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陕南槲树产业化.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59873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陕南槲树产业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议陕南槲树产业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议陕南槲树产业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议陕南槲树产业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议陕南槲树产业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浅议陕南槲树产业化【摘 要】 文章从电视记者的角度出发,介绍了陕南槲树生长、发展利用的现状,借鉴外地槲树产业发展的经验,提出发展陕南槲树产业的建议:加大对槲树产业科技扶持力度;在槲叶产业化发展前期给以经济补贴和政策扶持;发展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关键词】 电视;槲树;产业化 一、引言 著名诗人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一诗的颈联中写道:“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这首诗的创作地是商山,商山在今陕西商州市东南,商州位于陕南地区,诗中所描写的槲叶即是在陕南商洛地区有大面积生长的槲树。在欣赏了名作的同时,电视镜头又对槲树和叶子,以及生长的环境等等也极尽展示,观众能够更直观的了解这一并不常见的植物。槲叶不

2、仅是天然的食品包装材料,更可制成中药,槲树的籽可做成凉粉供人食用,槲树皮可以炼胶,槲树本身耐旱、生命力极强,可大面积种植,以美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遗憾的是,槲树如此之多的价值,却未被陕南人民充分利用。我们通过电视纪实手法,揭示了陕南的槲叶除了少部分被用作粽子包装材料外,其余价值几乎没有被开发利用这一事实,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和广大投资者的关注,以使陕南槲树产业能被更快更好的带动起来。 二、陕南槲叶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同样有槲树生长的辽宁省已通过槲叶出口,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河南省也在有效地开发槲叶生产、加工基地后,使得槲叶发展步入了产业化轨道。而陕南槲叶的发展却甚少有人关

3、注,电视镜头下展现的陕南槲叶产业现状,及解说词的说明让我们看到了存在的问题。1、陕南槲叶产业现状 在陕西省南部的山林中,槲树自然生长在太阳照射较长的山坡上,每年 5 月中下旬,农历五月初五之前,是陕南槲叶的采摘期。陕南人民更是保留着吃粽子这一传统习俗,因此,每年端午节前,陕南各地市的大街小巷随处都能看到买卖槲叶的火曝场景。所买卖的槲叶大都是农户自己采摘,在将采回的槲叶留足自用后,再拿到城镇的集市上出售。槲叶的价格在每市斤 5 元左右,陕南每户消费槲叶的价值在 20 元左右。可见,槲叶销售是存在很大市场的。 2、陕南槲叶产业化存在问题 (1)密度不均,管理缺失。槲树生长地区主要分布在陕南山区,且

4、多为自然生长,鲜有人工种植,因此,树木生长分布稀密不匀,生长状况良莠不齐,导致槲叶采摘效率、质量优劣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经营开发者的积极性,制约了槲叶产业发展。另外,由于槲树为自然生长,多年来人们重取轻予,甚至只取不予,导致很多树木周围杂草灌木漫生,与槲树争水争肥,影响槲叶质量,这种管理缺失的问题必定导致槲叶产业化受阻。 (2)科技含量低,产业化程度低。槲叶的科学技术支撑体系尚未健3全,对槲叶的加工利用技术仍停留在传统模式上,致使槲叶资源的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远远达不到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领域。在陕南地区,人们常常将较大一些的槲树砍伐后当柴烧,小一些的槲树仅供端午节前采摘槲叶,供当地人们包制粽子

5、所用,或被个人采摘在集市上贩卖,可见槲叶的商品化程度极低,更谈不上形成综合利用的产业链。 (3)认识不足,科技投入欠缺。长期以来,由于槲叶资源相对较少,又多生长于山区,因此,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槲叶的价值何在他们无从知晓。市面上出售的粽子品类繁多,但几乎没有由槲叶包制的粽子,可见槲叶作为绿色包装材料的价值也未能得到推广。槲树自然生长,又多为农家自用,导致人们对槲叶的价值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科研投入也因此欠缺异常,从而限制了槲叶的发展。 三、专家学者通过电视介绍槲叶的功能 专家学者通过电视节目向观众讲解槲叶的功能,能够有效地激发各行业人士对新产品的渴待。我国民间以槲叶入药已有悠久的历史,槲叶在

6、治吐血、衄血,血痢,血痔,淋病等方面确有功效。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将槲叶开发成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新药,并且其有明显的防腐和保健功能。通过相关电视报道可以看出,槲叶作为绿色无公害包装材料的价值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肯定。槲叶亦可放养桑蚕,进行缫丝加工,此外,槲树在绿化环境、净化空气、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生态效益。1关于槲叶的功能以及槲树的整体价值,我们从电视节目中略窥一二,从专家学者的讲解中得到考证,这对槲叶产业的发展无疑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4四、槲叶产业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1、车村槲叶产业化发展的经验和做法 车村镇位于洛阳市嵩县东南三市六县结合部,是中州名镇,拥有 16万亩槲叶坡,占河南槲叶

