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摘要】 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需要就业机会和就业能力。而就业机会的创造和就业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财力的支持。发展实体经济,建立结构优化、质量较高的产业体系,既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目标的需要,也是为农民进城创造就业机会的需要,更是财政金融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技术培训是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的必然要求。应推广先进经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培训质量。【关键词】 农村富余劳动力 转移 财政金融支持 目前我国农村的基本状况是:人均占有耕地资源少、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低。而要改变这“两低
2、一少”的状况,转移富余劳动力是一条重要出路。据统计,2010 年底,全国农村劳动力总数为 4.7 亿人。按照世界平均农业生产率计算,我国耕地需要的农村劳动力与实有劳动力数量相比,农村富余劳动力为 2.5 亿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2010 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 2.4 亿人。随着农村人口的增长和农业规模化的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因此,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条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而这一问题涉及的因素很多,这里仅就其最基本的两个因素作以探讨。 一、结合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创造就业机会 从国际上看,南美一些国家在
3、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拉美陷阱”现象,其主要表现是城市发展没有与工业化很好的结合,产业发展滞后于城市发展,使得部分城市居民没有稳定的工作,收入低微,生活困窘,出现了大量的贫民窟。 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我们必须吸取国际上的经验教训,坚持科学发展观,处理好“三化”的关系。“三化”相互依存,不可偏废。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不能以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不能重视了城镇化就忽视了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可以为工业化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但城镇化必须有产业作支撑。脱离产业发展,片面地搞人口规模的扩张和城区面积的扩张,就会使“拉美陷阱”在我国重演。产业发展是吸纳农民进城就业的主
4、渠道,也是提高城市人口承载能力的经济基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既对人力资源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许多新的机遇。发展实体经济,建立结构优化、质量较高的产业体系,既是实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目标的保证,也是增加农民进城就业机会的需要,更是财政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我们既要高度重视节能环保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还要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根据国际经验,在城镇化率 50%70%的过程中,城镇化的发展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推动城镇化的主导产业会出现变化,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呈倒“U”型关系,而服务业与城镇化发展呈正相关关系。在城镇化率未达到 50%时,第二产业占
5、的比重较大,是城镇化的主要驱动力;当城镇化率在 50%70%的过程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将超过第二产业,成为驱动城镇化的主力。据专家研究,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大约是 0.75,也就是说,全国第三产业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可以增加 700 多万个就业岗位。以一万元投资为例,投入到第三产业可以增加 78 个就业岗位,而投入到第二产业则增加 1.7 个,投入到第一产业只增加 1 个。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 52.6%;第三产业增加值在 GDP 中占的比重达到 44.6%,比第二产业的占比仅低 0.7%。虽然成绩显著,但与工业化国家第三产业占比 60%70%
6、相比,差距和潜力都很大。在未来一个时期,第三产业将是就业量最大的产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既是经济结构优化的战略要求,也是创造就业机会的最现实选择。 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农民进城就业机会的创造,不仅需要政策的引导和科技的带动,而且需要资金的投入。财政金融方面应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发展需求,发挥好各自的职能作用。一是积极支持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项目。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是保证工业化和城镇化相结合的项目,也是商业银行较为熟悉的领域。因此,商业银行应把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项目作为支持的重点,切实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低碳节能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同时,对不符合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要求以及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
7、目坚决不予支持。二是积极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在现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是容纳就业较多的领域,也是农民进城就业的重点领域。必须认真落实国家关于支持这一领域的各项政策,加强财税扶持和金融服务,为他们减负增效创造良好条件。三是积极支持第三产业的发展。鼓励支持商贸、物流、电信、旅游、餐饮、金融、体育、咨询、信息服务、文化服务、法律服务、农业服务等产业发展,帮助他们解决发展中的资金瓶颈问题,在财税和信贷等方面创造较为宽松的环境。 二、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2007 年的调查表明,农民工有技术等级的比重为
