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全面学分制条件下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研究【摘 要】团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工作是共青团履行根本职能的主要载体,是实现团的各项功能的基本途径。但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学分制的逐步实施,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团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严峻考验,文章通过分析全面学分制改革给高校共青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探索适应新变化的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新模式。 【关键词】全面学分制;高校;基层团组织;工作模式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是实现新形势下共青团基本职能的重要体现。基层团组织建设决定着共青团最本质的影响力、战斗力和生命力。高等学校共青团作为学校第二课堂教育的主要组织实施者,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的
2、作用是无法替代的。基层团组织通过不同的活动载体,满足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各种需求,解决了大学生遇到的各类问题,为更广泛地培养复合型人才积极做贡献。高校基层团组织与团员青年保持着最广泛最直接地联系,作为高校团工作的最基层组织,它直接承担着组织、引导、服务和维护青年权益的任务,在引导青年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高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学分制逐渐取代学年学分制,在全面学分制的管理制度下,打破专业的限制,打破修业年限的限制,以选课制为基础,学生修满一定的学分即可毕业,把知识模块2化来培养学生。我校作为江苏省全面学分制重点改革院校,在近几年里以全面学分制为基础,集合书院制和导师制教育管
3、理模式,取得了重要的改革成果。经过四年的实践,部分优秀大学生用三年时间完成了本科四年的教育提前毕业,真正实现了弹性学分教育。改革的实施为个性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也为贯彻文理渗透、专业互补、素质引领、注重能力的管理思路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一、全面学分制条件下高校共青团组织面临的挑战 全面学分制改革对高校教学管理、学生教育、后勤服务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共青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要卓有成效地开展高校共青团工作就必须对全面学分制条件下基层团组织建设做出前瞻性地研究和思考。 (一)全面学分制对高校基层团组织设置方式提出了严峻挑战 在学年制的管理制度下,由于学生的学习进
4、度和学生课程完全相同或绝大部分相同,因此同一个专业的学生就是一个班级,这个班级叫做行政班级。行政班级团支部成为学校共青团组织对团员青年管理的最基本的单位,如开展课外活动、团员教育评议、主题团日活动,推优、评优等等。在全面学分制下,学生选课比较自由,选课的随机性很大,打破了学年制的固定班级、固定听课群、统一课程安排、统一上课地点等,每人一张课程表,每个人修课门数不同,任课教师不同,一个选课班级包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生自主度不断扩大的同时,也造成了传统行政班级团组织设置相对稳定性和全面学分制下时空分布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原有的校团委学院团委专业团总支班级团支部的3固有团组织设置方式不再适
5、用,需要尽快构建适应发展的共青团组织新模式来取代原有的基层团组织设置方式。 (二)全面学分制对高校基层团组织的评价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 全面学分制条件下,同一年级、同一专业的学生学习进度不一,学习成绩难以使用统一的评比标准。由于班级淡化,团支部推荐、评优、团员教育评议等,因为缺乏客观依据和实施基础难以执行,必然导致团的常规工作难以正常进行。因此,评奖评优的标准、办法和途径等需要重新设计,重新制订。共青团工作只有和全面学分制改革有机结合,才能调动团员青年参加团学活动的积极性。 (三)全面学分制背景下团员的自身组织观念和集体意识不断弱化 高校实施全面学分制后,学生不再受年级、学期限制,在选课等涉及自
6、身成长和发展方面的自主度越来越大,学生由过去集中的状态逐步趋于分散,自主性大大增强,个性化发展使班级、团支部的作用不断淡化,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集体意识因缺乏有效载体的依附而变得弱化和缺失。随着班级、团支部凝聚力的逐渐削弱,很多学生产生不适应感,导致团队归属感和荣誉感消失。根据对笔者所在全面学分制改革的试点学院专兼职团干部的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团干部表示,随着全面学分制地推行,无法将全体学生组织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顺畅的开展团支部工作,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明显下降。 二、全面学分制条件下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模式思考 在全面学分制逐步推行的进程中,高校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模式是:多种模式,多重覆盖。要适应高校教
7、育教学体制改革的新变化和学生的4新特点,确立“以人为本”的共青团工作理念。 (一)社区建团 随着原有的行政班级团的基层组织职能的不断弱化,社区、宿舍越来越成为学生学习以外的重要场所,所以,要积极推行社区建团取代原有的行政班级团支部。根据社区的规模建立分团委,每 2-3 栋宿舍楼建立一个基层团委,每个宿舍楼建立 3-5 个团总支,每个楼层建立 2-3 个团支部,每个宿舍建立 1 支团小组。通过社区团支部、团小组开展支部大会、民主评议、团员发展、缴纳团费、推优入党、综合测评等规范管理。开辟社区活动阵地,在每个社区设置固定的活动场地,如:会议室、排练室、乒乓球室、台球室等,便于分团委、团总支、团支部
