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城市生态压力与偏远地区土地使用状况概述分析摘要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陈方认为,良性的城乡关系有利于农村推进减贫和城镇化,有利于农村应对经济和社会变革浪潮并进行经济转型。他通过对大量国外文献进行综述得出国外学界研究城乡关系的三个共识:第一,城乡关系是两者因功能各异且互补产生的一种共生关系。第二,从农户的角度出发,各类要素的流动格局不仅限于周边的某个城市,而是更类似于一个网络,而且这个网络包含若干村庄和城镇。第三,城乡之间的部门关系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城乡分工关系,而且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有一个空间维度。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对空间产生了更高的要求,这便对如何处理好农村发展与城市
2、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正是基于该目的,主要探讨农村城市关系以及农村城市周边自然生态保护区内的绿色植被及生态保护现状及对策。 关键词城市生态压力;城乡关系;土地政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2193 1 背景介绍 国内外学术界对于土地问题的研究历来是热点,笔者以“城乡关系”为关键词在 cnki 中搜索,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共 20 个结果,论文时间跨度从 1983 年到 2013 年,进行仔细梳理和对比,真正与主题相关的结果为 14 个。 2对于 21 世纪的荷兰,面临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组织、使用有限的空间。今天的中国也恰恰面临同样棘手
3、的问题,经济的快速增长,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口素质的不断提升,同时对生活空间和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济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人们对于空间的需求不断提升,也对空间的功能性提出的新的要求。早先的概念更多是从基于政府部门的授权的行政功能的角度出发,试图从传统的空间区域上进行城市区域和生态区域的划分。这类概念往往是建立在强势的农业部门保护下,从而避免了全球化、城市化以及人口流动对农村带来的冲击。然而,近期的政策评估报告表明,政府作为管理者在应对和抵制由于社会多元化引发的人们对住房空间、基础设施及工厂选址等问题的关注及一系列问题。同时,人们对于自然保护区及水源储备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了对农业本身
4、的关注程度。如同城市对于绿地的呼唤,农村地区也对休闲娱乐和更高质量的生活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地区对于城市地区而言,还需要更多的劳动机会及相对应的服务机会。在这一过程中有一共同点,那就是农村和城市之间实现了经济活动的交流与互动,实现了农村与城市间的协同发展。而这一交流互动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实现了过程的互通以及实现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高度融合,这一融合过程深刻体现在中国现代城市化进程之中。 在农村地区,日益活跃的经济活动最初是由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然而,农村地区的设施并没有因为使用绿色景观而得到更多的改善与发展,尤其是在基础设施方面,因为很多新增加的活动与地点联系并不是那么紧密(农村地区具备先天的绿色
5、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农民更多的是3对教育、医疗和养老等民生保障及基础设施建设的诉求,这一点在偏远地区表现尤为明显) 。基于社会经济学和先天自然条件的双重推动力,相关政策的实施过程必须要探索出一条新的并且使得农村与城市之间相互作用因子相互合作并融合的道路。目前,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规划的设计,都更加倾向于建立在基于同市民合作以及同社会组织合作的发展战略基础之上。 “就地城镇化”的概念被提及并在国内广泛运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党国英认为, “就地城镇化”意味着人口在本地的聚集,公共服务向中心镇、村延伸,让农民在当地过上现代生活,避免形成“繁华的城市、凋敝的乡村” 。2013 年 11 月 28
6、日 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28/c_118336409htm。尽管在此过程中,人们的一些需求会和绿色空间的保护产生冲突,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在该过程中,创造出更多提供绿色服务的机会,而这一点使得环境保护策略得到进一步加强。所谓绿色服务,其实是一种产品,一种活动,与自然、农业、水、文化历史及其娱乐休闲等紧密相连,无形之中提升了农村地区的生态保护质量,而其本身又超越了法律框架内的社会责任的范畴。就目前世界范围内, “绿色”这一概念的广泛运用一方面反映了人类对于自身生产、生活方式的反思,试图通过一系列诸如: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及绿色生态等来
7、唤醒人类的生态环保意识;另一方面,具体可行的措施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实施。 2 关于空间问题的社会理论 普遍意义上的社会理论对于空间问题关注较少。对于城乡问题的专业研究和理论,尤其是从经济、社会角度的理论发展还有些局限4(Asbeek et al,2002) 。经济学家的更多关注点往往停留在分配问题上,在这一过程中,空间问题被作为具有功能性的商品来对待。地理学界对待空间问题的出发点往往是基于土地或空间是可以被可观测的这一观点,将空间的距离作为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和衡量指标,重点关注在于城市。随后,又衍生出两种新的派别:新马克思主义地理学派则认为空间是作为生产系统的衍生物而存在的。 (Harvey,1