8、58.5%,其中初级工占 25.9%,中级工占 24.3%,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比重很低,分别占 5.4%、2.3%和 0.7%。近些年,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技能素质较老一代农民工有一定提高,但却多与用工单位的需求不相符合。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 2011 年的调查显示,40%的缺工企业认为“劳动者技能与就业单位要求不符合”是造成企业缺工的原因之一。一些招工企业反映,企业招聘的工人需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如车工、钳工、钻工、水电工等,而具有这些技能的应聘者严重不足;服务行业和销售岗位招聘要求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但具备条件的也很少。一些企业表示,不少“40、50”人员难以找到工作,主要是由于缺少
9、技术专长;一些年轻人不能找到工作,除了他们对待遇的要求过高之外,其一大阻碍因素是缺乏工作经验和技术专长。从上述情况可见,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数量和质量,而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特别是技能水平就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和教育培训机构在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等方面有许多成功的做法。譬如劳务输出大省河南为了使外出工农民增加就业机会,加大了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力度,特别是加大了对培训的资金投入力度。20042006 年分别投入扶贫资金 3660 万元、4500 万元、5670 万元,用于培训基
10、地建设和贫困学员学费补助等费用,不仅使受训的农民工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而且增加了劳务收入。截至 2008 年底,河南劳务输出达到 2155 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居全国首位,其中省内转移 945 万人,省外转移 1200 万人,境外就业 9 万多人;年劳务收入由 2002 年的 400 亿元增至 2008 年的 1611 亿元,人均 7400 多元,务工收入已占全省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一半以上。吉林省每年投入 5500 万元用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逐步实施从“体能型”向“技能型”输出转变。2007 年吉林省共培训农民工 81 万人,输出农民工 320 万人,实现劳务收入 220 亿元,比上
11、年增加 42 亿元,增幅 23%。在发展劳务经济中,吉林形成了系列劳务输出品牌。2007 年, “吉林保安” 、 “吉林大姐” 、 “延边朝鲜族劳务” 、 “农安服装工”等 9 个品牌被评为全国优秀劳务品牌。四川省 2007 年对 271 万农民工进行了技术培训,其中品牌培训 87.68 万人,获得职业资格证、技能等级证和合格证的有 156.31 万人;农民工人均劳务收入 5379.6 元,同比增长 10.4%。上述成功做法都值得在全国推广。 在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术培训方面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农民工接受培训的普及率不高,特别是接受政府和用工单位培训的还只是少数人。其主要原因是一些政府和用
12、工单位没有把农民工培训列入工作计划,在思想上没有高度重视。因此,各级政府和用工单位必须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把农民工培训作为民生工程来抓,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并研究落实灵活多样又行之有效的培训措施。二是教育培训机制有待理顺。要解决农民工培训多头管理、自成体系、各自运作的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的组织协调力度,统筹农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科技等部门与培训机构的力量,合力做好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工作。三是培训资金投入不足。建议各级政府将义务教育实施“两免一补”政策延伸到中等职业教育,同时把农民工转移就业培训列入政府年度预算,把农民工输出地培训与输入地培训结合起来,明确政府、企
13、业和农民工个人的责任,特别要充分调动用工企业对农民工培训的积极性,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支持。四是农民工自身学习培训的积极性有待提高。一些农民工缺乏明确的就业目标和学习目的,不知道是否该学和学什么、怎么学;一些人经济拮据,难以承担培训费用。因此,各有关部门和农村基层组织要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引导,指导他们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培训的内容,帮助他们解决学习费用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对处于贫困线和低收入线的农民接受技能培训应采取学费减免等扶持措施。五是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不够理想。一些培训机构缺少职业技术培训的教师和教学设备,培训内容与市场对接不够紧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有的培训机构诚信度低,受
14、训人员能拿到证但学不到本事。为此,政府要加大对培训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帮助培训机构改善办学条件。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培训机构办学质量的监督指导,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特别是积极处置培训机构的违规违法行为。培训机构要注重培训质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意围绕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切实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 2 连玉明、武建忠:中央领导关注什么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9. 3 李宝芳:我国农民工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探源J.理论导刊,2013(1). (责任编辑:胡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