8、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团日活动。同时推行宿舍办公,把共青团工作的触角伸向学生宿舍,安排专职团干部进入学生宿舍区办公,缩小服务距离,提升服务效率,更为及时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强化学生宿舍的育人功能,从管理方式上保证共青团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导师制建团 即以导师制为依托,构建导师团建工作模式。建立“双导师”制:生活导师由专兼职团干部、辅导员或管理人员等担任,负责学生思想引导、生活、心理、健康、思想政治表现等方面的指导工作;学业导师主要由相关专业的骨干教师担任,负责帮助学生理解培养目标和专业结构,制定合理可行的发展目标和学习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依据导师所指导学生的数量建立团支部
9、或团小组,制定活动计划,开展活动,实现基层团组织的各项职能。导师制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5专业辅导、生活指导、职业规划、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制定成长成才计划,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当然,学生如何发展,不可能仅仅取决于导师的设计。因此作为导师,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和目标,就成为导师的主要任务。因此,导师制建团是对各种基层团建模式的有效补充,使网的组织体系更为科学和完善,它可以细化到每一个团员青年的教育管理和指导。 (三)社团建团 以社团为单位建立团支部来实施团组织的各项职能。学生社团是特定范围内的独特群体,它是基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志向、专业追求等因素
10、自发成立的群众组织。学生社团是学生第二课堂的主要阵地,也是当前高校范围广,参与人数多的组织,是对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它能够促进专业学习,丰富课余生活,利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和促进学生个性培养与身心健康。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导向,将思想教育、专业教育、成才教育与兴趣培养更好地结合,符合全面学分制所提倡的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与兴趣培养的本质,因此,在社团中建立团支部,对加强社团管理、建设到活动开展都非常有利。淮海工学院已经在现有的学生社团中全部建立了团支部。实践证明,社团建团模式是一个加强学生专业学习、社团管理、社会服务的有效形式。以社团为抓手,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
11、式多样的社团活动来开展共青团工作,不但使团员青年获得了锻炼,展示了水平,而且这些富于创新的社团活动为青年学生开辟了培养兴趣、锻炼能力的广阔空间和施展舞台。 6(四)网络建团 信息时代的到来与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为网站建设与管理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广阔的交互空间,成为影响新一代青年大学生思想品德、价值导向的重要因素。在全面学分制条件下,网络是高校团组织有效开展各种思想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建立网络团支部,可以超越时问、地点的限制,使学生能够通过网络自由地发表各种意见、看法,这将更有利于实现团组织的思想教育管理功能,同时也为团员青年提供了一个全新接受教育的平台。学生通过网
12、络注册登记,参加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团日活动,通过网络开展网络知识竞赛、团支部微博建设、网上青共校学习,利用网络平台,提供团建信息,开展团员论坛、网上讲坛、网上调查、网上活动方案征集等活动,以此开辟新型团员思想教育空间,让广大团员积极参与,寓思想政治教育于网络之中,通过信息化建设开辟高校共青团新型的团建阵地。 (五)活动建团 随着全面学分制、书院制、社区化的推行,同一课程班级、同一团支部的学生在课程选择、居住地点等方面有较大差异,难以集中开展活动。因此,可以通过建立活动团支部的形式来补充,即通过招募、竞标等形式,由来自不同课程班级、不同团支部的学生组成活动团支部,负责承担团的活动项目,完成团组织
13、的工作职能,全面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例如: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知识技能竞赛、社团活动、大学生创业项目、社会实践团队组建、志愿服务、课外文体活动等为学生提供创新学分,增加活动团支部的凝聚力7和认可度。 总而言之,在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要积极适应新变化,探索适应团员青年个性需求的团建新模式,从单一覆盖实现多重覆盖,发挥共青团组织教育、引导、服务和维护广大青年权益的职能。 参考文献 1 晏维龙等.书院制改革学分制培养个性化发展多样化育才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2 王玉忠等.适应学分制改革创新高校团建模式J.教育与职业,2006(18). 3 李同果.完全学分制条件下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的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0). 4 张一梦.学分制的改革与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创新J.现代教育,2008(18). 5 王莉等.学分制条件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实践与新探索J.科技资讯,2006(2).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2SJD880012) ;淮海工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DS2012013) 。 作者简介:金芙蓉(1977- ) ,女,吉林长春人,硕士,副研究员,淮海工学院团委书记,研究方向:学生管理工作和共青团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