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深圳市坪山新区燕子岭生态公园规划与设计.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97113 上传时间:2019-03-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深圳市坪山新区燕子岭生态公园规划与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深圳市坪山新区燕子岭生态公园规划与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深圳市坪山新区燕子岭生态公园规划与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深圳市坪山新区燕子岭生态公园规划与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深圳市坪山新区燕子岭生态公园规划与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谈深圳市坪山新区燕子岭生态公园规划与设计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园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开放空间,是市民健康所必须的生态基础设施。生态公园的规划建设调整了城市建筑布局,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魅力尤为重要,这也是适应时代需要的一种发展方式。本文结合实例总结了深圳市坪山新区燕子岭公园规划与生态设计方面的一些内容, 可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公园;规划设计;设计原则;路线组织;植物景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燕子岭生态公园地处深圳市龙岗区坪山街道,位于坪山新区中部。坪山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迅速,公园休闲绿地稀缺,生态环境脆弱。为改善坪山新

2、区的生态环境,并为区内居民提供休闲运动的场所,本项目具有实施的必要性。 1 总体规划 1.1 功能定位 本公园的功能定位为市政公园,为园区居民及本地居民提供一个生活休闲和运动的好去处。 1.2 规划设计原则 1.2.1 总体性原则将燕子岭生态公园作为西部工业组团和坪山新区的绿化战略整体考虑,并与城市发展相协调。 1.2.2 特色性原则突出地方文化特色,生态特色。 1.2.3 保护性原则充分尊重自然环境,保护现有的生态人文景观。 1.2.4 人性化原则规划建设景观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类生存发展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优良生态环境空间。 1.2.5 可行性原则结合现状实际情况,注重项目的可操作性。 1

3、.2.6 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自然与人工、动态与静态、日间与夜间、局部与整体、宏观与微观的时空可持续性。 1.2.7 安全性原则公园道路选线与建设、游人观景平台、风景建筑及服务管理设施,应符合有关安全规定与规范,防止地质灾害发生。此外,三叉路口应设路标,预防森林火灾发生危及游人生命安全等。 1.3 总体规划布局 1.3.1 规划理念城市绿心 本规划方案全面分析用地现状后,提出的规划理念为“打造城市绿心” 。用地位于坪山新区的中心地带,位置重要,建成之后可以辐射周边,服务整个区域。以绿地环境和人文环境改造为契机,促使城市环境不断对周边地区形成的辐射效应,绿心不断搏动,促使绿色持续增值,才能实现城市

4、可持续地发展。 (见图 1) 图 1 1.3.2 总体布局 通过对基地的现场踏勘,在尽量减少土方量开挖的情况下,根据对人流线路的分析,设置了六个公园入口。主入口位于用地的西南面,设置有主要的集会演艺广场及体现公园主题的园林构筑物等,公园管理处及人工湖位于主入口东侧,形成了一幅湖光山色的美妙画卷。次入口位于用地东北角,由于现状地形存在较大的高差,通过对地形的整治,利用现状的高差关系,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变化的入口,给人们提供不同的景观视觉效果。入口广场上设置的图腾柱,强化了入口的标志性。青清茶舍入口选址在一个乱掘地上,通过对周边山体以及场地的的整治,形成一个具有荷塘月色、幽静竹林的休闲活动场所,

5、供游人休憩品茗之用。燕子湖利用现状鱼塘进行整治,增加驳岸及水榭等休闲设施,形成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垂钓之地。其余公园入口均结合周边环境及景观节点需要进行布置。 每个出入口、景点之间都以园路及登山道连接,增加了公园的可达性。在山体制高点或视线开阔区域设置亭、阁等休息场地和观景平台,形成景观节点,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丰富了游人的空间体验。 (见图2) 图 2 2 道路、公园出入口及路线组织规划 2.1 规划原则 2.1.1 在资源整合与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外围的已有市政道路与村道。 2.1.2 道路规划与公园地形、水体、植物、景点、公共服务管理设施结合,形成完整的道路网络和体验风景景观。 2.

6、1.3 道路的设置展示了燕子岭公园风景景观空间,体现了公园地形地貌特征。 2.1.4 道路的转折、衔接通畅,符合游人行为规律、符合安全规范。2.2 对外交通 基地北面有一条市政路,西南面有规划市政路,南面沿坪山河有一条村道。沿这些道路设置出入口,分散布置,方便游人从各个方向到达公园。 2.3 内部交通 公园内的道路均为人行登山道和园路,步行道的设置原则是:结合地形,充分利用现状拥有的景观资源,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开辟出真正属于游人的步行游览路线,使人在自然环境中畅游,领略不同的视觉景观。步行道宽度为 1.52 米,材料以花岗岩及青石板为主,配上少量的卵石、洗石米等,形式自然,与环境融为一体。

