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结合黄河水域改造对兰州“天斧沙宫”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摘 要】随着我国以前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许多的历史景观和遗址都没有被很好的保护及改造,甚至有些珍惜的自然资源遭到了人为的破坏,本文以兰州市“天斧沙宫”为例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结合黄河水域规划改造对其进行景观规划设计,从生态、经济、人文等方面进行规划分析,得出此景观规划的价值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天斧沙宫;景观规划;水域改造;生态规划 1.引言 随着兰州市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对环境治理保护政策的不断推行,对于环境的开发与保护也越来越被社会重视。本文通过对“天斧沙宫”独特类丹霞地貌的改造以及黄河流域规划相结合,对“天斧沙宫”进行新的规划改造建设
2、。 “天斧沙宫”的环境改造与黄河水域的改造相结合,即能将“天斧沙宫”景观进行保护又能通过黄河水域的改造使周围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在环境生态和经济上综合评价,创造多重价值证明其规划的可行性。 2.“天斧沙宫”结合黄河水域景观规划 2.1 黄河水域改造对于“天斧沙宫”整体规划 “天斧沙宫”这种独特的类丹霞地貌作为我国珍贵的自然资源,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宝贵财富。但是,由于地形的限制“天斧沙宫”被人2们遗忘,甚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遭到了人为的肆意破坏,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因为当地交通不便利、缺水、没有经济来源等因素。本文通过对于黄河水域的改造为其景点的升级带来可行性。 规划的方法是将黄河水域引流出环形分支,使
3、得引出的环形水流围绕着“天斧沙宫”景点,同时在引流的分支流域边上建造一系列与“天斧沙宫”相关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以此强调该景点的人文或历史精髓。在水域改造完成后可以进行通船,这样就解决了“天斧沙宫”景点因为独特的地形而造成的交通不便利,为景点引入新的商机注入活力。同时,在水域改造的过程中可以在后期多出几条分支用于灌溉或是生活用水,以此解决了周边居民缺水的民生问题;在其黄河水域分流的沿边栽种具有西部地区特殊地理环境下生长的植被,这样既能绿化环境改善当地的生态又能给游客造成一定的视觉冲击,使得游客有一种置身戈壁滩中绿洲的感觉,在“天斧沙宫”景点的生态、经济、民生等一些列的问题上都能够得到改善。其具体
4、的规划图如图 1 所示。 2.2 “天斧沙宫”景观规划对于黄河水域改造的结合 在对黄河水域分流的同时对“天斧沙宫”也进行一系列的改造,使其与黄河流域相环绕营造出山水相依的意境。黄河对于兰州有着命脉式的作用和意义,同时兰州也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将“天斧沙宫”进行改造使其注入独特的黄河文化,从侧面烘托出黄河文化对于兰州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情怀。在被水域包围环绕的“天斧沙宫”景区建造一些兰州有名的标志性建筑或是构筑物,并在水域上依照兰州已有的桥梁,例如模仿建造中外著名的黄河铁桥。将“天斧沙宫”打造成一个3兰州中的兰州、城市中的城市。同时,在“天斧沙宫”的四周种满各种有特色的植被以此来衬托黄河水
5、域,将其打造成兰州的“小江南” 。其景观规划设计图如图 2 所示。 3.景观规划后所得到的整体效果 3.1 景观规划所得到的经济效果 通过本文一系列的规划改造可以使得“天斧沙宫”景观区得到很大的经济效益,可以改变目前滨水景观区的游客量,充分发挥旅游业为兰州带来的经济效益。因为景观的改变能够创造出更多的附加旅游点和经济创收点,又因为黄河水域的改造为当地的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可以提高当地的种植产业和养殖产业等一系列农副业的发展,提高了景观区的经济创收率。 3.2 景观规划所得到的环境效果 “天斧沙宫”的重新规划设计为当地景观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带来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黄河水域的改造引入使得当地的生态系
6、统引入了新的活力,各种相应的植被种植及黄河水域的沿边绿化加大了该地区的绿地覆盖率及生态物种的多样性。黄河水流的改造对于兰州这种典型的我国西北部缺水性城市的生态作用更为明显。景观的重新规划对于“天斧沙宫”景观区的神态价值无可估量。 3.3 景观规划所得到的社会效果 景观规划设计中的黄河水域的改造为周边的居民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对于这种独特的山地区域,交通及其便利程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由于景观规划中许多本地特色因素的引入,对于整个省会城4市的形象对外体现也有着深远的意义。景观区的改造对于当地经济的推动有着强有力的作用,对于改善贫困地区经济解决当地民生问题有着重要的社会效果。 3.4 景观
7、规划所得到的人文效果 在“天斧沙宫”重新的规划中,创新点是将黄河水域与当地人文因素相结合,把黄河水域一系列的文化及历史遗留特色引入其中。许多传承已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现存的有着巨大影响的代表性建筑或构筑物结合到景观规化的设计中,使得“天斧沙宫”的改造规划充斥着兰州当地各色文化和历史精髓。 4.结论 本文通过对于兰州市“天斧沙宫”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同时结合对于黄河水域的改造,规划效果能使得“天斧沙宫”有了新的面貌,也使得整个景观地区得到一个新的发展契机。在经济、生态、人文、民生等问题上都有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同时,该规划设计符合甘肃省的一系列政策和导向,就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理论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8、: 1肖笃宁,王秀珍,高峻,等.景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傅伯杰,陈利顶.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王云,崔鹏,李海峰.道路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6,28(2):90-95. 54邓平跃,牟瑞芳.景观生态学理论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交通环保,2004,25(1):48-50. 5周永斌,于丽芬.景观破碎化数量分析方法概论J.中国农业通报,2006,5(1):146-151. 6刘建锋,肖文发.景观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05,18(2):222-226. 7王建国.生态原则与绿色城市设计J.建筑学报,1997(7). 8钟烨.基于生态与地域因素的公路景观设计及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