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货币流通使用规律研究及启示.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850585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丝绸之路”货币流通使用规律研究及启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丝绸之路”货币流通使用规律研究及启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丝绸之路”货币流通使用规律研究及启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丝绸之路”货币流通使用规律研究及启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丝绸之路”货币流通使用规律研究及启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丝绸之路”货币流通使用规律研究及启示摘 要:“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构想。本文从研究汉代及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上货币的流通使用规律角度出发,特别是分析一种货币在本土之外被广泛接受的原因,力求证明起源于不同文明、隶属于不同货币体系的货币之所以在另一个货币体系内流通使用,正是因为经济繁荣、政治安定、币值稳定,而被不同文明地域所接受,并用于支付、结算,起到了国际货币的作用,尝试发现对我国人民币国际化必须实现经济发展可持续的启示。 关键词:丝绸之路;一路一带;货币流通;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5(

2、10)-0059-04 一、引言 “丝绸之路”曾是连接中国与亚欧各国的贸易通道,为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2013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四国时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张,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加快向西开放战略的新举措。 作为经济交流的一般等价物及政治文化的载体,货币在这条贸易道路上的作用不可忽视。本文从研究丝绸之路上货币的流通使用规律角度出发,特别是分析一种货币在本土之外被广泛接受的原因,力求证明起源于不同文明、隶属于不同货币体系的货币之所以在另一个货币体系内流通使用,正是因为经济繁荣、政治稳定、货币币值稳定,而被不同文

3、明地域所接受,并用于支付、结算,起到了国际货币的作用,尝试发现对我国人民币国际化必须实现经济发展可持续的启示。 关于古代世界货币体系,著名的货币史学家彭信威认为古代世界有两大货币体系,即以古代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货币文化体系和以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货币文化体系。两大货币体系,根植于不同的文明,产生于不同的地区,特色十分鲜明。东方货币体系的货币材质多为铜、铁等廉价金属,圆形方孔,多以范铸和翻砂浇铸而成,钱币表面一般没有图案,铭文仅限于记载钱币制造的年号、币值、地点等;西方货币体系的货币多以金银等贵金属为主要材质,圆形无孔,多为打制而成,表面多有人物或者动物图案。从地域上分,西亚、中亚、南欧、北非属

4、于西方货币体系;东南亚、东亚属于东方货币体系范围。 本文所研究的丝绸之路货币,在研究地理范围上,泛指广义上的陆上丝绸之路概念,不具体指哪一条线路。研究时间范围上,以丝绸之路正式成为官方通道开始的汉代及随后我国最长的战争分裂时期魏晋南北朝,即取我国历史上中央政府正式统一西域后,时间紧邻的、兴盛繁华与分裂衰落两个典型时期进行对比论证。研究对象具体包括四方面:一是中原王朝铸造,但参与了丝绸之路贸易,在丝绸之路沿线出土发现的货币;二是丝绸之路沿线如新疆、中亚等地区铸造的明显带有东西方两大货币体系相互交融特点的钱币;三是在中国出土的因参与丝绸之路贸易而流入中国境内的外国货币;四是在丝绸之路贸易中充当过一

5、般等价物的实物货币。 二、汉代丝绸之路货币流通使用规律分析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为汉朝开通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汉朝中央在乌垒设立西域都护府,标志着西汉对西域正式行使统治权力,丝绸之路正式成为官方贸易通道畅通繁荣起来。汉代与西域沿着丝绸之路频繁贸易之商品深受社会喜爱,使得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非常重视丝绸之路贸易互通,而商品的高利润推动了贸易的频繁往来,对商业贸易的依赖性促进了货币的交换使用。 (一)汉代中原王朝所发行货币的流通使用情况 汉代实行金铜本位,金为上币,用于赏赐,铜为下币,在贸易流通中使用。西汉铜币纷繁复杂,汉初沿用秦半两,后减重普遍铸八铢半两、五分钱、四铢钱、三铢钱,复行半两钱,铸造五铢

