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新课程思想品德教学法的探讨【摘要】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粤版初中思想品德的特点以其教学理念的转变问题,并重点阐述针对新课程的教学方法。以期达到共同讨论教学技巧的目的,可供教育同仁们教学参考。【关键词】粤版思想品德的 ,特点,教学方法,建议 1 前言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有关的知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学生良好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养成。但这些素质和品质的形成又离不开相应的知识,如法律方面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等。而思想品德课教学评价直接影响着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质量、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 思想品德是初中的一门综合型必修课,学者们多年的
2、努力,使得其内容与形式有了很大的改进。粤版思想品德新教材,严格按照教育部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摆脱以往该类课程生硬、陈旧、单一等缺点,以全新的面貌吸引着师生们。本文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探讨如何进行新课程思想品德的教学授教,以与同仁们共同探讨。 2.粤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主要特点 (1)教材在整体框架上的特点与前面几本教材是基本一致的。都是以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从问题进入相关知识的学习,进而规范自己的公民行为,提高自己的公民境界。 (2)教材继续秉持心理、道德、法律教育一体化的思想,虽然其中内容较多涉及法律文本、法律知识,但在编写手法上我们仍注意不将教材写成单纯的法律读本,而是结合本年级
3、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经验,将有关的做人道理(道德)和法律要求结合起来论述。 (3)与原人教社的教材相比,本教材不是讲一条讲法律法规,就给出一个具体的案例。而是选取与初中生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他们迫切需要掌握的法律内容,做简要的介绍,使他们能大致地知道和明白法律的规定和要求,从而能按照法律和道德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即不是仅偏重于对法律知识的掌握,而是着重于知识和行为的统一。 3.粤版教材带来的教育理念转变 理念是隐藏在教育行为背后的指导思想。粤版教材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具体表现在: (1)以人为本的全面、和谐的发展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教学目标的全面达成;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4、。 (2)回归生活的生态观。以前课堂就是生活,现在生活就是课堂。生活即教育,学生生活经验是教育的起点,是教育的背景。粤版思想品德课程关注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内容,基于“生活德育论” ,教材走进了学生的生活。 (3)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也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新课程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与环境的整合。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设计者。学生是学习者,也是课程的共造者。教师的教学观应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将社会生活引入课堂,让课堂走向社会生活。重要的不在于教师的“教” ,而在于学生的“学” ,以学为本,以学统教,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知识建构观。 (4)立足课堂并超越课堂
5、,教学没有在下课铃响中结束。教师的角色应发生相应的变化,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合作者、学习者、研究者;组织者、发现者、反思者;引导者、欣赏者、创新者;参与者、开发者、促进者。 4.粤版思想品德新课程的教学体会 4.1 让教学源于生活,回归生活。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往.住是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了学生的体验与感悟,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无法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触动和影响。新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它要求教师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生活与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以丰富他们的情感、
6、能力和知识,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人是生活的人,生活是现实的、具体的生活,没有一个人能够独立于生活之外而存在。生活是课堂教学的源泉。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因素,与学生的需求、愿望、情感体验密切相关。让课堂回归生活,强调的是课堂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开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中的要求和规范,在生活体验中发展自己。例如,在讲述九年级思想品德 一国两制时,联系政治形势,先让学生看台湾大选和台独分子的分裂言论等录像,分析台独分子的险恶用心,从而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促进祖国统一的。 4.2 根据学习内容,探求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内容,由于知识水平、教材内
7、容抽象,学生学习起来很吃力,连续的打击会让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影响教育教学效果,所以如何在不同的学习内容中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也是教师们追求的目标。而案例不是学习的最终目标,而是用于揭示思想品德原理和规律,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案例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中不但不能少,而且决定着实施效果的优劣好坏。所以,选用的案例必须典型、新颖、精致、简练、具体,富有时代感和贴近学生的生活,每个案例都要有其自身的应用价值、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4.3 多种媒体,创设视听情境。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而初中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学生的特点、
8、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对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营造情境、浓厚课堂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惊讶感、新颖感,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一课中,我选取我国 “闻鸡起舞”的成语故事,通过多媒体把相关影像播放给学生观看。 这样,使学生在愉悦中,既掌握了知识,培养了想象力,又进行了美的心灵陶冶,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4.4 组织学生走访调查,培养实践能力。新版课程标准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同一种能力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特别注重对学生参予社会生
9、活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在序言中明确提出:要帮助学生形成观察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基于这种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努力使“课堂”的外延不断扩大,使学生获取知识的空间不断拓展,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探索研究,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在生活中还原,在生活中领悟课本知识,继而用理论知识去指导生活行为,如在讲到基本经济制度时,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对家庭成员的收入与支出情况作系列调查,通过这样的调查活动,使得学生明确这些信息来源于现实生活,体现了真实性,增加了教材的可信度,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
10、键时期,这一切都源于我国富有活力的基本经济制度。同时采取课本与学生手中资料相结合起来的教学方式,不仅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更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通过理论与现实的辩证关系,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5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发散思维具有开放性、广阔性的特点,它是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观察、思考、想象,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方案或者假说的一种思维方式。围绕问题进行发散思维,既有利于打破墨守成规的思维模式,能用前所未有的新知觉去认识事物,提出新的创见,具有多向性和跨越性的优势,又有利于提高他们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位,所
11、以为了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使他们成为独立思考,锐意创新的人才,就应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当发散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而成为质的时候,发散就变成了创造。应结合教材,多提一些发散型问题,因为这类提问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想象力,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解决问题。当然发散思维是一种新的能力,它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加强训练,才能熟练地掌握并运用。例如,在讲述合作,竞争一节时,可照书中的模型制作相关实验道具:一个窄口的玻璃瓶,几个栓了细线的小球装在瓶中,每次只能拉出一个。实验时本人要求学生最短的时间内将物体拉出来,在规定时间内拉出最多的为胜者。在这过程,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和发挥想象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5.结束语 教学方法是教好课程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方法的可行性与实效性,以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胡泽. 对粤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中练习处理的几点看法J. 中小学德育,2011,08:5153. 2 沈林贵.思想品德教材整合策略以粤教版教材为例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1,18: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