8、989)人文地理学家则认为空间本身就是一个构建的过程, (Cloke,1985) 。社会学家将关注点则放在人类行为和社会功能性等问题上,而这些问题都被认为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相对独立性的问题,即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性减小。一些古典社会学家则认为,所谓城市,其实就是现代化进程进行较早的地方。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社会学家往往逐渐认识到他们所提出的理论与时间和空间的关联逐渐增加,更多地扮演的角色是社会进程中的点缀。受社会空间特点新变化的影响,一些新的主题,如全球范围和地方范围之间的互动、空间与身份之间的关联、地区间区域化划分及地方消费趋于设计等问题逐渐进入人们视野,并引起广泛关注。在新的社会理论中,
9、城市与农村的关系不再是仅仅起到点缀作用的“装饰品” ,而是一种社会关系的表达。空间问题不仅仅是作为社会实践的产物,更是一种社会关系的表达。空间问题不能被看作是独立于社会群体,被构建起来的一个概念,而是存在于系统内部,并不断和系统内部各要素不断进行互动的一个概念。因此,空间问题应该在分析过程中作为一个内在的问题来对待。 (Giddens,1984;Castells,1996;Urry,1990) 。 Giddens 分析了社会实践中关于空间变量的问题:影响现代社会社会活力和社会5分配的因素是一种和时间、空间相分离,非嵌入式的,而且具有更多自我反省特征的影响因子。 (Giddens,1990)在传
10、统社会中,时间和空间彼此相互联系,正如同格林威治时间是统一的,但各个地区也存在时差一样。不同于空间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空间概念上的地理位置,和区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两者具有相似性,原因在于在小的区域内,都存在这种社会关系。而这种社会关系的缺失才是其必要条件。广义上时间和空间的发展成为了非嵌入式动力的发展条件。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关系逐渐脱离原来依托的本土环境,继而获得更大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区域。自我反省性的不断增加带来的一个后果是社会实践过程不断地被探讨和重新诠释。由新科技和抽象系统带来的非嵌入式机会,导致自我反省性更加彻底和更为广泛的应用于社会实践过程中。 3 土地政策及土地使用计划 土地政策,这
11、个概念是在近些年才被提及并频繁使用的,尤其是在一些国际文献综述及国际会议中,其主要内容和作用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分配政策与制度及土地的使用与发展,从社会政策到经济政策 Lichfield & Darin-Drabkin(1980)将土地政策看作是发展政策的一个子集。Dunkerley 等作者(1978)用土地政策这一概念涵盖了所有包括土地所有权、土地流转、土地成本、土地分配、土地价值及城市土地控制及使用等在内的概念。在英国,近期的学术研究趋势是将土地政策同土地所有权、土地价值等概念分别进行讨论,试图寻求每个概念的意义。 Patsy Healey 认为,对于土地政策的研究,没有必要将研究领域进行
12、过细的划分,在他看来,所有政策的环节、涉及部门及领域都是相互6联系的。他举例,在土地政策中,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是两个不同的要素,然而在实际土地政策中很难将两者区分开来,然而,实际情况是不论在政府组织还是在学术研究中,有时需要将“政府活动”等概念进行再分割,其目的是为了更加细致化的分析和操作。同时,有一点就是这种概念和界定与分割在很大程度上往往是人为进行的,因此,任何关于政策方面的研究都要综合考虑研究领域框架内影响本研究结果的更为广泛的研究因素及本研究领域同其他政策领域的相互联系。 4 生态保护对策 对于城市和乡村关系中最关键的一个载体土地,亦是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进程中的关键环节,其保护和发展机
13、制涉及多个综合因素间的协同作用。 第一,对于传统生态文化区域的保护和传承机制的建设与发展。积极构建并引进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重新构建对于自然资源体系中的资源及其他要素的评估体系,形成立体、多层次的评估体系。对于传统生态土地的保护需要借力当地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及生态保护的“定心丸” ,一方面给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使经济环境人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第二,构建内部民主决策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及教育培训机制。通过创新的权力中心、新的政治任务和新的领导方式,改变过去由于土地、社区经济落后和意识封闭等原因造成的“主体错位” ,即改变
14、过去由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引入社会主体、企业主体等的发展创新模式,赋予土7地利益相关区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和最终决策权。同时,构建一种社区自主经营的生态土地管理模式,让参与者都成为利益分享者,构建更佳的生态利益分配模式,做大生态的蛋糕,分好生态的果实。生态框架中的土地问题是作为关联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键因素,当地农民作为土地相关活动的参与主体,需要不断提升生态保护意识,一方面,需要传统习俗的影响与指导,另一方面,需要当地政府以社区或村落为单位,对村民生态意识、生存技能、生态文化保护等内容进行培训,不断提升村民生态意识,规范其生态伦理和道德规范,探索新的生态土地城市乡村发展新模式。 参考文献: 1杨通进走向深层次的环保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2姬振海生态文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伍瑛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特征J.生态经济,2000(2) 4叶文,薛熙明生态文明:民族社区生态文化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