6、钱,又发赤仄钱,可谓钱法混乱,不同重量的钱同时流通,币值的不统一为盗铸提供了空间,私铸普遍,劣币泛滥。随着汉朝经济的逐步繁荣,国力恢复,汉朝中央政府才进行货币制度改革,铸币权由中央统一上收,由国家造币厂铸造五铢钱,完成了我国金融史上第一次全面的货币标准化改革,对汉以后铸币的名称、形制、钱法制度都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一直流通了七百多年,是我国历史上通行时间最长的钱币。五铢钱形制优美,重量规范统一,符合当时经济发展状况、丝绸之路贸易交换的价格水平对货币单位的要求,它的重量和希腊货币单位德拉克马、罗马货币单位德纳留斯相似,可以相互兑换,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内地与西域的贸易往来的日益密切,商业的发达,

7、推动了形制规范币值统一的五铢钱在西域的广为流通。从文献记载和我国出土的五铢钱分布地区看,汉代五铢钱出土地域覆盖新疆各地,发现的数量之多,出土的范围之广,可以证明规范的五铢钱当时在西域和内地的贸易中被广为接受使用,是西域流通使用的主要货币之一。 (二)汉代西域地方所发行货币的流通使用情况 五铢钱不但在西域流通使用,中华民族的钱币文化也对西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我国和田地区、叶尔羌、库车等地出土的汉代时期西域地方主要制作流通的货币是汉?叶?体钱。汉?叶?体钱具有典型的东西方货币文化交融的特征。彭信威在中国货币史中这样评价汉?叶?体钱,“希腊文化通过印度传入于阗,同原来已存在的中国文化相结合,从而产生

8、了这种货币” 。汉?叶?体钱以希腊货币德拉克马为祖型,钱币正面的?衣?文是希腊化时代伊朗所常用的,另外在汉?叶?体钱上能看到的称号是于阗王,这两点可见西方货币对汉?叶?体钱的影响之深。钱币背面铭文采取汉字姓氏,并采用中原地区传统的重量单位“铢”作为机制单位,体现了东方货币对汉?叶?体钱的影响。英国的克里勃发表于中国钱币的文章中记载,汉?叶?体钱的突出特点是不但可以和中亚地区的货币交换,而且可以和中原地区的货币兑换,即五个六铢钱可以兑换六个五铢钱。可以看出,汉?叶?体钱是随着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东西方文化日益碰撞和交融的产物。 (三)汉代西方所发行货币的流通情况 当时在西域流通使用的另外一种外来

9、货币是贵霜钱币。贵霜帝国的疆域包括今天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地区等地,帝国中心在今巴基斯坦北部的白沙瓦。贵霜帝国跨越了当时最热闹的商路,在沟通当时亚欧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贵霜帝国使用的钱币融合了不同的文化风格。 贵霜帝国与罗马频繁的贸易往来,导致大量罗马金币涌入市场,贵霜钱币的风格也具有明显的罗马风格,铸造的金币与罗马金币的纯度以及重量完全相同。由于贵霜帝国称雄中亚,转手丝绸、香料、珠宝等贸易,其所制钱币不仅满足了大宗贸易的需要,并且对周边国家的货币文化影响重大,如上述的汉?叶?体钱。从文献记载来看,在和田、楼兰发现的数枚贵霜钱币,可以证明贵霜与西域存在频繁贸易往来

10、,大宗贸易支付的便利需要为贵霜钱币在异域之外被接受并流通提供了条件。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货币流通使用情况分析 (一)中原王朝所发行货币的流通使用情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长的分裂时期,整个中原都处于长期的战争分裂状态,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货币功能萎缩,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证货币的发行和使用,各地币制混乱。 三国时期,曹魏政权曾一度废钱不用,交易皆用谷帛,后恢复五铢钱使用。刘蜀和孙吴政权发行钱币多为虚假大钱,钱文不足重,大额虚币的出现导致盗铸泛滥,减重普遍,流通中钱币良莠不齐,商品交换中出现了重物轻币的现象。 两晋时期遍查古书未见铸币记载,此时主要使用古钱或曹魏五铢,故而币制

