口发展、人口分布、人口密度也会产生重大影响;自然环境对人口增长的作用集中体现在自然资源上。 ( 1)人口的发展状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适量的人口是开发环境的动力,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存在,便谈不上开发环境;过量的人口增长会对环境 造成压力,从而不利于协调人口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6.人口与经济发展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口因素突出的表现出两重性特征: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消费者而存在。人口是社会生产力不可或缺的前提和要素,人口也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的主体。作为消费者,人类生活和生产上的消费需要,推动着下一次的再生产运动。所以,人口是再生产运动的起点和终点。 7.我国人口分布最显著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