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麦生长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一、施好拔节肥 小麦拔节以后,生长量逐步增大,需要较多的养分和水分,是肥水管理的关键时期。对前期没有进行春季肥水管理的一类苗,或者早春进行过返青期追肥但追肥量不够的麦田,均应在拔节期追肥浇水,一般每667 平方米追尿素 1015 千克。高产地块在拔节期追肥时可结合氮肥每667 平方米追钾肥 510 千克。 二、酌情追施孕穗肥 小麦孕穗期是小花退化较集中的时期,也是小麦需水的“临界期” ,墒情不足应及时浇水。此时灌溉有利于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并保证土壤深层蓄水,供后期吸收利用。缺肥地块和植株生长较弱的麦田,可结合浇水每 667 平方米施尿素 58 千克。 三、浇好
2、扬花灌浆水 小麦开花至成熟期的耗水量占整个生育期耗水总量的 1/4,干旱不仅会影响粒重,抽穗、开花期干旱还会影响穗粒数。所以,小麦扬花后 10天左右应及时浇灌浆水,以保证小麦生理用水,同时还可改善田间小气候,降低高温对小麦灌浆的不利影响,减少干热风的危害,提高籽粒饱满度,增加粒重。 四、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切实加强防灾减灾 近些年来,郸城县小麦在拔节期常会发生倒春寒冻害。在寒潮来前浇水,可以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对防御早春冻害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在降温之前及时浇水。 五、搞好叶面喷肥和“一喷三防” 小麦生长后期叶面追肥,不仅可以弥补根系吸收作用的不足,满足小麦生长发育所需的
3、养分;而且可以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干热风的危害,增强叶片功能,延缓衰老,提高灌浆速率,增加粒重,提高小麦产量。因此,可在灌浆初期喷 0.2%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每 667 平方米 5060 千克。叶面追肥最好在晴天下午 4 点以后进行,间隔 710天再喷一次。喷后 24 小时内如遇到降雨应补喷一次。 4 月中旬到 5 月中旬是开展小麦“一喷三防”工作的最佳时期。根据小麦病虫害发生情况,加入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等进行混配喷雾,进行防病虫,防干热风,防早衰,增粒重,达到一喷多效的目的。 六、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小麦拔节以后,随着温度升高,各种病虫害逐步进入多发期,要适时防治。 小麦红蜘蛛:
4、每 667 平方米可用 1.8%阿维菌素乳油 810 毫升,兑水 40 千克喷雾。 小麦蚜虫:每 667 平方米可用 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1015 克,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0 克,或 3%啶虫脒 20 毫升,4.5%高效氯氰菊酯40 毫升,兑水 50 千克喷雾。 小麦吸浆虫:小麦吸浆虫要严把蛹期和成虫期两个关键环节,4 月中下旬组织吸浆虫普查,准确监测发生面积、虫口密度和化蛹时间,在化蛹盛期,每 667 平方米用 3%辛硫磷颗粒剂 23 千克或 48%毒死蜱乳油200 毫升,拌细土 20 千克顺麦垄撒施。施药后如无雨应适当浇水。成虫可用有机磷类、菊酯类等杀虫剂进行喷雾防治。 小麦叶
5、锈病、白粉病:每 667 平方米可用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100克,或 12.5%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 4060 克,或 25%丙环唑乳油 3035 克,或 30%戊唑醇(得惠)悬浮剂 1015 毫升,兑水 50 千克喷洒,710 天喷药一次。 小麦赤霉病:在小麦抽穗扬花期,若遇 3 天以上连阴雨,或降雨量超过 50 毫米,每 667 平方米可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 克,或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70 克,兑水 50 千克喷雾。 小麦拔节后使用除草剂一方面除草效果差,另一方面易对小麦造成药害。因此,小麦拔节后不宜使用除草剂,应进行人工拔除。 七、适时收获 在蜡熟末期收获,此时的长相是麦叶、麦穗全部变黄,茎秆还有一定弹性,大部分籽粒变硬,千粒重最高,籽粒的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最优。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应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