11、混乱,大小轻重不一。南朝的宋齐梁陈都有铸币。刘宋政府先后铸造了四铢钱、孝建四铢,对货币名称和重量再次统一,但随后刘宋与北魏战争的爆发再一次使得货币流通状况趋向恶化,孝建四铢由于民间私铸普遍导致减重,货币改革以失败告终。南齐实行长期的通货紧缩,百姓不堪其苦,通货紧缩成为统治者搜刮民财最重要的手段。萧梁时期铸币最多,先后铸行五铢钱、公式女钱,民间并行大量古钱,政府无力整顿,后又禁止铜钱流通,铸行铁质五铢钱,因铁钱价低易得,民间盗铸猖獗,导致了超高的畸形物价,梁末又铸行四铢钱、二铢钱,在流通中古钱今钱混用,官铸私仿并行,民间交易中杂用谷物、布帛等实物。陈朝先铸五铢,后铸太货六铢,流通时当十枚五铢钱使

12、用,太货六铢虽制作精美,因兑换比率不合理,沦为榨取民财的货币贬值行为。 北魏所铸的太和五铢和永安五铢受政局影响,未通行全国。西魏两次铸行五铢钱,但未见考证,可见未通行全国。北齐所铸常平五铢、北周所铸的北周三品“布泉” 、 “五行大布” 、 “永通万国”在钱币史上虽属铸币经典之作,但由于比价不合理,未成为通行货币。上述钱币大小不同,轻重不一,比价悬殊。 由于长期的战争分裂导致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货币的社会功能萎缩,物物交换开始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要交易方式。各类纺织品和谷物不仅是日常生活必需品,在当时还充当了交换媒介。布帛在流通中承担了交换媒介的作用,但其本身不易分割,容易损耗逐渐贬值的,所以在

13、一定条件下人们将谷物作为辅助加入流通使用。吐鲁番出土的文书及?衣?文书记载当时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有丝绢、毛毯、粮食等,并未形成统一的实物货币,实物货币的多样性、复杂性正是对当时不稳定经济生活的生动反映。 (二)西域地方所发行钱币的流通使用情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西域本地铸造的钱币,主要为龟兹五铢钱,是西域地区最早仿造中原钱币制成的圆形方孔铜钱,深受流传在龟兹地区的大量汉代五铢钱的影响,在形制上以记重为主、圆形方孔、面有外郭而无内郭的典型五铢形制,铜钱本身多兼有龟兹文。另外出土的一种被称为龟兹小铜钱,形制更加小巧,无文、无内外郭,孔大肉窄。虽然对于龟兹五铢钱及小铜钱的研究还有很多待考证的地方,但从钱

14、币上述两点特征可见中原钱币文化对其的影响。黄文弼先生认为两汉时期中原流入西域的五铢钱甚多,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战乱不断,铜钱输入较少,而 5 世纪以后,正是西域文化达到鼎盛时期,商业繁荣,通货不足,本地乃铸钱以补充通货不足。 (三)在西域流通的西方铸造的货币流通使用情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原政治动荡,社会经济被破坏,币制混乱,中原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证货币地的发行和使用,加之中原从事国际商贸的商旅极少,造成中原发行的钱币在国际市场上渐渐失去竞争力。由于突厥等游牧部族的势力介入丝路贸易,往返亚欧大陆间,将萨珊波斯银币和东罗马金币大量带入中国。这时期,属于西方货币体系的萨珊波斯银币和东罗马金

15、币在西域成为支付结算的主要货币,由中原传入的五铢钱和西域自己铸造的钱币仅作为交易中找零的辅币存在,这可以从史料中找到记载。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谈到阿耆尼国(即焉耆国)和屈支国(即龟兹国)的货币流通和使用情况时说,此二国“货用金钱、银钱、小铜钱” ,金钱指东罗马金币,银钱指萨珊波斯银币,而这价值较高,民间小额生意不使用,只有龟兹五铢钱和小铜钱适用于小商品交易和找零使用。龟兹国虽然铸造圆形方孔的铜钱,但史籍中并未记载。 魏书之西域传中记载另一种情况:“税赋准地征租,无田者则税银钱。 ”意为“赋税根据占地多少而征收租粮,没有田地的人按人丁征收银钱。 ”当时的中原仅将白银作为财富,并不铸造银币,西域本

