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解读马基雅维利笔下的道德与政治摘 要 尼科洛马基雅维利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一位著名的影响深远的政治思想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奠基人,在马基雅维利的思想中政治与道德的关系构成了他全部理论的核心,长期以来人们对马基雅维利及其思想理论就争议不断,其最大的贡献就是以现实主义的原则出发,使政治活动逐渐开始摆脱神权的控制与束缚,面向真实的人。 关键词 马基雅维利 政治 道德 作者简介:时帅,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2-138-02 道德,英语单词为 Morality,是指以善恶为标准,
2、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动规范的总和。道德作用的发挥有待于道德功能的全面实施。道德具有调节、认识、教育、导向等功能。与政治、法律、艺术等意识形式有密切的关系。政治,英语单词为 politics,是指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一、马基雅维利生活背景概述 在距今五百年前的欧洲,以亚平宁半岛为发源地,随后扩展到几乎2欧洲的每个国家,掀起了一场疾风暴雨般的思想文化运动,随之带来一段科学艺术政治变革创新时期,由此为标志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标志,历
3、史上称这场运动为文艺复兴。这场重大变革中,在意大利一座名叫佛罗伦萨的共和国中一个没落贵族家庭里诞生了一位伟大的影响深远的学者思想家哲学家政治活动家,他就是马基雅维利。在马基雅维利生活的时代,经济上意大利虽然是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国家,但由于新航线的开辟,交通路线发生变更,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逐渐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经济发展逐渐迟缓下来;政治上,意大利整个国家处于豪强割据、四分五裂的状态,各个诸侯国和小的城邦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诸侯国之内也是党派纷争利益冲突不断,国家的不统一、人心涣散也导致罗马教皇在各个小国之间不断提起事端、坐收鱼翁之利,外部邻国法国、西班牙、德国也经常侵入意大利国土
4、;社会生活上,人与人之间充满着严重的信任危机与怀疑意识,骄奢淫逸已经司空见惯,欺诈阴谋尔虞我诈已经是通往成功的捷径,人们奉行的是利益至上原则,相反诚实节俭慷概仁慈守信的人们已经是愚蠢迟钝被压迫的对象了。意大利这种内忧外患的状态,使青年马基雅维利深感痛心。这位思想上的巨人在当代世人皆知振聋发聩,甚至曾经影响了人类的历史进程,他的代表作君主论也被后人认为是与圣经一起入选影响人类历史的十部著作之一,在这本著作里,人类第一次对政治活动做出了“最诚实”的报告。但长久以来人们对马基雅维利本人及其君主论的褒贬不一,该书的一系列不能为所有人接受的观点在政治道德伦理思想史上引起广泛的争论,尤其是马基雅维利在书中
5、陈述的种种严重违背人们基本道德3原则的统治谋略和权术,使得君主论连同马基雅维利本人一起被很多人诟病,甚至有人认为马基雅维利是“魔鬼的代言人” 。 二、马基雅维利时代之前的道德与政治 在公元前 5 世纪后半叶希腊的一些城邦里,出现了一大批被后人称为“智者”学派的人物,他们作为西方第一批对政治、社会、伦理、道德关系进行阐释探讨的学者,例如普罗泰戈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他们从对自然和“神”的研究转向人和社会,以一个人的眼光去考察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这无疑在人类政治道德文明思想史中是一大进步。在此基础上涌现出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三位伟大的承前启后的师徒,苏格拉底面对城邦社会
6、道德的普遍堕落,以及城邦制度的种种弊端,着力强调道德是城邦政治的基础,而公民道德的培养只能通过知识和教育来获得,他认为公民们道德沦丧是当时城邦政治危机的根源,统治者应该由有美德有教养的人担当;柏拉图据此进一步提出国家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国家划分为三个等级,由统治者、辅助者和生产者组成,理想国家应该是由哲学家执政的国家,即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 ,他认为一个人的美德包括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个部分,哲学家的美德是智慧,是一个具有理性的阶级,只有具有理性的人才能居于统治地位,城邦也才能实现正义;亚里士多德是西方政治学的开创者,他提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一著名的命题,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人类必须
7、具有良好的道德,这样才能真正的有别于动物,人的本性也恰好通过这一点来实现,而只有城邦这个大型的组织才能实现人的本性,所以公民必须过城邦政治生活,并且人类也必须结合成共4同体才能生存,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就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个人作为国家的一部分,才能发挥能力,实现自己,脱离社会和国家的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在文艺复兴之前的一千多年里,基督教神学在西方政治思想中处于统治地位,对于政治思想的发展来说,基督教最直接的影响在于它确立了一套全新的价值观念,它大大降低了国家和政治生活在人们生活价值意义中的地位,在精神生活中树立追求天国与来世的取向,不仅如此基督教神学还极力推崇信仰,贬低理性和经验。基督教向