7、总产量的 70%。九十年代以前,车村农民主要以采叶、卖叶为主,收入甚微,近年来,该镇基于对槲叶新的认识,开始精心绘制槲叶发展的蓝图。首先强化龙头公司的科技队伍,聘请外地专家对他们进行高素质培训,提高其宏观布局和微观管理能力;其次,充实深加工厂的科技人员到外地参观学习,提高其科学技能和指导能力;使整个槲叶生产在激烈竞争中呈现出蓬勃生机。全镇槲叶生产直接带动贫困户 600 多家,年创社会效益 800 余万元。2 2、辽宁槲叶产业化发展的经验和做法 加碑岩位于辽宁西部边陲,一直是葫芦岛市重点扶贫的穷困山区,近年来大力依托经营出口槲叶食物包装品,很好的改善了当地经济状况。加碑岩乡的槲叶加工业受到葫芦岛

8、市各级政府的支持,包括信贷、政策倾斜等,其出口退税业务也得到了国税部门的大力扶持,以鼓励槲叶出口,促进当地经济发展。3 五、槲叶粽子及槲叶产业化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笔者亲临陕南槲树生长的山区,拍摄采访了许多村民,见证了陕南人精心使用大自然赐予的宝贵资源槲叶包制粽子的全过程,这样的包装材料是现代的塑料、金属、纸质等无法企及的,它所呈现出的是与现代食品加工方式完全不同的理念,倡导着绿色和生命力。而相较于同样以竹叶、芦叶等天然材料包制的粽子,槲叶粽子外观更为新鲜美观、5用槲叶包装的食品清香隔夜不会变味。粽子是我国传统美食之一,国内的粽子消费市场巨大,一年四季都有粽子出售,如果穿上槲叶这一外衣,外观将更

9、胜竹叶粽子,消费者肯定会更加青睐,槲叶粽子的商机之大可见一斑。 据了解,日本每年使用的槲叶从我国河南省西南部进口,并且逐年呈现增长趋势。这几年,我国山东也有槲叶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同样获得了不菲的经济效益。4可见陕南槲叶出口亦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目前,槲叶在食品包装中的用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与槲叶包装食品的优势是密切相关的。以槲叶为包装材料可保留它原有的自然香味;外观更为鲜亮精美,大大的促进人们的购买欲;槲叶本身的药用价值使其作为包装材料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在倡导绿色消费的今天,其天然、无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优点更为人们所追捧,而纸质包装材料在前期造纸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染,对环

10、境影响极大,塑料包装材料在自然条件下难以分解,也不利于环境保护,以金属材料包装的费用过高,企业成本加大,往往又导致产品价格上涨,致使消费者难于接受.5 六、结论及对策建议 根据笔者对众多消费者的采访来看,人们对塑料、金属、纸质等材料,直接用于食品包装,心存疑虑,对绿色食品和绿色包装材料日益青睐。槲树不但能绿化环境,而且槲叶本身具有浓郁的芳香,能增强食欲、有助于健康。相关部门应采取引进、扶持企业的办法加快开发槲叶粽子这一朝阳产业,以逐步形成巨大的产业链,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同步发6展。主要对策有: 1、加大对槲树产业科技扶持力度 河南、辽宁等地虽然已经在槲叶加工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槲叶产业也给当

11、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槲叶的包装特性、药用价值等还有很大的研发空间,如果能通过与省内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不断开发相关产品,开阔市场,一方面可以使槲叶的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也可对农民进行科技推广工作,有意识的保护和利用槲树,走上致富的道路。 2、在槲叶产业化发展前期给以经济补贴和政策扶持 槲叶的产业化发展不但会给企业带来效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更将给人们满足人们对绿色生活品质的追求,是很值得推广的。因此适当的给予政策扶持和经济补贴会促进产业化发展步伐。 3、发展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从目前来看,槲叶的最大价值体现在可作为绿色包装材料,以此角度出发,加上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注重程度,槲叶产业化必然要倡导其追求绿色生态的理念。 【参考文献】 1 刘朝旭.槲业的综合开发J.河南科技,2000(02)37. 2 陈双献,谢光武.车村致富话槲叶J. 农村.农业.农民,2001(01). 3 辽西槲叶走俏东瀛J.中国农业信息,2005(12)18. 4 吴龙奇.槲叶包装应该大力推广J.中国包装,2003(19)104. 75 郭香凤.槲叶加工过程中褐变的机制及控制J.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9-10. 【作者简介】 李宝缠(1961-)男,陕西商州人,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