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金融街金融业集聚态势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82080 上传时间:2019-03-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金融街金融业集聚态势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北京金融街金融业集聚态势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北京金融街金融业集聚态势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北京金融街金融业集聚态势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北京金融街金融业集聚态势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北京金融街金融业集聚态势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金融街是北京市第一个大规模整体定向开发的金融产业功能区,经过 20年的时间实现了从规划到建设、从初步建成到拓展置换的转变,从一片老旧平房区蜕变为中国国际金融中心。作为首都金融主功能区,金融街现已形成集决策监管、资产管理、支付结算、信息交流、标准制定为一体的国家金融管理中心。 一、金融街金融业集聚态势分析 (一)金融街的发展优势 一是总部经济优势。金融街是中国总部机构的集聚地。这里有全球金融企业上市市值前三位的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企业,同时也有中国人寿、中国电信等大型企业的总部。还有中国移动、中国大唐等 15家进入全球 500强的中国企业总

2、部,同时也有高盛集团、摩根大通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瑞银证券等 70多家世界顶尖外资金融机构和国际组织。截至 2012年 8月,金融街及周边总部机构持有资产总计 35.9万亿元,同比增长 14.6%;实现收入合计 3096.4亿元,同比增长26.2%;实现利润总额 1623.6亿元。金融街的总经济快速增长,显著地带动了北京市西城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成为北京市经济发展的有力增长点。 二是信息腹地优势。金融街地处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毗邻国家中央机构和各大部委,集中了全国所有的金融监管机构“一行三会” ,还集中了国内大型金融、证券、保险机构的总部及大量国内外金融机构。金融街已成为全国的金融决策监管中心

3、、金融资产管理中心、金融支付结算中心和金融信息中心。金融街凭借金融监管部门和总部集聚的优势,及时地向全国乃至世界传递着经济和金融信息。 三是人才优势。2011 年北京人才蓝皮书针对北京与世界三大顶级世界城市(纽约、伦敦和东京)的相关人才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北京人才优势比较雄厚,世界 500强企业及跨国公司数量已经超过顶级世界城市伦敦。市区两级政府在金融人才集群建设上坚持三大策略,通过品牌化集群策略,提升区域人才竞争优势,通过体系化集群策略,加大金融相关行业人才吸引力度,通过高端化集群策略,加速海外学人中心金融街分中心的建立。同时还积极为金融人才提供税收等激励政策,努力为高端人才解决配偶、子

4、女的生活和入学问题,全力提升金融人才集群整体竞争力。目前金融街金融从业人员有 17.4万人,占全市金融业从业人员的 70.1%,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约占 43%,拥有海外留学经历的约占 9%。 四是首都优势。首都优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优势。目前,全球性金融中心城市中有三分之二是首都城市,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中有一半是首都城市,而在国内金融中心城市中更有五分之四为首都城市,首都城市在发展中呈现出“国际金融中心化”规律。浓郁的政治氛围、发达的经济水平、先进的科学技术、厚重的文化积淀为金融街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难得的条件。 (二)金融街的发展劣势 一是金融市场国际化程度较低。中资银

5、行总部在金融街的强势地位,以及银监会、证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在金融街的落户,使外资金融机构认为金融街的金融环境不宽松,再加上金融街主要发展国家级金融机构总部的功能定位,致使外资金融机构的投资成本和投资风险增加,因此大部分外资金融机构不选择金融街,国际化金融集群竞争力较弱。金融街作为全国金融资源的垄断中心,尽管金融业的整体效益逐步提高,但中资金融机构占绝对主体地位,国际金融机构在总量上还未达到国际金融中心的水平, “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趋势还未形成。世界 500强企业仅有 15家企业总部落户金融街,不到金融街金融机构总数的 2%,国际化程度有待大幅度提高。 二是金融产业及配套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

