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乡生态规划建设持续发展的对策探讨摘要:本文对城乡生态规划建设的思路与持续发展对策进行了论述,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城乡规划;思路;生态建设;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与城乡建设的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城乡规划中低碳生态建设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原有城乡规划技术规范与标准由于编制年代较为久远,或由于未能结合地方实际,在土地集约利用、绿色市政、绿色交通、资源循环利用、城市生态化建设等低碳生态的重要问题上存在不足。地方政府不知如何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生态产业规划一味盲
2、从模仿而不适应当地特色,生态城市规划和产业规划脱节,许多地区常常是在法定规划编制后再另行编制专项的低碳生态规划,或在法定规划编制时有选择性、有限度开展部分低碳生态专项研究,法定规划编制与低碳生态引导控制无法做到同步开展、同步实施,低碳生态要求在规划管理中的落实缺乏法律层面的保障。 二、城乡生态规划建设的思路 目前我国处于城乡经济快速发展期,要把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纳人城乡发展战略,部署低碳生态的城乡发展思路,寻找低碳经济与城乡发展战略的结合点,从而在产业结构调整、城乡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向低碳经济转型创造条件。积极研发和引进新能源技术,开发新能源产品,促进光伏太阳能、生物能和可再生能源等新
3、型能源产业发展。建立企业在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方面的循环利用和共享机制,实现资源利用的高效化和各种废弃物排放最小化。加快推动循环型企业和生态园区建设,严格执行环境准人制度,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着力发展占地少、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业,限制和淘汰污染企业。以生态规划为依托,将“低碳”的理念导入城乡规划。调整城乡规划布局,根据城市风环境和光环境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布局,科学控制建筑密度、高度,尽可能利用自然环境减少城市能源消耗。调整交通方式,有效地削减未来城市道路交通的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城市内部应推行紧凑的城区格局,让居民徒步或依靠自行车就能方便出行。再次,通过规划的引导和控制,调整
4、生活和工作方式,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推进分布式产业化生态型村镇建设,探索村镇低碳运营与管理模式。 三、城乡生态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强化生态城市理念,遵循低碳生态城市需要完善规划指标体系。现有城乡规划相关政策在内容上多侧重于规划控制,对低碳生态建设鼓励性内容不足,不利于引导市场积极参与低碳生态建设。建议在总体规层面,除明确城市总体人口规模外,应进一步强化对各类建筑总量的整体控制,并对下层规划进行细化分解,避免出现个别地区就业与居住难以平衡等问题,减少城市碳排放。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建议增加低碳生态规划控制性指标与引导性内容,作为低碳生态规划管理及土地出让的重要抓手;强化对土地混合利用
5、、开发强度控制、资源的综合利用、生态保护等的控制性指引。在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落实控制性规划中的低碳生态内容,提高新能源利用、绿化覆盖率、优化建筑平面布局设计,引导建筑节能,鼓励生态低碳技术应用;倡导适应性规划设计,促进低碳生态空间布局。 (2)完善低碳生态的行政许可审批制度。规划管理的行政许可主要就是“一书三证” ,1)在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核发环节,应审查项目是否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布局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还应确保建设项目满足用地集约紧凑、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减量排放、能源与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的要求;2)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的核发环节,也就是控制性规划核定阶段(现阶段各地区情况不相同,这也是亟待解决的
6、问题) 。应控制好土地的开发强度,资源能源综合利用,应当加强从空间布局、生态建设、绿色交通、等方面的审查;3)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的核发环节,也就是修建性规划审查阶段,应加强在建筑平面布局、地下空间利用、生态建设、绿色交通等方面的审查。促进规划的科学化,提高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4)在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的核发环节,应在新能源利用、引导建筑节能,鼓励生态低碳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审查。堵住行政审批程序上的漏洞,完善低碳生态的行政许可。 (3)构建可持续的城市交通系统。我国可持续的城市交通系统的战略总目标,是构建满足城市基本机动性,支撑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安全、高效、经济、公平、低碳的绿色交通系统。城市可
7、持续交通系统的构建、以全方位的可持续交通系统引导城市高效节能运转,既要符合城市发展的需要,也要符合城市居民生产生活活动的需要,同时要体现低碳生态城市发展道路的需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构建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加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在城市规划中要切实体现可持续发展交通的观念,把城市交通的系统观和可持续观贯彻到城市规划的各个环节。在管理和引导层面,通过交通需求管理实现对交通总量、结构和分布的调控。 (4)构筑生态工业模式。生态工业是指以生态经济学为指导,是仿照自然界生态过程物质循环的方式来规划工业生产系统的一种工业模式,生态工业园区则是生态工业思想的主要表现方式,它是由若干企业,自然生态和居民
8、区共同构成,彼此合作并与地方社区协调发展的一个区域性系统,他们有计划的进行物质和能量消耗最小化,废物产生最小化。其做法为在工业生产中模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原理,将一些工业的废物作为另一些工厂的原料,形成工业生态链,实现工业生产中污染物的“零排放”, 减少或消除污染,这样既节约了资源,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还可以形成一些新的产业,扩大了就业。生态工业园将环境问题的解决提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从根本上解决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到人类的生产活动与自然协调发展。 (5)研究推广绿色建筑技术。首先要研究有效的政策策略。在政策方面,以全方位政策法规推进绿色建筑是最理想的方式。短期内可以以政府推进为主导
9、,长期内辅以市场化方式。其次,要尽快完善行业标准。要尽快开展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标准及验收相关标准规范体系研究,加强对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科学指标研究。包括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绿色建筑评价指标权重因子研究、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相互影响因素研究、绿色建筑评价指标数据库开发,开发辅助的绿色建筑评价软件。在技术产品层面,要加强创新,提升价值。 (6)更新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理念。在很多城市,从地理上分隔的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或办公区成为城市蔓延、交通堵塞和污染加剧的来源。新兴的城市规划专家已引导人们返回到基于紧密联系的居住区为基础的城市规划模式上(TOD 模式),在功能分区和结构上强调生活生产休闲为一体的结构特色,小区居民能够方便地工作、生活、娱乐,避免了交通拥挤之苦,这样即集约土地、低碳生活又减少了交通工具带来的环境污染。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有利于避免居民经常使用私有汽车作为旅行工具。根据当地的地理特征、气候条件, 建设块状或带状的林地和绿地,使之能够辐射整个城区范围,这样既能美化绿化又体现了低碳生态且能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吸收噪声等。 四、结束语 总之,城乡生态规划建设会直接影响一个国家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格局和生活质量。探索低碳生态城规划指标体系,明确关键要素及其实施途径,有利于以公共政策的形式引导和保障低碳生态城市发展,使低碳生态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