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基于中小企业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模式探讨【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规模快速扩张,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高职院校的学生如何找准自己的就业方向是当务之急。本文提出高职院校毕业生应以中小企业为就业方向。文中指出实施以中小企业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的必要性,并以会计专业为例分析了高职教育模式的现状,进而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就业导向;高职院校;教育模式改革;会计专业 随着高等学校的扩招,毕业生的急剧增长加剧了就业竞争压力。在供需不平衡的状态下,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由于学历因素而被排挤在行政事业单位、国企、大型企业招聘之外。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
2、高200616 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根据文件精神,高职院校应该以就业为导向,而针对目前的用人市场情况,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市场定位应该是中小型的民营、合营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迅速发展。据人民网的消息,截至2011 年底,我国工商登记的中小法人企业超过 1100 万家,占法人企业总数的 99.8%,提供了 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无疑给高职院校毕业生带来了广阔的就业前景。 2一方面就业选择上的限制给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带来了就业压力,一方面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又给其带来了契机。因此高职院校应把握时机把培养适合
3、中小企业的应用型高端技能型人才作为目标。 会计专业因其应用性强而被作为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专业之一,以下以会计专业为例探讨高职院校如何构建适合中小企业用人标准的教育模式。 一、中小企业会计人才需求特点 由于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特点不同,其所需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也不一样。大企业由于规模大,每一岗位的任务都比较重,因此分工严密细致,专业性很强。其所需的会计人才是能够胜任所应聘的某一会计岗位职责要求的会计专才。而中小企业规模小,每一岗位的任务量不大,因此分工有很大的灵活性,岗位与岗位之间的界限不是那么明显。其所需的会计人才是能够胜任多个会计岗位以及相关工作的综合人才,包括出纳,纳税申报、报表编制和分
4、析、投融资及文秘相关等各项技能。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模式的现状分析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采取了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方面的改革措施,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以培养应用型人才,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改革的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没有把人才的培养与中小企业对接,没有从专业的特点出发进行更加深入的改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对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引导 3通过对安徽省以及沿海地区会计专业学生的调查了解,发现在他们当中对会计专业感兴趣的不多,以后想从事会计工作的愿望不强。进一步了解得知他们普遍认为会计枯燥无味,到中小企业从事会计工作没有好的发展空间。通过调查发现很多高校没有
5、指定专职的老师对学生进行专业认同感的引导,致使学生对本专业以及毕业后去中小企业就业的前途带有迷茫和悲观的情绪,使得后期的教学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二)校企合作的单位有限,行业单一 一方面中小企业的财务部门一般只设 2-5 个会计岗位,提供的实习岗位有限,加上财务工作的保密性和重要性,很少有单位愿意提供实习岗位。另一方面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人数众多,因此供需矛盾相比其他专业要大的多。另外中小企业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类型的企业会计工作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而学生实习单位一般都是普通的制造业和商业企业,这就使学生在应聘工作时目标企业单一,减少了就业的机会。 (三)教学体系不完善 高职院校应与中小企业对接,而
6、中小企业需要的会计人才应该是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会计人才,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未能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还是以培养高度专业化的会计人才为导向,没能体现高职院校的特色。在以培养高度专业化会计人才为导向的模式下,势必会出现课程设置过于专业化,一些与综合能力相关的课程如办公软件应用,金融学、公司理财等相关课程没有开设。 (四)会计理论课程内容不够饱满 由于中小企业涉及的行业众多,而会计理论课程知识仅涉及企业共4性的会计核算方法,没有涉及不同行业特殊性核算方法,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方式充实原有的专业化内容。而目前很多高校忽略了这方面的需求。(五)缺乏“双师”资质的会计教师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高职院校在招聘教
7、师的时候看中的是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学历水平,忽视了会计教师的实践能力,尤其是不同行业的会计综合实践能力。因此,目前的教师中缺乏“双师”资质的会计教师。这就造成了会计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无法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生动的讲解,对学生在企业实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不能够准确的解答。 三、以中小企业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改革措施 (一)推行全程导师制 学生在整个的在校学习以及工作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疑问,诸如对所学专业的前景、所要掌握的知识、学习中遇到的专业问题、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以及实习和工作中遇到的专业问题等。很多问题单靠几堂公共课,专题讲座不能解决,学生所需要的是持续的、个性化的指导,因此需要全程推行导师制。 首先,
8、在新生入校时由导师对其进行会计职业教育,中小企业就业方向的引导,使其对会计专业有认同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准确定位。其次,在三年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行业,比如房地产业,选定该方向的导师,可以就学习和实习中遇到的问题请教该导师,有针对性的解决遇到的专业问题,并由该导师通过选修课以及网络微博等方式对其进行就业领域的专业指导。再5次,学生毕业后可以通过网络微博等方式就其从事的行业会计相关知识请教导师,对于学生在该就业领域中共同存在的问题可以以专题的方式在网上公布,及时有效的解决在就业领域中遇到的问题。 (二)推行高职院校与中小企业双向合作 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规模
9、较小,提供的会计岗位有限,另一方面由于会计工作的严谨性,使得大多数中小企业不愿意提供实习岗位。因此高职院校应转变观念,变单向合作为双向合作。一方面学校通过为中小企业提供免费的继续教育、技术支持以及企业宣传等方式给中小企业一定的利益促进其愿意与学校合作,另一方面学校通过与中小企业共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共同参与教学及培训、共同研发课题等方式使学校与中小企业融合在一起,实现合作的可持续性。通过以上两方面的措施可以实现高职院校与中小企业之间长效、持久的共赢合作。 (三)从专业能力培养转向综合能力培养 由于中小企业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应把综合性人才培养作为目标。另外,会计是一
10、门应用性实效性较强的学科。由于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学生的会计知识体系需要不断更新,而知识的更新依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一方面高职院校应与中小企业共同制定适合综合能力培养的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另一个方面学校应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此外,学校可以把选修课作为综合能力培养的辅助手段,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四)推行会计理论课程的多元化 6由于中小企业涉及的行业众多,而不同行业的会计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也不同,因此在开设具有共性特征的专业课之外,可以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对不同领域的会计知识进行补充,同时通过不同领域导师的专业指导弥补具有共性特征的专业课内容单一的
11、缺陷,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拓宽学生的就业领域。 (五)引进和培养“双师”资质的会计教师 高职院校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由于中小企业涉及的行业众多,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有不同行业经验的会计教师。学校可以通过引进与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解决缺乏具有行业经验教师的问题。一方面引进具有行业经验的教师,可以为学校注入新的活力,形成新的理念,提供丰富的资源,使教师的结构得到改进。另一方面,由于学校与中小企业建立了双向合作关系,这就为教师行业经验的培养创造了条件,使“双师”型教师的内部培养成为现实。 我们不难看出高职院校教育模式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一个长期的摸索、改革、创新的过程。然而以中小企业就业为导向应
12、该做为高职院校教育模式改革的指南针。高职院校应该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以校企合作为基石,以导师制和双向合作为突破口,以学生、高职院校、中小企业共同参与为特色,以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应用型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进而实现高职院校长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人民网.中小企业政策问答EB/OL.http:/ 2陈增红.校企合作“双向参与、深度融合”育人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20):61-62. 3武士勋等.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及其实施方案J.教育与职业,2005(11):49-51.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及保障体系研究以会计专业研究为例” (项目编号:2012jyxm788) 。 作者简介:陈来芳(1976-) ,女,安徽合肥人,硕士,讲师,高级会计师,从事教育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