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山市隆阳区瓦马乡河东村受灾群众心理危机干预研究报告摘 要:2010 年 9 月保山市隆阳区瓦马乡河东村发生山体滑坡灾害,突如其来的灾害给经历者和幸存者造成了强烈的心理冲击。本文通过分析灾后心理救助过程,旨在思考尝试构建适合地方特色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关键词:保山市;山体滑坡;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救助 0 前言 2010 年 9 月保山市隆阳区瓦马乡河东村发生山体滑坡灾害,造成该村民小组 21 户 89 人受灾,终致 29 人死亡,19 人失踪。灾难发生后我校及时组建心理救援小组,由 12 位教师组成,干预过程包括包括组成干预小组,确定干预基本原则、评估、干预的方法及步骤等,多次亲赴现场采取了
2、放松、疏导、沟通、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进行心理救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了利用心理学专业知识更好地服务地方,笔者对本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也尝试思考构建适合地方实际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2 心理危机干预是灾后重建的重要内容 灾后重建不仅是物质家园的恢复和重建,更是受灾群群众精神家园的救助和重建。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调查显示,自然灾害或重大突发事件之后,约 20%40%的受灾人群会出现轻度的心理失调,这些人不需要特别的心理干预,他们的症状会在几天至几周内得到缓解。30%一 50%的人会出现中至重度的心理失调,及时的心理干预和事后支持会帮助症状得到缓解。而在灾难一年之内,20%的人可
3、能出现严重心理疾病,他们需要长期的心理干预。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危机干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精神文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助人自助的过程,它可以通过心理救助人员积极的介入,采用信心支持、精神安抚等专业教育和辅导治疗,增强受灾人员的自助能力,是通过人际互动,传递与交流积极的生命能量的过程。心理危机干预主要涉及的领域包括创伤后的应激障碍 ,灾难后亲人伤害或死亡、财产损失或家园毁坏等造成的心理创伤 ,以及自杀、性暴力、家庭暴力、药物成瘾等诸多方面。 2 本次心理危机干预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心理救助工作预案和专业队伍
4、 我国长期以来只重视物质救灾,忽视了心理救灾,保山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本次心理救助工作源于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始料未及,加上之前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使得本次工作比较匆忙,没有时间把工作预案做好,导致工作过程主要依赖于应变,缺乏流畅性。另外工作队伍专业各异,且缺乏相关工作经验,处理问题比较感性,生活经验多于专业思考。 2.2 救助方法专业性不足 由于救助工作开展时间较短,经验缺乏,应对机制不健全,致使心理救助工作缺乏专业性,存在着无序性和某些非科学性的现象。不同人员进行干预,工作持续性有碍,影响了工作的时效性;由于在心理救助方面没有实践经验,特别是缺乏突发性灾害心理干预方面的经验,可能“不经意”地伤
5、害了灾难亲历者,造成了“二次心理伤害” 。 2.3 救助工作无法保证长期性系统性 灾难的强大破坏力在短时间内造成了生命、财产的大量损失,从而导致受灾人群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这是一种慢性心理问题,短期内无法治愈,如果不进行积极长久的治疗,可能会影响受害者几年、几十年,甚至伴随其一生,并且可能出现严重的精神疾病,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们的救助工作只能在业余时间进行,时间上的严重不足以及日后的随访工作无法跟进等都让救助效果大打折扣。 2.4 救助对象过于单一 正常情况下,需要接受心理干预和救助的人群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灾难的亲历者;第二类是灾难发生和灾后对废墟现
6、场目击者、灾后幸存者和遇难者的亲属;第三类是参与救援的人员如军人、武警官兵、现场救治的医护人员、当地群众、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志愿者、参与现场报道的新闻记者以及关注灾区的群众和电视观众等。由于时间仓促,加之工作能力有限,此次心理救助工作只针对第一、二类展开,且工作内容比较笼统,针对性不够。 2.5 心理救助存在自我中心。 灾难促使我们的救助热情提升,与此同时帮助灾民时我们每个人也在帮助自己:比如,通过帮助他人,我们可以在内心获得某种安宁与幸福感。然而我们在助人的时候往往出现没有过多考虑受助群体的真实需求,而是带着自己对他人需要的猜想进行工作;其结果是满足了自己而不是灾民的需要,从而使得救助工作遭
7、到拒绝或不被理解。 3 构建本地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设想 突发性的天灾人祸除了给事件当事人以及以当事人为圆心的人群带来身体上的伤害之外,还会给他们带来心理和精神上更大、更严重的伤害,以及由此造成的思维方式、情感表达、价值取向、生活信念及对生命价值的看法等许多人格上远期的变化。因此,在灾祸发生时和发生后有组织、有计划地为受害人提供心理援助和干预,是非常必要的。结合保山地方实际构想本地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如下: 3.1 政府宏观统筹 由地方政府牵头,成立专门的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领导负责灾区心理救助工作,把心理救援作为灾后重建的一部分,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初步制定心理救助预案就是确保心理救助工作持续有
8、效的首要问题。接下来就是在严格规范的指制度下,用专业的方法把其体工作进一步落实下去。 3.2 专门化队伍 此次心理救助成员属于临时组建,匆忙上阵,成员们专业各异,部门属性不同,工作方法缺乏统一性,这些对于心理救助的效果都是有影响的。如果建立一支专业的心理救助队伍,将极大促进心理救助工作的科学性和高效性。人员可由政府从各单位抽调相关专业人士和招募的志愿者通过集中宣讲统一培训考核上岗的方式确定,之后共同探索适合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方式,构建积极主动的和预防相结合的系统危机干预模式。 3.3 长效机制 一方面天灾人祸无法避免,时有发生,灾后心理干预要持续跟进,不能把每次灾后干预工作作为孤立的情况来
9、处理;另一方面灾后心理危机干预需要大量的、大面积的、持久的专业人才队伍及冷静科学的操作。所以我们必须以固定的队伍通过定期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巩固地方心理救助体系,也加强专业队伍成员之间的联系,推进思考与探索,未雨绸缪,避免忙乱,保证时效。 3.4 理论研究 灾难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我们应该以这次山体滑坡灾害为切入点,全面开展灾后心理研究,在心理干预与救助的实践中探讨和总结,提高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并将此项工作纳入科学的研究范畴中。通过研究,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符合保山地方实际的心理救助模式。 4 结语 虽然在这次的山体滑坡灾后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我们只做到了对部分的受灾地区人群实施了心理危
10、机干预;而且限于课题组心理危机干预小组刚刚成立不久,危机干预的经验还非常欠缺,危机干预的组织工作运转不够顺畅,但是我们成功运作了此次心理危机干预调查及干预活动,为以后保山本地的灾害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积累了经验,也促进了我们积极思考如何更好地把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做好。 参考文献 1李小融.灾后心理救助非政府组织的协调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 (12). 2张侃,王日出.灾后心理援助与心理重建J.科技赈灾,2008, (7):2. 3张海燕.危机干预:从防范到逾越J.思想理论教育,2001 (6):37 4刘正奎,等.我国重大自然灾害后心理援助的探索与挑战J.中国软科学,2011, (5):56-64. 作者简介 王一帆(1981-) ,女,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保山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学校心理咨询。 张勇,保山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 段家开,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历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