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高校德育模式建构摘要“心理契约”是近年出现的一个新兴理论,来自西方的组织行为研究也出现在人力资源管理的领域中。心理契约具有若干特性,如:主体双相性、影响持久性、动力内驱性等。比正式契约要符合教育宗旨,更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管理中可以达到管理的刚柔并济,文本契约和心理契约共重。高校心理契约产生在招生、培养和就业三个阶段,高校应当在这三阶段全程采取心理契约的管理政策。然而心理契约有破裂和违背行为的风险,因此,在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应当消除信息不对称和用同伴教育这种全员心理的默契管理策略。 关键词心理契约;高校;模式 一直以来,大学都是无数年轻人心中的精神家园。大
2、学是净化道德的机制,是一片圣洁纯洁的土地。这片土地上的人心灵纯洁,有高远的理想,知识渊博并有竞争意识,愿意为社会为理想而献身。他们都是精英,是榜样。但是,近年来出现了让人心疼的现象:逃课、在课堂上睡觉、论文抄袭被人甚至让人代写、生活不检点、抽烟酗酒、考试舞弊、沉迷于网络游戏、生命和感恩意识淡薄、甚至缺失等等不良现象,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一道另类的风景。大学生的思想被异化现象逐渐增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敲响了警钟,大学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创新性遭到质疑。规章制度越来越健全,但大学生综合素质却越来越低,形成强烈反差。传统的制度教育管理方式如今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寻求2构建一种更具人性化和时效性的
3、心理契约教学管理模式已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心理契约的形成、执行与违背 (一)心理契约如何形成 心理契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心理契约是雇佣双方在交换关系中对彼此责任、义务及承诺主观的理解,强调的是双方双向的期望。 狭义心理契约则是雇员自己心中的契约,强调的是雇员自己对组织政策和实践的理解以及对组织代理人作出承诺的感知。 心理契约的出现和维持有三个因素:其一,雇前谈判是心理契约的形成的基础;其二,在工作过程中,契约双方的沟通交流,使得双方的心理契约更加明朗清晰,或者心理契约被再次定义;其三,是保持契约动态平衡。如果心理契约的一方觉得契约不公平时,他会采取行动和谈判,促使契约的平衡。心理契约
4、的形成有三种形式:其一,心理契约一方做出的承诺;其二,一方对另外一方的感知;其三,一方对另外一方抱有特殊期望。 (二)心理契约的执行 心理契约不同于正式契约,它在没有第三方的监督和强制执行的情况下,只能依靠自我约束,自我执行。站在利益的角度上,可以发现心理默契的自我执行是一种博弈的过程。在博弈中,企业和员工都会尽最大能力为自己带来最大的利益。在一次博弈中能否给自己创造最大的利益是交易型的心理契约在执行中的关键;关系型的契约不同于交易型的3契约,他是在经过多次博弈后形成的均衡型。在长期发展中能否互惠互利则是关系型的心理契约执行的关键。笔者还认为心理契约执行情况,与各种社会压力有很密切的联系。各种
5、社会压力对个体的心理契约是一种隐性的裁定和强制力;同时,个体的心理差异也会对心理默契的自行执行造成影响,例如性格保守的人,其心理契约的自我执行程度会比冒险性格的人高。 (三)心理契约的破裂和违背 关于心理契约破裂和违背的区别和定义,国外学者认为,破裂指个体对于对方没有履行契约的义务的认知,违背组织没能充分履行自身心理契约,个体在这个基础上所产生的“情绪混合体” ,主要包含愤怒、失望。对此,国内学者认为,破裂是由于契约中的普通要件未被履行,违背是契约中核心要件未被履行。两者差异在于所认识违约要件的差异。心理契约的违背发生后,不是所有没有被履行的承诺都是契约违背,也不是所有员工的心理契约被违背后都
6、会有敌对反应。根据员工事后的反应性质,可以分为破坏性的行为和建设性的行为,详细概括则可以分为四种:其一,离职,这是员工处理契约违背的杀手锏,但不是对契约违背唯一的应对手段;其二,申诉,即出现不同的声音和抵触性情绪;其三,沉默,即对不利情势的忍受、接受,希望能得到改善;其四,破坏或忽略,包括被动忽略和主动破坏,在申述渠道不存在和冲突始终存在时,这种情况最为普遍。破坏或忽视包括以下行为:忽视个人责任、损害组织利益、采取反社会行为,如破坏公共财物、偷窃、怠工等。申述和抗议属于建设性行为。研究表明,雇员对于心理契约违背的认识是和4雇员的不良行为正相关的,而与雇员的积极行为、态度高度负相关。其中不良雇员
7、行为包括离职、渎职等;积极雇员行为、态度包括忠诚度、工作的绩效等。 同样的,高校的心理契约违背对在校学生也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学生也会产生破坏性和建设性行为。建设性的行为有提意见、申述等,破坏性行为则有叛逆、和学校老师公然作对、损害学校基础设施、对学校认可度降低等。心理契约违背对学生产生众多不利影响,以上的不良行为、态度都是学生在受到心理契约违背的影响后经常出现的行为。可以看出心理契约违背管理在高校中是存在的,同时还存在相应的行为风险。但是学校管理者对这种风险却没有充分的重视。重视心理契约,监理相关的心理契约机制,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这对学生的积极成长以及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都是非常关键的
8、。要尽量避免心理契约违背行为的发生,采取特殊现象特殊管理的措施,努力提升学生的管理水平。 二、高校心理契约的特征 (一)目标趋同性 互惠互利是心理契约的基础,这一特征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也有体现。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求学目标是一致的,都是把学生变成人才。对学生而言,在课堂上学习知识,在学校遵守制度,为把自己培养成为人才而努力,这是对自己负责;对学校而言,提供符合要求的硬件软件设施,把学生培养成才,是教育的目标和基本要求,是学校、教师生产与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此,学生的心理契约内5容是学校的教育手段,也是学校的教育目的。 (二)动力内驱性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地核心,学生是心