6、阶段。北京金融业集聚总体建设还停留在增加金融机构数量、以资金补贴为主吸引机构入驻的阶段,缺乏引导金融产业升级的相关政策措施。随着金融街金融机构不断集聚,相关配套建设正在不断完善,但金融业密切相关的专业服务业、创意产业、商业服务业、休闲娱乐业等配套产业还没有形成一定规模,金融服务功能得不到明显体现。 三是区域发展空间承载力不足。经过 20年的开发建设,金融街已可谓是寸土寸金,金融街有限的承载空间与旺盛的金融机构入驻需求之间的矛盾,已突显成为金融街建设的首要矛盾。例如一栋英蓝大厦,就聚集了高盛集团、摩根大通、罗斯柴尔德银行、黑石基金等 42家知名跨国金融公司,跻身世界进驻顶尖金融机构最多的大厦之列

7、,被经济学家誉为:一栋楼汇聚了“半条华尔街” 。由于金融机构过度密集,区域综合承载能力已不能及时有效地满足金融机构的入驻需求,这已成为制约金融街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 四是服务金融体系较为单一。国际金融中心的经验表明,除了提供必不可少的市政服务外,对入驻机构更为人性化的关怀尤为重要。比如,在个人医疗保健、租售房方面的信息提供、旅游信息发布、交通服务、安全保障等方面均进行详细的安排,并在网站上介绍详细的主管部门和联系方式,使得入驻机构可以非常方便地获取急需的服务。相比之下,金融街服务部门还需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丰富服务内容。 (三)金融街的发展机遇 一是金融街拓展带来的机遇。金融街核心区在原金融街

8、区域(占地1.18平方公里)的基础上,扩大到 2.59平方公里,占地面积拓展119%。在绝对面积拓展的同时,金融街还积极盘活存量资源,针对现有办公资源和产业发展,规划开展“腾笼换鸟”的置换工作,将金融业以外的产业迁出,腾出空间容纳金融机构入驻。金融街的拓展,不仅进一步整合优化了金融发展空间布局,同时还加大了优秀金融机构和人才的集聚度,使金融街成为以金融业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极。 二是首都发展战略带来的机遇。北京以建设世界城市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为战略目标,其中国际金融中心是世界城市的核心功能,作为金融主中心区的金融街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首都建设的推进必将为金融街赢得更好的政策环境和组织

9、保障,未来将形成国家金融决策与国际金融服务功能互补、金融功能区和金融服务区有机统一的新格局。 三是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带来的机遇。2012 年度“新华道琼斯国际金融中心发展指数综合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中有 4个来自亚洲地区,其中我国香港、上海跻身前十名,北京排名第十一位,充分表明我国新兴金融中心城市的发展潜力和国际地位正逐渐显现。我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和第三大贸易国,成为国际经济的重要一极。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以及人民币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将为金融街走向国际化,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提供良好的外部机遇和强大的发展动力。 (四)金融街发展面临的威胁 一是发达国家国际金融中心的威胁。国际金

10、融中心最早源于 13世纪的意大利,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国际金融中心格局。有传统的、自然发展形成的国际金融中心,如伦敦、纽约、巴黎和法兰克福;有在政府推动下建立的新的国际金融中心,如东京、香港和新加坡;金融危机爆发后,还有不少新兴经济体市场迅速崛起并筹划建立了自己的国际金融中心。北京金融街要想在国际金融格局中谋求一席之位,任重道远。 二是上海、深圳、天津等国内金融集聚区的威胁。上海陆家嘴贸易区依托长江三角洲,其国际金融优势进一步显现,逐步发展为金融要素集聚地和国际金融市场交易中心。深圳依托香港,以深圳交易市场为龙头,成为国内融资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相比之下,北京依靠金融管理中