7、2.4 停车场 根据燕子岭生态公园的可游览面积,在主次出入口等设置市内公交车停靠站及机动车停车场。停车方式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即集中在北面次入口和南面主入口安排约 200 个停车位,在节假日人流量特别大、停车位饱和时,可允许部分车辆在路边停靠。 2.5 竖向规划设计 竖向设计以保持现状地形为前提,在合理开发、减少对山体破坏的原则下进行设计。采用大范围自然粗犷,具体场地精致合理,注重细部刻画的方式,在保护现有完好植被、地貌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和场地的要求进行设计。规划后做到步移景异,功能与景观并重,使人们体验到山体公园在不同高度时的景观效果和登山乐趣,将寓教于乐与健身锻炼有机的结合在一

8、起。 整个公园以燕子顶为主要制高点,以其他山脊形成主要园路的地形格局,尽量在园区内做到土方平衡,开敞与闭合相结合,保证地形的美观大方,流畅。 对于不可避免设置的挡土墙结合环境艺术设计进行美化。 3 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 3.1 植物景观规划原则 3.1.1 规划原则 严格保护现有植物资源,保护古树名木;维护原生种群和区系,维护以森林景观为主的自然生态环境。 坚持乡土树种为本公园绿化树种主要种源,地带性植物类型优先的原则和植物多样性原则。 营造生态风景林,坚持生态效应与景观效应相结合的原则。 3.1.2 树种规划 山体绿化体现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景观的森林景观,大部分地域采用 3-5 年生苗

9、木。对现状主大叶相思和尾叶桉林为主的山体规划实施改造,采用大混交的方式恢复和建设生态风景林地;对主要景点和道路两旁重点美化,形成具有特色的游路植物景观; 3.1.3 景观创造 利用不同的植物配置方式,根据空间性质及功能,创造出不同性格的空间环境。通过植物的花、果、叶、干丰富景观,利用植物的季相变化丰富整个公园的色彩和时空变幻。同时,适当加大色彩丰富的香花型植物比重,并注重水边湿生植物和岩生植物景观的营造,创造出宜人的、生机盎然的植物景观。 3.2 植物分区设计原则 3.2.1 公园的绿化种植树种应选用乡土树种如:小叶榕、高山榕、橡胶榕、香樟、阴香、白兰、柠檬桉、龙柏、台湾相思等。 3.2.2

10、为了充分发挥生态系统效益,尽早实现环境美,进行适当的密植,并衣照季相变化,考虑树种的搭配,做到常绿与落叶相结喝,乔木与灌木相结合,观花与观叶相结合,形成四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植物景观; 3.2.3 绿化种植应考虑到整体效果的统一和局部效果的特色,总体上绿地广铺地被植物(芒其、蟛蜞菊、马尼拉草) ,形成底色基调。应采用自然与整形的结合,疏密与密植相结合的方式,整体绿化简洁.活泼; 3.2.4 绿化种植应采用群体与单体结合,平面和竖向结合,乔木和灌木结合,乔灌木和地被结合的多种形式,结构丰富,具有立体的绿化效果; 3.2.5 绿化树种应考虑倒植物学特性和生态需要,考虑到环境绿化的季相,色彩变化,色彩

11、上选择色叶,开花树种;树形上选择冠形规整的树种,以大乔木为主,适量种植小乔木和花灌木。 3.3 树种选择的原则 3.3.1 要基本为公园植被区自然规律; 3.3.2 以乡土树种为主; 3.3.3 选择抗性强的树种; 抗性城市工业排出的“三废”适应性强的树种,以及对土壤、气候、病虫害、噪音等不利因素适应性强的树种。 3.3.4 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相结合 4 公共服务管理设施规划 公园内的公用设施、游憩设施、服务设施、管理设施和游路开辟等内容、数量、空间分布等,应考虑方便游人使用,为不同年龄、不同爱好、不同需求的游人着想,让游人在公园内玩得开心,尽兴而归。 公园公用设施:公厕、园灯、公用电话、垃圾

12、箱、饮水站、路标、导游牌、停车场等设施。生态停车场布置在主次两个出入口及青清茶舍处,采用植草砖,结合绿化种植形成生态停车场。园灯结合主次入口和服务管理用房布置,照明标准参照有关标准执行。垃圾箱采用垃圾分类,培养环保意识,沿主要游览步道每隔 400-600 米设置一个,在公园南面设置垃圾转运站,整个园区的垃圾统一收集到垃圾站进行压缩转运。 导游标识系统:为了帮助游客正确且安全地使用各项设施,必须完善指引标识、入口标识、照明标识、警告标识、道路标识,标识设计应结合文化内涵设计和环境艺术特色,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木质或石材材料,成为公园内景观系统的组成部分。 厕所分布:公园的公厕主要分布在游人集中的区域和登山道旁,服务半径约为 300 米,蹲位数量按照游人容量的 2设置,管理用房及青清茶舍内亦有一定数量的蹲位供游人使用。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燕子岭生态公园在整个设计中本着尊重自然,归于自然的原则,充分体现出山体公园的特性及优势。现代化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要符合长远发展的战略思想,作为城市绿化美化、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为大众提供了身心愉悦空间,在改善现代化城市和居住环境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CJJ/T85-2002) 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深圳市东部工业组团总体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