9、理契约的主体,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标,治校之道要以学生为本。教育以学生法阵为根本就要对生命充满关爱、敬畏和尊重,让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发展。 (三)学校角色双重性 学校是心理契约的其中一方,有两个方面要注意:第一,学校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要充分考虑和理解学生的需求,尽自己的最大的能力,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活动环境,兑现学生对学校的期望;第二,学生年龄比较小,没有社会经验,心理状态不成熟,对于自己的应担起的责任和义务没有完全的认识,学校要积极主动对学生的心理契约的内容进行引导。 (四)过程动态性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心理契约关系的发展都是动态的。心理契约始于招生环境,止于就业环境,在这
10、个时期间,学校应当引导学生建立、调整和坚固心理契约。心理契约的主控方是学生,只有当学生自己接受了学校的文化、学习环境、活动设施、各种奖励的发放等条件,学生才会主动为学校的发展和班级的荣誉做出贡献。 (五)影响持久性 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心理契约对学生的影响是持久的,如果心里契约遭到破坏,它对学生带来的负面的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心理契约破坏是一种主观的感觉,心理契约双方的其中一方认为对方没有实现落实心6理契约,并不在意心理契约违反是否发生。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学校的任何举动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发展。如果学生和学校之间的心理契约遭到了破坏,那么这将影响到学生的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这种负面影响是
11、持久的,甚至对一些学生是终生影响。 (六)契约以关系型和发展型维度为主 高校师生之间的心理契约包括学校校规、课堂纪律、等要求的交易型因素,但主要依靠在课堂中形成的教学互动的合作关系,以及教师为学生的学习、生活、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提升的付出! 三、心理契约高校学生的德育管理环节 我们要摸清心理契约的形成以及契约特征,并根据其特征将“德育”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根据心理契约成形的三个因素,所以高校应当在招生、培养和就业三个阶段全程进行心理契约的德育模式构建。 (一)招生中:心理契约的创建与信守 心理契约在招生环境成形,其德育模式的构建应该由此开始。从招生开始,学生与学校就将会开始建立心理契约,高校
12、的招收工作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前提下,招生工作要做到规范化、公平化。让学生真实的了解学校的相关信息是和学生构建心理契约的根本基础。招生人员在介绍学校现有专业、专业前景、办学条件、远景规划、师资情况、就业情况、学校管理等学校基本情况时,要如实介绍,让学生和家长对学校有一个全面、真实的了解,使得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心理契约真实、可靠,同时契约双方在对学校的现实情况和未来前景以及契约双方的责任能够有一致的理解。 7(二)培养中:心理契约的修正与维护 学生进入学校后要进行长达四年的学习与生活,德育模式的构建需要不断完善和维护。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处于新的形成期,及时科学的心理契约的修正与维护直接关系到
13、高校德育模式构建的成败。学校要教会学生如何适应和学习新的生活学习环境、人际关系和学习方法,让学生早日完成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蜕变。学校要组织学生多开展各种各样的文化娱乐活动,要及时修正学生对学校所产生的不现实的期望,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良好的思想和积极健康的心态。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指导,帮助学生设定最合适的学习对象和理想区域。该区域应当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挑战性,让学生对自身充满期望,在老师对自己的期望的鼓励下,奋勇前行。这样有利于师生之间构建良好的心理契约。同时,在心理契约建立和履行时,能够实现它对学生的积极影响,激发学生向着学习上的期望目标努力前进。 (三)就业中:心理契约的巩固与促进 就业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检验大学教育成果的重要方式,也是是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检验高校德育模式的成败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毕业后能否找到工作,是大学生心理契约中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学校要担负起重任,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开辟就业门路,提高学生就业层次,构建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这是对学生心理契约做出的兑现,能树立良好社会形象,保障学校未来8的生源,也是构建下一批学生与学校心理契约的基础,促进招生、就业良性循环系统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