16、地区也不铸造银币,从史料和出土实物来看,龟兹国所用银钱应为波斯萨珊王朝银币。 通典?食货典九记载“河西诸郡或用西域金银钱” , 隋书?食货志也说“河西诸郡或用西域金银钱,而官不禁。 ”这里河西通行的西域银币,均应为波斯萨珊王朝银币。 公元 480 年,厌哒人击灭贵霜王朝,原贵霜帝国的粟特商人成为厌哒国的庶民,厌哒国又征服了西方的波斯、南方的北印度、塔里木盆地的疏勒、于阗、龟兹等国,从而完全操纵了丝绸之路的国际贸易。厌哒国源于游牧民族,建立之初未铸造自己的钱币,而是大量搜刮和使用波斯萨珊王朝的银币。粟特商人四处经商,是丝绸之路贸易往来的主力,大量携带萨珊王朝的银币。萨珊王朝银币因重量一致、银色纯

17、正、价值高便于大宗交易的使用方便特性,广受欢迎,成为龟兹、高昌、河西等粟特人聚居经商等地的主要钱币。大量出土的吐鲁番文书和?衣?文书,对高昌王国、鄯善、于阗等地大量流行萨珊王朝银币予以了记载。一种货币通常在流出本土后便丧失了强制流通力,萨珊银币在西域的广泛出土及史料上的详实记载,可以说明萨珊银币当时已成为一种国际货币被广泛接受使用。 波斯萨珊钱币属典型的西方货币体系,钱币材质以金、银贵金属为主,金币主要用于宫廷赏赐,流通钱币为银制钱币,货币单位采用希腊货币单位德拉克马。 上述史料所载的龟兹等西域国家和河西诸郡使用的金钱,为拜占庭金币,即东罗马金币,属西方货币体系。 拜占庭帝国由罗马帝国分裂而来

18、,与萨珊波斯接壤,罗马帝国前后存在 1123 年,盛极一时,是西方最富有的国家,也是西方丝绸消费大国。公元 408 年,东罗马与萨珊波斯签订丝绸贸易协定,共同控制了丝绸贸易,波斯的粟特胡商是贩运丝绸的主要群体,长期在长安、武威、敦煌及后来北魏的国都洛阳聚居,从事丝绸的贩运贸易。从文献看,无论是罗马帝国还是拜占庭帝国都由于距中国遥远而没有与中国的直接接触,据记载,公元 95 年,张骞派甘英出使大秦国(即罗马帝国) ,但因海上季风、路途遥远等原因失败而回。史料记载西域通行使用罗马金币,及后来我国的考古发现,可以看出拜占庭金币因成色和重量一致,通过丝绸之路而被东方国家流通使用。 四、启示 综合分析汉

19、代及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货币流通使用情况,可以看出汉代由于政局稳定,经济持续发展,所铸造的五铢钱规范统一,价值稳定,而被西域广泛接受使用,促进了文化上的认同与融合,并进而对其钱币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尽管政局动荡纷乱,对国际贸易的逐利使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各国,对丝绸之路贸易依然保持着依赖性,且路线走向、交易规模和繁荣程度都较前朝有了较大发展,但由于政权纷争、政局动荡造成缺少连贯统一的货币,加之战乱造成的社会经济发展进程被破坏、不持续,使得货币币值不能稳定,导致中央政权发行的货币不被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主要货币所接纳。而起源于不同文化背景,隶属于西方货币体系的货币,因币值稳定,又便于

20、大宗贸易结算使用而被广泛接受。所以,笔者认为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国货币保持币值稳定,实现货币国际化的必要保证。我国现阶段政局稳定统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成为一种趋势在不断推进中。本文为我国现阶段在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同时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纵观全球主要国家的货币国际化的实践,一国货币国际化进程要求该货币发行国应具备以下条件:占有全球经济较大份额的经济实力,政治上高度稳定,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和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是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条件。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期,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是紧密联系的,经济转型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内在需求和必要条件,可持续发展是经济转型的目标,要抓住当前的经济转型关键期,坚定不移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突破束缚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避免经济大起大落,有利于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彭信威.中国货币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 2张忠山.中国丝绸之路货币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