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老子“无为”思想及其所蕴含的伦理价值【摘 要】 “无为”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它要求人们以淡泊宁静的心态面对世间万物,顺应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老子;无为;伦理价值 一、老子无为思想的时代背景 老子即道德经 ,是老子留给后人的唯一著作。老子生活宁静,出世隐居,他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老子身处诸侯争霸时期,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流离失所,这引起了老子对统治阶级的反感和对人民的同情,从而提出了没有战争和压迫,充满平等自由,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国。 二、老子无为思想的涵义 老子哲学的中心思想就是“道” 。 “道”既是无形的又是有形的,作为规律,包括“天之道”和“人之
2、道”两方面, 世上万事万物只有依照“道”而行才是合情合理的,它有规律地永不停息地运动着。 “道”本身所体现的是“无为” , “无为”是老子心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无为”的弱是为了胜强, 柔是为了克刚, 退是为了进, 无为是为了无不为。因此,它不仅可以修身养性, 而且可以治国平天下。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 而是要人们自然而然,让万物各顺其命,减少人们的一切私欲,不妄为,不超过事物发展的必要限度,它也意味着不干涉。因此, “无为”2只是老子的一种手段, 其目的在于“有为” ,这也是“无为而不为”的涵义。 老子“无为”的道德原则,有其哲学理论根据和政治思想基础。老子认为宇宙的本体是“道” 。老子
3、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作为具体事物之“道”是可言说的,而不可言说之“道”才是超验存在的形而上者 “道” 。 易经中有这样的表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该表述肯定地说明了“道”是宇宙万物的最终极的存在,并描绘了宇宙演化的动态过程。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道”不但产生了天地万物,而且在人们意识到之前就已存在,它不但是宇宙万物发展的始因,而且是整个宇宙发展的动力。相对于“道”是没有目的、没有意识、没有功利而言,它是“无为”的,但“道”能生长世间万物,所以它又是“无不为”的。这就是老子在书中所提倡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正是根据自
4、然界的这种规律得出,在社会政治方面,统治者也要依照“无为而无不为”的原则来治国安民。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憧憬“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而这种“小国寡民”的境界正是在无为之治下的理想蓝图。人们在这样的社会中尽享平等自由、安定团结,人们享受着生活的乐趣而不是战争带来的苦难,这也表现了老子对当时社会状态的抗议和不满。我们应在进行批判和否定的同时,也看到其中的光辉思想。 三、老子“无为”思想的伦理价值 (一)生态伦理价值 老子认为,人类是在“道”产生宇宙和天地万物之后才产生的。在3宇宙没有形成之前,整个都处于混沌状态,一片虚空就像是一个大雾团,是一股分为阳气和阴气的浩然正气,阳气为天,阴气为地,生养
5、了天地万物和人类,并且始终如一地关照和爱护着天地万物和人类。也就是说,天地形成之后才有了人类,而古代天地实际指的就是自然界。 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有着深刻理解,在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人存在于自然界中,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不能脱离自然界而存在,并时时刻刻与自然界发生着各种联系。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我们应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在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发展自己。 “无为”强调我们应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谋求人类自身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应该认识规律并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以我们的主观意愿破坏规律,破坏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人类
6、为了满足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应在合理范围内,充分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二是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保护自然。老子的这一思想,是一种朴素的生态平衡观,具有永恒的生态伦理价值。 (二)社会伦理价值 老子的“无为”思想是道德的最高境界。老子强调要树立道德的人生观,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老子认为德是道在人身上的体现,道是不可见的,而德是可见的,可以通过人们的一言一行表现出来。人要学道、行道,就必须从修德入手,由德而入道。老子的一些论述,从各个方面说明了人们具有德性的重要性。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4以无德。 ”这是说,真正有德的人并不标榜自己有德,而德行差的
7、人往往时时处处标榜自己有德。老子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就是说,对人要用德专一,无私无欲,惟德是从,对于那些作恶和没有诚信的人也要一视同仁。我们要善待善良的和不善良的人,并用真心来感化他们。对有道德和讲诚信的人要忠诚相待,对那些不讲诚信的人同样也以忠诚相待。老子同时还主张以柔弱退让处世,主张谦卑礼让,不与别人争高下。 老子的“无为”思想把人与自然联系起来,并试图通过“无为”来消除人与自然以及人类社会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虽然老子的思想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滞后性,但其主张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2001. 2 崔兰琴,李军政.和谐:老子治国方略的理想J.辽东学院学报,2005,7(3). 作者简介:徐冉(1985- ) ,女,河南卫辉人,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 2011 级伦理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伦理学理论与应用;文洁玉(1985- ) ,女,湖南衡阳人,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 2011 级伦理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伦理学理论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