11、心和信息发布中心吸引金融机构集聚的优势相对弱化。与北京近在咫尺的天津滨海新区已成为中国最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 年国务院批复要建设与北方经济中心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系和全国金融改革创新基地,势必会对金融街集聚形成分流。 三是北京九大金融功能区的威胁。北京“一主一副三新四后台”的金融资源配置模式,虽然各有侧重、互补发展,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相对有限的金融资源在各功能区进行了较为分散的配置。尽管金融街的金融资源相对丰富,产业结构体系相对完整,具有其他功能区无法比拟的优势,但金融街和 CBD以及其他金融集聚区在功能设计上仍有部分的交叉和重叠,容易因争夺稀缺资源而导致恶性竞争。 二、金融街金融业集

12、聚发展对策研究 (一)突破金融发展定位,吸引国际金融机构入驻 要想把金融街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主中心区,提高国际化程度,势必要打破目前金融资源配置格局。首先,应建立健全吸引国际金融机构的产业政策,给外资金融机构在政策上松绑。其次,应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 “空间成本”如办公楼租金、不动产价格都是金融机构选址的重要因素,应通过政府投资、产业政策倾斜等政策,鼓励交通、通讯、信息等产业的发展,抑制拥挤、噪音和环境污染给城市带来的负效应,努力降低外资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三是应加大对入驻外资金融机构的优惠力度,在财政奖励、住房配套、子女入学、看病优惠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提高配套设施的国际化

13、建设标准,增强对国际金融机构的吸引力。 (二)完善产业引导政策,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 充分运用产业引导政策手段,针对金融机构与新兴金融机构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大力发展信托机构、金融租赁机构、基金机构等新兴金融机构,积极吸引国外新兴金融元素。针对金融机构与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加快引进国内外著名的评估公司、咨询公司、会计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推动中介机构的市场化与国际化。针对要素市场规模较小与金融街全国辐射力之间不匹配的矛盾,充分发挥北京现有的产权交易、技术交易、金融融资交易优势,扩大建设规模和影响力,构建全国性的林业、矿业、文化、知识产权、国际版权等具有北京特色的专业型高端产权交

14、易中心和金融融资交易中心等。 (三)优先发展生活服务业,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金融街拓展建设工程有针对性地整合现代服务产业集聚,优先发展会展中心、酒店餐饮、娱乐、公寓、医疗机构、绿地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同时,通过政府投资、产业政策倾斜、税收减免等鼓励政策,不断提高交通、通讯、信息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开通金融街公交专线,设立金融街绿色医疗平台、金融街出入境分中心、海外学人中心等人才服务平台,为金融街提供一个高端产业配套环境,不断推动金融主产业的强劲发展。在传统公共事业领域逐步扩大市场准入,不断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四)拓展金融街区域范围,提升区域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

15、金融街拓展工程虽然在不断推进过程中,但与国内外企业进驻的需求相比,还是供小于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聚集金融资源的能力和潜力。因此,合理规划金融机构布局空间成为改变金融街发展空间局促的首要解决方式,以拓展建设与资源置换为主要方式,通过房地产开发整合产业集聚,做到规划在前,拓展、置换在后,充分挖掘中心区的土地价值,拓展产业承载空间。 (五)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完善金融街服务管理体制 以金融街综合服务中心为基础,以北京市金融局、西城区金融服务办公室等政府部门为主体,以金融街控股公司、金融街商会为依托,构建综合的“一站式”服务平台。该平台主要以一个统一对外的窗口,为入驻企业提供一条龙综合服务。一是包含为入驻企业提供办理行政业务的绿色窗口,通过简化的审批流程,方便企业办理税务、工商、质检等行政业务;二是包含为入驻企业提供宏观经济政策、金融信息以及文化休闲娱乐信息咨询等服务,通过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充分体现区域服务的人文关怀;三是包含为金融街开展专业的统计管理,注重与国际接轨,通过建立适应金融街区域的统计指标体系,不仅对区域国民经济运行进行统计监测,同时对新兴业态的发展进行监测分析,不仅对金融街在首都金融发展中提出客观评价,同时对金融街在国际金融中心发展中提出评价建议。 (乔姝,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