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家审计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878381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国家审计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试论国家审计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试论国家审计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试论国家审计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试论国家审计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试论国家审计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摘要:审计人员业务能力培养是国家审计机关着眼于审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应着力解决的问题。但由于工学矛盾等制约因素,培养实际过分依赖于“干中学” ,带来了技能经验先天不足等问题。而依托信息化手段的审计模拟实验室,突破了工学矛盾等制约因素,具有培训成本低、时间利用率高等优势,能够实现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三大功能,是审计业务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 关键词:国家审计;业务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8-0148-02 审计业务能力是审计人员安身立命之本,是审计工作质量和成果的直接决定因素。审计人员业务能力培养是

2、审计机关着眼于审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应着力解决的问题。首先,审计事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新情况、新变化,要求审计人员不断优化升级业务能力,做到与时俱进;其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充实到国家审计机关当中,成为国家审计事业的新生力量,他们普遍受过本科或研究生层次的高等教育,可塑性和接受新事物能力强,能适应审计工作高强度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但未经充分塑造和历练,业务能力相对欠缺,亟待培养成才。 一、审计业务能力的培养内容和模式 培养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培养什么”的问题,即培养内容的选择。就是要看审计业务能力作为一个综合性概念,由哪些具体的能力所构成,又需要哪些素质水平作为基础和支撑。

3、二是“怎么培养”的问题,即培养模式的选择。一种模式是把人员集中起来,以授课、讲座、讨论等形式开展的专门培训;另一种模式是参与审计一线工作在“干中学” 。 (一)培养内容的选择 审计业务工作分为两种:一种是审计组成员的工作,另一种是审计组长或主审的工作。审计组成员的工作主要是承担审计任务分工、负责具体事项的审计,需要的是查核问题的能力;审计组长或主审的工作主要是领导和统筹审计组工作、处理与被审单位关系、撰写审计报告等文书,需要的是组织协调、交流沟通和综合成果的能力。以上四种能力又以四种水平作为支撑和基础。一是审计理论知识水平,包括审计本质、审计目标、审计方法、审计准则等内容;二是审计相关知识水平

4、,包括法律法规知识、财政管理知识、财务会计知识、计算机知识和不同审计领域特有的专业知识;三是审计技术水平,就是合理使用询问法、抽样法、核对法等审计基本方法或充分应用计算机技术,完成特定的审计任务、达到特定的审计目标;四是审计经验水平,包括发现审计疑点、把握审计方向、预判被审单位问题、洞悉被审人员心理等等。总之,培养审计人员业务能力就是要着力提高其审计理论知识水平、审计相关知识水平、审计技术水平和审计经验水平。 (二)培养模式的选择 首先,审计理论的概括性、抽象性和个人理性的有限性决定了“干中学”不可能成为个人获得审计理论的主要途径,但实践可以加深对审计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其次,通过专门培训学习审

5、计相关知识效率更高、速度更快、获得知识的数量也更多。但是专门培训不可能涵盖审计需要的所有相关知识, “干中学”作为一种需求导向的学习模式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再次,审计技术和经验水平实践属性鲜明, “干中学”优势明显,但这并不排斥我们通过专门培训接受指导,吸收先进的技能经验。总之,审计知识理论的培养以专门培训为主,技能经验的培养以“干中学”为主;无论哪种模式占主导,都离不开另一种模式的有效配合。 二、审计业务能力培养存在的不足 过于依赖“干中学”的弊端是明显的。首先, “干中学”无法获得支撑技能经验所需的充分的知识理论,导致技能经验先天性不足,从而直接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其次,缺少专门培训提供

6、的交流讨论、接受指导的机会,审计技能经验局限于个人的探索,无法通过吸收先进经验取得长足发展。再次,过分依赖“干中学”容易导致审计技能经验的固化。熟悉一项审计分工需要长时间的摸索,经过多个审计项目的锻炼,所以审计分工不能轻易更换;审计人员熟悉分工后,为了工作效率审计分工也不能轻易更换。长此以往审计人员的技能经验就只能满足有限几块审计业务的需要。总之,凡事过犹不及。简单地看侧重于“干中学”就可以加强技能经验的培养,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同样道理,过分依赖于专门培训也并不有利于知识理论的培养。这正印证了前文“无论哪种模式占主导,都离不开另一种模式的有效配合”的论断。 三、审计业务能力培养模式的创新 改进

7、审计人员业务能力培养,摆脱“干中学”模式依赖,就是要突破认识误区、工学矛盾等三大制约因素,赋予专门培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克服主观制约因素容易,解决客观实际问题难。随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审计地位作用不断增强、审计机关工作任务持续增长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工学矛盾将是长期困扰审计机关的问题,整块的时间资源多数被工作占据,专门培训基本只能利用审计人员的零散时间,但传统的培训方式又无法实现这一点。令人欣喜的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这个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突破时间、空间、人数、教学手段等限制,构建时间开放、资源开放,满足个性化需要的全新审计培训模式审计模拟实验室。 审计模拟

8、实验有三大优势:一是契合青年审计人员熟悉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其所乐于接受,是适合其的培养模式;二是有空就可以参加培训,整合了审计人员的零散时间,提高了时间的利用率;三是只需网络、服务器和教学终端等硬件设备,没有场租、食宿等费用,降低了培训成本。 通过模拟实验可以实现三大功能:一是审计知识理论教学。学员在网上查阅相关电子资料,观看视频课程,完成一定数量的习题,接受测验考评,有效解决知识理论不足的问题。二是审计案例教学。选择审计系统的优秀审计项目进行加工、整理后形成审计案例,系统介绍其审计方法、过程、经验、成果、重点,供学员在网上研究、讨论、借鉴和吸收,有效解决审计技能经验局限于个人探索的问题。三是

9、模拟教学。一方面是模拟被审单位业务,由学员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被审单位经济管理岗位工作,在实践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认识;另一方面是模拟审计实战,以全真的财务、业务等资料为基础,在教师的指导下,演练审计项目的实施,并进行不同分工的轮换,有效解决审计技能经验固化的问题。目前,审计模拟实验室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有国家审计署层面已经开始建设并初具规模。但它紧跟信息化发展的时代潮流,是审计人员业务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应当引起各级审计机关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严雪怡.“从做中学”的积极作用及其局限J.职教论坛,2009(1). 2 王晓峥,马 施.审计模拟实验室建设探讨J.审计研究,2013(6). 责任编辑:王 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