8、人们灌输来世的美好幻想, 圣经中亚当和夏娃住在伊甸园,但后来很不幸亚当夏娃堕落了,偷吃了上帝不许他吃的分辨善恶的智慧果禁果,之后被逐出了伊甸园,他们带着原罪进入人间,而作为亚当和夏娃后裔的人类从出生伊始本性就是恶劣的,道德生活就是败坏不堪的,人类只能通过信仰和忏悔来求得死后升入天国,理想的天国却始终存在于彼岸。人间永远只是一个暂时存在的假象,信仰上帝从而得到了拯救。在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中,通过对“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的二元划分,确立了基督教会崇高神圣的地位,理性经验都属于从属地位,世俗政府也要为教会服务。继奥古斯丁之后,又一位西欧封建社会基督教神学和神学政治理论的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那在坚持
9、基督教信仰的前提下,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他认为人是具有理性的,是具有道德活动的一种群体,但他坚持认为从根本上来说,这种道德活动也是上帝的创造物。世俗政治活动仍旧在教会的束缚之下。 三、马基雅维利笔下的道德与政治 5文艺复兴时期,马基雅维利第一次对政治问题做了详实坦白可信的解读,使政治活动从中世纪教会神学的桎梏下解脱出来,在人类政治思想史上他开创性的将政治与伦理道德分开。马克思认为马基雅维利最大的历史功绩就是,他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他是从理性和经验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规律。 在论及人性善恶的问题上,他持明显的人性恶观点。马基雅维利在其著作君主论中写道:“一般说来,人类的本性总是忘恩
10、负义的,是变化多端、朝三暮四、逃避危险、生性贪婪的。只要你能成功,他们就完全顺从你。当远离危险的时候,他们表示愿意为你流血,愿意为你放弃自己的财产,牺牲他们的生命,甚至亲人。但是,当危险来临的时候,他们就会离你而去。 ”论及君主与公民私有财产的关系时,马基雅维利进一步指出人们对于私有财产的占有欲望有多么强烈, “最要紧的是,君主绝不能染指他人的财产,因为人们往往会很快忘记亲人的死,却不会很快忘记遗产的损失” 。正是在人性本恶的基础上,马基雅维利接着引出了统治者在有利于国家强盛、有利于自己的统治时也没有必要去考虑道德因素,不要为道德所束缚,如果由于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的话,君主就要学会如何作恶
11、,他掷地有声的强调“被人畏惧要比受人爱戴安全” 。关于统治者的品性,马基雅维利用著名的“狮子” 、 “狐狸”比喻来形容,君主必须是一只能认识陷阱的狐狸,同时又必须是一头能使豺狼惊骇的狮子,他告诫君主们防人之心永远都不能没有。 在马基雅维利这里,政治和道德被分开的直接结果就是,只要对国家政治统一经济发展有利,道德是属于从属服务地位的,这是马基雅维6利政治思想理论的出发点,这在当时乃至于现在都是惊涛骇浪式的言论。后来,这种以“目的说明手段正当”的政治无道德论,便被开始称为马基雅维利主义。我们应该注意的是,马基雅维利并不是在政治活动中完全摒弃伦理道德,他只是将伦理道德放在政治统一国家安定人民生活有保
12、障之后,与纯粹的政治分开,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里这样说到“如果可能的话,君主还是尽量不要背离善良之道,但是如果由于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的话,他就要学会如何开始作恶”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点,马基雅维利着重强调统治者活动的后果是取决于他们的行为是否符合时代潮流。他认为道德在好的时代中可以产生一定的规范性作用,当道德起不到良好的约束作用的时代,必须依靠权力去代替伦理道德去行使这种规范性的作用。马基雅维利渴望一个统一的意大利,希望诞生出一个强大的意大利屹立在欧洲大陆之上,这个理想成为他提出了超越道德的政治观的出发点。 但是马基雅维利的思想中笔者认为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他认为君主应该以恶制恶,为达目的
13、,可以不择手段,可以完全摒弃道德。英明的君主们应该在保证利益国家稳定政治统一的情况下寻找与道德的契合点,尽管大多数情况下找到两者契合点并不容易,但这不代表完全没有。对于马基雅维利及其思想的研究在学术界长期以来存在着广泛的争论,马基雅维利目的合理性证明手段合法性的思维逻辑,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权术论,为其招来很多批评和斥责,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马基雅维利思想是顺应当时意大利国内及世界时代潮流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7直至今日仍旧对我们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一点应该得到我们的肯定。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基雅维利本人是一位基于现实主义与功利主义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作为一个意大利公民,他强烈盼望祖国得到统一实现富强,他思想中体现出来的深切的爱国之情让人敬重让人动容。 君主论作为一本传世名著,有其独特的学术价值。 参考文献: 1尼科洛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北京出版社.2007. 2周春生.马基雅维利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8. 3蒲兴祖,洪涛.西方治学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王彦章.评马基雅维利及其君主论.绥化师专学报.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